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游乐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童游乐设施的编织构件。
背景技术:
儿童游乐设施通常设在公园、游乐场、儿童乐园、幼儿园、学校以及大多数公共场所,主要供给儿童玩耍,比如蹦蹦床、攀爬树、滚球等,这些设施通常都是采用绳网、塑料构件、充气构件等组成,普通的绳网通常较柔软,缺乏韧性,网孔也较大,无法充当儿童游乐设施的外壁构件,儿童游乐设施通常采用塑料构件、充气构件作为外壁构件,但塑料构件、充气构件外壁较光滑,没有着力点,儿童无法攀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绳网较柔软、缺乏韧性、网孔较大,无法充当儿童游乐设施的外壁构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儿童游乐设施的编织构件,该用于儿童游乐设施的编织构件采用绳索编织成层层密布的绳结,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韧性,儿童手指能够插入到绳结之间的空隙内,利于攀爬,是儿童游乐设施的理想外壁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儿童游乐设施的编织构件包括构件体,所述构件体由绳索编织而成,所述的构件体上设有中心圈,中心圈设有6个绳结,中心圈外圆周等距连续环绕多圈绳结,各圈分布的绳结数量能够使构件体保持平整的片状体,各绳结之间有一定空隙。
所述中心圈外的绳结数量为六等分结构,第二圈的绳结数量为12个,第三圈的绳结数量为24个,以后各圈的绳结数量以第三圈的数量为首项、公差为6个进行等差排列依次递增。
所述中心圈外的绳结数量为七等分结构,第二圈的绳结数量为11个,第三圈的绳结数量为21个,以后各圈的绳结数量以第三圈的数量为首项、公差为7个进行等差排列依次递增。
所述绳索为涤纶绳。
所述构件体为圆形或正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构件体由绳索编织成层层密布的绳结,进而形成片状体,使得构件体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韧性,儿童手指能够插入到绳结之间的空隙内,利于攀爬,在使用时可以将多个构件体连接成蹦蹦床、攀爬树、滚球等,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儿童游乐设施理想的外壁构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构件体,2-绳索,3-中心圈,4-绳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用于儿童游乐设施的编织构件,包括构件体1,所述构件体1由绳索2编织而成,所述的构件体1上设有中心圈3,中心圈3设有6个绳结4,中心圈3外圆周等距连续环绕多圈绳结4,各圈分布的绳结4数量能够使构件体1保持平整的片状体,各绳结4之间有一定空隙。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构件体1由绳索2编织成层层密布的绳结4,进而形成片状体,使得构件体1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韧性,儿童手指能够插入到绳结4之间的空隙内,利于攀爬,在使用时可以将多个构件体1连接成蹦蹦床、攀爬树、滚球等,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儿童游乐设施理想的外壁构件。
所述中心圈3外的绳结4数量为六等分结构,第二圈的绳结4数量为12个,第三圈的绳结4数量为24个,以后各圈的绳结4数量以第三圈的数量为首项、公差为6个进行等差排列依次递增。按上述结构编织的构件体1两边张力相等,不撬边,构件体1比较平整。
所述中心圈3外的绳结4数量为七等分结构,第二圈的绳结4数量为11个,第三圈的绳结4数量为21个,以后各圈的绳结4数量以第三圈的数量为首项、公差为7个进行等差排列依次递增。该结构与六等分结构稍有差别,只是绳结4之间的空隙稍大,所编织的构件体1两边张力仍然相等,不撬边,构件体1比较平整。
所述绳索2为涤纶绳。涤纶绳比较结实耐用,不易腐烂,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所述构件体1为圆形或正六边形。本实施例为优先方式,当然构件体1也可以编织成其它形状。
上述实施例不能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实质所在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