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位调整运动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01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胎位调整运动单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产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胎位调整运动单车。



背景技术:

在晚期妊娠,激素水平的变化能够松弛骨盆关节的韧带和软骨,使得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有更大的活动度,骨盆的活动度能够使骨盆的形状和大小产生细微的改变,这将促使第一产程胎头以最佳位置入盆以及第二产程胎头的俯屈,胎儿内旋转、下降。

产妇改变体位可以对以下方面产生有利的影响:

(1)骨盆关节的调整使骨盆塑形和容量增加;

(2)增加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强度;

(3)调整角度,即调整胎轴与骨盆轴间角度有利于胎儿下降;

(4)重力作用;

(5)胎儿供氧量。

产程中,体位变化促使胎儿与产妇骨盆之间相互适应,有助于解决枕后位、头盆不对称、胎位不正等问题,也有助于减轻疼痛,增加产妇舒适度。而持续的运动(骨盆摆动、摇摆、行走)使得骨盆各骨骼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骨盆的形状发生持续性变化,有助于胎儿胎头进入更佳的位置,促进自然分娩。

因此为了让产妇能够自然分娩,更倡导产妇下床进行走动和适量的运动,并非在床上一直保持一个体位躺着。(具体可详见《助产手册:早期预防和处理难产(第3版)》P36-38)

而产妇临产后特别是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持续运动需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目前国内医院产科无产妇活动空间,未设置和提供产妇专用的助产运动器械配备,产妇临产后到产房或待产室以外的空间如:走廊、楼道活动较为危险。

去年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医院的产科在没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急需配备一种能够模拟产妇运动又不占空间的助产设备,为产妇提供有效的骨盆和下肢运动,促进自然分娩率、减轻分娩痛、增加产妇舒适度、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的程度、降低阴道难产分娩和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胎位调整运动单车,使产妇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借助设备进行有效的运动,直立体位增加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帮助调整胎轴和骨盆轴的角度,使临产后胎儿胎头能够更好的入盆、下降、俯屈、内旋转,促进自然分娩,降低阴道难产分娩和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胎位调整运动单车,包括车架、坐垫、踏板、踏杆和用于将踏板连接踏杆并转动的转轴机构,还包括用于产妇双手持握使胎轴与骨盆轴垂直的持握部,及用于持握部固定的支座,转轴机构包括单侧与踏杆枢接的轴座,所述踏板枢接于轴座上表面,踏板和轴座之间还设有用于二者固定的限位机构,所述踏板上表面设有用于贴合足部两侧限制足部于踏板表面角度的限位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胎位调整运动单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踏板的角度是可以调节的,配合限位凸起将脚部摆放的位置进行固定,当脚部采用外八进行踩踏单车运动时,可以缩紧骨盆出口增大骨盆入口的各个径线,适用产妇临产后第一产程的潜伏期,内八可以缩紧骨盆入口增大骨盆出口的各个径线,适用产妇临产后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通过调整脚部踩踏的角度,达到调整骨盆各经线和增加骨盆容量的目的。

2.踏板增设有限位机构,在踏板调节完毕后,可以使踏板与轴座进行固定,保证踩踏单车时保持以一个足部角度对盆骨进行调整,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时需采用外八的姿势,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早期采用内八的姿势,若缺乏限位机构则难以保证角度。

3.本实用新型中的单车可以有效的缩减运动所需的空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即可提供产妇运动空间,并且该运动单车体积较小,适用的场合更多,可放置在普通产房、陪伴产房及待产室等。

4.通过持续的运动及足部角度踏动,增大骨盆的前后径和横径,增加骨盆的容量,促进自然分娩,降低阴道难产分娩和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康。

本实用新型是以现有的健身单车、动感单车等作为基础,通过针对踏板及持握部进行改动,使其更适用于目前国内入院临产后的产妇及现有的产科环境场合,限位机构主要起到限制踏板和踏杆相对移动,可以采用螺栓、磁吸、插销等多种方式实现二者的固定。

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延伸板、螺纹孔和限位螺栓,所述延伸板固定于轴座上表面,延伸板中部设有限位间隙,螺纹孔位于踏板底部,限位螺栓穿过间隙使延伸板与踏板底面压紧贴合。通过压紧的方式将踏杆和踏板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操作难度也低,助产士调整脚部踩踏的角度后指导产妇使用,产妇甚至可以自己完成调节。

限位间隙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限位螺栓拧紧能够使踏杆和踏板压紧即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间隙呈圆弧段,限位间隙的圆心与旋接部同心,限位间隙的半径与旋接部至螺纹孔的距离相同,设置成圆弧段,节省体积。

