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龙形变形机器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0170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龙形变形机器玩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以变形为汽车的机器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孩子们提供的玩具选择越来越多,变形玩具由于其多样性、动态性、可变性等优点,受到众多孩子们的喜爱。目前,市面上的变形玩具很多,但这些现有的变形玩具往往是单一的形态进行变形,缺少多款不同的变形玩具可组合的玩具,变形功能仅限于单体变形玩具的肢体变形,变形玩具的构造单一化,变形玩法也受到一定的局限,运动功能只能在变形后实现。另外,目前的变形玩具大多结构复杂,需要充电或者安装电池才能使用,成本高,价格高,且容易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用电驱动、成本和价格更低、变形和运动可以同步进行、趣味性高的角龙形变形机器玩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龙形变形机器玩具,包括有头部组件、机身组件、轮脚组件、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轮脚组件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头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安装于机身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发条驱动机构,包括发条盒、传动齿轮组和发条,发条盒安装于机身之内,发条安装于机身之外且插入于发条盒中与发条机构连接,传动齿轮组与发条机构连接,传动组件连接传动齿轮组;头部组件通过一连接杆与机身组件连接成杠杆结构,头部组件的下部具有一头部推动轴,该头部推动轴活动连接一头部推动杆,头部推动杆连接所述传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轮脚组件包括有前轮、前脚、后轮及后脚,轮脚组件的前轮和后轮活动安装于机身组件上,前脚和后脚与传动组件连接形成可活动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圆形的驱动轮、一传动凸轮及两轮脚变形推动架,驱动轮的内侧面设有齿轮,驱动轮通过其齿轮啮合连接驱动组件的传动齿轮组;传动凸轮通过传动轴与驱动轮平行对齐连接,驱动轮和传动凸轮的外侧面均设有朝外伸出且位置偏心的圆柱形偏心柱,且两处的偏心柱是相互对齐的;两轮脚变形推动架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相同的月牙形孔,驱动轮和传动凸轮分别通过各自的偏心柱穿入于对应的轮脚变形推动架的月牙形孔内构成推动结构。

进一步地,机身组件包括两半式的机壳,机壳前部设有一带孔的固定座;头部组件包括头部和颈板,颈板位于机壳前方;在颈板上连接有一可活动的工字连接杆,工字连接杆的后部固定于机壳的固定座中;头部推动轴的位置低于工字连接杆,且头部推动轴与一头部推动杆活动连接,头部推动杆与传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有一头部推板,头部推板的后部与传动凸轮对接,头部推板的中部位置通过一插销连接机壳;在机壳中设有一推板导柱,在头部推板的下部设有滑槽,滑槽套在推板导柱上;所述头部推动杆连接于滑槽的前方。

进一步地,轮脚变形推动架的前后两端各设有朝外伸出的轮脚变形推动轴,前脚和后脚分别与轮脚变形推动架两端的轮脚变形推动轴活动连接,且前后脚与各自轮脚变形推动轴的连接点形成一高一低的非齐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前脚和后脚的上部均设有轮槽,轮子安装于轮槽中;在机壳的外侧面设有轮套,前脚和后脚活动套于轮套上;前轮和后轮均设有轮轴,前轮和后轮分别通过各自的轮轴穿过轮槽插入于轮套中形成可转动结构;在前脚和后脚的底部均设有滑轮,滑轮有一部分朝外凸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尾巴组件,尾巴组件安装于机壳的尾部并与传动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尾巴组件包括尾巴,机壳后部设有尾巴固定销,尾巴安装于尾巴固定销上;在尾巴上设有尾巴推动耳,尾巴推动耳与尾巴固定销非同轴设置;尾巴推动耳活动连接一带尾巴推动轴的尾巴连杆,尾巴连杆的前端连接传动组件;尾巴收起状态时收拢于机壳内。

进一步地,头部组件为角龙头形状,颈板为角龙的颈盾形状(角龙为恐龙的一种,最明显的特征是颈的颈盾),变形形状则包括两种,展开状态呈角龙形状,收起状态呈汽车形状。

整个玩具在收起状态下呈汽车形状,前脚和后脚收于车身底部,以前轮和后轮着地,头部收入于机壳之内,颈板竖起顶于机壳前端。通过旋紧发条,在发条机构势能的作用下,通过传动齿轮组驱动传动组件,带动驱动轮和传动凸轮转动,两者上的偏心柱在月牙形孔内推动轮脚变形推动架运动,从而带动前脚和后脚向外展开,同时头部在头部推板的推动下朝上抬起,尾巴朝后伸出,待前后脚和头全部展开到位后尾巴也完全伸出,即形成角龙形状,在变形过程中,玩具可以同步运动。收起成汽车形状的过程则与此相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萌宠自动变形玩具,在发条驱动机构、机身组件、轮脚组件和传动组件等相关机构的配合下,头部组件则在工字连接杆和头部推板的推动下放下或者抬起,从而可在角龙形态和汽车形态之间进行形体变换,变形过程通过扭动发条驱动;满链条状态时,可完成由汽车滑行为角龙,或者由角龙滑动变形为汽车滑行,其结构设计巧妙,变换性大,趣味性强,且变换操作性强,能够持续激发孩子兴趣,提高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形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形过程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角龙形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形状态变形过程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角龙形状态变形过程结构图;

