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块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374阅读:1855来源:国知局
方块玩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块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玩具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可放松心情,娱乐身心的日常物品,一直广受大众喜爱。其中,操作玩具带来的操作体验是用户对玩具最在意地方之一,其可以给用户带来操作上的快感。现有的玩具,例如玩具手柄,其大都可为用户提供按钮操作、拨动操作、或者摇柄的转动操作,但用户若想获得按钮、拨动、以及转动这三种不同操作体验,则需要购买三个不同的玩具手柄才可以实现。同时,若用户还想获得类似于转动转盘或者滚动鼠标滚轮的操作感,还需通过不同的产品才可达到相应的操作体验。由于一个产品带来的操作体验较为单一,不同操作体验需要用户购买不同的产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用户的体验成本,且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是提出一种玩具方块,其目的在于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的操作体验,其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玩耍使用操作简单,且不易损坏,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块玩具,该玩具包括主体,其具有六面围成的内腔。主体的第一面至少设有三可自动复位的按钮,其中至少有两按钮的下方设有发声片,发声片发生形变时可发出声音。当按压按钮时,按钮的下端会挤压发声片发出声音。主体的第二面设有可拨动的翘板开关。主体的第三面设有可相对第三面滚动的滚珠,以及三可转动的齿轮,三齿轮通过一轴体安装于主体的第三面。主体的第四面设有可转动的旋转拨盘。主体的第五面设有摇柄,该摇柄包括:平行于第五面的圆盘以及安装于第五面的摇杆。其中,摇杆的一端固定于圆盘的圆心处,其另一端穿过主体的第五面并固定于主体的内腔中,在主体的第五面上开设有供摇杆穿过的通孔。主体的第六面设有呈椭圆形的凹槽。

优选地,翘板开关上设有至少一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下端设有“>”型的弹片。该弹片具有相互倾斜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其第一面固定于主体的内腔中,支撑部的下端端部抵压在弹片的第二面上。

优选地,滚珠的下方设有空心柱,空心柱内设有用于支撑滚珠的第一弹簧。每一齿轮的下方设均设有第二弹簧,其与齿轮相对一端设有钢珠,该钢珠被第二弹簧压在齿轮的两齿牙之间。当转动齿轮时,钢珠可在齿轮的齿牙之间滚动。优选地,旋转拨盘朝向主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凹点,凹点呈圆周排列。主体设有与任意一凹点相配合的凸点,且该凸点位于凹点围成的圆周上。当转动旋转拨盘时,凸点可陷入凹点内。

优选地,摇杆包括连接部、转动部以及固定部。连接部的上端固定于圆盘的圆心处。转动部的上端与连接部的下端连接,其下端穿过主体的第五面。转动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抵压于通孔上,以支撑圆盘。固定部与转动部的下端连接,并固定于主体的第五面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可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体验,满足用户对不同操作的爱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玩耍。本实用新型尤其针对一些具有多动习惯的人群,其具有更佳的操作体验和趣味性,具备的多种不同的操作,可在闲暇或烦闷之余,活动手指,排忧解乏,给多动人群带来更多的乐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方块玩具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方块玩具的第四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方块玩具的第五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B-B处的剖面图;

图6为方块玩具的旋转拨盘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块玩具。

参照图1,图1为方块玩具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方块玩具包括主体10,其具有六面围成的内腔。在本实施实施例中,主体10的第一面与其第二面相对设置,主体10的第三面与其第四面相对设置,主体10的第五面与其第六面相对设置。

参照图1与图3,在主体10的第一面至少设有三可自动复位的按钮11,其中至少有两按钮11的下方设有发声片12,发声片12发生形变时可发出声音。在本实施例中,按钮11的数量为五个,其中三个按钮11的下端设有发声片12。用户可随意按压按钮11,按压时会有有声和无声的状态,从而模拟出按压气泡纸的效果。当仅按压带发声片12的按钮11时,按钮11的下端会挤压发声片12发出声音,可模拟出按压遥控器、按钮开关、自动圆珠笔等操作。

