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羽毛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645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三段式羽毛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毛球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三段式羽毛球。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项的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以诸多运动优势而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欢,可是不管是专业运动还是普通的活动,羽毛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羽毛球运动以及羽毛球发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羽毛球运动水准得到极大的提高,羽毛球也随之改进。可是仔细了解不同阶段的羽毛球以及现在主体趋势的羽毛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长期以来,对于羽毛球改进都是基础一成不变的基本结构,在外围部件上进行的改进,比如为了降低成本,发展的一体塑料类型。结合传统的羽毛球结构特点,传统的羽毛球可以被定义为“二段式”羽毛球,即以球头和羽毛两部分为主体形成的羽毛球。可是基于这样的“二段式”羽毛球,经过长期的发展羽毛球进入瓶颈期,且许多问题都是基于这种结构而存在的,因此无法解决。比如,传统的羽毛球基本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尤其对于现在人工费用越来越高的情况,人工成本成为总成本中的重要部分。羽毛球成本较高也是限制羽毛球运动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比如,传统的羽毛球的羽毛直接插植于球头,对于羽毛的长度要求较高,也就是说,可以利用的羽毛的范围较窄。因此,要克服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从基本结构入手。另一方面,在羽毛球运动中,羽毛的性能极大影响运动效果,因此羽毛球的细节参数差别成为羽毛球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而一种结构对应的参数,决定羽毛球的整体性能,因此需要对羽毛球的基本结构改变,并且得到相应结构对应的优质参数,使得获得的新型羽毛球的能够切实地被推广生产与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中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包 括一球头、一植毛架和多个毛片,由所述球头、植毛架和所述毛片形成三段式的结构,替代传统的二段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中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具有多种预定的毛片数量,从而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中所述羽毛球的球头具有预定尺寸,所述植毛架相应的具有预定尺寸,从而使得所述植毛架稳定地连接于所述球头。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中所述植毛架控制所述羽毛球的锥度,从而使得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具有预定的锥度,从而使得所述三段式羽毛具有良好的飞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中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相邻毛片的毛梗部具有预定夹角,使得所述毛片均衡排布,保证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重心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中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相邻所述毛片之间的毛叶部具有预定夹角,且相对一致,从而使得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具有较好的耐打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中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毛片的所述毛梗部具有不同预定间距,适应不同数量的所述毛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中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毛片数量、所述毛片长度和所述植毛部的插植长度相互配合,以控制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质量于预定范围,且使其连接稳定。