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4032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运动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是百姓喜闻乐见、深受欢迎的民间活动。龙舟民族传统体育由中华民族先民的渔猎活动,进化到舟战于江的战事工具,发展到纪念屈原的竞渡至今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悠久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龙舟是文化之舟,也是精神之舟,它承载着追求与理性,它贯穿于历史及未来。

为适应龙舟文化的发展,弘扬古老湘楚文化的特征,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各地也在开展龙舟运动,为了更大程度的提高龙舟竞赛成绩,需要进行一些相关训练,包括体能训练、静水训练、和舟上训练。但限于地域因素或天气因素,北方地区不能到室外在水上进行常年舟上训练。因此泳池边进行水上模拟训练,即池边静水训练是最重要的过度和辅助训练。静水训练可以用于动作的规范和技术的改进,为实际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静水训练效果不好,时间一长会让运动员失去在船上的感觉。多年来,每当进入深秋和冬季,我们龙舟训练都会将室外移向室内进行训练,而静水训练是需要一些辅助器械才能完成的。

一直以来,龙舟队员都是用游泳打水板作为坐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比直接坐在泳池边的瓷砖上好的多,训练中队员能够进行常规训练,但还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打水板、瓷砖地面、水域较为冰凉,使得运动员肌肉的粘滞性降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再有,运动员的坐骨下方,由于所坐瓷砖地面或游泳打水板坚硬且没有弹性,因此出现臀下磨破现象经常发生。另外运动员的前脚无法舒适的放置,也无着力点,只能蹬在前一名队员的腰部,这样自己和他人容易在激烈的划动中腰部被蹬伤和脚后跟造成不必要的磨损,一堂课下来80%的运动员腰部被后一名同学蹬红、肿,甚至有蹬破现象,足跟部也有红、肿、破现象,无法进行舒适的训练,这样运动员就会调整身体姿态,姿态的调整就会限制技术动作从而使动作变形,不能达到预期训练效果,甚至还要影响转天甚至几天的训练。为使运动员更舒适的训练,不受外界干扰的训练,全身心的投入训练,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设计静水训练的辅助器械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配合龙舟训练效果,为了更好的配合龙舟训练效果,为提高辅助器械对龙舟静水训练的实效性,在实践训练中起到避免运动员由于坐姿不舒服造成的技术动作走形,使运动员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当中,从而提高每次训练的效率。为避免运动员在训练中由于受伤而影响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让静水训练变得安全有效,以便更快的提高运动成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坐垫、左坐垫、加长垫,所述右坐垫、左坐垫均为矩形;

所述右坐垫的正面上分别设有坐槽Ⅰ、右脚蹬槽Ⅰ、左脚蹬槽Ⅰ,在坐槽Ⅰ内设有两个坐骨槽Ⅰ,所述坐槽Ⅰ内的槽面为倾斜面,坐槽Ⅰ一端的开口面与右坐垫面为一平面,并朝向右坐垫的一侧面,所述右脚蹬槽Ⅰ设置在坐槽Ⅰ另一端的右侧,左脚蹬槽Ⅰ的开口处设置在坐槽Ⅰ另一侧面的左侧,在右坐垫的反面上,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Ⅰ;

所述左坐垫的正面上分别设有坐槽Ⅱ、左脚蹬槽Ⅱ、右脚蹬槽Ⅱ,在坐槽Ⅱ内设有两个坐骨槽Ⅱ,所述坐槽Ⅱ内的槽面为倾斜面,坐槽Ⅱ一端的开口面与左坐垫面为一平面,并朝向左坐垫的一侧面,所述左脚蹬槽Ⅱ设置在坐槽Ⅱ另一端的左侧,右脚蹬槽Ⅱ的开口处设置在坐槽Ⅱ另一侧面的右侧,在左坐垫的反面上,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Ⅱ;

所述加长垫为矩形,加长垫的厚度小于右坐垫的厚度,在加长垫的反面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Ⅲ;

数个所述右坐垫对接在一起,或数个左坐垫对接在一起;或在每对右坐垫之间加装至少一个加长垫,或在每对左坐垫之间加装至少一个加长垫。

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右浆划手的使用方法,

将数个右坐垫沿水池左侧岸上依次对接在一起,数个右坐垫通过其反面设有的数个吸槽Ⅰ牢固地吸附在水池左侧岸上;

在每个右坐垫上,坐着一个划手,每个划手的臀部坐在坐槽Ⅰ内,每个划手臀部两侧的坐骨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坐骨槽Ⅰ内;

每个划手右腿微曲,右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右坐垫的右脚蹬槽Ⅰ内,每个划手左腿半曲,左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右坐垫左脚蹬槽Ⅰ内,每个划手双手握桨即可进行插桨、划桨、出桨、回桨的集体配合训练;

左浆划手的使用方法,

将数个左坐垫沿水池右侧岸上依次对接在一起,数个左坐垫通过其反面设有的数个吸槽Ⅱ牢固地吸附在水池右侧岸上,在每个左坐垫上,坐着一个划手,每个划手的臀部坐在坐槽Ⅱ内,每个划手臀部两侧的坐骨对应地设置两个坐骨槽Ⅱ内;

每个划手左腿微曲,左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左坐垫的左脚蹬槽Ⅱ内,每个划手右腿半曲,右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左坐垫右脚蹬槽Ⅱ内,每个划手双手握桨即可进行插桨、划桨、出桨、回桨的集体配合训练;