参照图5,在主体10的第二面设有翘板开关21。具体地,翘板开关21上设有至少一支撑部210,支撑部210的下端设有“>”型的弹片22。弹片22具有相互倾斜的第一面与第二面,其第一面固定于主体10的内腔中,支撑部210的下端端部抵压在弹片22的第二面上。当来回拨动翘板开关21,其下端端部在弹片22上来回活动,模拟出开、关灯的操作。为保证翘板开关21的灵活性,在本实施例中,翘板开关21上设有两支撑部210,对应地,弹片22的数量也为两个。

参照图3,在主体10的第三面设有可相对主体10的第三面滚动的滚珠31,以及三可转动的齿轮32,三齿轮32通过一轴体安装于主体10的第三面。具体地,滚珠31的下方设一空心柱,空心柱内设有用于支撑滚珠31的第一弹簧310,便于用户可对滚珠31进行按压或转动操作。其中,空心柱用于防止第一弹簧310移动错位。用户按压或转动滚珠31时,可实现类似于滚动鼠标滚轮的操作。在每一齿轮32的下方设均设置第二弹簧320,第二弹簧320与齿轮32相对一端设有钢珠321,第二弹簧320可将钢珠321顶在齿轮22的两齿牙之间。当转动齿轮22时,钢珠321在齿轮32的齿牙之间滚动,模拟出拨动密码锁的操作。

参照图2-3,在主体10的第四面设有可转动的旋转拨盘41。具体地,该旋转拨盘41嵌于主体10的第五面上。旋转拨盘41朝向主体10的内腔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凹点410,其凹点410呈圆周排列。主体10的内腔中设有与其中任意一凹点410相配合的凸点420,且该凸点420位于凹点410围成的圆周上。当转动旋转拨盘41时,凸点420可陷入凹点410内。用户通过转动旋转拨盘41,可获得类似转动旋转按钮的操作。同时,当转动旋转拨盘41,可使得凸点420在不同的凹点410之间进行转换,发生类似于机械齿轮啮合的动作,凸点420与凹点410之间的摩擦会发出滴滴声,增加操作的趣味性。

参照图4-5,在主体10的第五面设有摇柄51,具体地,该摇柄51包括:平行于第五面的圆盘510以及安装于第五面的摇杆520。摇杆520的一端固定于圆盘510的圆心处,其另一端穿过主体10的第五面并固定于主体10的内腔中,在主体10的第五面上开设有供摇杆520穿过的通孔。其中,该摇杆520包括连接部521、转动部522以及固定部523。连接部521的上端固定于圆盘510的圆心处。转动部522的上端与连接部521的下端连接,其下端穿过主体10的第五面。转动部522与连接部521的连接处抵压于通孔上,以支撑圆盘510并可抵消施压在圆盘510上的力。固定部523与转动部522的下端连接,并固定于第五面的内侧。用户可按压圆盘510来回晃动,或者按压住圆盘510绕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模拟出摆动或者转动游戏机手柄的操作。为了提高摇柄51转动灵活度,本实施例中,通孔为设有沉头的通孔。

在主体10的第六面设有呈椭圆形的凹槽61,具体地,该凹槽61的凹陷面与用户拇指的表面大致贴合,用户可用手指在该凹槽61内进行来回摩擦,模拟手指与衣物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主体10,按钮11,发声片12,翘板开关21,滚珠31,齿轮32,旋转拨盘41以及摇柄51等组件的合理布局设置,在一个玩具中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的操作体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用户在玩耍时,可实现按钮操作、滚动鼠标滚轮的操作、游戏机手柄操作等,以得到不同的操作体验。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可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体验,满足玩家用户对不同操作的爱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玩耍。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均可通过手指来操作,还可起到锻炼手指灵活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尤其针对一些具有多动习惯的人群,其具有更佳的操作体验和趣味性,具备的多种不同的操作,给多动人群带来更多的乐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