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杯球游戏系统以及用于投杯球游戏的自动计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3379发布日期:2018-08-14 17:0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计分功能的投杯球游戏系统以及用于投杯球游戏的自动计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具有计分核对功能的投杯球游戏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投杯球游戏(beerponggame)的不足之处是不能自动地检测入球,需要参赛者通过肉眼来判断是否入球,因此传统投杯球游戏无法像市场上常见的电子游戏那样在参赛者成功入球后自动地计分,从而也就无法根据入球情况或计分结果自动地播放音乐或显示动画等,以烘托游戏气氛并提高参与游戏的趣味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同一发明者的在先专利申请(cn201610544425.8/hk16108165.4)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入球检测及自动计分功能的投杯球游戏系统,其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来实现自动入球检测及计分功能。上述投杯球游戏系统,在游戏用桌上设置rfid读取器和多个rfid天线,同时提供多个底部粘贴有钮扣式电子标签的游戏用杯以及内部植入有盘绕式电子标签的游戏用球。上述投杯球游戏系统通过rfid读取器和rfid天线,在每个游戏回合中分别检测游戏用杯和游戏用球中的电子标签,据此确定游戏用杯和游戏用球的相对位置状态以判断是否入球,同时根据每个回合的入球数量、入球位置以及是否为首回合(即根据入球模式)来完成自动计分。

由此可见,在上述投杯球游戏系统中入球检测功能和自动计分功能是不可拆分地同步实现的,因此并不具备计分核对或纠错功能。进一步,上述不可拆分地同步实现入球检测功能和自动计分功能的投杯球游戏系统,虽然在实现逻辑上符合普通游戏参与者的思维习惯,但是却存在如下不足:第一,游戏用球中所植入的盘绕式电子标签相对于rfid天线的姿态存在测量角度上的盲点,因此在特定姿态下会造成入球检测失败,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计分错误;第二,较之于游戏用杯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而言,游戏用球频繁地处于运动状态,因此游戏用球中所植入的圆形电子标签就容易因撞击或振动等因素而意外损坏,并因此丧失入球检测功能及自动计分功能,造成整个投杯球系统彻底瘫痪;第三,上述基于rfid技术的投杯球自动计分系统,整体结构比较复杂且成本比较高,且只能使用在内部植入rfid用电子标签的专用乒乓球,因此人们期望一种可直接使用普通乒乓球的采用低成本计分技术的简化版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已有的投杯球游戏系统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分开实现入球检测功能和计分功能,从而增加投杯球游戏的计分核对(纠错)功能,并且避免仅仅因为游戏用球中的电子标签失效就造成整个投杯球游戏系统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较低成本的具有自动计分功能的简易式投杯球游戏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投杯球游戏系统,由游戏用桌、多个游戏用杯和至少一个游戏用球构成,所述游戏用桌装备有rfid读取器和多个rfid天线,所述rfid天线一一对应于所述游戏用杯的待检测位置;所述游戏用杯的底部粘贴有电子标签;所述游戏用球内部植入有电子标签,所述投杯球游戏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入球检测单元,在预先确定的所述游戏用杯的待检测位置,通过扫描相对应的所述rfid天线对所述游戏用球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来判断入球结果并提示第一入球模式;和扣杯计分单元,在全部所述游戏用杯的待检测位置,通过扫描全部所述rfid天线对所述游戏用杯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来推算第二入球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计分。

优选地,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投杯球游戏系统中,在首回合投杯球游戏中,预先确定的所述游戏用杯为全部所述游戏用杯;在非首回合投杯球游戏中,预先确定的所述游戏用杯为上回合游戏中经过扣杯操作后剩余的所述游戏用杯。

优选地,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投杯球游戏系统中,还包括:扣杯模式切换单元,使所述扣杯计分单元在自动扣杯模式和手动扣杯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自动扣杯模式下,所述扣杯计分单元要求用户按照所述入球检测单元所提示的第一入球模式相应地进行扣杯操作,在手动扣杯模式下,所述扣杯计分单元允许用户自行确定扣杯操作。

优选地,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投杯球游戏系统中,所述入球检测单元根据入球逻辑来提示第一入球模式,所述扣杯计分单元根据扣杯逻辑来推算第二入球模式。

