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儿童的护理治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62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儿童的护理治疗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儿童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儿童的护理治疗椅。



背景技术:

对于手臂骨折的的儿童来说,术后的锻炼对于自身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患者需要活动手臂来锻炼,为保证康复效果、促进康复进度,最好是在进行手臂锻炼的时候在手臂上施加一定的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儿童的护理治疗椅,用于辅助骨折儿童进行手臂的锻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儿童的护理治疗椅,它包括底座、坐板、升降机构、靠背和扶手,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与坐垫之间,其特征是,在所述扶手的底部固定有一对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固定块铰接连接,在所述安装杆与固定块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安装杆处于竖直位置,在所述安装杆上设有锁止板,在锁止板与固定块之间设有锁紧螺栓;在固定块上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置于导轨的内腔中并与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与固定块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导轨固定在坐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主要包括呈“x”形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坐板铰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有与坐板滑动连接的上滑块,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铰接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下滑块;在底座的侧面铰接有若干踏板,踏板与底座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踏板的上端靠近底座、踏板的下端远离底座,在踏板的上部铰接有连杆,在连杆上铰接有锁止杆,锁止杆穿过底座上的圆孔后置于下滑块上的第一锁止孔中实现坐板与底座之间距离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与坐板滑动连接,在坐垫的后侧铰接安装靠背,在坐板的后侧设有一对支撑臂,在靠背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滚轮,滚轮置于对应支撑臂上的长槽中;在坐板的前侧设有锁止器,在所述锁止器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滑板,在滑板上固定插杆,在滑板与锁止器的内壁之间设有锁止弹簧,在锁止弹簧的作用下插杆的上端伸出锁止器后置于坐垫底部的第二锁止孔中,所述第二锁止孔为前后设置的两个。

进一步地,在所述坐垫上通过拉链设置有替换垫。

进一步地,在所述滑杆的外壁上设有置于导轨内腔中且与导轨内腔壁上的挡块槽滑动连接的挡块。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下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坐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上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儿童的护理治疗椅,根据儿童的身高可以调节坐垫的高度,以便于儿童坐下。儿童坐在坐垫上后,抓住扶手并对扶手施加作用力,便可实现自身手臂上肌肉和关节的锻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高度锁止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坐垫与靠垫的示意图;

图5为支撑臂的示意图;

图6为坐垫锁止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坐垫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坐垫与坐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扶手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竖杆与固定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的a向局部向视图;

图中:1底座,11行走轮,12第一滑槽,2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铰接,23上滑块,24下滑块,25第一锁止孔,26踏板,261踏板支耳,262凹槽,27连杆,28锁止杆,3坐板,30第二滑槽,31支撑臂,311长槽,32坐垫,321第二锁止孔,33靠背,331靠背支耳,332固定轴,333滚轮,34替换垫,35拉链,36突起,4锁止器,41滑板,42插杆,43锁止弹簧,5扶手,51安装杆,511安装杆支耳,512锁止板,52固定块,521活动腔,53锁紧螺栓,54滑杆,541挡块,55导轨,551挡块槽,56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坐板3、坐垫32和扶手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底座1为本发明的基础部件,在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11,行走轮可以为万向轮。在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滑槽12,在底座的上方设有坐板3,在坐板与底座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21、上滑块23、下滑块24、踏板26、连杆27和锁止杆28,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呈“x”形结构,且第一、第二支撑杆铰接22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在坐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30,在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安装有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中的上滑块23,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坐板铰接,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铰接有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中的下滑块24,在下滑块的上部设有第一锁止孔25。第一、第二支撑杆相对运动时,可以改变坐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实现高度调节。在底座的左侧或右侧设有若干高度锁止结构,高度锁止结构包括踏板26、连杆27和锁止杆28,如图3所示,踏板包括两直线段和位于两直线段之间的圆弧段,在踏板的圆弧段设有踏板支耳261,踏板支耳与底座的外壁铰接。在踏板支耳与底座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踏板的上部靠近底座、踏板的下部远离底座。在踏板上部设有凹槽262,在凹槽中铰接有连杆27,连杆与锁止杆28铰接,锁止杆穿过底座上的圆孔后深入到第一锁止孔25中。若干踏板呈一字形结构前后设置,不同的锁止杆置于第一锁止孔中时,坐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不等。踩下踏板后,踏板的上部远离底座,此时锁止杆从第一锁止孔中移出。

在坐板的顶部设有坐垫32,如图8所示,在坐板顶部设有突起36,突起与坐垫滑动连接。在坐垫前侧的底部设有一对前后设置的第二锁止孔321,在坐垫的后侧设有靠背33,靠背的下端设有靠背支耳331,靠背支耳与坐垫铰接。在坐板的后侧设有一对左右设置的支撑臂31,如图5所示,在支撑臂上设有竖向的长槽,且长槽置于支撑臂上朝向坐垫的一侧,如图11所示,在靠背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轴332,在固定轴上设有滚轮333,安装时,将靠背置于两支撑臂之间,两滚轮分别置于两长槽中。此时在水平面内滑动坐垫时,滚轮在长槽中滚动并上下移动,靠背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靠背被“放平”。为实现对坐垫的锁止,如图1所示,在坐板的前侧设有锁止器4,如图6所示,锁止器4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在锁止器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滑板41,在滑板上固定有插销42,在滑板与锁止器的内壁之间设有锁止弹簧43,在锁止弹簧的作用下插杆的上端伸出锁止器,当插杆的上端置于第二锁止孔中时,便可实现坐垫与坐板的相对固定。插杆置于不同的第二锁止孔中时,坐垫与坐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当需要将靠背放平,以便于儿童在上面躺着时,将插杆从前侧的第二锁止孔中移出,然后向前推动坐垫,使靠背逐渐降低,然后将插杆置于第二锁止孔中即可。

在不同的季节为保证坐在坐垫上的舒适性,如图7所示,在坐垫的顶部通过拉链35连接有替换垫34,替换垫可以为棉垫或者凉席。

在坐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扶手5,如图9所示,在扶手的下部设有一对安装杆51,在安装杆上设有安装杆支耳511,如图10所示,安装杆支耳铰接安装在固定块52上,在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容纳安装杆支耳的活动腔521。在安装杆支耳与固定块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安装杆处于竖直状态。在安装杆上固定有锁止板512,在锁止板与固定块之间设有锁紧螺栓53,在锁紧螺栓的作用下支撑杆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固定有滑杆54,滑杆的一端置于导轨55的内腔中并与导轨滑动连接,在导轨与固定块之间设有伸缩弹簧56,在导轨的内腔壁上设有挡块槽551,在滑杆上设有与挡块槽滑动连接的挡块541。滑杆的尺寸与导轨内腔的尺寸相同,挡块的设置可以防止滑杆与导轨之间的脱离。

根据儿童的身高,调节升降机构使得坐垫处于合适的高度。当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时,儿童坐在坐垫上,双手抓住扶手,然后向外推动扶手,以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当需要锻炼关节的灵活性时,将锁紧螺栓卸下,斜向下按压扶手,此时扶手在竖直面内摆动,起到对关节灵活性锻炼的目的。根据季节的不同,更换替换垫,以保证坐着的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