根据每个划手双腿的长度,确定后划手与前划手两个右坐垫或两个左坐垫之间加装加长垫的个数,即可加装一个或数个加长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设计的静水训练坐垫,坐面高于坐槽,坐槽、坐骨槽的结构,是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设计构成。坐骨槽的位置,是整个坐面的两个最低点,由于龙舟静水训练的时候要模拟在舟上下腰、前伸等动作,所以坐槽内设有的两个坐骨槽的凹陷,在直径上作出余量,这样就防止了坐骨下方的磨损,减少了臀部伤害,以便运动员在完成整个技术动作的时候不受影响。右脚蹬槽、左脚蹬槽的设计,是用于在多人训练时,后方运动员模拟蹬船动作时脚踏的位置,同样是利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根据人体脚部形状和发力点做出的设计,使运动员在实践训练中可以放心发力而不用担心受伤,达到了更好的训练效果。坐垫及加长垫数个吸槽的设计,是遵循防滑的特点,在运动员坐上坐垫时,坐垫由于受到压力自然下沉,同时挤出吸槽内的空气,起到吸盘作用,增加摩擦力。在实践训练中,后方运动员会用力蹬踏右脚蹬槽、左脚蹬槽的脚踏位置,这种设计的特点就是,给予的压力越大,坐垫下面挤出的空气越多,从而摩擦力就越大,所以在龙舟静水训练时运动员就不会因为害怕坐垫打滑而不敢大幅度的做动作或不敢发力,从而更有效率、效果的完成每次训练。

总之,本坐垫的设计,可提高静水训练效果,使器械更人性化、更规范化、更系统化,使运动员更安全舒适的完成训练任务,能够跟上教练布置的节奏与频率,较好的完成训练计划,不必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减少了不必要的伤害,从而提高了实际训练成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右坐垫和加长垫使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右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反面图;

图4为本发明左坐垫和加长垫使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反面图;

图7为本发明加长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反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包括右坐垫1、左坐垫2、加长垫3。

右坐垫1、左坐垫2均为矩形。

右坐垫1的正面上分别设有坐槽Ⅰ1-1、右脚蹬槽Ⅰ1-2、左脚蹬槽Ⅰ1-3,在坐槽Ⅰ1-1内设有两个坐骨槽Ⅰ1-1-1,所述坐槽Ⅰ1-1内的槽面为倾斜面,坐槽Ⅰ1-1一端的开口面与右坐垫面为一平面,并朝向右坐垫1的一侧面,所述右脚蹬槽Ⅰ1-2设置在坐槽Ⅰ1-1另一端的右侧,左脚蹬槽Ⅰ1-3的开口处设置在坐槽Ⅰ1-1另一侧面的左侧,在右坐垫1的反面上,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Ⅰ1-4。

左坐垫2的正面上分别设有坐槽Ⅱ2-1、左脚蹬槽Ⅱ2-2、右脚蹬槽Ⅱ2-3,在坐槽Ⅱ2-1内设有两个坐骨槽Ⅱ2-1-1,所述坐槽Ⅱ2-1内的槽面为倾斜面,坐槽Ⅱ2-1一端的开口面与左坐垫面为一平面,并朝向左坐垫2的一侧面,所述左脚蹬槽Ⅱ2-2设置在坐槽Ⅱ2-1另一端的左侧,右脚蹬槽Ⅱ2-3的开口处设置在坐槽Ⅱ2-1另一侧面的右侧,在左坐垫2的反面上,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Ⅱ2-4。

加长垫3为矩形,加长垫3的厚度小于右坐垫1的厚度,在加长垫3的反面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Ⅲ3-1。

数个右坐垫1对接在一起,或数个左坐垫2对接在一起;或在每对右坐垫1之间加装至少一个加长垫3,或在每对左坐垫2之间加装至少一个加长垫3。

右坐垫1、左坐垫2、加长垫3均采用橡胶或低密度聚醚或聚乙烯醇或聚酯或聚氨酯软发泡橡胶一次成型。

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的使用方法:

右浆划手的使用方法,

将数个右坐垫1沿水池左侧岸上依次对接在一起,数个右坐垫1通过其反面设有的数个吸槽Ⅰ1-4牢固地吸附在水池左侧岸上;

在每个右坐垫1上,坐着一个划手,每个划手的臀部坐在坐槽Ⅰ1-1内,每个划手臀部两侧的坐骨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坐骨槽Ⅰ1-1-1内。

每个划手右腿微曲,右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右坐垫1的右脚蹬槽Ⅰ1-2内,每个划手左腿半曲,左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右坐垫1左脚蹬槽Ⅰ1-3内,每个划手双手握桨即可进行插桨、划桨、出桨、回桨的集体配合训练。

左浆划手的使用方法,

将数个左坐垫2沿水池右侧岸上依次对接在一起,数个左坐垫(2)通过其反面设有的数个吸槽Ⅱ2-4牢固地吸附在水池右侧岸上,在每个左坐垫2上,坐着一个划手,每个划手的臀部坐在坐槽Ⅱ2-1内,每个划手臀部两侧的坐骨对应地设置两个坐骨槽Ⅱ2-1-1内。

每个划手左腿微曲,左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左坐垫2的左脚蹬槽Ⅱ2-2内,每个划手右腿半曲,右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左坐垫2右脚蹬槽Ⅱ2-3内,每个划手双手握桨即可进行插桨、划桨、出桨、回桨的集体配合训练。

根据每个划手双腿的长度,确定后划手与前划手两个右坐垫1或两个左坐垫2之间加装加长垫3的个数,即可加装一个或数个加长垫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