为了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及优势,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其包括一球头、一植毛架和至少一毛片;其中各所述毛片连接于所述植毛架,所述植毛架连接于所述球头,从而形成三段式结构的所述三段式羽毛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植毛架包括至少一连接件、一固定盘和一延伸脊,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延伸脊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盘两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一植毛管和一延伸杆,所述植毛管一体连接于所述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连接于所述固定 盘,所述毛片插接于所述植毛管,所述球头具有一插接槽,所延伸脊插接于所述插接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植毛架包括至少一环绕筋,环绕连接各所述连接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植毛包括两环绕筋,其中一所述环绕筋环绕连接所述植毛管,另一所述环绕筋环绕连接所述延伸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延伸脊包括至少一凸出棱,凸出环绕于所述延伸脊,所述插接槽具有一阻挡端,所述凸出棱被容纳于所述阻挡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球头的高度范围为23~25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毛片的端部直径定义为球口外径,所述球口外径的范围为:64~69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毛片的端部直径定义为球口外径,所述球口外径的优选值为66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球头直径的选择范围为:25~27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毛片长度的选择范围为:47~6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毛片长度的选择范围为:47~5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毛片长度的优选值为49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毛片数量的选择范围为:12~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毛片数量的选择范围为:14~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毛片数量的优选值为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连接件长度选择范 围为:15~3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示植毛管深度的选择范围为:2.5~12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示植毛管深度的选择范围为:6~9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延伸脊的高度范围为:3.5~2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延伸脊的高度范围为:6.0~11.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植毛管的口径尺寸范围为:(1.4~2.6)*(1.5.*3.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植毛管的口径尺寸范围为:(1.8~2.2)*(1.9~3.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定义为锥度,所述锥度的范围为:16~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相邻所述连接件的延长线的夹角定义为连接件夹角,所述连接件夹角的范围为:17.8°~19.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相邻所述毛片所在平面夹角定义为毛片夹角,所述毛片夹角范围为:10.5°~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三段式羽毛球中相邻所述毛片所在平面夹角定义为毛片夹角,所述毛片夹角优选为11.8°。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的部分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的尺寸参数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的锥度参数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相邻所述毛片的毛梗夹角及间距参数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毛片的毛叶夹角参数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相邻所述毛片的毛梗间距参数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的口径测试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的高度测试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的变形测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羽毛球的自身性能是决定羽毛球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羽毛的数量、羽毛球的质量、羽毛的长度的等因素影响羽毛球的质量特性,比如羽毛球的落点特性、飞行稳定性、耐打性等,因此对于具体的羽毛球,决定具体的参数极为重要。对于传统的二段式羽毛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验与研究,羽毛球的结构以及自身特性已基本明确与稳定,比如传统二段式羽毛球是由16片羽毛构成、质量一般为4.74g至5.5g之间、球高一般为62mm至70mm之间,直径为58cm至68cm之间。