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跳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607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跳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跳绳。



背景技术:

跳绳是一种常见的体育运动器材,跳绳运动也是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必修项目。而传统跳绳只是在绳体两端各连接一个手柄,并且绳体一般采用较软的绳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绳体较软,在跳绳过程中,绳子会产生飘飞,影响跳绳。若选用较重的绳子,跳绳在使用过程中绳体与手柄之间易产生扭力。虽然市面上也有在手柄处设置轴承以克服扭力作用的设计,但该设计存在不便于调节绳体长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跳绳,不仅避免使用时绳体飘飞,而且方便调节绳体长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跳绳,包括绳体和分别设置于绳体两端的两个手柄,两个手柄分别称之为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绳体由与第一手柄连接的第一绳体段、与第二手柄连接的第二绳体段以及连接第一绳体段和第二绳体段的第三绳体段组成,第三绳体段与第一绳体段和第二绳体段的连接处均设为配重接头,配重接头包括与第三绳体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与第一绳体段或第二绳体段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如下: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设有螺柱,第二连接件上与螺柱对应部位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孔,螺柱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如下: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设有固定杆,第二连接件上与固定杆对应部位开设有相配合的固定套,固定杆插入对应的固定套并通过弹性件卡接连接。

所述配重接头整体呈椭圆体。

所述第一绳体段和第二绳体段均为轻质绳,所述第三绳体段为重质绳。

所述手柄前端安装有轴承,第一绳体段与第二绳体段的端部分别插接入对应的轴承内。

所述轴承的内圈处均安装有向外呈缩口状的锥套,所述绳体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锥套内并与其卡接连接。

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所述第三绳体段由多个绳节组成,相邻绳节之间通过字母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绳体由第一绳体段、第二绳体段以及第三绳体段组成,第三绳体段与第一绳体段和第二绳体段的连接处均设为配重接头,从而避免在跳绳过程中绳体发生飘飞现象。

而且配重接头包括与第三绳体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与第一绳体段或第二绳体段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通过拆开配重接头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将第三绳体段取下,进而可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三绳体段,实现绳体整体长度的调节。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可采用螺柱与螺纹孔的配合方式、以及固定杆与固定套的弹性卡接方式,上述设计方式便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的固定或拆卸,且成本低,易于生产推广。

所述配重接头整体呈椭圆体,椭圆体的流线设计,避免伤人,且减小空气阻力。

所述第一绳体段和第二绳体段均为轻质绳,所述第三绳体段为重质绳,采用组合式设计,既避免绳体飘飞,并且尽量减轻绳体重量。

所述手柄前端安装有轴承,第一绳体段与第二绳体段的端部分别插接入对应的轴承内,以克服跳绳在使用过程中绳体与手柄之间产生的扭力。并且,本实用新型中轴承选用圆锥滚子轴承,其相比普通轴承能够承受径向负荷和单一方向轴向负荷,增强使用寿命。

所述轴承的内圈处均安装有向外呈缩口状的锥套,所述绳体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锥套内并与其卡接连接,便于绳体在轴承处的连接安装。

所述第三绳体段由多个绳节组成,相邻绳节之间通过字母扣连接,便于调节第三绳体段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避免使用时绳体飘飞,而且方便调节绳体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的配重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跳绳,包括绳体和分别设置于绳体两端的两个手柄,两个手柄分别称之为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22,所述绳体由与第一手柄11连接的第一绳体段1、与第二手柄22连接的第二绳体段2以及连接第一绳体段1和第二绳体段2的第三绳体段3组成,其中,第一绳体段1和第二绳体段2均为轻质绳,所述第三绳体段3为重质绳,采用组合式设计,既避免绳体飘飞,并且尽量减轻绳体重量。

并且第三绳体段3与第一绳体段1和第二绳体段2的连接处均设为配重接头,从而避免在跳绳过程中绳体发生飘飞现象。配重接头4包括与第三绳体段3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1和与第一绳体段1或第二绳体段2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通过拆开配重接头4的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可将第三绳体段3取下,进而可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三绳体段,实现绳体整体长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如下:第一连接件41的端部设有螺柱43,第二连接件42上与螺柱43对应部位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孔,螺柱43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上述设计便于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的固定或拆卸,且成本低,易于生产推广。

所述配重接头4整体呈椭圆体,避免伤人,且减小空气阻力。

所述手柄前端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5,圆锥滚子轴承5的内圈处均安装有向外呈缩口状的锥套6,第一绳体段1与第二绳体段2的端部分别插接入对应的锥套6内并与其卡接连接,从而以服跳绳在使用过程中绳体与手柄之间产生的扭力。并且,本实用新型选用圆锥滚子轴承,其相比普通轴承能够承受径向负荷和单一方向轴向负荷,增强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绳体段3由多个绳节组成,相邻绳节之间通过字母扣连接,便于调节第三绳体段的长度。多段绳节通过字母扣连接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避免使用时绳体飘飞,而且方便调节绳体长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如下:第一连接件41的端部设有固定杆44,第二连接件42上与固定杆44对应部位开设有相配合的固定套,固定杆44与对应的固定套通过弹性件卡接连接,上述设计便于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的固定或拆卸,且成本低,易于生产推广。

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两种方案,其可以为现有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的任何一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