麻将牌的推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0388阅读:1622来源:国知局
麻将牌的推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麻将牌的推牌装置,尤指一种可将麻将牌整齐排列成盘状并提供麻将游戏使用,且游戏进行的同时,可排列下一局游戏使用的麻将牌并等待游戏。



背景技术:

麻将是个老少皆宜的益智娱乐活动,其中蕴含着万千变化,因此麻将为我国国粹之一是众所皆知的事。随着科技进步、网络发达,麻将游戏有不同的玩法,在传统的麻将玩法中,市面上已见到一种自动麻将桌,其具有洗牌、叠牌及回收的功能,但这种自动麻将桌只适合游戏者为四人,并围绕在一桌前进行的传统麻将游戏,若要进行不同的麻将游戏(例如:推筒子…),其过程须将麻将牌整齐排列成盘状,才能提供计算机游戏机器手臂吸盘取牌,然而目前并无此种自动盘状排列麻将牌的辅助产品;因此,如何自动排列麻将减少人工碰触,以增加游戏的公平性,并于麻将游戏进行中,如何可准备下一局游戏麻将牌,以节省游戏进行时间,实有待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麻将牌的推牌装置;本发明的目的设成上层为取牌平台、下层为集牌平台的升降台,取牌平台提供游戏取用麻将牌,集牌平台提供由外部输入横列状的麻将牌,并以u形推框将的逐列推移聚集成盘状,并等待进行游戏,再借由u形推框水平位移将取牌平台剩余不用的麻将牌推送至外部回收,并使升降台由u形推框内上升将盘状的麻将牌送至取牌平台再次供游戏使用,达到排列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及减少游戏等待时间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麻将牌的推牌装置,包含:一输入平台、一升降机构、一待转平台、一推牌机构及一弃牌机构;其中,该输入平台一端为输入端,并能够由外部输入一供游戏使用的排列状麻将牌;该升降机构设成一滑轨座两侧分别设有一滑轨,该滑轨组设一升降台,该升降台下方设有一短滑台组件,该短滑台组件上设有一枢组连杆一端的第一滑座,该连杆另一端枢组于该升降台下方;该升降台设成上层为一取牌平台,下层为一集牌平台,且该第一滑座于该短滑台组件位移,使该连杆拉推该升降台而能够于该滑轨上呈垂直向上升或下降,并使该取牌平台、集牌平台可分别与该输入平台的一侧呈同平面;该待转平台设置于该升降台的一侧并与该输入平台呈同平面;该推牌机构设成一长滑台组件上具有一第二滑座,该第二滑座组设一u形推框,且该推牌机构设置于该输入平台、升降台及待转平台的一侧,该第二滑座于该长滑台组件位移,使该u形推框可于该输入平台、升降台及待转平台之间呈水平向滑移;及该弃牌机构包含一弃牌筒,其上方开口设置于该输入平台另一侧,该弃牌筒一侧边设有一具有闸门的回收口,该闸门连设一第一马达并控制其开启或关闭;借由上述装置,该u形推框位移使由该输入平台输入的麻将牌进入该u形推框内侧,该u形推框能够逐排将该麻将牌推移至该集牌平台,该集牌平台中的麻将牌达到设定数量,该u形推框将该麻将牌推移至该待转平台,并使该升降台下降使该取牌平台与该输入平台、待转平台呈同平面后,该u形推框再将该麻将牌推移至该取牌平台,同时,该u形推框外侧可将该取牌平台上一局游戏残留的麻将牌推入该弃牌筒中,再使该升降台上升使该集牌平台再次与该输入平台、待转平台呈同平面,并能够再次输入下一局游戏使用的麻将牌,同时,该取牌平台上的麻将牌能够再提供机器手臂取用进行游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u形推框推移麻将牌聚集成盘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u形推框推移麻将牌至待转平台的侧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弃牌筒的闸门开启、关闭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升降台下降的侧视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u形推框推移麻将牌至取牌平台的侧视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升降台上升的侧视剖视图。

图中:

1麻将牌;19待转平台;

2机台台板;20推牌机构;

3吸盘;21长滑台组件;

10输入平台;22第二滑座;

11输入端;23u形推框;

12升降机构;30弃牌机构;

13滑轨座;31弃牌筒;

14滑轨;32回收口;

15升降台;33闸门;

151取牌平台;34第一马达;

152集牌平台;35推板;

16短滑台组件;36第二马达;

17第一滑座;37连动杆;

