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429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球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球类游戏用具,尤指一种球门架。



背景技术:

依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M266087号新型专利案,为一种「可伸缩折迭的球门构造」,其揭露有一门框(10)、网框(50)及底座(20)的外管(11)(13)(51)(21)及内管(12)(14)(52)(22)对合插接端设置调整组(60),并在门框(10)及底座(20)根缘部交接侧设置一折迭组件(30)。从而,若要将其球门构造展开并设置球网,必须由诸多外内和内管插接,再由所述调整组(60)和折迭组件(30)连结,即有构件复杂而造成组装上的不便。再者,若只由折迭组件(30)的调整而为简单的收折(如其第六图所示),也仅是高度降低,而宽度仍维持原来的尺寸,故可缩小的体积有限。

又依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M300127号新型专利案,为一种「折合式球门栏架」,揭露由立框架组(10)、横框架组(11)、支撑框架组(12)以及固定套管组(13)所构成,其中各框架组(10、11、12)所用的杆体(20)间设有枢接件(3),且有固定套管组(13)以套管(130)在枢接件(3)处定位,故可展开而设置球网,或立框架组(10)、横框架组(11)以及支撑框架组(12)的各杆体(20)可分别以枢接件(3)为中心枢转收折以缩小其体积。然而,杆体(20)分别设置枢接件(3),虽可枢转收折而缩小体积,惟枢接件(3)需搭配固定套管组(13)的套管(130)使用始能定位,除了造成构件成本居高不下,且在组装或收折时,因枢接件(3)多而仍在操作上有不便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球门架,通过连接件、复数支撑件及复数立杆的简单结构构成球门架,且欲安装球网而形成球门时可枢摆复数支撑件而快速展开,并且通过球网设置于复数立杆之间,让复数立杆被球网拉紧时,即通过球网的拉力而固定球门架于展开状态,无需另外设置固定的构件,而在组装时构件单纯且组装简单,且欲收纳球门架时可枢摆复数支撑件而快速收折,藉此可达到构件成本低且展开或收折时具便利性的功效。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门架,为一支架在展开状态时设置球网而形成球门,该支架包括复数支撑件、至少一连接件以及复数立杆,该复数支撑件可枢转地连接于该至少一连接件,且该至少一连接件对应所设的该复数支撑件皆设有一阻挡部,该支架在该复数支撑件被对应的阻挡部阻挡时为该展开状态,该复数立杆在该展开状态时可设在该复数支撑件而立着或可被拆离,且该复数支撑件受该球网及对应的阻挡部的限制,使其展开态状维持固定。

其中,该支架具有一前述的连接件、两个前述的支撑件以及两个前述的立杆,该连接件具有两个基板在一端固接且往另一端相互以一夹角渐开,各基板为该阻挡部而在相对的两侧有两个朝外伸设的侧板,任一基板和其两侧的两个侧板间形成一槽部,在该两个槽部的两端有两个相对远离的第一开放端和两个相对靠近的第二开放端,且该两个槽部分别具有一和其基板相对的开放侧;该两个支撑件分别在两端皆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且分别以其第一端枢接在一前述槽部两侧的侧板,且各支撑件可通过该开放侧而枢摆于其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之间,该两个支撑件可往各该第一开放端枢摆至被各该基板阻挡而沿该夹角延伸,或往各该第二开放端枢摆至该两个支撑件相互靠拢,各该支撑件在第二端分别具有一立管,以供分别插设一前述的立杆。

其中,各该支撑件具有一外管和一内杆,该内杆自该外管的一端插设而可伸缩,且伸长后可由一定位件固定该内杆和该外管。

其中,该支架具有一主杆、两个前述的连接件、两个前述的支撑件以及四个前述的立杆,该主杆在形成球门时呈直线长条状,其在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枢接座,各该枢接座具有一为该阻挡部的基板和两个侧板,该基板垂直所在的主杆的长度方向,该两个侧板分别在该基板相对的两侧而朝外伸设,任一基板和其两侧的两个侧板间形成一槽部,各该槽部的两端有一第一开放端和一第二开放端,且各该槽部具有一和其基板相对的开放侧;该两个支撑件分别在两端皆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且分别以其第一端枢接在一前述槽部两侧的侧板,且各支撑件可通过该开放侧而枢摆于其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之间,该两个支撑件可往各该第一开放端枢摆至被各该基板阻挡而以该主杆的垂直方向延伸,或往各该第二开放端枢摆至沿该主杆的长度方向贴齐;该两个支撑件往各该第一开放端枢摆至被各该基板阻挡而以该主杆的垂直方向延伸时,该四个立杆中有两个前立杆立在该两个支撑件的第一端,且有两个后立杆立在该两个支撑件的第二端,前述两个前立杆在有该球网设置时被拉紧,以固定该两个支撑件的第二端的间距。

其中,拉紧该两个前立杆而固定该两个第二端的间距,为该球网。

其中,该球网以复数杆套套设在该主杆、该两个支撑件和该四个立杆,且该球网在该两个前立杆的顶端有一边条,以该边条在该两个前立杆的顶端拉紧该两个前立杆,以固定该两个支撑件的第二端的间距。