优选地,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投杯球游戏系统中,在根据扣杯逻辑推算出第二入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扣杯计分单元要求用户进行确认;在根据扣杯逻辑无法推算出第二入球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扣杯计分单元显示警告信息。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入球检测单元和扣杯计分单元彼此独立地分开实现,尤其是扣杯计分单元完全不依赖于游戏用球中的电子标签,所以可靠地避免了因存在测量角度上的盲点所造成的计分错误。进而,还能够通过投杯球游戏系统的扣杯模式切换单元及时地获知游戏用球中的电子标签可能出现失效等系统异常。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投杯球游戏的自动计分系统,包括:装备有检测器的游戏用桌;以及作为检测对象的多个游戏用杯,所述自动计分系统根据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游戏用杯的数量,来计算入球得分并逆向推算对应的入球模式。

优选地,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投杯球游戏的自动计分系统中,所述检测器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由rfid读取器和rfid天线构成,所述游戏用杯的底部粘贴有电子标签以供所述rfid读取器进行识别。

优选地,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投杯球游戏的自动计分系统中,所述检测器基于红外线反射技术,由红外发射接收器构成,所述游戏用杯的底部设置有反光面以供所述红外发射接收器进行识别。

优选地,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投杯球游戏的自动计分系统中,所述检测器基于磁力感测技术,由磁感应器构成,所述游戏用杯的底部设置有磁铁以供所述磁感应器进行识别。

优选地,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投杯球游戏的自动计分系统中,所述检测器基于电容检测技术,由电容检测pcb构成,根据待检测位置上方的电容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游戏用杯。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能够提供一种适于家庭使用的采用低成本检测技术的简化投杯球游戏版本,尤其是上述用于投杯球游戏的自动计分系统可以直接使用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的普通乒乓球,从而避免了耗材更换和维护上的高成本和不方便。

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效果和其他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进一步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入球检测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入球检测子系统中的游戏用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入球检测子系统中的游戏用球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扣杯计分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c为表示投杯球游戏中基于入球逻辑的入球模式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表示投杯球游戏中基于扣杯逻辑的入球模式示意图。

图8a和图8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工作过程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入球检测流程图。

图10a至图10c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扣杯计分流程图。

图11a至图11c为根据本发明变形例的扣杯计分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及所达到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效果。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具有计分核对功能的投杯球游戏系统10,包括:入球检测模块100,扣杯计分模块200,计分核对模块300以及按键检测模块400。入球检测模块100用于以容错方式检测各类可能出现的入球模式,扣杯计分模块200用于在用户不认同入球检测模块100所检测出的入球模式的情况下,按照游戏规则手动地进行扣杯操作并完成入球计分。计分核对模块300用于核对用户是否按照入球检测模块100所检测到的入球模式来进行预估的扣杯操作。按键检测模块400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按下相应的按键来实现投杯球游戏系统的人机互动和模式切换。为了区别起见,下文将用户严格执行系统预估的扣杯操作称之为自动扣杯模式,并且将用户自行按照游戏规则来执行扣杯操作称之为手动扣杯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检测模块400在自动扣杯模式和手动扣杯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入球检测模块100和扣杯计分模块200通过彼此独立的子系统来分别实现,这也是本发明不同于现有的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独创之处:即便在入球检测模块100出现入球模式检测错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扣杯计分模块200来加以纠正,下面将进一步详细地加以说明。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入球检测模块100和扣杯计分模块200分别通过基于rfid技术的入球检测子系统和扣杯计分子系统而实现,下面结合附图2-5详细地阐述其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

图2为本发明的投杯球游戏系统10的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的示意图,显示了构成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的各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物理关系。在图中仅仅示意性地显示了位于编号10位置处的一个游戏用杯,但是在实际比赛过程中游戏用杯的数量处于1至10的范围内并需要根据游戏规则重新排列形状。另外,虽然每个参赛方在开局时使用十个游戏杯,但是根据投杯球游戏规则却存在图2中所示的编号1~11的总计11个待检测杯位置。为了便于参赛者将游戏用杯放置在恰当的位置,优选地可以在上述11个待检测杯位置处分别设置rgb发光片进行引导。如图2所示,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包括:在待检测杯位置相应地设置有圆形rfid天线1111的有机玻璃板111;以及通过同轴电缆分别与圆形rfid天线1111相连接的兼用作多路转接器的rfid读取器112,该rfid读取器112进一步通过usb电缆等连接到计算机以便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还包括:底部粘贴有rfid标签的多个游戏用杯200以及内部植入有rfid标签的至少一个游戏用球300。为了简化说明在图中仅仅示意性地显示放在编号10位置上一个游戏用杯200,并在其中投入了两个游戏用球300,关于带有rfid标签的游戏用杯200和游戏用球300的结构细节将在下文加以说明。

