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抬腿式椭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4888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高抬腿式椭圆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椭圆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抬腿式椭圆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前置滚轮式椭圆机1,包含一个底座11、一个设置于该底座11前侧的飞轮组12、一个设置于该飞轮组12上方的操控台13、一个设置于该底座11后方的轨道座14、两个设置于该飞轮组12与该轨道座14间的传动杆15、两个分别与所述传动杆15 枢接的踏板杆16,及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踏板杆16后侧的踏板17。每一个传动杆15的其中一端部枢设于该飞轮组12,另一端部利用一个滚轮18而滑设于该轨道座14。

当使用者踩踏所述踏板17时,所述传动杆15通过所述滚轮18 而沿着该轨道座14前后移动,然而,所述滚轮18在滚动过程中常会与该轨道座14摩擦而产生噪音,需经常涂抹润滑液以降低噪音,长期使用下来该轨道座14容易积卡灰尘及污垢,保养不易,造成使用者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感觉到所述踏板17有跳动的情形,影响使用的舒适度,且也降低了该前置滚轮式椭圆机1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保养、使用寿命较长且提供高抬腿椭圆运动的轨迹的椭圆机。

本实用新型高抬腿式椭圆机包含一个机架单元、一个阻力单元,及两个连动单元。

该阻力单元设置于该机架单元。

每一个连动单元包括一个枢设于该机架单元的手游戏杆、一个与该手游戏杆枢接的踏杆,及一个设置于该踏杆的踏板。该手游戏杆具有一个与该机架单元枢接的上枢接部,及一个与该踏杆枢接的下枢接部。该踏杆具有一个与该阻力单元枢接的中枢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高抬腿式椭圆机,还包含一个调整单元,该机架单元包括一个底架、一个自该底架向上延伸的立架,及一个包覆该立架的外壳,每一个连动单元的手游戏杆的上枢接部与该立架枢接,该手游戏杆的下枢接部能移动地与该踏杆枢接,该调整单元能驱动该手游戏杆的下枢接部移动,使该手游戏杆的下枢接部与该踏杆的中枢接部间的间距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高抬腿式椭圆机,该阻力单元包括两个枢设于该立架的曲柄、一个枢设于该底架的阻力件,及一个设置于该立架的传动机构,所述曲柄经由该传动机构带动该阻力件,所述连动单元的踏杆的中枢接部分别与所述曲柄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高抬腿式椭圆机,该传动机构具有一个与所述曲柄同轴枢设的第一皮带轮、一个枢设于该立架的第二皮带轮、一个套设于该第一皮带轮与该第二皮带轮间的第一皮带,及一个套设于该第二皮带轮与该阻力件间的第二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高抬腿式椭圆机,每一个连动单元的踏杆还具有一个与该手游戏杆的下枢接部枢接的前端部,及一个供该踏板设置之后端部,该中枢接部位于该前端部与该后端部间。

本实用新型的高抬腿式椭圆机,该调整单元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连动单元的踏杆的驱动马达,及两个调整件,每一个驱动马达具有一个转动轴,每一个调整件能移动地设置于对应的驱动马达的转动轴,每一个调整件更与对应的连动单元的手游戏杆的下枢接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高抬腿式椭圆机,该调整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机架单元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与该阻力单元及所述驱动马达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连动单元是以悬吊的方式枢接于该机架单元,不会有滚动产生的噪音,不需涂抹润滑液,因此不易积卡灰尘,除了较容易保养,避免滚动的不舒适感,也能提升机台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种现有前置滚轮式椭圆机的一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抬腿式椭圆机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两个踏板跨距最小时的情形;

图6是类似图5的一个视图,说明所述踏板跨距最大时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抬腿式椭圆机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机架单元2、一个阻力单元3、两个连动单元4,及一个调整单元5。