1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公开一种麻将牌的推牌装置,其包含:一输入平台10、一升降机构12、一待转平台19、一推牌机构20及一弃牌机构30;其中,该输入平台10一端为输入端11,并可由外部输入供游戏使用的一横列麻将牌1;该升降机构12设成一滑轨座13两侧分别设有一滑轨14,该滑轨14组设一升降台15,该升降台15下方设有一短滑台组件16,该短滑台组件16上设有一枢组连杆18一端的第一滑座17,该连杆18另一端枢组于该升降台15下方;该升降台15设成上层为一取牌平台151,下层为一集牌平台152,且该第一滑座17于该短滑台组件16位移,使该连杆18拉推该升降台15而可于该滑轨14上呈垂直向上升或下降,并使该取牌平台151、集牌平台152可分别与该输入平台10的一侧呈同平面;该待转平台19设置于该升降台15的一侧并与该输入平台10呈同平面;该推牌机构20设成一长滑台组件21上具有一第二滑座22,该第二滑座22组设一u形推框23,且该推牌机构20设置于该输入平台10、升降台15及待转平台19的一侧,该第二滑座22于该长滑台组件21位移,使该u形推框23可于该输入平台10、升降台15及待转平台19之间呈水平向滑移;该弃牌机构30包含:一弃牌筒31,其上方开口设置于该输入平台10另一侧,该弃牌筒31一侧边设有一具有闸门33的回收口32,该闸门33连设一第一马达34并控制其开启或关闭,该弃牌筒31另一侧边、底部枢接一推板35,该推板35底侧设有一具有曲柄的第二马达36,该曲柄连设一连动杆37的一端,另一端并与该推板35枢组一起,使该推板35可往复震动;借由上述装置,该u形推框23位移使由该输入平台10输入的麻将牌1进入该u形推框23内侧,该u形推框23可逐列将该麻将牌1推移至该集牌平台152,俟该集牌平台152中的麻将牌达到设定数量,该u形推框23将该麻将牌1全部推移至该待转平台19,并使该升降台15下降使该取牌平台151与该输入平台10、待转平台19呈同平面后,该u形推框23再将该麻将牌1推移至该取牌平台151,同时,该u形推框23外侧可将该取牌平台151上一局游戏剩余不用的麻将牌1推入该弃牌筒31中,再使该升降台15上升使该集牌平台152再次与该输入平台10、待转平台19呈同平面,并可再次输入下一局游戏使用的麻将牌1,同时,该取牌平台151上的麻将牌1可再提供机器手臂取用进行游戏,达到节省游戏时间,增加游戏机台的经济效益的功效。

本发明的组成,细节说明如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输入平台10、滑轨座13、短滑台组件16、待转平台19、长滑台组件21及弃牌机构30皆组固于机台台板2上;且该u形推框23开口宽度大于该升降台15的宽度,因此,该升降台15可于该u行推框23内垂直升降而不互相干扰,并利用该升降台15双层平台设置,使游戏于上层的取牌平台151进行取牌同时,于下层的集牌平台152准备下一局游戏使用的麻将牌1,并使该u形推框23可水平位移而可推移麻将牌1于该输入平台10、集牌平台152、待转平台19之间,而可节省游戏时间。

请参阅图1至图9,假设该升降台15的取牌平台151上已具有一盘麻将牌1,并且计算机麻将游戏正在进行中,机器手臂的吸盘3可逐一吸取麻将牌1供计算机辨识或感应(麻将牌1内设有感应芯片)其花样数值,再将该麻将牌1携至该弃牌筒31上方并释放落入筒中;在此一同时,该u形推框23水平移动至该输入平台10最边缘,该u形推框23内设成可容纳数列麻将牌1的宽度,当该输入平台10由外部输入一横列的麻将牌1,其内侧可往复来回逐列将麻将牌1水平推移至该集牌平台152上汇集靠合(如图4所示),该麻将牌1聚集成盘并且达到游戏的使用数量,使该u形推框23将整盘麻将牌1水平推移至该待转平台19(如图5所示),并等待游戏结束;同时,该输入平台10停止输入麻将牌1,该弃牌筒31的闸门33打开(如图6所示),使筒内的麻将牌1由该回收口32输出回收;当游戏结束,该取牌平台151上可能剩余未使用的麻将牌1,使该升降台15垂直下降使该取牌平台151与该输入平台10、待转平台19呈同平面(如图7所示),使该u形推框23将整盘麻将牌1由该待转平台19处水平推移至该取牌平台151,同时会将该取牌平台151上的麻将牌1推入该弃牌筒31中(如图8所示),且该第二马达36开始转动,进而使该连动杆37往复拉推该推板35而产生震动,如此可确保该麻将牌1可完全由该回收口32输出,此时该u形推框23对应于该升降台15位置,因此,该输入平台10上会留下一列的麻将牌1未被推入该弃牌筒31中;接着该升降台15垂直上升而将该u形推框23的麻将牌1往上顶升,使该麻将牌1处于该取牌平台151上(如图9所示),供进行游戏使用,此时该集牌平台152回复与该输入平台10、待转平台19呈同平面,最后,该u形推框23外侧再把停留再该输入平台10的麻将牌1推入该弃牌筒31中,该推板35再次震动使该麻将牌1顺利由该回收口32输出后,再关闭该闸门33,并且该输入平台10可再输入麻将牌1,为下一局麻将游戏预先做准备;如此周而复始,达到排列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以及减少游戏等待时间的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