参数范围的选择与具体结构息息相关,或者说对于二段式有其对应的特性参数范围,从而获取性能优越的羽毛球,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旨在于提供一三段式羽毛球,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结构上不同于传统的二段式羽毛球,改进传统羽毛球限于自身结构和相应的制造方法而无法克服的问题,比如羽毛数量的不易变化、羽毛选择范围小、耐打性较差、成本高等; 另一方面,其提供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各种具体优选参数范围,从而使得所述三段式羽毛球更加适于实际生产、推广应用。如图1至8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三段式羽毛球。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包括一球头10、一植毛架20和至少一毛片30。各所述毛片30通过所述植毛架20连接于所述球头10,从而形成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二段式羽毛球是将所述羽毛直接连接于所述球头10,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由所述球头10、所述植毛架20和各所述毛片30三部分构成三段式结构,因此所述三段式羽毛球从基本结构开始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二段式羽毛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球头10具有一插接槽11,所述植毛架20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1内,从而将所述球头10与所述植毛架20连接。所述植毛架20包括至少一连接件21、一固定盘22和一延伸脊23,所述连接件21一体连接于所述固定盘22一侧,所述延伸脊23延伸连接于所述固定盘22另一侧。所述连接件21连接所述毛片30,所述延伸脊23连接所述球头10。进一步,各所述连接件21呈锥形地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盘22的另一侧,也就是说,各所述连接件21形成的开口逐渐增大,以便于适应所述毛片30的开口布局要求。换句话说,各所述连接件21以所述固定盘22为起点,向外辐射状延伸。各所述连接件21包括一植毛管211和一延伸杆212,所述延伸杆212一端连接于所述植毛管21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盘22。也就是说,所述植毛管211通过所述延伸杆212连接于所述固定盘22。所述植毛管211具有一插植空间2111,所述毛片30插植于所述插植空间2111。各所述毛片30包括一毛叶部31和一毛梗部32,所述毛梗部32被植入所述植毛架20,相邻所述毛片30的所述毛叶部31渐次叠层排布。进一步,各所述毛片30渐次叠层排布形成一锥形结构,且沿所述毛梗部32至所述毛叶部31方向,所述锥形的开口逐渐增大。所述毛叶部31的锥形开口的直径一下简称球口外径,以D为标记。所述连接件21的所在直线与所述植毛架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定义为所述羽毛球的锥度α。所述锥度α的大小影响所述毛片30的锥形开口的直径,即球口外径D的大小。而球口直径D的大小影响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飞行速度,因此 所述锥度α是飞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在制造所述毛片30时,将所述毛梗部32的端部进行裁剪,形成逐渐收缩的一尖端321,从而使得各所述毛片30更易于连接于所述球头10,且连接稳定。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毛片30通常由天然羽毛裁剪而成,如鸭毛、鹅毛等,所述天然羽毛的所述毛梗部32通常为四边形结构,而不是规则的圆柱体,因此为了使得所述毛梗部32与所述植毛管211连接更加稳定,所述植毛管211内的所述插植空间2111形状与所述毛梗的形状相适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植毛管211的所述插植空间2111呈方形结构,以使得所述毛片30的所述毛梗与所述植毛管211相贴合。更进一步,在通常情况下,所述毛片30由所述毛梗部32至所述毛叶部31的顶端方向,所述毛梗的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植毛管211的所述插植空间2111与所述毛梗部32的变化趋势一致,呈逐渐缩小的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植毛管211的所述插植空间211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圆柱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植毛管211的所述插植空间2111的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述毛梗部32包括所述尖端321,所述植毛管211的所述插植空间2111的底端呈锥形,以便于插接所述毛梗部32的所述尖端321,从而使得所述毛片30的所述毛梗与所述植毛管211更加贴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各所述毛片30的所述毛梗部32与对应的所述植毛管211的所述插植空间2111的端口通过胶水粘接,从而使得所述毛片30稳定地连接于所述植毛架20。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毛片30与所述植毛架20可以不进行胶水固定,也就是说,当各所述毛片30插接于所述植毛架20时,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可以进入基本的使用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21的数量与所述毛片30的数量相对应,也就是说,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毛片30的数量可以通过所述连接件21的数量来确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毛片30的数量范围为12至18支。