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球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499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球线。



背景技术:

使用者都希望网球线既有良好的击球感,又十分耐用。然而目前市面上通常耐用的网球线都是以牺牲击球感为代价的;规格较粗、材料较为坚硬的网球线会更耐用,但它们的弹性却不如细而柔韧的尼龙弦。一般说来,质量好的网球线需要有良好的弹性,这样它才能在与球接触的瞬间将球反弹回去;而网球线的材料、结构以及弦的粗细都会影响到击球感和舒适性;目前较为流行的尼龙线一般为单芯单层结构,但其在强度、工作性能等方面存在缺陷。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既经久耐用,又有良好击球感的网球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网球线弹性低、吸震效果差、易退磅、击球感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经久耐用、又有良好击球感的网球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球线,包括芯层、包裹在芯层外表面的第一壳层、以及包裹在第一壳层外表面的第二壳层,所述第一壳层为克维拉纤维层,所述第二壳层为聚酰胺纤维层,所述芯层为由多根热塑性聚氨酯纤维沿径向紧密排列形成的线束,所述网球线的直径大小为1.0~1.5mm,所述网球线的强度大于或等于5cN/dtex。

其中表层采用的聚酰胺纤维(尼龙)因具有不怕潮湿,抗张强度高,耐磨耐热,能大量生产而价格合理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克维拉纤维是20世纪材料科学中继尼龙发明之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一种新型的碳素材料,将碳元素聚合而成,最大的特点是有超过钢铁一般的硬度,密度却与玻璃纤维不相上下,因此将该克维拉纤维层设置在表层和芯层之间能够使得网球线具有超强的韧性和吸震功能;使用由多根热塑性聚氨酯纤维形成的复丝线束结构能够使得击球手感更柔和,并解决了掉磅的问题。此外,相对而言,较细的网球线击球感较好,而较粗的网球线耐用性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1.0~1.5mm的线径和超过5cN/dtex的强度保证了网球线既能够经久耐用、又有良好的击球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网球线的一种改进,所述聚酰胺纤维层的外表面还涂覆有有机硅不沾材料涂层。设置的有机硅不沾材料涂层能使网球线更易于击出旋球;同时能够减少表层的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网球线的一种改进,所述有机硅不沾材料涂层的厚度为0.05~0.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网球线的一种改进,所述芯层的直径大小为0.4~0.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网球线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壳层的厚度为0.05~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网球线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层的厚度为0.1~0.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球线,包括芯层、包裹在芯层外表面的第一壳层、以及包裹在第一壳层外表面的第二壳层,所述第一壳层为克维拉纤维层,所述第二壳层为聚酰胺纤维层,所述芯层为由多根热塑性聚氨酯纤维沿径向紧密排列形成的线束,所述网球线的直径大小为1.0~1.5mm,所述网球线的强度大于或等于5cN/dtex。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由聚氨酯纤维、克维拉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形成的复合纤维单芯多层结构能够使得网球线具有优异的击球手感和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层;2-第一壳层;3-第二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网球线,包括芯层1、包裹在芯层1外表面的第一壳层2、以及包裹在第一壳层2外表面的第二壳层3,第一壳层2为克维拉纤维层,第二壳层3为聚酰胺纤维层,芯层1为由多根热塑性聚氨酯纤维沿径向紧密排列形成的线束,其中,芯层1的直径大小为0.4~0.8mm,第一壳层2的厚度为0.05~0.2mm,第二壳层3的厚度为0.1~0.4mm;网球线的直径大小为1.0~1.5mm,网球线的强度大于或等于5cN/dtex。

其中表层采用的聚酰胺纤维(尼龙)因具有不怕潮湿,抗张强度高,耐磨耐热,能大量生产而价格合理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克维拉纤维是20世纪材料科学中继尼龙发明之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一种新型的碳素材料,将碳元素聚合而成,最大的特点是有超过钢铁一般的硬度,密度却与玻璃纤维不相上下,因此将该克维拉纤维层设置在表层和芯层之间能够使得网球线具有超强的韧性和吸震功能;使用由多根热塑性聚氨酯纤维形成的复丝线束结构能够使得击球手感更柔和,并解决了掉磅的问题。此外,相对而言,较细的网球线击球感较好,而较粗的网球线耐用性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1.0~1.5mm的线径和超过5cN/dtex的强度保证了网球线既能够经久耐用、又有良好的击球感。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网球线的一实施例中,聚酰胺纤维层的外表面还涂覆有有机硅不沾材料涂层,其厚度为0.05~0.15mm。设置的有机硅不沾材料涂层能使网球线更易于击出旋球;同时能够减少表层的磨损。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