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98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骨伤康复装置,属于康复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临床上,骨折后进行复位、固定和手术后,要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要一到数月,在此期间,患肢正常运动受到限制,会使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肌张力降低,长期制动可引起骨质脱钙,关节僵直甚至挛缩,严重时遗留残疾。 因此,骨科康复治疗是手术治疗后对病情近一步治疗的延续,康复治疗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骨科手术和术后康复治疗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骨科手术只是基础,而要恢复正常功能,关键在于康复治疗。名称为“骨科用康复治疗装置”申请号为“201320610479.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用康复治疗装置,包括通过中心轴连接的两个托板和多根弹力不同的弹簧,所述托板上有凹槽,所述两个托板底面设有多个拉环,然而,该装置需要配备个多根弹力不同的弹簧,导致弹簧很容易丢失,而影响产品的使用。而且,使用时,上下关节不易固定,也影响了产品的使用,降低了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骨伤康复装置,仅需一根弹簧,弹簧不会丢失,调节使用方便,上下关节固定方便,保证了产品的正在使用,提高了康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骨伤康复装置,包括两根端部铰接的弧形板,用于放置上下关节,由于是弧形结构,因此,上下关节容易放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离或移位,提高了使用效果,两根所述弧形板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一板片,所述板片沿长度方向设有一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有一滑动柱,滑动柱可以在滑动孔内滑动,所述滑动柱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块,通过两端的固定块可以将滑动柱固定在滑动孔的某个位置,所述滑动柱连接有挂钩,两个所述挂钩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同时,由于是伸缩弹簧,从而可以实现伸长和压缩,实现屈伸训练的目的,所述伸缩弹簧的一侧设有若干挂环,用于挂在所述挂钩上,从而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挂环,来调节伸缩弹簧的在两个挂钩之间的长度,达到调节张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节滑动柱的位置来达到康复训练不同部位的目的,使用效果好,调节范围广。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弧形板上均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侧面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配合贴片及第二配合贴片,其中第一配合贴片设置在所述固定带的一侧面端部;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板的一侧,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侧设有穿孔,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并通过所述魔术贴粘结在所述固定带的一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的开口向外,从而不好使弹簧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仅需一根弹簧,弹簧不会丢失,调节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调节范围广,上下关节固定方便,保证了产品的正在使用,提高了康复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板、2-板片、3-滑动孔、4-滑动柱、5-固定块、6-挂钩、7-伸缩弹簧、8-固定带、9-穿孔、10-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骨伤康复装置,包括两根端部铰接的弧形板1,用于放置上下关节,由于是弧形结构,因此,上下关节容易放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离或移位,提高了使用效果,两根所述弧形板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均设有一板片2,所述板片沿长度方向设有一滑动孔3,所述滑动孔内设有一滑动柱4,滑动柱可以在滑动孔内滑动,所述滑动柱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块5,通过两端的固定块可以将滑动柱固定在滑动孔的某个位置,所述滑动柱连接有挂钩6,两个所述挂钩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7,同时,由于是伸缩弹簧,从而可以实现伸长和压缩,实现屈伸训练的目的,所述伸缩弹簧的一侧设有若干挂环10,用于挂在所述挂钩上,从而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挂环,来调节伸缩弹簧的在两个挂钩之间的长度,达到调节张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节滑动柱的位置来达到康复训练不同部位的目的,使用效果好,调节范围广。

每根所述弧形板上均设有固定带8,所述固定带的一侧面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配合贴片及第二配合贴片,其中第一配合贴片设置在所述固定带的一侧面端部;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板的一侧,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侧设有穿孔9,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并通过所述魔术贴粘结在所述固定带的一侧面,从而使上下关节固定方便。

所述挂钩的开口向外,从而不好使弹簧脱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