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体育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锻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体育器材也因此多样化,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拥有一种可以多方位锻炼学生各个方面机能的体育组合器械也成为一种新需求。
现有的组合器械,锻炼项目较少,较为昂贵,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练习中对多种运动训练的需求,设计一种能够对身体各个部位均可锻炼的多功能组合器械更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横梁、滑座、第一折叠垫、第二折叠垫、第三折叠垫、划船器部件、蹬腿部件、引体向上部件、杠铃、高位下拉部件和双杠;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为为“n”型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横梁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两根所述第一横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
所述滑座下端四角处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滑槽匹配设置,所述滑座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两根所述第一横梁上靠近所述滑座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折叠垫、第二折叠垫和第三折叠垫,所述滑座和所述第一折叠垫、第二折叠垫及第三折叠垫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折叠垫的下端靠近所述滑座处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滑槽匹配设置,所述第一折叠垫和所述第二折叠垫之间可折叠连接,所述第二折叠垫和所述第三折叠垫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三折叠垫两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折叠垫延伸到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侧;
所述划船器部件包括拉力器和两个脚蹬,所述拉力器由拉手和多根第一弹簧组成,多根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拉手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上方,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方,多根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脚蹬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梁上;
所述蹬腿部件包括两根支撑柱、蹬柱和两根第二弹簧,两根所述支撑柱竖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蹬柱横向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蹬柱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柱可摆动连接,所述蹬柱的两端的底部分别通过两根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支撑柱的下部连接;
所述引体向上部件由外伸的两根把手组成,两根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端的外侧;
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两根立柱上分别沿纵向对称开设有一段通槽,所述杠铃穿过所述通槽;
所述高位下拉部件包括下拉杆和多根第三弹簧,多根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多根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拉杆可拆卸连接,多根所述第三弹簧均匀分布;
所述双杠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蹬腿部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杆和两个转轴,所述蹬柱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轴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立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立柱均设置有自动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有1-6根。
优选地,所述第三弹簧有1-6根。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垫和所述第二折叠垫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垫和所述第二折叠垫相接触处通过软绳连接。
优选地,多根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钩扣在所述拉手的多个第一扣环上,所述第二横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扣环,多根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钩扣在多个所述第二扣环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扣环,所述下拉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四扣环,多根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通过钩扣与所述第三扣环连接,多根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通过钩扣与所述第四扣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上均设置有制动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功能多样,通过改变折叠垫的状态,可以进行多种运动,同时滑座可以应用在多种锻炼中,也可以通过改变弹簧的数量来满足练习者不同的运动需求,既经济又实用,练习者可以使用该组合器械进行全身各个部位的运动,通过杠铃锻炼臂力,通过高位下拉运动和引体向上锻炼背部,通过蹬腿运动锻炼腿部,通过双杠运动对练习者的平衡能力、支撑力和协调性进行锻炼,通过划船运动达到一个全身肌肉的练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的第一折叠垫和第二折叠垫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的蹬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练习多功能组合器械,具体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一横梁3、滑座4、第一折叠垫5、第二折叠垫6、第三折叠垫7、划船器部件、蹬腿部件、引体向上部件、杠铃14、高位下拉部件和双杠17;
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均为“n”型且平行设置,第一横梁3有两根,两根第一横梁3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之间,两根第一横梁3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固定连接,第一横梁3用于支撑滑座4、第一折叠垫5、第二折叠垫6和第三折叠垫7,第一横梁3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
