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杠和转腰器的多功能家用健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569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双杠和转腰器的多功能家用健身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家具,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双杠和转腰器的多功能家用健身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很有必要,有些人会选择去健身房健身,但是健身房的费用太高,很多人也没有时间,很多人选择在家里进行锻炼,但是家里只能进行简单的俯卧撑锻炼,效果不佳。

同时,现在家里用的床、健身器材都是独立的产品,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健身项目单一,不能全面的进行锻炼,使锻炼者往往因单一缺乏兴趣而使锻炼无法坚持,既有家居实用功能,又具有健身功能的家具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双杠和转腰器的多功能家用健身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家庭锻炼的全面性,同时缩小了各种健身器械分别放置的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双杠和转腰器的多功能家用健身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支撑有天梯,所述天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轮,所述滑轮上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设有水平拉杆,另一端悬挂有重锤,所述重锤的一侧设有功率自行车,所述水平拉杆的下方设有伸腿训练器,所述伸腿训练器通过钢丝绳也与所述的重锤连接,所述床体一端的地面上设有转腰器以及所述床体一端的两个立柱上设有向床体外伸出的双杠。

优选的,所述转腰器包括底座、转轴和旋转板,转轴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转轴的上端与旋转板的中部活动安装,所述旋转板可绕转轴旋转。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与转轴之间设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转腰器上设有计数装置。

优选的,所述计数装置包括发射探头、接收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相对的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和旋转板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转腰器上设有角度测量装置。

优选的,所述角度测量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旋转板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率自行车包括基座、箱体、脚蹬、座杆和车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配重轮,另一端斜向上设有座杆,所述座杆的顶部安装有车座,所述座杆与箱体的连接处设有脚蹬,所述脚蹬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链条与配重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重轮上设有刹车装置。

优选的,所述座杆能够调节其倾斜角度和长度。

优选的,所述床体一端的两个立柱均设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均设有向床体外伸出的杆子,两根杆子组成双杠。每根杆子由两根竖直立柱支撑,立柱底部设有一个起固定作用的底座。

优选的,所述天梯的横杆上悬挂秋千,该秋千可拆卸,供小朋友娱乐玩耍。

优选的,所述重锤为多个负重片连接而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负重片之间设有缓冲橡胶,避免重锤工作时发生较大的声响。

优选的,所述床体具有床腿,所述床腿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与地面之间设有橡胶垫,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天梯上面设有橱柜,用来盛放衣服等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天梯可增强上肢及上身肌肉力量,促进肩臂部灵活性。伸腿训练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可以训练伸小腿和屈小腿的动作,锻炼人体的腿部肌肉。水平拉杆能够锻炼人体的胸肌。功率自行车使人能够做踏车运动。双杠能够增强上肢、肩带、胸部、腹部及背部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上肢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对肩、肘、腕关节功能性障碍等有康复作用。本实用新型将床与天梯、重锤、功率自行车、伸腿训练器、转腰器和双杠结合在一起,既提升了健身锻炼的乐趣和广泛性,同时又节省了各种健身器材的放置空间。

2、本实用新型转腰器设有角度测量装置,能够显示每次转动的角度,规范转腰的角度,使锻炼更有成效。

3、本实用新型转腰器设有计数装置,能够对转腰次数进行计数,规范每天的运动量。

4、本实用新型的锻炼胸肌的水平拉杆与伸腿训练器共用重锤,能够简化其结构,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腰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腰器与控制器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功率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功率自行车剖面示意图;

