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用手臂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484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手臂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

在医院内康复时需要医疗机械进行锻炼,现有锻炼器材所用的臂力锻炼器材类型单一,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康复科用手臂锻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康复科用手臂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底板、配重块,所述支撑底板上端设有座椅板,所述支撑底板上端两侧设有固定臂,每一个配重块上端通过连接绳绕过设置在固定臂上侧的导向轮并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位于固定臂的滑槽内部,所述滑块一侧与握柄相连接,所述配重块与固定臂之间设有滑轮,所述支撑底板上且位于配重块下侧设有减震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臂与支撑底板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与握柄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弹簧下端与支撑底板之间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重块、导向轮与滑块,这样锻炼时,患者坐在座椅板上,患者手部握住握柄,向下侧拉动,将配重块向上侧移动,此时患者克服配重块的重力来实现手臂的锻炼,这样可以有效的锻炼身体,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板;2.座椅板;3.固定臂;4.配重块;5.连接绳;6. 导向轮;7.滑块;8.握柄;9.滑轮;10.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康复科用手臂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配重块4,所述支撑底板1上端设有座椅板2,所述支撑底板1上端两侧设有固定臂3,其中所述固定臂3与支撑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每一个配重块4上端通过连接绳5绕过设置在固定臂3上侧的导向轮6并与滑块7相连接,所述滑块7位于固定臂3的滑槽内部,所述滑块7一侧与握柄8相连接,其中所述滑块7与握柄8之间固定连接,这样便于滑块7的连接。

所述配重块4与固定臂3之间设有滑轮9,所述支撑底板1上且位于配重块4下侧设有减震弹簧10,其中所述减震弹簧10下端与支撑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这样锻炼时,患者坐在座椅板2上,患者手部握住握柄8,向下侧拉动,将配重块4向上侧移动,此时患者克服配重块4的重力来实现手臂的锻炼,这样可以有效的锻炼身体,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