滑座4下端四角处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与滑槽匹配设置,第一滑轮可以沿着滑槽滑动,从而带动滑座4滑动,滑座4靠近第一支撑架1,两根横梁3上靠近滑座4依次设置有第一折叠垫5、第二折叠垫6和第三折叠垫7,本实施例中,滑座4和第一折叠垫5、第二折叠垫6及第三折叠垫7的厚度相同,方便练习者躺卧,第一折叠垫5的下端靠近滑座4处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与滑槽匹配设置,第二滑轮也可以沿着滑槽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折叠垫5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的大小相同,方便收起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之间可折叠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的相接触处通过软绳连接,当需要收起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的时候,只要拉动软绳,就可以把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提起,从而带动第二滑轮沿着滑槽滑动直到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竖直放置为止,当平铺时,把软绳塞进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的连接处的缝隙里隐藏起来,不至影响练习者练习需要躺卧进行的训练项目,如图2所示,第二折叠垫6和第三折叠垫7的底部连接,当第二折叠垫6收起时,第三折叠垫7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三折叠垫7两侧与第二支撑架2固定连接,平铺时滑座4、第一折叠垫5、第二折叠垫6和第三折叠垫7彼此之间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三折叠垫7延伸到第二支撑架2的外侧,用于练习者进行杠铃训练;
划船器部件包括拉力器8和两个脚蹬9,拉力器8由拉手和多根第一弹簧组成,多根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拉手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架1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3的上方,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3的下方,多根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梁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多根第一弹簧的一端钩扣在拉手的多个第一扣环上,第二横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扣环,多根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钩扣在多个第二扣环上,练习者可以根据自身运动量的大小决定第一弹簧的数量,两个脚蹬9设置在第三横梁上,划船器对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强有较好的作用,本方案采用简易的划船器,练习者在使用的时候,将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竖直收起,如图2所示,滑动滑座4到合适位置,坐在滑座4上,双脚蹬在脚蹬9上,双手抓住拉力器8,上身向后运动,再慢慢减小拉力向回运动,反复如此,如同划船一样,每划一次,上肢、下肢、腰腹部、背部在过程中都会完成一次完整的收缩与伸展,可以达到一个全身肌肉的练习效果。尤其对腰腹部和上臂部脂肪较多的人群,划船器运动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塑身效果;
蹬腿部件包括两根支撑柱10、蹬柱11和两根第二弹簧12,如图3所示,两根支撑柱10竖向对称设置在第二横梁上,蹬柱11横向设置在两根支撑柱10之间,蹬柱1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撑柱10可摆动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蹬腿部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杆19和两个转轴18,蹬柱11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9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19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转轴18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转轴18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支撑柱10转动连接,蹬柱11两端的底部分别通过两根第二弹簧12与支撑柱10的下部连接,进行蹬腿运动时,练习者平躺在折叠垫上,双脚蹬在蹬柱11上进行蹬腿运动,练习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第二弹簧12的粗细,满足自身需要;
引体向上部件由外伸的两根把手13组成,两根把手1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上端的外侧,引体向上是对上肢肌肉力量锻炼的必选设备,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
第二支撑架2的两根立柱上分别沿纵向对称开设有一段通槽,杠铃14穿过通槽,利用杠铃14进行举推运动,锻炼练习者的臂力,杠铃14放在通槽内,起到保护练习者的作用;
高位下拉部件包括下拉杆15和多根第三弹簧16,多根第三弹簧16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多根第三弹簧16的另一端与下拉杆15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2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扣环,下拉杆1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四扣环,多根第三弹簧16的一端通过钩扣与第三扣环连接,多根第三弹簧16的另一端通过钩扣与第四扣环连接,多根第三弹簧16均匀分布,进行高位下拉运动时,将第一折叠垫5和第二折叠垫6竖直收起,滑动滑座4到第一折叠垫5处,练习者坐在滑座4上,双手抓住下拉杆15用力进行下拉运动,高位下拉可以锻炼整个背部的肌肉,对于引体向上有难度的练习者可以先从高位下拉运动开始;
双杠1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的上部,双杠运动对练习者的平衡能力、支撑力和协调性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架1的立柱和第二支撑架2的立柱上均设置有自动升降装置,本实施例中,立柱分为上部立柱和下部立柱两部分,上部立柱和下部立柱的连接处设置有自动升降装置,第一横梁3连接在下部立柱上。该自动升降装置为现有装置,任何可以实现上下升降功能的装置均可适用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对自动升降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做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弹簧有1-6根,练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弹簧的个数。
进一步地,第三弹簧有1-6根,练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三弹簧的个数。
进一步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上均设置有制动装置,当练习者进行高位下拉运动时,可以通过制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来固定滑座4和第一折叠垫5的位置,方便练习者坐在滑座4上进行锻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