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丁字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1363阅读:2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丁字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康复丁字鞋。



背景技术:

丁字鞋常用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下肢骨骼、肌肉神经等神经功能损伤后的康复过程,如股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干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等。患者需常规穿丁字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以防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假体脱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所以丁字鞋在患者下肢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下肢长期制动易引起关节僵直、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规范有效的踝关节运动不仅可以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防止废用性的肌肉神经萎缩,还可以加快下肢血流速度,有效预防血栓形成。然而传统的丁字鞋仅能起到保持关节功能位的单一作用,且舒适度差,不能同时满足患者关节固定、康复锻炼、专业安全和操作简便等多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康复丁字鞋,能够在帮助患者保持下肢功能位的同时进行踝关节的康复锻炼,其中专业的运动指示盘可以保证锻炼角度的有效性;微控制器和语音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并播报关节运动次数,以专业、人性化的设计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康复丁字鞋,包括脚踝固定部、脚掌固定部和检测装置,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左右两侧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螺旋转轴,螺旋转轴固紧,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固定不动;螺旋转轴松开,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可活动;脚掌固定部外侧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指针、感应片、计数器和微控制器,感应片、计数器、微控制器和显示屏依顺次通过导线相连接;指针与感应片相接触后计数器进行一次计数;壳体和指针通过拨动开关连接,拔起拨动开关,指针随踝关节运动而摆动;按下拨动开关,指针固定不动。

进一步的,壳体为半圆形,壳体边沿标记有角度刻度线,指针的一端设置在半圆形的圆心处,所述指针的另一端指向零刻度。

进一步的,刻度盘上涂抹有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绿色区域为推荐的屈伸运动的角度范围,红色区域为警告区,在红色区域活动效果欠佳。

进一步的,感应片为两个,两个感应片分别设置在零刻度左右两侧的刻度线上,感应电极片的位置可根据需求在推荐范围内自主调节。

进一步的,壳体内还设置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接,指针与感应片接触后,所述语音模块进行语音播放。

进一步的,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与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均通过粘扣连接。

进一步的,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脚跟活动的缺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康复丁字鞋,包括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左右两侧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螺旋转轴,螺旋转轴固紧,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固定不动;螺旋转轴松开,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可活动;脚掌固定部外侧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指针、感应片、计数器和微控制器,其中感应片、计数器、微控制器和显示屏依顺次相连接;指针与感应片相接触后计数器进行一次计数,壳体和指针通过拨动开关连接,拔起拨动开关,指针随踝关节运动而摆动;按下拨动开关,指针固定不动。通过感应片感应指针的旋转,计数器分别计数,能够记载患者训练中的屈伸次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康复丁字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康复丁字鞋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康复丁字鞋中检测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

1-脚踝固定部,2-脚掌固定部,3-螺旋转轴,4-检测装置,5-固定带,6-缺口,41-壳体,42-显示屏,411-指针,412-感应片,413-拨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康复丁字鞋,包括脚踝固定部、脚掌固定部和检测装置,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左右两侧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螺旋转轴,螺旋转轴固紧,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固定不动;螺旋转轴松开,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可活动。

脚掌固定部外侧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指针、感应片、计数器和微控制器,感应片、计数器、微控制器和显示屏依顺次相连接;指针与感应片相接触后计数器进行一次计数,显示屏显示计数值,感应片为接触传感器。微控制器还连接有清零模块,可对计数进行清零。

壳体和指针通过拨动开关连接,拔起拨动开关,指针随踝关节运动而摆动;按下拨动开关,指针固定不动。壳体为半圆形,壳体边沿标记有角度刻度线,指针的一端设置在半圆形的圆心处,指针另一端指向零刻度。

感应片为两个,两个感应片分别设置在零刻度左右两侧的刻度线上。感应电极片的位置可调,可根据患者的锻炼能力或需求调节感应电极片所指示的角度位置。感应片的位置根据患者锻炼的强度进行调节,推荐的调节位置一个设置在脚背侧10-20度之间,另一个设置在脚掌侧40-50度之间。

刻度盘上涂抹有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对推荐的屈伸运动的角度范围标注为绿色,在此区域内活动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小于所推荐的区域为红色警告区,在红色区域活动效果欠佳;红、绿标注区可以提醒患者在有效功能锻炼范围内进行活动。

壳体内还设置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接,指针与感应片接触后,微控制器分别提取两个计数器中计数的结果,并对计数结果通过语音模块进行语音播放。语音模块中存储有“女生提示音”和“男声提示音”,患者做伸的动作时,指针感应到一侧的感应片,语音播放器播放女生提示音,播报“前伸1”;患者继续做伸的动作时,语音播放器播放女生提示音,播报“前伸2”,依次类推。患者做屈的动作时,指针感应到另一侧的感应片,语音播放器播放男生提示音,播报“后屈1”;患者继续做屈的动作时,语音播放器播放男生提示音,播报“后屈2”,依次类推。

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与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均通过粘扣连接。患者锻炼时,将固定带松开;患者不需要锻炼时,固定带固紧。脚踝固定部和脚掌固定部之间的足部位置作挖空设计,形成一个供脚跟活动的缺口,使患者活动更加舒适。

检测装置可单独使用,检测装置设置两条系带,将检测装置固定在脚上,其中两条系带分别穿过第一、二足趾间和第四、五足趾间,防止卧位锻炼使用过程中向下松脱。检测装置还可用到其他关节的康复训练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