进一步,所述植毛架20包括至少一环绕筋213,环绕连接各所述连接件21。通过所述环绕筋213使得各所述连接件21位于同一锥平面,使得各所述毛片30具有相对一致的锥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植毛架20包括两所述环绕筋213,并排环绕连接各所述连接件21。具体的,其中一所述环绕筋213被设置于所述植毛架20的端部,使得所述植毛架20上端形成一圆环结构,另一所述环绕筋213被被设置于所述植毛架20的中部位置,以加强各所述连接件21的连接强度。更具体地,其中一所述环绕筋213被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1的所述植毛管211的端部位置,从而将各所述植毛管211相互连接,另一所述环绕筋213被设置于所述植毛管211和所述延伸杆212相接位置。各所述环绕筋213一体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21,使得所述植毛架20具有预定的锥度,且大大增强所述植毛架20的可承受击打强度。所述延伸脊23呈环形地一体延伸。也就是说,所述延伸脊23环绕形成一管状结构。相应地,所述插接槽11呈环形地被设置于所述球头10,且与所述植毛架20的所述延伸脊23相匹配。也就是说,所述延伸脊23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1内,使得所述植毛架20与所述球头10连接。特别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插接槽11的厚度与所述植毛架20的所述延伸脊23的厚度相匹配,从而使得所述植毛架20可以挤压卡接方式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1,而不易于产生相对移动。进一步,所述延伸脊23与所述固定盘22形成一阻挡台24,从而使得所述球头10端面被阻挡于所述阻挡台24。也就是说,所述插接槽11的深度与所述延伸脊23的高度相匹配,从而使得所述延伸脊23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1底部,且所述球头10的端平面被所述阻挡台24所阻挡。所述延伸脊23包括至少一凸出棱231,环绕于所述延伸脊23外端。相应地,所述插接槽11具有一阻挡端111,以容纳所述凸出棱231,使得所述凸出棱231被阻挡于所述阻挡端111内。也就是说,当所述延伸脊23插接于所述插接槽11时,所述凸出棱231被容纳于所述阻挡端111内。所述阻挡端111沿所述球头10横向向外延伸,从而使得所述凸出棱231得以被阻挡。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凸出棱231凸出于所述延伸脊23外表面,而所述插接槽11与所述延伸脊23的尺寸相匹配,因此所述凸出棱231凸出于所述插接槽11的端口。在制造的过程中,通过施加瞬间的较大外力,将所述延伸脊23挤入所述插接槽11内,直到所述凸出棱231被容纳于所述插接槽11的所述阻挡端111,从而使得所述植毛架20和所述球头10稳定 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棱231沿横向环绕于所述延伸脊23,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出棱231可以沿纵向设置,通过挤压的方式,使得纵向的所述凸出棱231嵌入所述球头10内,从而使得所述植毛架20和所述球头10稳定连接。所述插接槽11将所述球头10分隔为一内圆部12和一外环部13,所述内圆部12和所述外环一体连接的外端一体连接。所述植毛架20的所述固定盘22被支撑于所述内圆部12,所述植毛架20的所述阻挡台24被支撑于所述外环部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延伸脊23与插接槽11的槽口位置通过胶水粘接,从而使得所述植毛架20稳定地固定于所述球头10。在所述植毛架20制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从而使得所述连接件21、所述固定盘22、所述延伸脊23、所述环绕筋213一体地连接。所述球头10还包括一缠绕带14,所述缠绕带14缠绕于所述球头10的外表面,靠近所述植毛架20的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缠绕带14为一胶带,粘接于所述球头10。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缠绕带14为一标识带,所述标识带上设有标识图文,以显示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相关信息,比如商标、产品标识、型号等。上述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基本结构,而羽毛球的具体性能和制造方法、尺寸等具体参数息息相关,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具体参数作为标准,从而可以得到不能等级、不能要求以及不同性能的所述三段式羽毛球,下述将具体说明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各种参数以及相应的性能、测试方法。参照图4至图8,为了便于说明,对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参数进行标记,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球头10的高度为h,所述球头10的横截面直径为d,所述球头10至所述毛片30端部的距离定义为插长I,所述球头10端面至所述毛片30的端部距离简称延伸长度l,所述毛片30数量为n,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质量为M,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球口外径为D,所述连接件21的长度为L,所述植毛管211的深度为H,所述插接槽11的深度为P,所述连接件21与中心轴线的夹角,即植毛架20锥度为α,相邻所述连接件21的夹角为β,相邻所述毛片30的夹角为γ,相邻所述连接件21的端部距离为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各所述参数的选择范围为:(见表1)表1在制造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表1中的参数范围选择,以得到不同性能的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羽毛球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比如落点特性、飞行稳定性、耐用特性、飞行特性以及质量特性是评价羽毛球的重要因素。