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积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0400发布日期:2018-07-31 08:3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积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连结多个造景积木的连接积木。



背景技术:

一种中国台湾证书号数第m225729号专利所公开的积木转接块,为一个立体六面壳体,该积木转接块包括至少两个自表面形成的开口供使用者组接多个连接杆,但组接角度受限于该六面壳体,所述连接杆只能沿垂直正交的三轴线方向延伸,且所述多个连接杆被组接后仍可被扳动,缺乏变化性及稳定性。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多个球型积木5,所述球形积木表面形成有多种角度供使用者组接多个连接杆6的多个孔洞51,但组接后所述连接杆6仍可被扳动,因此结构仍有不稳定的疑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变化性及稳定性的连接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用于组接多个造景积木,该连接积木包含:一个基板单元、一个形成于该基板的连结单元,及一个形成于该基板的限位单元。

该基板单元包括一个基板。该连结单元包括一个位于一个穿过该基板几何中心的第一轴线的第一直向连结部,及一个位于一条第一侧向线的第一侧向连结部,该第一侧向线与该第一轴线相隔一个小于90度的夹角,该第一直向连结部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供组接所述造景积木,及使所述造景积木靠抵于该基板。该限位单元包括两个位于该第一轴线两侧的第一直向限位墙,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一直向连结部的该造景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限位单元还包括一个邻近该第一侧向连结部的第一侧向限位墙,该第一侧向限位墙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的该造景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连结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对称于该第一条轴线的第二侧向连结部,该第二侧向连结部位于一个第二侧向线,该限位单元还包括一个邻近该第二侧向连结部的第二侧向限位墙,该第二侧向限位墙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二侧向连结部的该造景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基板单元还包含一个与该基板垂直成角度且位于远离该第一直向连结部的一侧的延伸壁,且该连结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该延伸壁的一侧的延伸连结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连结单元还包括一个位于一个穿过该基板且与该第一条轴线垂直正交的第二轴线的第一横向连结部,该限位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邻近该第一横向连结部的第一横向限位墙,该第一横向限位墙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的该造景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连结单元还包括一个位于该第二轴线而相反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的第二横向连结部,且该限位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邻近该第二横向连结部的第二横向限位墙,该第二横向限位墙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的该造景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连结单元还包括一个位于该第一条轴线且相反于该第一直向连结部的第二直向连结部,该限位单元还包括两个位于第一条轴线两侧的第二直向限位墙,该第二直向限位墙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二直向连结部的该造景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连结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对称于该第二轴线的第三侧向连结部,该第三侧向连结部位于该第二侧向线,该限位单元还包括一个邻近该第三侧向连结部的第三侧向限位墙,该第三侧向限位墙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三侧向连结部的该造景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连结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该第二侧向连结部对称于该第二轴线的第四侧向连结部,该第四侧向连结部位于该第一侧向线,该限位单元还包括一个邻近该第四侧向连结部的第四侧向限位墙,该第四侧向限位墙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四侧向连结部的该造景积木。

本发明的连接积木,该第一侧向线与该第一条轴线夹角为45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连接积木提供所述造景积木分别沿该第一轴线及与该第一轴线相隔一个小于90度的夹角的该第一侧向线方向延伸,及靠抵于该基板,且该限位单元用于限位被组接于该第一直向连结部的所述造景积木,借此,提高变化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个现有多个球形积木及多个连接杆的立体图;

图2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发明连接积木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组接多个造景积木;

图3是一个前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条第一轴线、一条第二轴线、一条第一侧向线,及一条第二侧向线的分布;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5是一个局部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与所述造景积木的位置关系;

图6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发明连接积木的一个第二实施例;

图7是一个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与多个造景积木的位置关系;

图8是一个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组接所述造景积木,且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延伸连结部供所述造景积木的任一个穿孔穿入;