其中,1、重锤,2、立柱,3、第二滑轮,4、钢丝绳,5、天梯,6、第一滑轮,7、水平拉杆,8、伸腿训练器,9、第三滑轮,10、转腰器,11、底座,12、转轴,13、旋转板,14、轴承,15、角度测量装置,16、发射探头,17、接收探头,18、控制器,19、显示屏,20、功率自行车,21、配重轮,22、基座,23、箱体,24、脚蹬,25、座杆,26、车座,27、外管体,28、内管体,29、换向轮,30、支撑块,31、双杠,32、橱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双杠和转腰器的多功能家用健身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支撑有天梯5,天梯5可以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相应的布置方式,所述天梯5包括一个方形框架和平行设置在所述方形框架内的横杆,采用方形框架,能够与床体四个角上的立柱2形成一体,增加天梯5的稳固性,横杆之间平行设置,相邻之间的间距可与常规的天梯5间距相同,所述天梯5的两端分别对应床体的床头和床尾,所述天梯5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轮,滑轮由U型架支撑,水平向天梯5的两侧外伸,所述滑轮上绕有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设有水平拉杆7,拉杆上设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可以采用硅胶、橡胶或者海绵等材质制作,用于防滑和减缓水平拉杆7与手之间的摩擦,另一端悬挂有重锤1,重锤1是由多个负重片组成,重锤1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能够调节重锤的质量,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或者是有选择的进行训练,具体的,重锤1上设有凹型槽,在重锤1的边缘一致贯穿到其中心位置,保证重锤1的平衡,防止重锤1因重心偏移导致掉落,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重锤的一侧设有功率自行车20,所述功率自行车包括基座22、箱体23、脚蹬24、座杆25和车座26,所述基座22为T型,T型基座22的横边为半圆柱体,竖边为长条矩形块,所述基座22竖边的上表面设有箱体23,所述箱体23为内部空腔结构,所述箱体23的一端设有配重轮21,另一端斜向上设有座杆25,所述座杆25能够调节其倾斜角度和长度,适应不同锻炼者的角度和长度需求。具体的,座杆25和箱体23铰接,并通过螺栓锁紧,此处螺栓可以使用快拆螺栓,方便使用者的自动调节,座杆25的顶部采用相互套装的两个管体,其中内管体28的外壁紧贴外管体27的内壁,并在外管体27的管口处设有锁紧卡箍,松开卡箍时,内管体28能够在外管体27内滑动,锁紧时,外管体27对内管体28挤压锁紧。所述座杆25的顶部安装有车座26,车座26安装在内管体28上,所述座杆25与箱体23的连接处设有脚蹬24,所述脚蹬24通过设置在箱体23内的链条与配重轮21连接。具体的,脚蹬24驱动与其安装为一体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链条带动位于箱体23内出动轮下方的换向轮29转动,换向轮29通过链条带动箱体23端部的配重轮21转动,其中换向轮29的直径最小,依次为主动轮、配重轮21,采用二级传动结构,能够调节主动轮与配重轮21之间的转速比,同时换向轮29能够起到防过载作用,避免锻炼者因运动过快受伤。所述配重轮21上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能够调节配重轮21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在慢速骑行下获得较大的阻力,实现多方位的锻炼,此处刹车采用常规的碟刹即可满足需求,碟刹的种类和安装方式不影响本方案的实施车。位于水平拉杆7一侧的滑轮为第一滑轮6,重锤1一侧的滑轮为第二滑轮3,所述水平拉杆7的下方设有伸腿训练器8,将伸腿训练器8设置在水平拉杆7的下方,能够借助伸腿训练器8座椅进行重锤1的拉练,锻炼胸肌,所述伸腿训练器8通过钢丝绳也与所述的重锤1连接,具体的,在床体底部设有向伸腿训练器8一侧外伸的第三滑轮9,向重锤1一侧外伸的第四滑轮,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伸腿训练器8上的杠杆,依次绕经第三滑轮9、第四滑轮第二滑轮3与重锤1连接,锻炼胸肌的水平拉杆7与伸腿训练器8共用一个称重装置,能够简化其结构,节省空间,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转腰器10包括底座11、转轴12和旋转板13,所述底座11的中心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顶部可旋转的设有旋转板13。所述旋转板13与转轴12之间设有轴承14,轴承14能够减小旋转板13与转轴12之间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所述转腰器10上设有计数装置。所述计数装置包括发射探头16、接收探头17、控制器18和显示屏19,所述发射探头16和接收探头17相对的分别设置在底座11的上表面和旋转板13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控制器18连接,所述控制器18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19,显示屏19安装在床体的立柱2上。所述转腰器10上设有角度测量装置15。所述角度测量装置15包括角度传感器、控制器18和显示屏19,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旋转板13上,并与控制器18连接,所述控制器18的输出端与显示屏19连接。计数装置的显示屏19和角度测量装置15的显示屏19可以共同使用一块显示屏19。如图6所示,所述床体一端的两个立柱均设有支撑块30,每个支撑块30上均设有向床体外伸出的杆子,两根杆子组成双杠31,双杠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每根杆子由两根竖直立柱支撑,立柱底部设有一个起固定作用的底座。进一步的,所述天梯5上面安装有橱柜32。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