羽毛球的落点特性,即羽毛球被击发后,飞行距离和飞行范围的一致性。飞行稳定性,即羽毛球被击发后,飞行轨迹的稳定性。耐用特性,即羽毛球耐用、牢固程度。飞行特性,即羽毛球在使用过程中反映的飞行性能。质量特性,即羽毛球在使用过程中反映的品质性能。而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表1中的参数是基于对所述落点特性、飞行稳定性、耐用特性、飞行特性以及质量特性进行综合评估而得到的参数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表1中所示意的具体的参数范围仅作为举例来说明所述三段式羽毛球 被实施为可以选择的范围,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述植毛架锥度α大小,即所述植毛架20或所述毛片30与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中心轴线的夹角,是决定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毛片30端部直径(俗称羽毛球口径),即所述球口外径D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它因素相同的前提下,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球口外径D越大,则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也越大,而当受到相同阻力时,所述球口外径D越大,则飞行距离越短,反之,当所述球口外径越小,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也越小,而当受到相同阻力时,所述球口外径越小,飞行距离越大。可是对于羽毛球并不仅仅是要求有较远飞行距离,而是需要在预定的飞行距离内有相应的弧形飞行曲线,因此所述球口外径D需要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比如表1所示的64~69mm。羽毛球的一致性,即相邻所述毛片夹角γ的一致性以及各所毛片30的形状的一致性,是影响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性能的重要因素,各所述毛片30的一致性越高,其稳定性也越高,所以在制作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过程中,就得把尽可能相似的所述毛片30植在同一个所述三段式羽毛球上述。由于所述毛片30本身具有不同的弓度,因此,所述毛片30的弓度越大的锥度越大,则植于相同锥度的所述植毛架20上的所述毛片30,其形成所述球口外径D也越大,反之弓度越小,则所述球口外径D越小。羽毛球的飞行距离(俗称羽毛球速度)是羽毛球运动中的一个特性重要的特性,而对于传统的二段式羽毛球,羽毛球的毛杆是直接插入球头内部,天然羽毛杆从毛尖一直深入要球头内部,羽毛杆的弓度变化完全是由天然羽毛自身的弓度决定的,所以无法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全天然羽毛杆所制成的所述二段式羽毛球的毛尖直径。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其可以通过所述植毛架20来开控制所述锥度α,进而控制所述毛片30的球口外径D,且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所述植毛架20,使得植毛架20锥度α形状可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毛片30的端部直径,即所述球口外径D在66mm(正负误差1.5mm)是相对较合适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制作不同锥度的所述植毛架20,进而调整植于所述植毛架20上的所述毛片30的直径大小。可以把毛杆弓度大的所述毛片30,植于锥度相对小的植架上,而把毛杆弓度小的短毛片30植于锥度相对大的所述植毛架20上,从而使得 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符合66mm(正负误差1.5mm)的要求,即所述球口外径D的范围为:64.5~67.5mm,且优选为66mm。所述连接件21替代了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直接插于球头10的毛杆,因此使得较短的所述毛片30可以被应用于所述三段式羽毛球,扩展可使用羽毛的范围,这是使得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成本得以降低的一个方面。而所述连接件21的长度,即所述植毛管211与所述延伸杆212的总长度,决定所需所述毛片30的长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件长度L(连接件21:植毛管211+延伸杆212)可以选择的范围为:15~30mm,其中优选为25mm。所述三段式羽毛球是由所述毛片30、所述球头10和所述植毛架20组成,而所述植毛架20上的所述连接件21与所述毛片30连接后,成为毛尖离毛杆与球头10边接处之间的距离,简称毛片长度l。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毛片长度l的选择范围为:47~60mm。所述毛片长度l的优选为49mm。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毛片长度l的选择范围为47mm~50mm。