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685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跑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运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跑步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户外运动和健身房健身锻炼,跑步机是人们健康生活中的一种常用的辅助健身器材,而传统的跑步机都是靠电工作的,因此现有的跑步机必须放在有电源和插座的地方,不然就没法运作,工作局限性较大。磁控式跑步机是一种免动力磁控式跑步机,不需要电机、升降电机和控制器等部件,不受电源的影响,成本也大大降低。但是现有的磁控式跑步机的阻力调节机构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因此对跑步机的运动阻力调节效果不佳。同时,虽然现有的磁控跑步机不受电源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跑步机体积过大,不便于搬运和摆放。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跑步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跑步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跑台,在所述机架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跑台连接的磁控机构,在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磁控机构连接的刹车机构,所述磁控机构和所述刹车机构联动控制所述跑台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刹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调控部和刹车线,所述刹车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调控部可伸缩地连接,所述刹车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磁控机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可折叠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调节所述跑台倾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的上部具有把持端,包括多段相互铰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折叠至与所述跑台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跑台的转轴端部的飞轮,设置在所述飞轮下方的刹车板,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刹车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刹车线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转轴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飞轮,在所述飞轮下方设置有所述刹车板,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刹车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刹车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飞轮,在所述飞轮下方设置有所述刹车板,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刹车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刹车线连接;在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飞轮处设置有第一带轮,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带轮,在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所述飞轮,在所述飞轮下方设置有所述刹车板,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刹车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刹车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刹车板靠近所述飞轮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飞轮的外部套置不导磁挡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刹车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防止所述磁体与所述飞轮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机架的所述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的旋转杆,以及与所述旋转杆连接的支腿。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使用方便,与传统跑步机相比,不需要通过控制系统和电机等电力装置即可实现跑步机的运转,降低了成本并能够获得与自动化跑步机近似的工作性能,同时亦可实现使用者对跑步机的控制功能。2、本发明的把持端由于由多段铰接的支撑杆组成,因此可将把持端进行折叠,减小跑步机在搬运或不工作时的占地空间,大大增多了装柜数量和减少了运输成本。3、本发明由于在机架的第一端设置有可折叠的支撑架,因此可通过支撑架调节跑台的坡度,获取不同的运动体验,同时可折叠的支撑架可减小跑步机在搬运或不工作时的占地空间。4、本发明由于可根据需要在转轴和传动轴上分别设置飞轮和刹车板,各刹车板可与同一个刹车线或分别与不同的刹车线连接,因此通过刹车机构可实现各刹车板的联动或分别运动,提供不同大小的阻力。5、本发明由于在飞轮的外部设置有非导磁挡圈,因此可避免刹车板的磁体与飞轮接触发生飞轮抱死的危险情况出现,提高了跑步机的安全性。6、本发明由于在机架和刹车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因此可避免刹车板的磁体与飞轮接触发生飞轮抱死的危险情况出现,提高了跑步机的安全性。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磁控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调控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调控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跑步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下部的跑台2,在机架1的第一端11下部设置有与跑台2连接的磁控机构3,在机架1的第一端11上部设置有与磁控机构3连接的刹车机构4,磁控机构3和刹车机构4联动控制跑台2的运动阻力。

跑台2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1的第一端11的转轴21和转动连接在第二端12的转轴22,以及由转轴21和转轴22共同支撑的跑步带23。

机架1的上部具有把持端,把持端由多段支撑杆12构成,且各支撑杆12的两端与相邻的支撑杆12的端部铰接,使各支撑杆12能够可折叠至与跑台2平行,减小机架1的占地空间。铰接点15可设置在各支撑杆12的连接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减小机架1的占地空间,相邻支撑杆12可拆卸地连接为一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把持端靠近机架1的第一端11处设置有扶手13,在靠近机架1的第二端12处设置有呈环形的扶手14,且扶手13倾斜向上设置,设置在扶手13和扶手14之间的支撑杆12大体成水平布置,便于使用者扶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造成损伤及磕碰,可在支撑杆12上套设有“撕不破”泡棉。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的调节机架1的大小,可在机架1的第一端11设置可折叠地支撑架5,支撑架5用于支撑机架1,使机架1的第一端11高于第二端12,使跑台2呈倾斜设置,通过调节跑台2的坡度改变使用者的运动强度。其中,支撑架5包括与机架1的第一端11可转动地连接的旋转杆51,以及与旋转杆51固定连接的支腿52,支腿52用于支撑机架1,当需要折叠时,转动旋转杆51使支腿52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从空间上降低机架1的高度和长度。

刹车机构4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调控部41和刹车线(图中未示出),刹车线的第一端与调控部41可伸缩地连接,刹车线的第二端与磁控机构3连接。调控部41设置多个档位,使用者通过调节不同的档位控制刹车线从调控部41中伸出的长度,从而达到通过刹车线控制磁控机构3的目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控部41包括调整台411,与调整台411转动连接的手柄412,调整台411中设置有多个档位,手柄412每转动一个角度,就卡入调整台411的一个档位中,通过档位的变化改变刹车线从调整台411中伸出的距离。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调控部41包括旋钮413和与旋钮413连接的手柄414,旋钮413中设置多个档位,手柄414每转动一个角度,就卡入旋钮413的一个档位中,通过档位的变化改变刹车线从旋钮413中伸出的距离。