图3为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中所使用的其中已投入两个游戏用球300的游戏用杯2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在实际的投杯球游戏比赛过程中,在游戏用杯200最多会落入两个游戏用球300。如图3所示,在比赛过程中游戏用杯200中的水位高度约为60mm左右,首先入球而漂浮于游戏用杯200中液面上的游戏用球300中心距离杯底的高度约为60mm,而后续入球的游戏用球300中心距离杯底的高度约为90mm。由于在两个游戏用球300中央分别植入有被动式电子标签,所以图中位置较低的那个游戏用球300中的电子标签距离rfid天线的高度约为60mm左右,而位置较高的那个游戏用球300中的电子标签距离rfid天线的高度约为90mm左右。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选择13.56mhz的高频rfid产品,以使得rfid读取器112的读取范围也就是rfid天线1111的工作范围为0-11cm,这样一来,在整个投杯球游戏过程中,无论一个还是两个游戏用球300落入游戏用杯200中都能够可靠地被相应的rfid天线检测出来从而确定进球情况(即确定入球逻辑)。另外,游戏用杯200为呈倒截头圆锥状的标准形状,杯身高度为约135mm杯底直径约为60mm,并在底部粘贴有塑胶纽扣式圆形标签201。具体而言,该圆形标签201为遵照iso15693标准的7mm圆形标签,这一尺寸使得游戏用杯200的电子标签仅仅位于相对应的rfid天线的工作区域内,不会被多个rfid天线同时检测到。

图4为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中的游戏用球300的剖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游戏用球300的标准直径为40mm,在游戏用球300的中央植入有盘绕式电子标签(coiltag)301,也可以替代地采用嵌入式标签(inlaytag),具体而言,该盘绕式电子标签301为遵照iso15693标准的33mm圆形标签。需要指出的是,游戏用杯200的电子标签201和游戏用球300的电子标签301,两者不仅尺寸不同,而且內容定义值也有差别,具体而言其数据存储格式识别码(dsfid)不同,并且应用家族识别码(afi)也不同。rfid读取器112利用dsfid的数值去判断它们属于游戏用杯还是游戏用球,afi用于以让rfid读取器112指定某一类别的标签才被检测出来。除此之外,每个游戏用杯200和游戏用球300的电子标签还具有唯一识别码(uid),用于在计算机进行rfid入球检测的过程中分别记录游戏用杯200或游戏用球300与目标天线的对应关系,以便准确地判断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入球模式。

图5为本发明的投杯球游戏系统10的rfid扣杯计分子系统的示意图。rfid扣杯计分子系统与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内部植入有rfid电子标签的游戏用球300。如上所述,由于粘贴于游戏用杯200底部的电子标签201直径较小,所以每个待检测位置处的rfid天线1111就不会同时检测到同一游戏用杯200的电子标签201,从而能够可靠地确定在某个rfid天线1111位置上有无游戏用杯200存在。通过检测用户每个回合所扣除的游戏用杯200的情况(即检测扣杯逻辑),就可以可靠地计算得分并推算出对应的入球模式。构成rfid扣杯计分子系统的其他部件,在结构和功能上与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完全相同,因此本文从略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由于rfid扣杯计分子系统完全不涉及内部植入有rfid标签的游戏用球300,因此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10,在游戏用球300中的电子标签意外失效的情况下,系统仍然可以继续工作并实现入球计分,而不会像现有的投杯球游戏系统那样使整个游戏系统彻底瘫痪。进一步,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仅具备rfid扣杯计分子系统的简化版本的投杯球游戏系统10,其采用普通的乒乓球作为游戏用球即可工作。虽然该简化版本的投杯球游戏系统10因不具备rfid入球检测子系统而无法自动地根据入球逻辑来检测入球模式,但是仍然可以通过rfid扣杯计分子系统基于扣杯逻辑来推算入球模式并实现入球计分。

下面,结合附图对投杯球游戏的入球逻辑/扣杯逻辑与入球模式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某个游戏回合中的入球情况属于何种入球模式取决于当前回合状态(是否为首回合)、具体的入球位置和入球数量来确定,因此根据入球逻辑就可以确切地得知入球模式,图6a至图6c为表示投杯球游戏中基于入球逻辑的入球模式示意图。在图中根据投杯球游戏规则使用了不同的入球模式名称(例如“第一滴血/firstblood”)来加以区别,这些内容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没有直接关系,本文从略说明。