一个羽毛球的毛尖与球头10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即插长I,具有一个优选范围。而所述插长I是由所述连接件长度L与所述毛片长度l共同决定的,二者可以相互协调配置,使得所述插长I处于预定的范围内。当选择的所述毛片长度l较长时,那么,可以选择所述连接件长度L较短的所述植毛架20与之相配。由于所述植毛架20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长度L越长,则其重量也越重,而羽毛杆是内填充超轻海绵体组成,因此,L越短的所述植毛架20所制成的三段式羽毛球,其重量也越轻。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重量越轻的所述三段式羽毛球,更适合高原等空气稀薄的地方使用。也就是说,所述连接件长度L和所述毛片30长度影响所述插长I,且各自所占比例影响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整体质量M,适宜不同的使用环境。对重量要求不高的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可以将所述植毛架20的所述连接件长度L加长,这样,可以使不够长的短羽毛充分得到利用,L+短羽毛的整体长度,即所述羽毛球的所述毛片30的端部与所述球头10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仍然能够达到正常羽毛球的要求,从而使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原材料,即天然羽毛资源得到更大的拓宽。所述植毛管深度H,影响所述毛片30和所述植毛架20的连接稳定性,影响所述插长I,影响所述毛片长度l。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植毛 管深度H的选择范围为:2.5~12mm。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植毛管深度H的选择范围为:6~9mm。所述植毛管深度H与所述毛片30和所述植毛架20的连接牢固度有重要关系。所述植毛管211越深,即H越大,则可植入所述植毛管211内的所述毛梗部32也越长,加上胶粘剂的作用,彼此的粘合的牢固度也越高。当然,只要彼此粘合的牢固度有保障的前提下,所述植毛管211越短,则所需要的所述毛片长度B也相对越短,可供选择的羽毛资源也越广泛。所述延伸脊高度P与或所述插接槽11的深度相对应,而这个高度影响所述植毛架20与所述球头10的连接稳定性与牢固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延伸脊高度P选择范围为:3.5~20mm。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脊高度范围为:6.0~11.0mm。所述延伸脊高度P,即所述植毛架20植入所述球头10内的深度,即所述插接槽深度。P越长,可植入球头10内也越深,相应地,加上胶粘剂的作用,所述植毛架20和所述球头10的结合度也越高。反之,所述延伸脊高度P越小,所述植毛架20和所述球头10的结合度减小。但是,所述延伸脊高度P越长,意味着植毛架20的重量相应也越重,不利于羽毛球重量的控制,当然,相应也会因P的加长,而使得植毛架20的材料费用相应提高,因此需要在质量、成本、连接稳定性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合适的范围。所述植毛管211的形状与所述毛梗部32的形状相匹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植毛管211的口径尺寸:(1.4~2.6)*(1.5~3.0)mm。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植毛管的口径尺寸范围为:(1.8~2.2)*(1.9~3.0)mm。所述毛片30和所述植毛管211连接的牢固度除了胶粘剂因素之外,很大程度处决于所述毛梗部32与所述植毛架20的贴合度,也就是所述植毛管211内径与天然羽毛杆横截面尺寸的匹配度,也就是说,所述毛片30与所述植毛管211的尺寸的匹配度越高则越牢固,反之,所述毛片30与所述植毛管211的匹配度越低,则牢固性减弱。天然羽毛杆的横截面是近似四边形,且,处于鹅、鸭翅膀上不同部位的羽毛杆,同一部位不同品种及不同的生长周期的毛杆,其横截面的尺寸均大不相同。为了使所述毛片30和所述植毛架20的连接度更好,需要采用不同的四方形尺寸 的植毛管211,才能使彼此有一个良好的贴合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所述植毛架20是通过注塑模具,一次注塑成型。传统的二段式羽毛球的通常由16片羽毛构成,基于羽毛球的基本特性,所述羽毛的数量较难改变,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毛数量n,即所述植毛管21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所述植毛管211的数量与所述毛片数量n相对应,所述植毛管211越少,则所述羽毛片30数量越少,同时需要的材料也越少,如注塑材料,因此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质量也越小,从而提高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飞行速度。而所述植毛管211的数量越多,等分后的误差越小,所述毛片30的重叠度越高,飞行过程中气体对所述羽毛球的作用力更均匀,所述三段式羽毛球飞行更稳定。而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的所述植毛架20,通过电脑设计所述植毛架20的结构,比如将所述植毛管211进行均匀分布,从而保证所述毛片30的分布均匀性,且对于奇数片的所述毛片30和偶数片的所述毛片30都可以实现均匀分布。所述植毛架20经注塑成型,以及均匀排布,使得各种误差范围可控,且误差均为一次误差,不会产生累积误差,对于飞行稳定性影响较小。