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项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362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运动员训练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项训练器。



背景技术:

啦啦操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起源于美国,遍布美国的nba、橄榄球、棒球、游泳、田径以及摔角等比赛现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中技巧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强的、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技巧啦啦操与其他类型的啦啦操不同,特别重视翻腾、抛接、金字塔、托举等难度动作。在抛接技术中,运动员根据动作分为底座和尖子,底座负责抛尖子,尖子负责在抛起后做各种难度动作,尖子落下后,底座负责接,该技巧的难度在于要求底座与底座之间、底座与尖子之间极高的配合度和默契度,如果出现一丝偏差,会造成尖子空中位置的水平移动,底座没有接到尖子,造成非常严重的危险甚至事故,所以加强运动员抛接能力训练非常必要。

传统的抛接训练是完全借助于教练的个人经验与指导,直接进行真人训练,或者让底座进行大沙包抛接,这样训练容易导致训练过程中对底座手臂以及尖子的损伤,而且训练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偶然因素太多,训练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项训练器,针对性强,训练方式系统合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项训练器,包括调节装置和仿真人体;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伸缩支撑柱,伸缩支撑柱为两个,两个伸缩支撑柱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底部,伸缩支撑柱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座;支撑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支撑板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滑轨中间的左、右两侧,滑轨上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一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块,位于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电动伸缩杆上可伸缩的一端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电动伸缩杆上可伸缩的一端连接,滑轨上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设置有贯穿的两个通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均连接穿过通槽的弹性拉条,弹性拉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仿真人体;支撑板上还固定设置有机械抓手和遥控箱,机械抓手为两个,两个机械抓手设置于支撑板下表面的中间部位,遥控箱控制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以及两个机械抓手,遥控箱与遥控器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弹性拉条上与仿真人体连接的一端末端设置有挂钩,仿真人体的正面中间部位设置有一组第一挂环,在仿真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挂环,第一挂环、第二挂环均与挂钩挂接配合。

其中,仿真人体设置有发声感应器。

其中,伸缩支撑柱包括内管、套设在内管上的外管以及对内管和外管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

其中,限位块的高度低于滑块,限位块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弹性拉条移动的滑槽。

其中,机械抓手为四爪结构,机械抓手能够与仿真人体的肩部、腰部、以及脚部相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仿真人体以及其内部的发声感应器,有效实现真人训练的感觉,发声传感器可以对底座抛出尖子的力道是否正确做出提示,方便底座及时调整,完成底座对尖子进行的抛接训练;同时通过弹性拉条与仿真人体相连接,将人体升高到抛起结束后要下落的高度,调节伸缩支撑柱进行配合,机械抓手配合实现对仿真人体的抓合和松放过程,对底座针对性训练接的过程,本装置可以针对性对底座抛出和下接的训练,提高底座的抛接技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项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装置;2、仿真人体;3、支撑板;4、伸缩支撑柱;5、底座;6、第一电动伸缩杆;7、第二电动伸缩杆;8、滑轨;9、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第一限位块;12、第二限位块;13、通槽;14、弹性拉条;15、挂钩;16、机械抓手;17、遥控箱;18、遥控器;19、第一挂环;20、第二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项训练器,包括调节装置1和仿真人体2,调节装置1用于对仿真人体的高度、下落的体位等进行调节,仿真人体2用于底座的抛接训练,使底座更好的进行真实训练。

调节装置1包括支撑板3和伸缩支撑柱4,伸缩支撑柱4为两个,两个伸缩支撑柱4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板3的左、右两端底部,伸缩支撑柱4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底座5,支撑板3用于为各种调节装置提供支撑,伸缩柱4用于为支撑板3提供支撑,伸缩支撑柱3可以根据实际中底座将尖子抛出后上升停止即将下落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根据针对性下接训练中不同体位的高度进行调整,当使用脚朝下、头朝下或者平躺等不同体位时,底座对尖子抛出后开始下落的高度不同,需进行调节。