图7a和图7b为表示投杯球游戏中基于扣杯逻辑的入球模式示意图。如图所示那样,在每次回合完成两次投球后,根据被扣除的游戏用杯的情况,不仅可以计算出入球得分而且能够推算出对应的入球模式。因此,通过采用rfid技术来检测底部粘贴有电子标签的游戏用杯被扣除的数量,就可以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倒推式扣杯计分方式。换言之,不仅可以采用rfid技术来检测入球模式,而且可以采用rfid技术来推算入球模式,尤其是如果持续地出现用户不认可系统所检测的入球模式,需要人机互动或切换扣杯模式来进行纠正的情况,系统可判定为游戏用球中的电子标签出现故障等并及时提醒用户。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基于扣杯逻辑来推算入球模式时,个别特定情况下会出现无法确切地区分首个回合中的命中连击(ballincombo)与第一滴血(firstblood)这两种入球模式,但是这并不影响到最终得分计算,因此可以将这两种入球模式合并起来进行处理或者通过人机互动由用户介入来加以解决。

下面,结合附图简要地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工作过程。如图8a所示,一局完整的投杯球游戏由若干回合组成,在单个回合中主队和客队的参赛方轮流进行投球,因此主队和客队两方的投杯球游戏系统轮流处于运行状态和待机状态,并通过设置于游戏用桌两侧的按键来实现运行状态与待机状态之间的切换。图8b为在单个游戏回合中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工作过程图,如图8b所示,系统首先处于入球检测状态,并通过入球检测子系统来获得用户的入球模式。接着,系统进入扣杯计分状态下的自动扣杯模式,如果用户认同系统所检测的入球模式,并按照系统预估的扣杯操作完成扣杯动作和杯位重置,则系统直接进行得分运算并结束。如果用户不认同系统所检测的入球模式,则通过按下模式切换按键而进入扣杯计分状态下的手动扣杯模式,并且自行按照游戏规则完成扣杯动作与杯位重置,然后通过按下确认按钮来进行得分运算并结束。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在手动扣杯模式下可以随时通过按下模式切换按键而重新进入自动扣杯模式。在自动扣杯模式下,系统可以根据所检测的入球模式,使应保留的游戏用杯位置处的rgb发光片闪烁,从而以醒目的方式提示用户按照系统预估的扣杯操作完成扣杯动作和杯位重置。

下面,进一步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入球检测和扣杯计分的详细过程。图9表示了单个游戏回合中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入球检测流程。如图所示,首先系统进行初始化(s101~s102),具体而言就是在步骤s101中清空“入球位置列表”,同时在步骤s102中加载初始“杯位置列表”并且将入球模式重置为“投空/air”。如果本回合并非首回合,则该“杯位置列表”就是在上次扣杯计分流程结束后系统所更新的结果。接着,系统判断参赛对手是否按下了投球开始按键(s103),如果判断为“是(y)”则直接结束本次入球检测过程。进行这一判断是因为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参赛一方投球未命中游戏用杯的特殊情况,在此情况下参赛对方需要按下开始投球按键,切换到对方入球检测过程。

接着,系统以球类afi值(应用家族识别码)按在步骤s102中所加载的“杯位置列表”扫描目标天线(s104),并进入下一步骤判断是否在目标天线的工作区域中发现新的球标签,具体而言就是判断检测到的电子标签的dsfid值(数据存储格式识别码)是否等于游戏用球的dsfid定义值(s105)。如果在步骤s105中判断为“否(n)”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103进行下一轮入球检测循环;如果在步骤s105中判断为“是(y)”则系统记录检测到的球标签uid所对应的天线位置(s106),并进入下一步骤播放入球音效、显示入球动画与灯光以及显示入球模式(s107)。接下来,系统记录并更新“入球位置列表”(s108)。根据比赛规则参赛双方每个回合分别投球两次,因此如果游戏控制程序在一次入球检测循环中判断已经发现两个有效入球(s109中判断为是)则流程结束,否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103进行下一轮入球检测循环。以上就是单个游戏回合中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完整入球检测流程。

