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绳打击训练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4287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绳打击训练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棒球运动和垒球运动训练用的拉绳打击训练球。



背景技术:

拉绳打击训练球是击球员练习击球能力的一种专业训练器材,通过训练击球员的反应能力、眼力、判断力、击球能力等,达到提高击球员的攻击能力及打击能力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棒球、垒球训练球功能单一,只能一人拉绳一人站在对面端拿棒进行练习打击。而且该打击球的钩子在进行打击练习的时候容易发生脱钩抛出和球回到起点的时候反震力过强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棒球、垒球的拉绳打击训练球。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绳打击训练球,包括拉绳和沿着所述拉绳往复来回移动的打击球,还包括两个手把和环形扣钩,所述手把的手柄上设有锁紧用的螺母弹簧扣,所述手把的下方设有用于固定拉绳的固定夹,所述打击球设有贯穿其中的通孔,所述拉绳的两端同时穿过所述打击球的通孔后分别固定在所述手把下方的固定夹上,所述环形扣钩固定在所述打击球另一侧的拉绳上,从而将拉绳与手把连接起来,打击球即可沿着拉绳往复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把下方的两端设有与手把连成一体的前缘,前缘的内侧与所述固定夹之间填充有海绵,减缓拉绳的震动和打击回来的球撞击手把部位的撞击力,避免震伤手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由底板和垂直设置在底板中心的用于系结所述拉绳的连接杆组成,底板中心设有穿绳孔,所述拉绳的两端穿过穿绳孔后分别系结在连接杆上,从而将拉绳和手把连接起来。

优选的,所述环形扣钩材质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手把上设置螺母弹簧扣,使将手把亦可紧紧固定在固定杆上,实现双人对攻训练;本实用新型在拉绳的上设置不锈钢环形扣钩,在手把下端设有固定夹,增加连接处的强度和稳固性,避免打击球往复移动过程发生扣钩滑脱导致拉绳脱落。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棒球、垒球的拉绳打击训练球,通过在手把前缘内侧设置海绵,减缓拉绳的震动和打击回来的球撞击手把部位的撞击力,避免震伤手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手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打击球;2-拉绳;3-手把;4-环形扣钩;5-海绵;31-前缘;32-螺母弹簧扣;33-固定夹;331-连接杆;332-穿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棒球、垒球的拉绳打击训练球,包括拉绳2、打击球1、两个手把3和环形不锈钢环形扣钩4。手把3的手柄上设有锁紧用的螺母弹簧扣32,下方设有用于固定拉绳2的固定夹33。固定夹33由底板和垂直设置在底板中心的用于系结拉绳2的连接杆331组成,底板中心设有穿绳孔332;打击球1设有贯穿其中的通孔,拉绳2的两端依次穿过打击球1的通孔、固定夹33的穿绳孔332后分别系结在固定夹33的连接杆331上,环形扣钩4固定在打击球1另一侧的拉绳2上,从而将拉绳2与手把3连接起来,打击球1即可沿着拉绳2往复来回移动。

手把3的下方两端设有与手把3连成一体的前缘31,前缘31的内侧与固定夹33之间还填充有海绵5,固定夹33包裹在海绵5内,减缓拉绳2的震动和打击回来的球撞击手把3部位的撞击力,避免震伤手掌。

本实施例的拉绳2打击球1可以用于单人训练,亦可实现双人对攻训练。可以提高击球员的反应能力、眼力、判断力、击球能力等,从而提高击球员的攻击能力及打击能力。

单人打击训练时,将拉绳2上的环形扣钩4固定在一根固定杆上,协助者双手分别握住一个手把3,拉直拉绳2后慢慢将手把岔开,使原来并拢在一起的两段拉绳2分开,在两根拉绳2的张力的作用下,位于拉绳2上的打击球1就会向环形扣钩4方向移动,此时,训练员手持棒球棍站在环形扣钩4前方适当位置等待打击球1过来,待打击球1移动到攻击范围内,训练员挥棒击向打击球1,使打击球1球沿着拉绳2向协助者所在方向返回;由于协助者通过手把3将拉绳2岔开一定角度,打击球1速度降为零后,再次飞向训练员,训练员再次击球,如此往复训练。

双人对攻训练时,先将拉绳2上的环形扣钩4固定在一根固定杆上,拉直拉绳2,再通过手把3上的螺母弹簧扣32将两个手把3固定在另一根固定杆上,使与两个手把3连接的两段拉绳2并拢,两训练员相向站立,一人将打击球1打向另一人,另一人还击,如此往复训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