图9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发明连接积木的一个第三实施例;及

图10是一个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组接多个造景积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图3,本发明连接积木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用于组接多个造景积木4。每一个造景积木4的断面呈矩形,并包括一个周壁41及由该周壁41所界定出的多个穿孔42。该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基板单元1、一个形成于该基板单元1的连结单元2,及一个形成于该基板单元1的限位单元3。

该基板单元1包括一个基板11。

该连结单元2包括一个位于一条第一轴线l1的第一直向连结部21、一个位于一条第一侧向线l3的第一侧向连结部22、一个位于一条第二侧向线l4的第二侧向连结部23、一个位于一条第二轴线l2的第一横向连结部24,及一个位于该第二轴线l2而相反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第二横向连结部25。该第一轴线l1穿过该基板11的几何中心,该第一侧向线l3与该第一轴线l1相隔一个四十五度的夹角,该第二轴线l2垂直正交于该第一轴线l1,该第二侧向线l4与该第一侧向线l3对称于该第一轴线l1。

参阅图4、图5,该第一直向连结部21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第一直向围壁211。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第一侧向围壁221。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第二侧向围壁231。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第一横向围壁241。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第二横向围壁251。每一个造景积木4可通过最靠近该周壁41一侧边的该穿孔42穿入该第一直向围壁211、或该第一侧向围壁221、或该第二侧向围壁231、或该第一横向围壁241,或该第二横向围壁251靠抵于该基板11。

该限位单元3包括两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分别位于该第一轴线l1两侧的第一直向限位墙31、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邻近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第一横向限位墙33、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邻近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第二横向限位墙34、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邻近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的第一侧向限位墙321,及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邻近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的第二侧向限位墙322。

所述第一直向限位墙31的间距概相等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宽度,且用于抵靠被组装于该第一直向连结部21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使被组装于该第一直向连结部21的该造景积木4无法被扳动。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间距约相等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厚度,且用于抵靠被组装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使被组装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该造景积木4无法朝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方向被扳动;朝远离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方向扳动该被组接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该造景积木4时,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仍靠抵于被组装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于是被组装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33的该造景积木4也无法朝远离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方向被扳动。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间距约相等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厚度,且用于抵靠被组装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使被组装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无法朝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方向被扳动。朝远离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方向扳动该被组接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时,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仍靠抵于被组装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使被组装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也无法朝远离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方向被扳动。

沿该第一轴线l1延伸的该造景积木4被该第一直向限位墙31限制住无法被扳动,而沿该第二轴线l2延伸的所述造景积木4被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及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限制住而无法被扳动,有效提升了整体积木结构的稳定性。

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与该第一侧向限位墙321,及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与该第二侧向限位墙322的间距大于所述周壁41厚度,使被组接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及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的所述造景积木4可以被扳动,但仅能被扳动直到该第一侧向限位墙321靠抵被组接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及该第二侧向限位墙322靠抵被组接于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即无法再继续扳动。因此扳动被组接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及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的所述造景积木4,可使被组接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及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的所述造景积木4与该第一轴线l1及该第二轴线l2间的夹角小幅度调整至略大于45度或略小于45度,提升整体积木结构的变化性。

该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直向限位墙31间的间距也可稍大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宽度,目的在于限位所述造景积木4,使被组接于该第一直向连结部21的该造景积木4可以被微微扳动至受阻于所述第一直向限位墙31。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间距也可稍大于所述造景积木的该周壁41厚度,目的在于限位所述造景积木4,使被组接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该造景积木4可以被微微扳动至受阻于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间距也可稍大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厚度,目的在于限位所述造景积木4,使被组接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可以被微微扳动至受阻于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

借此,当本发明的连接积木与所述造景积木4组接成如图2所示建物时,除了可以利用被组接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及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的所述造景积木4,形成侧梁,而提升建物的结构强度外,且重要的是,抵靠在所述造景积木4一侧的基板11,及该限位单元3所形成的限位效果,可以使所述造景积木4在无法转动的情形下,稳固地抵靠在该基板11上,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参阅图6、图7,是本发明连接积木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基板单元1还包括一个与一个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位于该基板11远离一个第一直向连结部21的一侧的延伸壁12。