该机架单元2包括一个底架21、一个自该底架21向上延伸的立架22,及一个包覆该立架22的外壳23。

该阻力单元3设置于该机架单元2,该阻力单元3包括两个枢设于该立架22的曲柄31、一个枢设于该底架21的阻力件32,及一个设置于该立架22的传动机构33。所述曲柄31经由该传动机构33带动该阻力件32。该传动机构33具有一个与所述曲柄31同轴枢设于该立架22的第一皮带轮331、一个枢设于该立架22的第二皮带轮332、一个套设于该第一皮带轮331与该第二皮带轮332间的第一皮带333,及一个套设于该第二皮带轮332与该阻力件32间的第二皮带334。该阻力单元3提供踩踏时的阻力,使用者能依自身需求调整踏步的难易程度,惟此为业界常用的现有技艺,在此并不赘述。

每一个连动单元4包括一个枢设于该机架单元2的立架22的手游戏杆41、一个与该手游戏杆41枢接的踏杆42,及一个设置于该踏杆42的踏板43。该手游戏杆41具有一个与该机架单元2的立架22 枢接的上枢接部411,及一个能移动地与该踏杆42枢接的下枢接部 412。该踏杆42具有一个与该手游戏杆41的下枢接部412枢接的前端部421、一个供该踏板43设置的后端部422,及一个与该阻力单元 3的其中一个曲柄31枢接的中枢接部423,该中枢接部423位于该前端部421与该后端部422间。

该调整单元5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连动单元4的踏杆42的驱动马达51、两个调整件52,及一个设置于该机架单元2的立架22 顶侧的控制台53。每一个驱动马达51具有一个转动轴511。每一个调整件52能移动地设置于对应的驱动马达51的转动轴511,且每一个调整件52更与对应的连动单元4的手游戏杆41的下枢接部412连接。每一个驱动马达51能借由该转动轴511转动而带动对应的调整件52移动,而该调整件52进而带动连接的该下枢接部412移动。该控制面板53与该阻力单元3及所述驱动马达51电连接。

操作时使用者由该底架21后方登上所述踏板43,双手握持所述手游戏杆41的顶侧,借由踩踏所述踏板43提供所述踏杆42一个动能,利用所述踏杆42驱动所述曲柄31转动,而所述踏杆42环绕所述曲柄31的枢转中心做往复摆动,并带动所述手游戏杆41前后摆动,所述曲柄31转动时会带动该第一皮带轮331,借由该第一皮带333 带动该第二皮带轮332转动,该第二皮带轮332再利用该第二皮带334 带动该阻力件32转动,让使用者感受到踩踏时的阻力,使用者能借由该控制台53调整踏步时的阻力。

如图3、5、6所示,使用者还能借由该控制面板53控制所述驱动马达51,使每一个驱动马达51驱动对应的调整件52,进而该调整件52并带动连接的该手游戏杆41的下枢接部412,最终使该手游戏杆41的下枢接部412与该踏杆42的中枢接部423间的间距改变。当该调整件52在最前方时,此时该下枢接部412与该中枢接部423间具有一个间距D1,所述踏板42的沿一个轨迹T1反复运动(见图5)。当该调整件52移动至最后方时,此时该下枢接部412与该中枢接部 423间具有一个间距D2,该间距D2小于该间距D1,所述踏板42的中心沿一个轨迹T2反复运动(见图6)。该轨迹T2的行程较长,能拉长使用者的双脚跨距,进而提高运动量,而该轨迹T1的行程较短,使用者的双脚跨距较短,运动量较少。值得一提的是,该轨迹T1、 T2的长轴较靠近垂直方向,因此使用者在做椭圆式踏步运动时双脚抬高的幅度较大,除了使用到腿部的肌肉外,还能使用到腹部的肌肉,使运动的效果更好。

经过以上叙述,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1.所述连动单元4均是以枢接的方式设置于该机架单元2,与现有的前置滚轮式椭圆机1(见图1)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有滚动产生的噪音及不舒适感,不需涂抹润滑液保养降低机台的噪音,因此不易积卡灰尘,能提升机台的使用寿命。

2.借由调整所述手游戏杆41的下枢接部412与所述踏杆42的枢接位置,能进一步改变所述踏板43的行程轨迹,改变所述踏板43的跨距,使用者能依自身的体型或所需的运动难度进行变化,使用上更加便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高抬腿式椭圆机使用寿命更长、使用上更加舒适且便利,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