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螺旋减压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4404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手持螺旋减压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娱乐身心释放压力的手持螺旋减压玩具。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生活的快节奏除了带来高效率的办公生活和学习,也伴随着较高的办公、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较好的发泄,则会对当事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螺旋减压玩具,其能够通过简单有趣的设计结构实现在学习工作之余排除压力,降低工作、学习、生活等压力造成的对身心负面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螺旋减压玩具,包括手持夹持部,玩具本体,所述玩具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透明顶盖,在中部安装有中轴和滚球,中轴的顶部安装有至少两个推杆,推杆和滚球均位于底板与透明顶盖构成的空间内,在中轴的底部安装有带有回复弹簧的中轴固定座及线盒,线盒通过拉线和导向轮与拉杆连接;所述玩具本体上还安装有通过长度逐渐增加的支撑杆连接的螺旋轨道,螺旋轨道包括轨道进口和轨道出口,轨道进口和轨道出口分列于玩具本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旋轨道包括底部轨道面和位于底部轨道面上的圆形孔。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圆形孔对应螺旋轨道的位置处安装有磁铁,磁铁通过辅助支架安装在支撑杆上。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推杆与滚球的接触面均为圆弧形面。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中轴与推杆之间采用固定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轨道及轨道内设置的机关结构,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分散使用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长时间积攒的压力,并且能够通过设置的结构实现多种形式的玩法,提高观赏娱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玩具本体;2、支撑杆;3、轨道出口;4、推杆;5、磁铁;6、圆形孔;7、底部轨道面;8、辅助支架;9、轨道进口;10、螺旋轨道;11、中轴;12、手持夹持部;13、底板;14、中轴固定座;15、拉线;16、拉杆;17、导向轮;18、透明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手持螺旋减压玩具,包括玩具本体1,在玩具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透明顶盖18,在玩具本体1的中部安装有底板13,在玩具本体1的底部为底盖,所述透明顶盖18和底板13之间安装有推杆4,推杆4位于中轴11上,中轴11安装于底盖的中轴固定座14上并穿过底板13与透明顶盖18连接,中轴11可在中轴固定座14上转动并且两者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有用以复位的回复弹簧。所述玩具本体1的周围安装有螺旋轨道10,螺旋轨道10上的轨道进口9和轨道出口3位于玩具本体1的两侧,且通过长度逐渐增加的支撑杆2与玩具本体1连接。

实施例2:一种手持螺旋减压玩具,其中在螺旋轨道10的底部为渐窄的底部轨道面7,底部轨道面7上开有若干间距不等的圆形孔6,圆形孔6与螺旋轨道10上的磁铁5对应,磁铁5通过辅助支架8安装于支撑杆2上,滚球采用易于铁质材料制成。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实施例3:一种手持螺旋减压玩具,其中所述推杆4采用圆弧形的扇叶结构,且分为4个分布于中轴11的外表面,所述推杆4采用固定螺栓与中轴11连接。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鉴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在使用时,其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来实现位于底板13与透明顶盖18之间的滚球运动,并且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推杆4绕着中轴11转动,推杆11带动滚球一起运动并且将滚球推入轨道进口9内。

进入到轨道进口9内后,滚球会因为旋转作用中离心力的作用沿着螺旋轨道10运动。在螺旋轨道10的两侧为轨道侧壁,在螺旋轨道10的顶部为透明的轨道盖板,在螺旋轨道10的底部为底部轨道面7,底部轨道面7与滚球接触的位置处为倾斜面,能够保证滚球在螺旋轨道10中向前运行的稳定性。该稳定性的增加是因为底部轨道面7与滚球接触的面积增加,保证了向前运动的平稳性,而阻止了滚球向两侧运动的可能性,避免滚球与螺旋轨道10两个侧壁碰撞而造成轨迹运行不稳定。

由于手指旋转的过程不一,则提供的离心力也不同,滚球在沿着底部轨道面7向前运动时,可能会停留在设定的圆形孔6的内部。圆形孔6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乐趣与排除压力的作用。使用者可根据不同间距设置的圆形孔6来实现滚球在不同圆形孔6内,能够极大的激发使用者的兴趣,促进使用本实用新型释放压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旋轨道10为倾斜设置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即螺旋轨道10的轨道进口9低于螺旋轨道10的轨道出口3,使得滚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降低,并且能够达到停止在圆形孔6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通过手指夹持部12来固定在手指的指根部,并通过指尖带动拉杆16。拉杆16为圆环结构,指尖能够套入该圆环结构内。当指尖向下运动时,带动套在手指上的拉杆16,拉杆16带动与之连接的拉线15,拉线15缠绕于中轴11上,由于中轴11的底部与中轴固定座14连接的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在中轴11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复位至原始状态的动能。根据图2所示,拉线15缠绕于中轴11的位置位于复位弹簧的上方,即中轴固定座14的位置上方。

当拉线15通过导向轮17带动中轴11转动时,中轴11随之旋转,并带动中轴11上方安装的推杆4旋转。推杆4位于透明顶盖18和底板13的中间,推杆4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中轴11上,推杆4在上述两个部位构成的空间内自由旋转,上述空间位置的两侧开有螺旋轨道10的轨道进口9和轨道出口3。轨道进口9和轨道出口3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轨道进口9的位置要高于轨道出口3的位置,这样能够通过相对位置差的关系实现滚球在上升过程中通过势能增加的因素降低动能,达到通过控制动能大小的目的来落入圆形孔6的内部。

滚球同样位于透明顶盖18和底板13构成的空间中,并且分布于推杆4隔离出的间隔中。推杆4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滚球运动,滚球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到螺旋轨道10的轨道进口3中。滚球在沿着螺旋轨道10运动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这是由于螺旋轨道10通过长度逐渐增加的支撑杆2与玩具本体1连接的关系,玩具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乐趣与动手能力,更好地分散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压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旋轨道10上设置有间距不等的圆形孔,圆形孔6的直径要小于滚球的直径,这样能够使得滚球落入到圆形孔6的内部但不至于掉落。同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有助于稳定滚球停止状态的装置,即在圆形孔6的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磁铁5,磁铁5的目的在于当滚球6速度较低时能够稳定停止在圆形孔6的位置处,也能够影响高速度运行的滚球6运行状态,减少其通过螺旋轨道10全程的成功率,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压玩具的挑战性。需要说明的是,磁铁5的磁性较小,仅能够作用于圆形孔6的位置区域,而不对相邻的圆形孔6造成影响或较小的影响。通过晃动即可实现滚球与磁铁5的分离,使得滚球重新沿着螺旋轨道10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