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跳式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7205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蛙跳式玩具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玩具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蛙跳式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玩具车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有的可以在人的遥控下行走,有的可以在轨道中按照一定的轨迹行走。而这些玩具车,无论是玩具汽车还是摩托车都只能沿直线行走或者沿圆弧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蛙跳式玩具车,用于实现玩具车的跳跃式行走和漂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蛙跳式玩具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转动安装有转轴,其特征是,在每一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基础轮,在所述车架上设有牙箱,在所述牙箱中设有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机构,在后侧的基础轮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车轮,在前侧的基础轮上可拆卸的安装有车轮或跳跃轮,在所述跳跃轮的端面上偏心设置有拨片。

进一步地,所述跳跃轮、车轮分别插接安装在基础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所述动力部件安装在牙箱中,在其中一个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在所述牙箱中转动安装有共轴设置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在所述动力部件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七齿轮啮合的第八齿轮。

进一步地,在所述跳跃轮和车轮的端面上分别设有插杆,在所述基础轮的端面上设有与插杆插接配合的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拨片为圆弧形结构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在前侧的基础轮上可拆卸的安装车轮,在车架的后侧设有漂移机构,所述漂移机构包括轮架以及转动安装在轮架上的漂移轮,所述漂移轮与水平面之间具有锐角夹角,所述轮架可拆卸的安装在车架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轮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锐角夹角,在所述漂移轮的轴线上固定有安装柱,在所述安装柱上设有突起,所述轮架设置在突起和漂移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部件为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的轮径大于基础轮的轮径,基础轮的轮径大于跳跃轮的轮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蛙跳式玩具车,在跳跃轮上拨片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蛙跳式行走;在漂移轮的作用下又可以实现自身的转动,进而实现漂移动作,增加了儿童把玩玩具车时的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车架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车架的俯视图;

图6为驱动机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7为驱动机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8为驱动机构的示意图之三;

图9为跳跃轮的三维图;

图10为漂移轮机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1为漂移轮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漂移轮的正视图;

图13为轮架的示意图;

图14为漂移轮的俯视图;

图中:1车架,11基础轮,12牙箱,13插孔,2跳跃轮,21拨片,22转轴,23凸台,3车轮,4漂移轮,41轮轴,42突起,5轮架,51安装柱,52安装孔,6动力部件,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第三齿轮,64第四齿轮,65第五齿轮,66第六齿轮,67第七齿轮,68第八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车架1、基础轮11、牙箱12、跳跃轮2、车轮3、漂移机构、动力部件和驱动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车架1为本发明的基础部件,在车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一对共轴设置的基础轮11,成对的两基础轮分别固定在转轴22的两端,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车架上。在位于车架后侧的基础轮的端面上设有插孔13,插孔最好为正六边形,在位于车架前侧的基础轮的端面上设有插杆,插杆最好为正六边形,插孔和插杆的设置可以便于安装跳跃轮2和车轮3。

如图9所示,跳跃轮2为圆形的车轮,在跳跃轮的端面上固定有包含插孔13的凸台23,将前侧基础轮上的插杆插接在跳跃轮上的插孔中,便可以实现跳跃轮与前侧基础轮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在前侧基础轮的端面上设置插孔,在跳跃轮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置插杆,同样可以实现跳跃轮与基础轮可拆卸式的插接配合。在跳跃轮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偏心设置的拨片21,拨片为圆弧形的塑料件且具有弹性,拨片的安装端固定在跳跃轮上。

车轮3插接安装在后侧的基础轮上,为实现安装,在车轮的端面上设置正六边形的插杆,在后侧基础轮的端面上设置正六边形插孔,在车轮的外壁上设置橡胶或塑料材质的轮胎,车轮的轮径等于或大于基础轮的轮径,跳跃轮的轮径小于基础轮的轮径。

当整个玩具车移动时,跳跃轮每旋转一周,拨片便与地面接触一次,由于拨片偏心设置且拨片为圆弧形结构,拨片与地面接触后且随着玩具车的继续行走,拨片将车架的前侧撑起,进而实现蛙跳动作。

为驱动整个玩具车的行走,在车架上设有牙箱12,在牙箱中设有驱动前侧基础轮转动的驱动机构。如图6至图8所示,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动力部件6、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第三齿轮63、第四齿轮64、第五齿轮65、第六齿轮66、第七齿轮67和第八齿轮68,其中,第一齿轮固定在车架前侧的转轴上,在牙箱中转动安装有共轴设置的第二齿轮62和第三齿轮63,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在牙箱中转动安装有共轴设置的第四齿轮64和第五齿轮65,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配合,在牙箱中转动安装有共轴设置的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67,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在牙箱中设有动力部件6,在动力部件的输出端固定有与第七齿轮啮合的第八齿轮68,动力部件可以为电机。

为使得玩具车具有漂移功能,在车架的后侧设有漂移机构,如图10至图14所示,漂移机构包括漂移轮4和轮架5,轮架5的实质为塑料板,在轮架的安装端设有安装柱51,轮架通过安装柱插接在车架的后侧,且轮架位于车架的下方。在轮架的自由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孔52,安装孔的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锐角夹角。漂移轮为圆形的塑料件或橡胶件,在漂移轮的端面上固定有轮轴41,轮轴的安装端与漂移轮固连,轮轴的自由端设有突起42,安装时,将轮轴伸入到安装孔中,突起的设置对漂移轮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漂移轮与轮架之间因松脱而分离。但轮轴可在安装孔中转动,当整个玩具车行走时,漂移轮相对地面倾斜设置,使得漂移轮与地面之间点接触,进而使得整个玩具车相对漂移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点转动,进而实现整个玩具车的漂移。当需要使玩具车漂移时,在车架前侧和后侧的基础轮上均安装车轮。当需要使得玩具车蛙跳式前进时,在前侧基础轮上安装跳跃轮,在后侧基础轮上安装车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