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剖腹产后恢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323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剖腹产后恢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剖腹产后恢复设备。



背景技术:

在剖腹产手术后,产妇要特别注意自我护理,通过日常的生活小细节,注意产后保健,加强运动等方面促进剖腹产手术后的恢复,只要体力允许,产后应该尽量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增加肠蠕动的功能,促进子宫复位,而且还可避免发生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腹产术后10天左右,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开始进行健身锻炼,一般的锻炼方式为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上举伸直,做仰卧起坐;俯位,两腿屈向胸部,大腿与床垂直并抬起臀,胸部与床贴紧,此种锻炼方法枯燥乏味,并且对于剖宫产的产妇来说动作难度较大,产妇很难坚持锻炼,容易放从而无法达到恢复的效果,因此,如何能够减小锻炼的难度,使产妇能够坚持锻炼,同时又能起到恢复的作用,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剖腹产后恢复设备,方便剖宫产患者术后身体的快速恢复。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医用剖腹产后恢复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中部有旋转轴穿过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铰接旋转轮中部,所述旋转轮的偏心处铰接T形连杆的一端,所述T形连杆另一端穿过座椅下方的空槽铰接对称的滑轮,所述座椅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所述T形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对称的把手,每个所述把手对应铰接摇动杆的一端,每个所述摇动杆分别对应穿过旋转柱的空槽,每个所述摇动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按摩球,每个所述旋转柱分别对应铰接支撑杆顶端,每个所述支撑杆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两侧边缘固定连接对称的固定板二,每个所述固定板二分别对应铰接有脚踏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旋转柱的空槽为长孔形,每个所述摇动杆为V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把手和所述摇动杆通过万向节铰接。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产妇坐在座椅上,双手握住把手,双脚踩住脚踏板,向前圆周推动把手,把手带动T形连杆前端向前推动,从而沿着旋转轮偏心处向前做圆周运动,T形连杆另一端通过滑轮在座椅底下的空槽内向前滑动,由于旋转柱可以跟随摇动杆转动,因此把手通过圆球形铰接处带动摇动杆在旋转柱的支撑下向内侧聚拢,此时按摩球在摇动杆的带动下锤动人体背部,此时人员向后拉动把手做圆周运动,此时T形连杆的前端向后带动旋转轮转动,T形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滑轮在座椅的空槽内向后运动,同时把手带动摇动杆向两侧张开,此时按摩球向两侧张开,如此反复运动,完成产妇的俯卧和坐立交替动作,锻炼产妇的腹部肌肉,同时通过按摩球实现捶背按摩的功能,实现产后的恢复和护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旋转柱,2、摇动杆,3、支撑杆,4、按摩球,5、T形连杆,6、座椅,7、滑轮,8、底座,9、固定板二,10、脚踏板,11、旋转轮,12、旋转轴,13、固定板一,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8,其特征是:所述底座8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固定板一13,所述固定板一13中部有旋转轴12穿过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12的一端,所述旋转轴12的另一端铰接旋转轮11中部,所述旋转轮11的偏心处铰接T形连杆5的一端,所述T形连杆5另一端穿过座椅7下方的空槽铰接对称的滑轮7,所述座椅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8,所述T形连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对称的把手14,每个所述把手14对应铰接摇动杆2的一端,每个所述摇动杆2分别对应穿过旋转柱1的空槽,每个所述摇动杆2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按摩球4,用于对产妇后背进行击打按摩,每个所述旋转柱1分别对应铰接支撑杆3顶端,每个所述支撑杆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8,所述底座8两侧边缘固定连接对称的固定板二9,每个所述固定板二9分别对应铰接有脚踏板10。

每个所述旋转柱1的空槽为长孔形,每个所述摇动杆2为V形。

所述把手14和所述摇动杆2通过万向节铰接,可以进行多个方向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产妇坐在座椅6上,双手握住把手14,双脚踩住脚踏板10,向前圆周推动把手14,把手14带动T形连杆5前端向前推动,从而沿着旋转轮11偏心处向前做圆周运动,T形连杆5另一端通过滑轮7在座椅6底下的空槽内向前滑动,由于旋转柱1可以跟随摇动杆2转动,因此把手14通过圆球形铰接处带动摇动杆2在旋转柱1的支撑下向内侧聚拢,此时按摩球4在摇动杆2的带动下锤动人体背部,此时人员向后拉动把手14做圆周运动,此时T形连杆5的前端向后带动旋转轮11转动,T形连杆5的另一端通过滑轮7在座椅6的空槽内向后运动,同时把手14带动摇动杆2向两侧张开,此时按摩球4向两侧张开,如此反复运动,完成产妇的俯卧和坐立交替动作,锻炼产妇的腹部肌肉,同时通过按摩球4实现捶背按摩的功能,实现产后的恢复和护理。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