磁控机构3包括设置在跑台2的转轴21端部的第一飞轮31,设置在第一飞轮31下方的第一刹车板32,第一刹车板32的一端与机架11转动连接,第一刹车板32的另一端与刹车线的第二端连接,当刹车线被拽动时,第一刹车板32相对机架1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刹车板32与第一飞轮31的外缘之间的间距。其中,第一飞轮31可设置在转轴21的一端,或两端均设置。当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飞轮31时,两第一刹车板32可与同一刹车线连接或分别与一刹车线连接。当与同一刹车线连接时,当调节刹车线长短时,两第一刹车板32联动,同时调节两第一飞轮31的转动阻力;当分别与刹车线连接时,即两个第一飞轮31分别受控,当调节其中一根刹车线长短时,与该刹车线连接的第一刹车板32控制对应的第一飞轮31的转动阻力,当调节另一根刹车线长短时,与另一根刹车线连接的第一刹车板32控制对应的第一飞轮31的转动阻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的第一端11转动连接有水平布置的传动轴33,在传动轴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飞轮31,在第二飞轮3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刹车板32,第二刹车板32的一端与机架11转动连接,第二刹车板32的另一端与刹车线连接;在传动轴33靠近飞轮31处设置有第一带轮34,在转轴21上设置有第二带轮35,在第一带轮34和第二带轮35之间设置有传送带36,当转轴21转动时通过传送带36带动传动轴33一同转动。其中,第一刹车板32和第二刹车板32可与同一个刹车线连接,即第一刹车板32和第二刹车板32联动,当调节刹车线长短时,第一飞轮31和第二飞轮31同时受到刹车板32的控制;第一刹车板32和第二刹车板32可分别与一个刹车线连接,即两个刹车线分别受到控制,当调节与第一刹车板32连接的刹车线长短时,第一飞轮32受到转动阻力,当调节与第二刹车板32连接的刹车线长短时,第二飞轮32受到转动阻力。其中,第一带轮34直径可大于第二带轮35的直径,第一带轮34直径亦可小于第二带轮35的直径,具体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不同的传动效率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可在传动轴3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飞轮31,当传动轴33转动时第二飞轮31和第三飞轮31能够一同转动,在第三飞轮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刹车板32,第三刹车板32的一端与机架11转动连接,第三刹车板32的另一端与刹车线连接。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刹车板32可均与同一刹车线连接、或分别于三根刹车线连接、或其中任意两个刹车板32与同一刹车线连接。即实现第一、第二、第三飞轮31的同时控制或分别控制。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将第二飞轮31替换为自发电机组,通过传送带36将自发电机组的输出端与转轴21连接,通过控制自发电机组的输出端的转速改变跑台2的运动阻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刹车板32可采用弧形板,弧形板的形状与飞轮31的外缘形状相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刹车板32靠近飞轮3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磁体37(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磁体37可为一个或间隔设置的多个,当磁体37为多个时,包括多个普通磁铁和多个强力磁铁。其中强力磁铁设置在刹车板32靠近刹车线的一端。例如,可在刹车板32上安装六个磁体37,包括两个强力磁铁和四个普通磁铁组成,其中强力磁铁安装于靠近刹车线的一端,在两个强力磁铁距离飞轮31最近时就是阻力最大的时候。当刹车线被拽动时,刹车板32与飞轮31之间的距离会随之改变,磁体37对飞轮31产生的阻力也会随之改变,刹车板32与飞轮31距离越近,阻力越大。通过磁体37对飞轮31的转动阻力实现飞轮31带动跑台2的减速或刹车。

需要说明的是,磁体37的数量和布置形式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并不限于上述形式,只要保证磁体37具有较为合适的吸力即可,防止吸力过大影响飞轮31正常运行,或过小难以达到调节飞轮31阻力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刹车板32上的磁体37与飞轮31间隙过小,与飞轮31接触并抱死飞轮31,可在飞轮31的外部套置有一圈不导磁挡圈(图中未示出),起到格挡飞轮31与刹车板32接触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挡圈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厚度的任意材料。例如,采用2mm厚度的铝圈。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在刹车板32的另一端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用于防止磁体37与飞轮31接触。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板61、限位件62和弹簧63。限位板61为两个,第一限位板61固定在机架1上,第二限位板61位于第一限位板61下方且与刹车板32的另一端连接,在两限位板61之间设置有限位件62,限位件62与第一限位板61连接,限位件62用于限制刹车板32与飞轮31之间的间距,防止刹车板32的磁体37与飞轮31接触,发生飞轮31抱死的情况。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限位板61连接,弹簧63的设置确保可以通过调控部41来控制刹车线的长短,进而来调整磁体37与飞轮31间的距离。具体地,当收紧刹车线时,通过弹簧63的张力来保证刹车板32的固定;当释放刹车线时,通过弹簧63的反弹力来驱动刹车板32复位。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增大传动轴33、转轴21和转轴22的直径,进而提高跑台2运转时的惯性。

本发明装置在工作时,使用者手扶把持端,通过双脚的跑动带动跑步带23和转轴21、22一同转动,转轴21通过转动带动飞轮31一同转动,当使用者需要改变运动阻力的时候,手动操作调控部41,从而改变刹车线从调控部41中伸出的长短,当刹车线缩短时,刹车线的另一端拽动刹车板32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刹车板32与飞轮31之间距离变小,通过磁体37的作用增加飞轮31的转动阻力,进而提高使用者的运动强度,增加跑动的困难度。当刹车线伸长时,刹车线的另一端拽动刹车板32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刹车板32与飞轮31之间距离增大,减小磁体37对飞轮31的作用,减小跑台2的转动阻力。当使用者需要改变跑台2的坡度以改变运动量时,通过支撑架5的支腿52调节。当需要收起或搬运跑步机时,可将支撑架5收起,并转动把持端的各支撑杆12,将支撑杆12和支撑架5折叠至于跑台2平行,从而缩小跑步机的空间体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