该连结单元2仅包括位于一条第一轴线l1的第一直向连结部21、一个位于一条第一侧向线l3的第一侧向连结部22、一个位于一条第二侧向线l4的第二侧向连结部23,及三个位于该延伸壁12的延伸连结部26。该延伸连结部26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连结柱261。该第一轴线l1穿过该基板11的几何中心,该第一侧向线l3与该第一轴线l1相隔一个四十五度的夹角。该第二侧向线l4与该第一侧向线l3对称于该第一轴线l1。

该限位单元3仅包括两个分别位于该第一轴线l1两侧的第一直向限位墙31、一个邻近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的第一侧向限位墙321,及一个邻近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的第二侧向限位墙322。

参阅图8,该第二实施例的所述延伸连结部26数量为三,也可为一个。该连结柱261供所述造景积木4的任一个穿孔42穿入,更增添整体结构的变化性。

参阅图9、图10,是本发明连接积木的一个第三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连结单元2还包括一个位于一条第一轴线l1而相反于该第一直向连结部21的第二直向连结部27、一个位于该第二侧向线l4而相反于该第二侧向连结部23的第三侧向连结部28,及一个位于该第一侧向线l3而相反于该第一侧向连结部22的第四侧向连结部29。该第二直向连结部27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第二直向围壁271。该第三侧向连结部28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第三侧向围壁281。该第四侧向连结部29具有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的第四侧向围壁291。每一个造景积木4可通过最靠近该周壁41一侧边的该穿孔42穿入该第二直向围壁271、或该第三侧向围壁281,或该第四侧向围壁291靠抵于该基板11。

该限位单元3还包括两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分别位于该第二直向连结部27两侧的第二直向限位墙35、另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位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另一侧的第一横向限位墙33、另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位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另一侧的第二横向限位墙34、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邻近该第三侧向连结部28的第三侧向限位墙323,及一个与该基板11垂直成角度且邻近该第四侧向连结部29的第四侧向限位墙324。

所述第二直向限位墙35的间距概相等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宽度,且用于抵靠被组装于该第二直向连结部27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使被组装于该第二直向连结部27的该造景积木4无法被扳动。位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两侧的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墙33的间距概相等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宽度,且用于抵靠被组装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使被组装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该造景积木4无法被扳动。位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两侧的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墙34的间距概相等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宽度,且用于抵靠被组装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使被组装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无法被扳动。该第三侧向连结部28与该第三侧向限位墙323,及该第四侧向连结部29与该第四侧向限位墙324的间距大于所述周壁41厚度,使被组接于该第三侧向连结部28及该第四侧向连结部29的所述造景积木4可以被扳动,但仅能被扳动直到该第三侧向限位墙323靠抵被组接于该第三侧向连结部28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及该第四侧向限位墙324靠抵被组接于该第四侧向连结部29的该造景积木4的该周壁41,即无法再继续扳动。

该第三实施例的所述第二直向限位墙35的间距也可稍大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宽度,目的在于限位所述造景积木4,使被组接于该第二直向连结部27的该造景积木4可以被微微扳动至受阻于该第二直向限位墙35。所述第一横向限位墙33的间距也可稍大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宽度,目的在于限位所述造景积木4,使被组装于该第一横向连结部24的该造景积木4可以被微微扳动至受阻于该第一横向限位墙33。所述第二横向限位墙34的间距也可稍大于所述造景积木4的宽度,目的在于限位所述造景积木4,使被组装于该第二横向连结部25的该造景积木4可以被微微扳动至受阻于该第二横向限位墙34。

综上所述,本发明连接积木通过该连结单元2及该限位单元3,使沿该第一轴线l1或该第二轴线l2方向延伸的所述造景积木4被该限位单元3限制住而无法被扳动或是只能微微被扳动,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该连接积木供所述造景积木4沿该第一侧向线l3及该第二侧向线l4方向延伸,及可被小幅度地扳动直到靠抵于该限位单元3,提高整体结构的变化性,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