优选的,所述限位螺栓为蝶形螺栓,无需工具即可拧开螺栓,更方便调节。

为固定整个脚部的角度,可以在踏板上增加夹紧脚部的嵌槽,为使得产妇可以前后调节脚的位置,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呈板状,限位凸起位于与足部内外侧对应的踏板两侧,限位凸起的作用在于夹紧产妇鞋部的内外侧,以此将脚的摆放角度进行限制,其中板状的限位凸起的限位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踏板上还设有扣紧脚背以使脚部固定在踏板上的系带,避免脚部脱离踏板,高速转动的配重可能会带动踏杆使踏板旋转,导致脚部被惯性的踏板打伤。

优选的,所述持握部呈U型,持握部包括两个用于产妇双手搭靠或抓握的侧握柄,两个侧握柄的间距与产妇的肩部同宽,宽度为300-450mm之间,在踏动运动单车时可保持手臂平直,避免手部弯曲导致产妇上身弯曲,用于保持动作。

优选的,所述持握部呈封闭的矩形,持握部包括两个用于产妇双手搭靠或抓握的侧握柄和水平握柄,所述侧握柄位于竖直平面内,水平握柄平行于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持握部旋接于支座上,持握部可以相对支架进行小幅的转动以调节角度,适应不同身高的产妇,调节其角度。

墙体可以作为支座,通过在墙体上增设持握用的杆子,用于产妇抓握保持身体与腿部的角度,可以减小运动单车的体积,但是这样持握部使用较为不便,因此优选的,支座与车架相固定,使持握部的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胎位调整运动单车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中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1中踏板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2中运动单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踏板;2、轴座;3、踏杆;4、坐垫;5、仪表显示板;6、持握部;7、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胎位调整运动单车,包括车架、坐垫4、踏板1、踏杆3和用于将踏板1连接踏杆3并转动的转轴机构,还包括用于产妇双手持握使胎轴与骨盆轴垂直的持握部6,及用于持握部6固定的支座,支座与车架相固定,转轴机构包括单侧与踏杆3枢接的轴座2,踏板1枢接于轴座2上表面,踏板1和轴座2之间还设有用于二者固定的限位机构,踏板1上表面设有用于贴合足部两侧限制足部于踏板1表面角度的限位凸起10。

限位凸起10呈板状,限位凸起10位于与足部内外侧对应的踏板1两侧。限位凸起的作用在于夹紧产妇鞋部的内外侧,以此将脚的摆放角度进行限制,其中板状的限位凸起的限位效果较好。

踏板1上还设有扣紧脚背以使脚部固定在踏板1上的系带。避免脚部脱离踏板,高速转动的配重可能会带动踏杆使踏板旋转,导致脚部被惯性的踏板打伤。

持握部6呈U型,持握部6包括两个用于产妇双手搭靠或抓握的侧握柄60。当产妇坐在坐垫4上,双手搭靠在侧握柄60上时,产妇的胎轴和骨盆轴角度为90度,近乎于一个垂直的角度,该角度有利于胎儿下降,直立体位增加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有效的促进自然分娩。(原理可详细参看《助产手册:早期预防和处理难产(第3版)》P37)

两个侧握柄的间距与产妇的肩部同宽,宽度为300-450mm之间,在踏动运动单车时可保持手臂平直,避免手部弯曲导致产妇上身弯曲,用于产妇在运动时保持标准的动作。

如图3所示,限位机构的作用是固定踏板1,使踏板1相对轴座2不再发生转动。限位机构包括延伸板20、螺纹孔12和限位螺栓7,延伸板20固定于轴座2上表面,延伸板20中部设有限位间隙21,螺纹孔12位于踏板1底部,限位螺栓7穿过间隙使延伸板20与踏板1底面压紧贴合。

如图3所示,限位间隙12呈圆弧段,限位间隙12的圆心与旋接部同心,限位间隙12的半径与旋接部至螺纹孔22的距离相同。通过写下限位螺栓3使得踏板2和延伸板10可以相对转动调整角度,调整完毕后将限位螺栓3拧紧,二者压合不再互相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螺栓3为蝶形螺栓,使用者在调节时无需再另外寻找螺丝刀等工具,更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处在于持握部6有所改进。

如图4所示,持握部6呈封闭的矩形,持握部6包括两个用于产妇双手搭靠或抓握的侧握柄60和水平握柄61,侧握柄60位于竖直平面内,水平握柄61平行于水平面,产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双手搭靠在侧握柄60或水平握柄61上。

持握部6旋接于支座上,持握部6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调整旋转的角度,以使产妇的上半身与腿部的夹角适合预设的角度,使其胎轴与骨盆轴垂直。

其中由于翻转整个持握部6时,持握部上的水平握柄61随转动变化的位置较大,因此增设该水平握柄61供产妇持握,而侧边的侧握柄60则适合身高较高的产妇。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