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教学防守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240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跆拳道教学防守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跆拳道教学防守靶



背景技术:

跆拳道是一种以脚法攻击为主、拳法攻击为辅的竞技技术,发源于韩国。在竞技跆拳道中,跆拳道选手以击打到对方面部、胸部、两肋为得分。

在日常的跆拳道教学中,教练需要教授学员如何在实战中击败对手,也就是在别人防守的过程中击打到对方面部、胸部、两肋等有效得分部位。然而现有的跆拳道教学踢靶仅仅为固定不动的靶子,无法训练学员在对方防守的情况下得分的能力,训练过程不接近跆拳道比赛实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跆拳道教学防守靶,通过在躯干模型的两侧安装振动弹簧和塞块模仿跆拳道手臂防守姿势,在躯干模型底部安装振动弹簧和塞块模仿跆拳道踢腿姿势,让靶子动起来,更加接近跆拳道比赛实战,提高训练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跆拳道教学防守靶,其特征在于:所述跆拳道教学防守靶包括躯干模型,躯干模型上部中心处固定有头部模型,躯干模型底部中心处设有圆柱形的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板状的底座,支撑杆垂直于底座,躯干模型的两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两根振动弹簧,两振动弹簧端部均固定有塞块,塞块外部均套有柔性套,躯干模型左侧的柔性套位于躯干模型前面,且平行于底座,躯干模型右侧的柔性套与支撑杆呈30°夹角,躯干模型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振动弹簧,振动弹簧的端部亦固定有塞块,塞块外部套有柔性套,且躯干模型底部的柔性套与支撑杆呈45°夹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躯干模型和头部模型均由木头制造,躯干模型和头部模型均为空心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躯干模型前部固定有前胸外壳,头部模型前部固定有面部外壳,前胸外壳和面部外壳均由铜合金制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杆和底座均由铸铁制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弹簧和塞块均由弹簧钢制造,振动弹簧与塞块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柔性套由皮革包裹海绵材料制造,柔性套呈一端开口的圆筒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跆拳道教学防守靶的躯干模型底部中心处设有圆柱形的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板状的底座,躯干模型的两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两根振动弹簧,躯干模型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振动弹簧,振动弹簧的端部均固定有塞块,塞块外部均套有柔性套。使用时学员可面对该防守靶的侧面,扳动躯干模型两侧上的振动弹簧带动两侧的柔性套舞动起来,模仿跆拳道选手手部动作,防守躯干模型和头部模型,再扳动躯干模型底部的振动弹簧,使底部的柔性套来回舞动起来,模仿跆拳道选手踢腿的动作,练习者在进攻的同时还要预防被该防守靶“踢”到。该跆拳道教学防守靶可以模仿跆拳道选手的防守姿势,使训练更加接近实战,提高了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跆拳道教学防守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垫盒的剖视图。

其中,1-躯干模型、2-头部模型、3-支撑杆、4-底座、5-振动弹簧、6-塞块、7-柔性套、8-面部外壳、9-前胸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跆拳道教学防守靶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跆拳道教学防守靶的具体实施方式:该跆拳道教学防守靶包括躯干模型1,躯干模型1上部中心处固定有头部模型2,躯干模型1底部中心处设有圆柱形的支撑杆3,支撑杆3底部设有板状的底座4,支撑杆3垂直于底座4。

躯干模型1的两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两根振动弹簧5,两振动弹簧5端部均固定有塞块6,塞块6外部均套有柔性套7,躯干模型1左侧的柔性套7位于躯干模型1前面,且平行于底座4,躯干模型1右侧的柔性套7与支撑杆3呈30°夹角,扳动振动弹簧5,躯干模型1两侧上的柔性套7均可上下挥动起来,模仿跆拳道选手双手防守,可保护住躯干模型1和头部模型2免受攻击。躯干模型1底部固定连接有一根振动弹簧5,振动弹簧5的端部亦固定有塞块6,塞块6外部套有柔性套7,且躯干模型1底部的柔性套7与支撑杆3呈45°夹角,扳动振动弹簧5,躯干模型1底部的柔性套7可上下挥动起来,模仿跆拳道选手踢腿的姿势,使该跆拳道教学防守靶增加了进攻的功能,更加接近实战。

结合图1和图2,躯干模型1和头部模型2均由木头制造,材质较软,躯干模型1和头部模型2均为空心结构,使学员踢到躯干模型1或头部模型2时,不会感觉很疼。躯干模型1的前部固定有前胸外壳9,头部模型2的前部固定有面部外壳8,前胸外壳9和面部外壳8均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制造的前胸外壳9和面部外壳8被踢到后会发出明显的响声,提醒学员已经击打到有效部位。

支撑杆3和底座4均由铸铁制造,密度大,稳定性好,可有效防止该跆拳道教学防守靶被学员轻易踢倒。振动弹簧5为圆柱螺旋式弹簧,振动弹簧5和塞块6均由弹簧钢制造,弹性良好,振动弹簧5与塞块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塞块6可增加振动弹簧5端部的重量,使振动弹簧5的振动幅度更大,从而使该跆拳道教学防守靶防守和进攻范围更大。

柔性套7由皮革包裹海绵材料制造,柔性套7呈一端开口的圆筒形,柔性套7可套在塞块6和振动弹簧5的外部,且柔性套7与塞块6和振动弹簧5过盈配合,不易脱落,柔性套7材质柔软,包裹住硬度较大的塞块6和振动弹簧5,可有效防止练习中误伤学员。

该跆拳道教学防守靶在使用时,学员可面对该防守靶的侧面,扳动躯干模型1两侧上的振动弹簧5带动两侧的柔性套7舞动起来,模仿跆拳道选手胳臂的动作,防守躯干模型1和头部模型2,再扳动躯干模型1底部的振动弹簧5,使底部的柔性套7来回舞动起来,模仿跆拳道选手踢腿的动作,练习者在进攻的同时还要预防被该防守靶“踢”到。该跆拳道教学防守靶可以模仿跆拳道选手的防守姿势,使训练更加接近实战,提高了训练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