支撑板3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7,支撑板3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8,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滑轨8,滑轨8上设置有第一滑块9、第二滑块10、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2,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2固定设置于滑轨8中间的左、右两侧,滑轨8上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6和第一限位块1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块9,滑轨8上位于第二电动伸缩杆7和第二限位块12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块10,第一滑块9与第一电动伸缩杆6可伸缩的一端连接,第二滑块10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2可伸缩的一端连接,滑轨8上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设置有贯穿的两个通槽13,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上均连接穿过通槽13的弹性拉条14,弹性拉条14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仿真人体2,第一电动伸缩杆6用于驱动第一滑块9沿滑轨8且在滑轨8上向左运动或者从滑轨8左端向右运动到第一限位块11,第一滑块9带动左边的弹性拉条14向上运动,第二电动伸缩杆7用于驱动第二滑块10沿滑轨8且在滑轨8上向右运动或者从滑轨8最右端向左运动到第二限位块12,第二滑块10带动右边的弹性拉条11向上运动,第一电动伸缩杆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7驱动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的运动速度相同;

支撑板3上还固定设置有机械抓手16和遥控箱17,机械抓手16为两个,两个机械抓手16固定设置于支撑板3下表面的中间部位,机械抓手16用于抓住和放开仿真人体2,机械抓手16用于对底座进行下接的专项训练,可以使用不同体位的下落姿势,使底座进行接的训练,当机械抓手16抓住仿真人体2的肩部并放开时,底座进行脚部超朝下的接的训练,当机械抓手16抓住仿真人体2的脚部时,底座进行头部朝下的接的训练,当机械抓手16抓住仿真人体2的腰部时,底座进行平躺的接的训练,遥控箱17控制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6、第二电动伸缩杆7以及两个机械抓手16,遥控箱17与遥控器18连接,遥控箱17用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7,从而驱动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或者从两边向中间移动,遥控箱17还用于控制机械抓手16对仿真人体2的抓取和放开过程。

其中弹性拉条14上与仿真人体2连接的一端末端设置有挂钩15,仿真人体2的正面中间部位设置有一组第一挂环19,在仿真人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挂环20,第一挂环19、第二挂环20均与挂钩15挂接配合。

其中仿真人体2设置有发声感应器,发声感应器用于对底座将仿真人体2上抛时的爆发力和速率是否达标以及下接时是否接到进行点评,当达标时。仿真人体2会发出“很好”的声音,未达标时会发出“差一点”的声音,当下接时没有接到时,仿真人体2会发出“失败”的声音。

其中伸缩支撑柱4包括内管、套设在内管上的外管以及对内管和外管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内管用于与底座5连接,外管用于调节高度,锁定机构用于在高度合适后对内管和外管进行固定。

其中限位块的高度低于滑块,限位块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弹性拉条移动的滑槽,限位块用于对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向中间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两个滑块发生碰撞。

其中机械抓手16为四爪结构,机械抓手16能够与仿真人体2的肩部、腰部、以及脚部相抓合,机械抓手16用于实现仿真人体2的抓取和放开过程。

具体实施时,根据底座所要抛接的尖子的体重选择仿真人体2,可以选择35kg、40kg或者45kg的人体,然后进行上抛训练,将挂钩15挂接在第一挂环19或者第二挂环20上,可以进行抛起后直立或者平躺的抛接训练,仿真人体2会根据底座抛出时的爆发力、速率以及底座是否接到进行发声,达标或者未达标时会发出“很好”或者“差一点”的声音,未接到时会发出“失败”的声音,底座可以根据提示对自己的抛出角度以及力度等进行调整训练。

当针对性进行接的训练时,根据尖子被上抛停止后开始下落的高度调整伸缩支撑柱4,然后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6和第二电动伸缩杆7带动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分别向左、右移动,然后带动仿真人体2向上移动,当仿真人体2到达支撑板3的高度时,使用机械抓手16抓住仿真人体2,根据下落的体位调整机械抓手16抓的位置,当机械抓手16抓住腿部时,采用头部朝下的姿势下落,当机械抓手16抓住腰部时,采用平躺的姿势下落,当机械抓手16抓住肩部时,采用脚部朝下的姿势下落,底座可以进行不同体位的下落姿势的接的针对训练。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