而传统的二段式羽毛球,必须在球头10上依次打植毛孔,再将羽毛杆斜插入球头10中,在插接过程中产生累积误差,导致误差不断增大,会严重影响羽毛球的飞行稳定性,因此传统羽毛球只能按2的幂次方设置所述植毛孔,为幂次为3时,8等分,毛片30太稀薄而无法构成羽毛球,当幂次为4时,16等分,羽毛重叠度较高,且质量较重,而更大幂次则完全无法选择,因此传统羽毛球的羽毛数量限于16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毛片数量n可以选择范围为12~18。所述毛片数量n优选为:1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毛片数量n的选择范围为14~16。所述植毛架锥度α,即所述毛片30或所述连接件21的延伸方向与中心轴线的夹角,是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重要参数。所述锥度的大小影响所述球口外径D的大小,影响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飞行速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植毛架20锥度α可以选择的范围为:16~21°。所述连接件夹角β,即相邻所述连接件21所在延长线夹角。所述连接件21夹角β决定所述毛片30的插植距离、所述毛片30的重叠程度。不同的所述毛片 30数量对应不同的所述连接件夹角β。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件21夹角的可以选择范围为:17.8°~19.5°。所述毛片夹角γ,即相邻所述毛片30的所述毛叶部31所在平面的夹角。所述毛片夹角γ体现各所述毛片30的一致性,而所述毛片30的一致性影响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飞行稳定性。当各所述毛片夹角γ一致性越高,稳定性越好,且所述毛片夹角γ的大小影响飞行特性。且由于所述毛片30被插植于所述植毛管211,因此所述植毛管211的切线夹角,反映所述毛片夹角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毛片夹角γ的可以选择范围为:10.5°~13°。所述毛片夹角γ优选为11.8°。所述连接件间距A,即相邻所述植毛管211的端部距离。所述连接件间距A决定可以排布的所述植毛管211的数量,可以影响插植的所述毛片数量n。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外观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表2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的主要材料要求应符合(表3)规定。表3所述三段式羽毛球在放置时,通常被成打地叠放于一球筒中,所述球筒应符合(表4)规定。表4所述三段式羽毛球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产品参数标准参数按表1、表2、表3、表4要求。(2)质量分档按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分档包装。(3)落点特性优等品、一等品羽毛球击发后,飞行落点保持稳定。每批同一质量标记或公称的球,飞行落点的范围应在500mm距离之内。(4)飞行稳定性飞行稳定性的合格率:优等品大于70%,一等品大于50%。模拟飞行稳定性测试,应符合羽毛球飞行稳定性等级判,参照(表2)内容。业余人员实打法判别飞行稳定性应符合比赛使用性能要求。(5)耐用特性羽毛球的耐用特性应符合(表5)要求。表5(6)三段式羽毛球优等品的特性要求凡属优等品的三段式羽毛球,其飞行特性及质量特性应符合业余比赛要求,特性测试由业余人员实打法判别。判别等级应达到较好或4级(含4级)以上。飞行特性应符合(表6)要求表6质量特性应符合(表7)要求表7试验方法:(1)球口外径D:用专用口径仪测量,测四对毛片,以球口毛梗顶端外径为准,见(图9)。(2)球头直径d:用游标卡尺(测量精度为0.02mm)。(3)球头高度h:用专用高度仪2进行测量(测量精度0.02mm),(见图10)。(4)毛片插长I:从球头面至毛片顶端,用钢直尺测量。(5)质量及分档:用电子秤、天平秤测量,衡器精度0.05g。(6)外观、材料、球筒及毛片数量:目测判定。(7)落点特性:用实打法判定或用模拟实打法的专用发球机测定.实打法:业余人员在场地端线外,用低手向前全力击球,球的飞行方向应与边线平行,测量球的落地范围。用模拟实打法的专用发球机测定,用专用发球机把羽毛球击发,球的飞行方向应与边线平行,测量球的落地范围。(8)飞行稳定性:用动态性能测试仪测定,或用实打法发球判定。用羽毛球动态性能测试仪测定,测量羽毛球的自转速度,羽毛球球头的偏差值和羽毛球球口的偏差值。由业余人员实打法发球判定。(10)球头硬度:用邵氏硬度计测量,在球头部位上测定三点,以二点合格为准(其中一点在球头中心部位)。(11)球口不变形受压次数:用专用静压仪3测量,受力部位以植毛架两边各(3~4)根植毛管为准,压至球口直径缩小20mm,静压5min放开,再静置3min后,测量受压部位羽毛的球口直径(同一部位压一次量一次),口径尺寸变化不得超过2mm(见图11)。(12)优等品的三段式羽毛球,其飞行特性及质量特性的测试由业余人员实打法判别。按判别的内容要求划分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或1、2、3、4、5)五个等级。检验规则:(1)交收检验本检验的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和合格质量水平应符合三段式羽毛球基本参数、材料、球筒、外观和其他技术要求的规定。(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当设计、工艺、材料有所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应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包括羽毛球受压、飞行特征、质量特征等各项试验数据要求。包装、标志、运输、贮存:(1)每只球上应标有商标(2)内包装应有商标、产品标识、型号、数量、毛片、植毛架、球头等材料名称、企业名称、地址。(3)外包装一般按上述质量分档规定装箱,能确保羽毛球质量不受影响。 箱外标明厂名、品种、数量、重量、体积、防潮、防压标记。(4)成品球贮存在干燥和空气流通的仓库内,避免受潮。自出厂日起在上述条件下保质期为1年。(5)运输时防止雨淋、日晒、受压,注意轻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