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转式室内门上单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372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转式室内门上单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转式室内门上单杠。



背景技术:

门上单杠作为一种家用健身器材,由于其占用场地较小、方便锻炼而被广泛使用。现有技术的门上单杠主要是由中间管、左右伸缩管、丝杆和固定头组成。通常,为了使门上单杠能够较好地卡在门框上以避免其掉落,该门上单杠一般会设置防止单杠松动的装置。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182066U公开的一种防松门上单杠,其在伸缩管上卡有一可调式卡箍,并将可调式卡箍一侧面顶紧中间管的端部,从而可避免伸缩管向中间管内继续移动。但是这种防松结构并不能有效防止中间管相对于伸缩管的转动,使用中操作者手握中间管时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因此其锁紧的牢固性较差,而且其还存在使用不便等缺陷,为此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锁紧牢固、操作方便的防转式室内门上单杠,其不仅能有效防止手握管相对于伸缩管转动,而且也能有效防止单杠松动,从而避免单杠出现打滑及脱落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转式室内门上单杠,包括手握管和设置在手握管至少一端并与之可伸缩连接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远离手握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头。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手握管相对于伸缩管转动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手握管和伸缩管其中一个上的锁紧连接头、活动套装在所述手握管和伸缩管其中另一个上的锁紧套,所述锁紧连接头上靠近所述锁紧套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和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卡爪,所述锁紧套内设置有内螺纹,锁紧操作时,所述锁紧套螺套于所述锁紧连接头的卡爪端并迫使各卡爪内缩,从而实现所述手握管与伸缩管之间的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各所述卡爪的前端均设置有方便所述锁紧套外套的引导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连接头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套管部和与之相连且直径较小的第二套管部,所述外螺纹设置在第二套管部的内端外圆周表面,各所述卡爪由第二套管部的外端沿周向间隔开槽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锁紧套内靠近所述锁紧连接头的一端,所述锁紧套内另一端设置有缩口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连接头固定在所述手握管上,所述锁紧套活动套装在所述伸缩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连接头的第一套管部固定套装在所述手握管上,所述锁紧连接头的第二套管部外套于所述伸缩管。

进一步的,所述手握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伸缩管和所述锁紧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穿设并固定在所述手握管内部的丝杆,所述伸缩管伸入所述手握管内并与所述丝杆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中部设置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手握管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连接头和锁紧套均为塑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室内门上单杠通过锁紧套与锁紧连接头之间的旋套压紧结构来实现手握管与伸缩管之间的锁紧固定,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快捷,锁紧或松开时,只需将锁紧套旋入或旋出即可,同时,该锁紧方式牢固可靠,可有效防止手握管相对于伸缩管转动,也可有效防止单杠松动,从而避免单杠出现打滑及脱落等不良现象,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室内门上单杠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紧套与锁紧连接头分解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紧套与锁紧连接头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防转式室内门上单杠,包括手握管1和设置在手握管1至少一端并与之可伸缩连接的伸缩管2,伸缩管2远离手握管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头3,固定头3用于与门框接触并抵紧。还包括用于防止手握管1相对于伸缩管2转动的锁紧装置4,锁紧装置4包括固定在手握管1上的锁紧连接头41、活动套装在伸缩管2上的锁紧套42,锁紧连接头41上靠近锁紧套4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411和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卡爪412,锁紧套42内设置有内螺纹421。锁紧操作时,锁紧套42螺套于锁紧连接头41的卡爪端并迫使各卡爪412内缩压紧在伸缩管2的外周壁上,从而实现手握管1与伸缩管2之间的锁紧固定。

为了提高锁紧操作的可靠性,各卡爪412的前端均设置有方便锁紧套42外套的引导斜面4121。而为了提高用户手握单杠时的舒适性,手握管1两端套裹有握套10,握套10可以采用缠绕固定的方式,这样可以在需要调节握套位置时将其松开并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再固定。

进一步的,锁紧连接头41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套管部41a和与之相连且直径较小的第二套管部41b,外螺纹411设置在第二套管部41b的内端外圆周表面,各卡爪412由第二套管部41b的外端沿周向间隔开槽形成。该结构中,外螺纹411设置在卡爪412内侧,而非直接设置在卡爪412上,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强度,确保在使用中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内螺纹421设置在锁紧套42内靠近锁紧连接头41的一端,锁紧套42内另一端设置有缩口部422,该缩口部422有利于迫使各卡爪412内缩压紧在伸缩管2的外周壁上。

更进一步的,锁紧连接头41的第一套管部41a固定套装在手握管1上,锁紧连接头41的第二套管部41b外套于伸缩管2。手握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管2和锁紧装置4。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穿设并固定在手握管1内部的丝杆5,伸缩管2伸入手握管1内并与丝杆5螺接。优选的,丝杆5中部设置有一连接座50,连接座50与手握管1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藉此使丝杆5固定在手握管1内。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确保各卡爪412在受外力压迫时能够内缩压紧在伸缩管2的外周壁上,所述锁紧连接头41和锁紧套42优选为塑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也可以将锁紧装置4中的锁紧连接头41固定在伸缩管2上,而将锁紧套42活动套装在手握管1上,即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相反,其它结构保持不变。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