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哑铃重量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5691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哑铃重量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哑铃重量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身体健康和体形的美丽,为此在健身方面的投资也日益增加。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的成功,为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健身队伍的不断扩大为健身器材生产商带来浓厚商机。哑铃是举重和健身练习的一种辅助器材,它的用途是用于肌力训练,肌肉复合动作训练。哑铃是肌肉力量锻炼中最重要、最方便、最常用的健身器械。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哑铃的种类得增多,有根据使用者运动时候拉举频率播放音乐的和监控当前运动者脉搏等身体指数的,也有对运动者本次运动的拉举次数和拉举重量的测量的。参考专利文献CN205850088U开了一种多功能哑铃,由哑铃杠杆,单片机,振动传感器,电源,触摸开关,显示屏,应变片,哑铃配重这些部件构成,触摸开关和显示屏安装在哑铃杠杆的表面,触摸开关、显示屏、应变片和振动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相连,应变片贴在哑铃杠杆负重区的内壁上,单片机和电源相连。参考专利文献CN205073585U公开了一种带有计数功能的哑铃,包括防脱插销、固定螺丝、哑铃片、显示屏、微处理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哑铃片卡在哑铃杆的两端,所述固定螺丝与哑铃杆上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防脱插销安插在哑铃杆两端的通孔上,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镶嵌在哑铃杆的侧壁上,且电性输入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控制器,且其安装在哑铃杆的内部,所述显示屏镶嵌安装在哑铃杆的侧壁上。上述参考专利文献公开的哑铃都具有计数和获得哑铃重量的功能,但上述专利文献仅仅将运动者每次的举重次数和重量显示出来,无法获得锻炼不同重量所消耗的卡路里,从而无法合理的为锻炼者安排整体健身计划。上述参考专利文献中哑铃的计数和重量识别都是与哑铃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哑铃上,成本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哑铃重量识别装置,该智能哑铃重量识别装置不仅能够准确识别用户使用不同重量的哑铃,还可通过蓝牙与手机进行通讯,为用户科学计算锻炼消耗的卡路里,对整体的健身计划做宏观调控。且本实用新型识别哑铃重量的智能模块是可拆卸的通用模块,无需为每个哑铃模块配备重量识别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哑铃重量识别装置,它包括哑铃和用于获取哑铃重量和运动次数的智能模块,所述哑铃与智能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哑铃的侧面设有凸点,所述智能模块上设有与哑铃凸点相配合的凹坑,所述智能模块内设有智能装置,所述智能装置包括微处理器MCU和与微处理器MCU电性连接的无线模块、提醒模块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MCU通过无线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模块的凹坑内设有弹簧脚针,所述弹簧脚针与微处理器MCU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模块还包括上盖、壳体、底盖和磁铁,所述壳体分别与上盖和下盖连接,所述磁铁设置在底盖上,所述智能装置设置在磁铁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模块的底盖上设有与哑铃凸点相配合的凹坑。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4G模块或3G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提醒模块为呼吸灯控制电路。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微处理器MCU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哑铃与智能模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电路实现对哑铃重量的识别,无需重量传感器检测重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本实用新型将检测到的哑铃重量和用户的运动次数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将接收的数据处理后,显示用户的运动成果,并为用户提供健身指导;3.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模块为可拆卸的,户更换哑铃,智能模块根据凸点可以判断正在使用的哑铃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模块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模块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哑铃的重量识别标志牌。1、智能模块,2、哑铃,21、重量识别标志牌,22、哑铃配重块,23、把手,24、凸点,11、上盖,12、壳体,13、智能装置,14、磁铁,15、底盖,16、螺钉,17、凹坑,18、弹簧脚针。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哑铃重量识别装置,它包括哑铃2和用于获取哑铃2重量的智能模块1,所述哑铃2与智能模块1可拆卸连接,所述哑铃2的侧面设有凸点24,所述智能模块1上设有与哑铃2凸点24相配合的凹坑17,所述智能模块1内设有智能装置13,所述智能装置13包括微处理器MCU和与微处理器MCU电性连接的无线模块、提醒模块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MCU通过无线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参阅图3所示,为智能模块1的爆炸图,智能模块1还包括上盖11、壳体12、底盖15和磁铁14,所述壳体12分别与上盖11和下盖连接,所述磁铁14设置在底盖15上,所述智能装置13设置在磁铁14上。所示上盖11与下盖通过螺钉16固定连接,同时螺钉16将智能装置13也固定在智能模块1内部。参阅图4所示,为智能模块1的俯视图,所述智能模块1的底盖15上设有与哑铃2凸点24相配合的凹坑17。智能模块1的底盖15上设有四个凹坑17,该实施例的凹坑17内设有弹簧脚针18,所述弹簧脚针18与微处理器MCU连接。弹簧脚针18用于检测凹坑17内是否有凸点24,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微处理器MCU,微处理器MCU根据弹簧脚针18的反馈结果,处理后给出与智能模块1连接的哑铃配重块22的重量。该实施例的智能模块1的四个凹坑17,其中一个用于短接,其他三个用于反馈哑铃配重块22的重量。该实施例的上盖11和底盖15均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壳体12为铝合金材料。该实施例的智能模块1的供电电源采用的是可充电电源,智能模块上1设有充电接口,该实施例的充电接口采用Type-C型充电接口。该实施例的哑铃2包括重量识别标志牌21、哑铃配重块22和把手23,把手23两端设有哑铃配重块22,哑铃配重块22与把手23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哑铃配重块22有多种类型,例如3磅、5磅、7磅、10磅、15磅、20磅、25磅等,每个哑铃配重块22上设有重量识别标志牌21,用于识别该哑铃配重块22的重量,参阅图5所示。且该重量识别标志牌21上设有凸点24,不同重量的哑铃配重块22的重量识别标志牌21上凸点24均不同。智能模块1与哑铃2相配合后,智能模块1内的磁体将智能模块1吸附在哑铃配重块22上,哑铃配重块22上的凸点24与智能模块1上的凹坑17结合在一起。智能模块1的凹坑17内有凸点24,该凹坑17内的弹簧脚针18被压下。弹簧脚针18即是一个开关,凸点24将弹簧脚针18压下,则开关闭合,否则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表一为哑铃配重块22重量与智能模块1凹坑17内三个弹簧S1、S2、S3的之间关系S3/S2/S1重量型号00130105100701110101151102011125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计算用户使用哑铃2的运动次数,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微处理器MCU。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的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微处理器MCU通过蓝牙与手机进行通讯,将用户使用的哑铃2重量和运动次数传输给手机,为用户科学计算锻炼消耗的卡路里,对整体的健身计划做宏观调控。需要说明的是,无线模块不限于蓝牙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无线模块还可为WIFI模块、4G模块或3G模块。该实施例的额提醒模块为呼吸灯控制电路,当用户移动哑铃2时,加速度传感器感检测到,微处理器MCU控制呼吸灯亮。呼吸灯状态还可表示使用时的不同模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哑铃配重块22上设置螺纹及中心凸台,在智能模块1上设置对应螺纹,智能模块1的凹坑17内压力传感器,哑铃配重块22与智能模块1通过螺纹连接。不同重量的哑铃配重块22与智能模块1连接时旋入不同程度,中心凸台对于智能模块1凹坑17内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不同,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反馈给微处理器MCU,微处理器MCU处理后得到哑铃配重块22的重量。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