图10a至图10c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杯球游戏系统的扣杯计分流程图。如图所示,首先系统进行初始化(s201~s202),具体而言就是在步骤s201中加载该回合中通过图9所示的入球检测流程所获得的“入球位置列表”,同时在步骤s202中加载本回合“杯位置列表”。如果本回合并非首回合,则该“杯位置列表”就是在上次扣杯计分流程结束后系统所更新的结果。然后,系统根据入球逻辑(参照图6a至图6c)运算并显示出“预估的杯位置列表”,以提示用户进行相应的扣杯操作(s203)。接下来,系统判断用户是否按下了切换扣杯模式按键(s204),如果判断为“是(y)”则系统进入步骤s207切换为手动扣杯模式,否则系统进入下一步骤s205按自动扣杯模式进行处理。换言之,如果用户不认可入球检测结果,并拒绝按照“预估的杯位置列表”来进行扣杯操作,可以切换到手动扣杯模式对入球检测错误进行纠正。

在步骤s205中,系统以杯类afi值(应用家族识别码)从位置编号1至编号11扫描所有目标天线,然后系统进入下一步骤s206判断当前的杯位置结果与“预估的杯位置列表”是否一致,如果判断为“是(y)”则系统进入步骤s214更新“杯位置列表”,否则执行局部循环直到用户的扣杯操作完全符合“预估的杯位置列表”为止,从而完成自动扣杯模式。

在步骤s207中,首先通过画面显示系统处于手动扣杯模式,接着进入步骤s208判断用户是否按下切换扣杯模式按键,如果判断为“是(y)”则系统返回到步骤s203,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用户可以随时从手动扣杯模式返回到自动扣杯模式。如果在步骤s208判断为“否(n)”则系统进入下一步骤s209,以杯类afi值(应用家族识别码)扫描所有目标天线,然后系统进入步骤s210判断现有杯位置结果与在步骤s202所加载的本回合“杯位置列表”是否有所不同,如果用户没有扣杯操作则系统返回到步骤s208进行下一轮扫描,如果用户存在扣杯操作则系统进行步骤s211按扣杯逻辑(参照图7a和图7b)显示扣杯数量并推算“入球模式”。接着,在步骤s212中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扣杯逻辑并检查用户是否按下确认按键,如果判断为“是(y)”则系统进入步骤s214更新“杯位置列表”,从而完成手动扣杯模式。如果在步骤s212中判断为“否(n)”则系统进入步骤s213提示扣杯操作不符合扣杯逻辑需要玩家更正,并返回到步骤s208进行下一轮扫描。

在步骤s214中系统更新“杯位置列表”并完成扣杯计分,然后进入下一步骤s215使对方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入球检测状态,并提示玩家可以向对方杯阵投球。以上就是单个游戏回合中投杯球游戏系统的完整扣杯计分流程。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详细地说明了基于rfid技术的扣杯计分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作为扣杯计分子系统的变形例,还可以使用其他技术替代rfid技术来实现扣杯计分。根据本发明变形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彻底摆脱对于rfid技术的依赖,从而实现具有成本优势的简化版本的具有自动计分功能的投杯球游戏系统。

图11a至图11c为根据本发明变形例的扣杯计分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1a所示,采取红外发射接收技术来取代rfid技术,根据红外发射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来自于杯底反光面的反射光来判断待检测位置上是否存在游戏用杯。优选地,就是红外线信号中嵌入指定数据格式,系统用以区分信号与干扰源。由于游戏用杯的材质、颜色对于红外信号的吸收反射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杯底利用特定的贴膜增加系统检测的准确性,贴膜的向上面使用单面遮光物料阻挡干扰源,向下面使用反光物料对红外线信号进行反射,并经过比较器就能把干扰源过滤掉。如图11b所示,采取磁感应技术来取代rfid技术,在游戏用杯的杯底附装特定磁通量的磁铁,并根据磁感应模块是否感应到与杯底的磁铁应有的磁通量来判断待检测位置上是否存在游戏用杯。如图11c所示,采取电容检测技术来取代rfid技术,由于游戏用杯中有水存在,而在玻璃面上置有一杯水的电容量与没有一杯水的电容量是有明显可测量的差别,所以通过电容检测模块对待检测位置上方进行电容值测量,就可以判断该位置上是否存在游戏用杯。本技术人员不难理解,除了上述用于替代rfid技术的检测技术外,还可以使用电子秤检测技术或压敏检测技术等或者把上述不同类型的技术组合在一起互相辅助使用,只要该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地判断待检测位置上是否存在游戏用杯即可。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应当理解,以上的描述意图在于说明而非限制。例如,上述实施例(和/或其方面)可以彼此组合使用。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启示可以做出很多改型以适于具体的情形或材料而没有偏离本发明的范围。通过阅读上述描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很多其它的实施例和改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