图8为头部组件安装结构图。

图中,11为颈板,12为头部,13为角部,14为工字连接杆,15为头部推动轴,16为头部推动杆,21为机壳,22为推板导柱,23为尾巴固定销,24为轮套,25为固定座,31为前轮,32为前脚,33为后轮,34为后脚,35为滑轮,41为驱动轮,42为传动凸轮,43为轮脚变形推动架,44为轮脚变形推动轴,45为头部推板,46为插销,47为滑槽,48为尾巴连杆,49为偏心柱,51为尾巴,52为尾巴推动耳,61为发条盒,62为传动齿轮组,63为发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和图5,所述角龙形变形机器玩具,包括有头部组件、机身组件、轮脚组件、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轮脚组件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头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安装于机身组件中;所述驱动组件为发条驱动机构,包括发条盒61、传动齿轮组62和发条63,发条盒61安装于机身之内,发条63安装于机身之外且插入于发条盒61中与发条机构连接,传动齿轮组62与发条机构连接,传动组件连接传动齿轮组62;头部组件通过一连接杆与机身组件连接成杠杆结构,头部组件的下部具有一头部推动轴15,该头部推动轴15活动连接一头部推动杆16,头部推动杆16连接所述传动组件。

参照图2、图4和图5,所述轮脚组件包括有前轮31、前脚32、后轮33及后脚34,轮脚组件的前轮31和后轮33活动安装于机身组件上,前脚32和后脚34与传动组件连接形成可活动结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圆形的驱动轮41、一传动凸轮42及两轮脚变形推动架34,驱动轮41的内侧面设有齿轮,驱动轮41通过其齿轮啮合连接驱动组件的传动齿轮组62;传动凸轮42通过传动轴与驱动轮41平行对齐连接,驱动轮41和传动凸轮42的外侧面均设有朝外伸出且位置偏心的圆柱形偏心柱49,且两处的偏心柱49是相互对齐的;两轮脚变形推动架43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相同的月牙形孔,驱动轮41和传动凸轮42分别通过各自的偏心柱49穿入于对应的轮脚变形推动架43的月牙形孔内构成推动结构。

参照图1、图4和图8,机身组件包括两半式的机壳21,机壳21前部设有一带孔的固定座25;头部组件包括头部12和颈板11,颈板11位于机壳21前方;在颈板11上连接有一可活动的工字连接杆14,工字连接杆14的后部固定于机壳21的固定座25中;头部推动轴15的位置低于工字连接杆14,且头部推动轴15与一头部推动杆16活动连接,头部推动杆16与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有一头部推板45,头部推板45的后部与传动凸轮42对接,头部推板45的中部位置通过一插销46连接机壳21;在机壳21中设有一推板导柱22,在头部推板45的下部设有滑槽47,滑槽47套在推板导柱45上;所述头部推动杆16连接于滑槽47的前方。

参照图4和图5,轮脚变形推动架43的前后两端各设有朝外伸出的轮脚变形推动轴44,前脚32和后脚34分别与轮脚变形推动架43两端的轮脚变形推动轴44活动连接,且前后脚34与各自轮脚变形推动轴44的连接点形成一高一低的非齐平结构。

参照图4和图6,所述前脚32和后脚34的上部均设有轮槽,轮子安装于轮槽中;在机壳21的外侧面设有轮套24,前脚32和后脚34活动套于轮套24上;前轮31和后轮33均设有轮轴(未图示),前轮31和后轮33分别通过各自的轮轴穿过轮槽插入于轮套24中形成可转动结构;在前脚32和后脚33的底部均设有滑轮35,滑轮35有一部分朝外凸出,在变形为角龙形状时通过滑轮35滑行。

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还包括尾巴组件,尾巴组件安装于机壳21的尾部并与传动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尾巴组件包括尾巴51,机壳21后部设有尾巴固定销23,尾巴51安装于尾巴固定销23上;在尾巴51上设有尾巴推动耳52,尾巴推动耳52与尾巴固定销23非同轴设置;尾巴推动耳52活动连接一带尾巴推动轴的尾巴连杆48,尾巴连杆48的前端连接传动组件;尾巴51收起状态时收拢于机壳23内。

参照图1、图2和图3,头部组件为角龙头形状,颈板11为角龙的颈盾形状(角龙为恐龙的一种,最明显的特征是颈的颈盾),变形形状则包括两种,展开状态呈角龙形状,收起状态呈汽车形状。

参照图6和图7,整个玩具在收起状态下呈汽车形状,前脚32和后脚34收于车身底部,以前轮31和后轮33着地,头部12收入于机壳21之内,颈板11竖起顶于机壳21前端。通过旋紧发条63,在发条机构势能的作用下,通过传动齿轮组62驱动传动组件,带动驱动轮41和传动凸轮42转动,两者上的偏心柱49在月牙形孔内推动轮脚变形推动架43运动,从而带动前脚32和后脚34向外展开,同时头部12在头部推板45的推动下朝上抬起,尾巴51朝后伸出,待前后脚和头全部展开到位后尾巴51也完全伸出,即形成角龙形状,在变形过程中,玩具可以同步运动。收起成汽车形状的过程则与此相反。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