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跑步机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32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电动跑步机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跑步机,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跑步机的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电动跑步机能够将使用者的锻炼信息显示在对应的显示屏上,比如:锻炼时间、锻炼次数、消耗热量等。但是,锻炼者仅可以看到当前锻炼的相关信息,并不能查看以往的锻炼信息,也就是说,现有的电动跑步机无法存储使用者每次使用的锻炼信息,无法将每次锻炼的信息存储起来用以备查。

如果能将所有锻炼信息存储起来,并方便查看,有利于使用者根据以往锻炼信息制定更适合的锻炼计划,以增强锻炼效果和客户体验效果。

目前使用U盘可以存储锻炼信息,再通过电脑存储在服务器中,以方便查看。但是,此种做法具有诸多不便,使用U盘存储锻炼信息,需要先将U盘插到跑步机上,锻炼结束后,再将U盘插到电脑上,打开网页,将锻炼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上,步骤繁琐;并且需要额外配备一台电脑。

因此,如果目前能够设计一款储存运动信息的跑步机,将会带来良好的反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跑步机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存储锻炼信息,并随时查看,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具体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跑步机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单元、读取个人信息单元和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个人信息管理单元与所述读取个人信息单元相连或接触,用于读取个人信息单元读取个人信息,所述读取个人信息单元再与存储单元相连,将读取的个人信息传输至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电动跑步机上的锻炼信息,并与电动跑步机的显示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与存储单元相连,用于控制存储单元识别个人信息并储存,以及控制存储单元输送相关信息至显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信息管理单元优选为IC卡,用于存储个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读取个人信息单元优选为读卡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存储单元内的个人锻炼信息能够输出后期锻炼方式、强度等的建议化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电动跑步机使用者进行将IC卡插入电动跑步机相应插口或是接触感应区,电动跑步机中的读卡器读取个人信息,并输出到由控制单元控制的存储单元;锻炼结束后,电动跑步机将锻炼信息输送回存储单元,并将锻炼信息存储在锻炼者对应的ID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信息存储的IC卡,实现个人信息的特定化,通过识别个人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存储档案,使得个人锻炼信息能够及时存储,以便之后进行查看,并根据现有的锻炼信息提出后期的锻炼计划。锻炼者锻炼前进行打卡操作,使电跑读取个人信息,并输出给服务器,服务器识别锻炼者的个人信息。锻炼结束后,电跑将锻炼信息输出给服务器,服务器将锻炼信息自动存储在锻炼者对应的ID。如果锻炼者再次进行锻炼,不必再重新打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智能化的存储方式,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用户体验佳,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跑步机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单元、读取个人信息单元和存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个人信息管理单元与所述读取个人信息单元相连接,用于读取个人信息单元读取个人信息,所述读取个人信息单元再与存储单元相连,将读取的个人信息传输至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电动跑步机上的锻炼信息,并与电动跑步机的显示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与存储单元相连,用于控制存储单元识别个人信息并储存,以及控制存储单元输送相关信息至显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信息管理单元优选为IC卡,用于存储个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读取个人信息单元优选为读卡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存储单元内的个人锻炼信息输出后期锻炼方式、强度等的建议化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可以合二为一,优选为一服务器。

所述系统可以同时供多名锻炼者同时使用,锻炼信息将存储于当前打卡者对应的ID下。

如图2所示,锻炼者1进行将个人ID卡放置于电动跑步机的智能区,电动跑步机读取个人信息,并输出给服务器,服务器识别锻炼者1的个人信息。锻炼者1锻炼结束,锻炼了30分钟、15公里、消耗了200千卡热量,电跑将上述锻炼信息输出给服务器,服务器将锻炼信息自动存储在锻炼者1对应的ID。

如果锻炼者2在锻炼者1锻炼结束后,在同一台电跑上进行锻炼,先进行打卡操作,服务器识别锻炼者2的个人信息。锻炼者2锻炼结束,服务器将锻炼信息自动存储在锻炼者2对应的ID。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