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37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筋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体是由骨骼及肌肉交错纵横连接而成,以带动人体产生如:抬腿、摆腿、扭腰等各种动作,人体大大小小的肌肉是遍布全身,掌管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因此在举手投足之间,甚至呆着不动,都必须依赖肌肉连接骨骼动作而完成;假设肌肉因为不当使用而产生劳损,且肌肉劳损没有经过适当的缓解,日积月累后就造成肌肉紧绷,使得各个骨骼的关节部位及活动范围缩小,甚至造成骨骼在运动时产生酸痛,这是因为肌肉劳损时,肌肉大多保持紧绷的状态。因此,可借一些伸展或者拉筋运动以舒解肌肉的劳损,拉筋能促进睡眠,防癌、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提升免疫力。经常拉筋可延年益寿,对于各种慢性病、腰腿痛的症状恢复有奇效,因此一种有效的拉筋器迫切被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拉筋器,能够让使用者进行有效的拉筋运动,促进使用者全身气血循环、提升免疫力。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筋器,包括底板、拉筋部和支撑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从其前端延伸至其后端的标尺;

所述拉筋部包括移动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防滑块;所述移动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从所述滑槽的一端移动至其另一端;

所述第一支撑板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板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并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倾斜,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水平位置;

所述防滑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防滑块的底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防滑块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

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底板一端的顶部,其包括两块固定板和多条支撑杆;两块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两块所述固定板相对设置,多条所述支撑杆安装于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为圆杆。

进一步,多条所述支撑杆等间距地安装于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为平面,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为斜面。

进一步,所述底板为无醛零碳板材制成的。

进一步,所述底板和固定板均为长方形的。

进一步,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所述标尺的顶部存在间隙。

进一步,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按摩凸点。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扩胸器;

所述扩胸器包括弹簧和拉环;

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拉环。

进一步,所述拉环的表面套有软性材质的拉环套。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拉筋器,能够让使用者进行有效的拉筋运动,促进使用者全身气血循环、提升免疫力。

使用时,使用者的脚趾踩住所述防滑块的顶部,使用者的双手抓住所述支撑杆,使用者的身体向前倾斜,即向所述支撑部的方向倾斜,并用力拉动所述支撑杆,使所述移动板在所述滑槽上滑动,最终所述移动板朝向所述支撑部滑动,能够让使用者进行有效的拉筋运动。

所述滑槽内设有从其前端延伸至其后端的标尺,能够实时标识出所述移动板的滑动的距离,这也是使用者拉筋时的一个运动强度指标,使用者能够实时观察自身拉动所述支撑杆时所述移动板的滑行距离。

所述第一支撑板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板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并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倾斜,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所述防滑块斜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防滑块斜向设置的话,所述防滑块的顶部便会变成斜向的,这样的话,更加利于使用者的脚趾踩住所述防滑块时进行拉筋的活动,提高拉筋的效果。

所述防滑块的底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防滑块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由于使用者是的身体是向前倾斜的,这样的话,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能够最大程度地支撑所述防滑块,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部设于底板的一端的顶部,保证所述滑槽的长度足够长,从而保证所述移动板能够有更长的滑动行程,以适合不同身材体格的使用者进行拉筋,同时,所述支撑杆具有多条,也是为了以适合不同身材体格的使用者进行拉筋,不同身材体格的使用者手抓不同高度的所述支撑杆。

两块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使得所述固定板在使用时更加稳固,两块所述固定板相对设置,更加利于多条所述支撑杆安装于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板1、滑槽11、标尺111、拉筋部2、移动板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防滑块24、支撑部3、固定板31、支撑杆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拉筋器,包括底板1、拉筋部2和支撑部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设有从其前端延伸至其后端的标尺111;

所述拉筋部2包括移动板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和防滑块24;所述移动板21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11内,并能够从所述滑槽11的一端移动至其另一端;

