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功能家庭康复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62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儿童多功能家庭康复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用具技术领域,涉及康复毯,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多功能家庭康复毯。



背景技术:

脑瘫孩子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当中,家庭康复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康复起步晚,康复人力资源匮乏,社会支持贫瘠,缺乏经济,有效,实用的康复辅助用品。在临床工作当中,很多患儿家长迫切需要一些辅助工具去进行家庭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儿童多功能家庭康复毯,具有结构简单,康复效果好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儿童多功能家庭康复毯,包括用于承载儿童的柔性承载面,所述的承载面至少一条边的两端对称设有两条第一固定带,与第一固定带相对的一边上设有抓取结构,所述的承载面的至少一面上设有能够将承载面包围形成筒状体的第二固定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载面至少一面上设有两条供儿童双手抓取的第三固定带,所述的第三固定带的两端与承载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抓取结构包括设置于承载面上的通道结构,所述的通道结构内穿设有可拆卸的抓杆,所述的抓杆的两端延伸至通道结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承载面连接,另一端用于将承载面与固定物件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固定带的中部与承载面相连接,第二固定带的两端在承载面沿第二固定带周向卷绕成筒状体时能够互相连接或分别与固定物件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载面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双层结构,承载面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控制该侧边缘开启/关闭的启闭结构,承载面的其余边缘为密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启闭结构为拉链或者密封条。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腔体内设有柔性填充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充料为棉花或者羽绒或者海绵。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一部分家庭康复变得简单易行;

2.原来需要两位家长进行的康复,使用康复毯之后,只需要一位家长就能进行操作;

3.增加了脑瘫患儿的舒适性和配合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多功能家庭康复毯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载面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方案中的儿童多功能家庭康复毯,包括用于承载儿童的柔性承载面1,本方案中的承载面1可以使毛毯或者纺织布,承载面1至少一条边的两端对称设有两条第一固定带2,第一固定带2一端与承载面1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体连接或者缝制连接,另一端自由设置,与第一固定带2相对的一边上设有抓取结构,承载面1的至少一面上设有能够将承载面1包围形成筒状体11的第二固定带3。

具体地说,承载面1至少一面上设有两条供儿童双手抓取的第三固定带12,第三固定带12的两端与承载面1固定连接。

具体地说,抓取结构包括设置于承载面1上的通道结构4,通道结构4内穿设有可拆卸的抓杆41,抓杆41的两端延伸至通道结构4外侧,将承载面卷成筒状体11时需要将抓杆41从通道结构4中抽出。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固定带2的一端与承载面1连接,另一端用于将承载面1与固定物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说,第二固定带3的中部与承载面1相连接,第二固定带3的两端在承载面1沿第二固定带3周向卷绕成筒状体11时能够互相连接或分别与固定物件相连接,在卷绕前,先将承载面沿着与第二固定带3相平行的一边折叠成适当的宽度,折叠完成后需使第二固定带3位于外侧,卷成的筒状体11用于将儿童进行包裹,以便通过第二固定带进行固定或者在第二固定带的牵引下练习行走、爬行等四肢力量训练。

具体地说,承载面1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双层结构,承载面1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控制该侧边缘开启/关闭的启闭结构5,承载面1的其余边缘为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说,启闭结构5为拉链或者密封条,中空腔体内设有柔性填充料,能够增加填充料可以为棉花或者羽绒或者海绵,能够在承载面1的中空腔体内填充物料,不仅可以增强承载面的保暖功能,防止儿童受凉,其次还能增加儿童在承载面1上进行训练时的舒适程度。

使用方式一:

将两条第一固定带2与固定物件进行固定连接,保持具有第三固定带12的一面朝上,展开承载面1,将儿童放置于承载面上,此时的第三固定带12位于儿童的左右两侧,便于儿童用手握住第三固定带12,有助于力量训练,训练时,使用者用双手抓住抓杆41的两端,进行左右的晃动,就可以成为一个方便简单的悬吊床了,承载面1中间的凹陷形状能够使他们躯干及四肢过度伸展的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还限制了孩子的头部向侧后方向旋转,保持头部在中线位置。同时适用于不会翻身的患儿,可以帮助其学会翻身,仅需一人就可以完成对患儿的康复训练。

使用方式二:

将抓杆41从通道结构4抽出,将承载面沿着与第二固定带3相平行的一边折叠成适当的宽度,折叠完成后需使第二固定带3位于外侧,卷成的筒状体11用于将儿童进行包裹,此时第二固定带3形成牵引绳,患儿能够在家长或者看护人员的牵引下进行行走或者爬行,能够有效锻炼患儿四肢的力量。

使用方式三:

将抓杆41从通道结构4抽出,将承载面沿着与第二固定带3相平行的一边折叠成适当的宽度,折叠完成后需使第二固定带3位于外侧,卷成的筒状体11用于将儿童进行包裹,同时将第二固定带3的两端与儿童座椅进行固定连接,可以将患儿的胸腹固定在椅背上,可以帮助患儿练习独坐,也有利于家长给患儿喂饭时候患儿正确的坐姿防止呛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