所述第一支撑板22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21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板23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21的顶部,并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22倾斜,所述第二支撑板23顶部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顶部的水平位置;

所述防滑块24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顶部,所述防滑块24的底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顶部,所述防滑块24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顶部;

所述支撑部3设于所述底板1一端的顶部,其包括两块固定板31和多条支撑杆32;两块所述固定板31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两块所述固定板31相对设置,多条所述支撑杆32安装于两块所述固定板31的内侧面。

使用时,使用者的脚趾踩住所述防滑块24的顶部,使用者的双手抓住所述支撑杆32,使用者的身体向前倾斜,即向所述支撑部3的方向倾斜,并用力拉动所述支撑杆32,使所述移动板21在所述滑槽11上滑动,最终所述移动板21朝向所述支撑部3滑动,能够让使用者进行有效的拉筋运动。

所述滑槽11内设有从其前端延伸至其后端的标尺111,能够实时标识出所述移动板21的滑动的距离,这也是使用者拉筋时的一个运动强度指标,使用者能够实时观察自身拉动所述支撑杆32时所述移动板21的滑行距离。

所述第一支撑板22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21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板23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21的顶部,并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22倾斜,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所述防滑块24斜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顶部,所述防滑块24斜向设置的话,所述防滑块24的顶部便会变成斜向的,这样的话,更加利于使用者的脚趾踩住所述防滑块24时进行拉筋的活动,提高拉筋的效果。

所述防滑块24的底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顶部,所述防滑块24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顶部,由于使用者是的身体是向前倾斜的,这样的话,所述第二支撑板23和第一支撑板22能够最大程度地支撑所述防滑块24,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部3设于底板1的一端的顶部,保证所述滑槽11的长度足够长,从而保证所述移动板21能够有更长的滑动行程,以适合不同身材体格的使用者进行拉筋,同时,所述支撑杆32具有多条,也是为了以适合不同身材体格的使用者进行拉筋,不同身材体格的使用者手抓不同高度的所述支撑杆32。

两块所述固定板31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使得所述固定板31在使用时更加稳固,两块所述固定板31相对设置,更加利于多条所述支撑杆32安装于两块所述固定板31的内侧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32为圆杆。

使用者手抓所述支撑杆32时会更加舒适,且会抓得更稳。

进一步,多条所述支撑杆32等间距地安装于两块所述固定板31的内侧面。

保证每一条的所述支撑杆32的间距相等,这样的设置更加规则合理。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顶部为平面,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顶部为斜面。

更利于所述防滑块24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顶部,因为所述第一支撑板22斜向固定于所述移动板21的顶部,所述防滑块24的底部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顶部,所述防滑块24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顶部,即所述防滑块24为斜向的,更利于其贴合于第二支撑板23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底板1为无醛零碳板材制成的。

放置在家中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与皮肤接触时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安全环保。

进一步,所述底板1和固定板31均为长方形的。

使得所述底板1和固定板31形状更加规则,让其更容易生产,提高其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移动板21的底部与所述标尺111的顶部存在间隙。

保证所述移动板21滑动时,不会触碰到所述标尺111,既能使所述移动板21更顺利滑动,也能避免所述移动板21移动时挂花所述标尺111。

进一步,位于所述滑槽11的两侧的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按摩凸点。

拉筋后使用者可站在所述按摩凸点上对脚底进行按摩,进行放松运动。

进一步,所述底板1的另一端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扩胸器;

所述扩胸器包括弹簧和拉环;

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拉环。

设置所述扩胸器,能够锻炼使用者的胸部肌肉,增加所述拉筋器的用途;使用时,使用者用力拉动所述拉环,所述弹簧给到所述拉环一个相反的作用力,从而能够锻炼到胸部的肌肉。

进一步,所述拉环的表面套有软性材质的拉环套。

由于拉动所述拉环时弹簧给到所述拉环一个相反的作用力较大,设置所述拉环套,让使用者拉动所述拉环时感到更加舒适,不容易弄伤双手。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