其中,各该支撑件在第二端分别具有一前立管,且该主杆两端的枢接座分别具有一后立管,该两个前立杆插设于该两个前立管而立在该两个支撑件的第二端,且该两个后立杆插设于该两个后立管而立在该两个支撑件的第一端。

其中,该主杆有一连接座和两个横杆,其中该连接座概呈矩形管状而具有位置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和两个第二侧,其中一第一侧具有一位置居中的第一开口和两个位置偏向两端的两个第一挡板,另一第一侧则具有一位置居中的第二挡板和两个位置偏向两端的两个第二开口;各该横杆的一端具有一前述的枢接座,且另一端具有一枢接端,各该横杆以其枢接端自该第二开口穿入该连接座,且被枢接在该两个第二侧,并略为伸出所在位置处的第一开口,该两个横杆可枢摆至和该连接座的长度方向平行且被该第一挡板阻挡而为前述的直线长条状,或各该横杆可往该连接座的同一侧枢摆。

其中,各该侧板皆呈L形而具有相连的一长部和一短部,该短部沿该主杆的长度方向凸出在该长部远离其基板的一侧;各该支撑件在第一端具有一侧向凸出的枢接块而对应各该侧板呈L形,且各该支撑件以其枢接块枢设在各枢接座的两个侧板的短部间,可供该两个支撑件可往各该第一开放端枢摆至被各该基板阻挡,而在该主杆为前述的直线长条状时以该主杆的垂直方向延伸,或在各该横杆往该连接座的同一侧枢摆时,该两个支撑件可往各该第二开放端枢摆至沿各该横杆的长度方向而贴齐。

其中,各该支撑件具有一外管和一内杆,该内杆自该外管的一端插设而可伸缩,且伸长后可由一定位件固定该内杆和该外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门架,通过连接件、复数支撑件及复数立杆的简单结构构成球门架,且欲安装球网而形成球门时可枢摆复数支撑件而快速展开,并且通过球网设置于复数立杆之间,让复数立杆被球网拉紧时,即通过球网的拉力而固定球门架于展开状态,无需另外设置固定的构件,而在组装时构件单纯且组装简单,且欲收纳球门架时可枢摆复数支撑件而快速收折,藉此可达到构件成本低且展开或收折时具便利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球门架设置球网而形成球门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球门架的分解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两个支撑件相对于连接件摆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撑件在内杆相对外管伸缩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球门架收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球门框设置球网而形成球门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球门框的分解配置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两个支撑件和枢接座的枢设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两个支撑件相对于枢接座摆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杆在内杆相对外管伸缩的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两个横杆和连接座的枢设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两个横杆相对于连接座摆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球门框收折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请参阅图1至图1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较佳实施例,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述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门架,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连接件1、两个支撑件2以及两个立杆3,其展开时用以设置球网4而形成球门,其中:

如图2所示,连接件1具有两个基板11在一端固接,且两个基板11往另一端相互以一夹角θ渐开,各基板11在相对的两侧有两个朝外伸设的侧板12,任一基板11和其两侧的两个侧板12间形成一槽部13,在两个槽部13的两端有两个第一开放端131和两个第二开放端132,其中两个第一开放端131相对远离,而两个第二开放端132则相对靠近,两个槽部13分别具有一和其基板11相对的开放侧133。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在两个基板11固接的一端设有一钩子14,且在两个基板11间具有一补强杆15,以钩子14供设置的球网4勾住而定位,且由补强杆15补强两个基板11间连结的强度。

如图2所示,两个支撑件2皆在两端分别有一第一端21和一第二端22,且分别以其第一端21枢接在一槽部13两侧的侧板12,且各支撑件2可通过开放侧133而枢摆于第一开放端131和第二开放端132之间。如图2至图3所示,两个支撑件2可往各第一开放端131枢摆至被各基板11阻挡,此时两个支撑件2不能再相互靠近,故而沿着夹角θ延伸,此时即为展开状态;或者,两个支撑件2也可往各第二开放端132枢摆,因两个第二开放端132相对靠近,此时两个支撑件2可枢摆至相互靠拢,此时即为收折状态。

如图1所示,两个立杆3在两个支撑件2往各第一开放端131枢摆至被各基板11阻挡而沿夹角θ延伸时,两个立杆3分别立在各支撑件2的第二端22,两个立杆3之间在有球网4设置时被拉紧,因而固定两个支撑件2的第二端22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拉紧两个立杆3而固定两个支撑件2的第二端22的间距为球网4,而本实施例的球网4,以复数杆套41套设在两个支撑件2和两个立杆3,且球网4在两个立杆3的顶端有一边条42,以此边条42在两个立杆3的顶端拉紧两个立杆3,使两个支撑件2的第二端22的间距得以固定。此述直接由球网4拉紧两个立杆3仅为一种实施态样,在不同的态样下,亦可利用其他器具(例如绳索或拉杆)拉紧两个立杆3,亦可达到使两个支撑件2的第二端22的间距得以固定的效果。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各支撑件2在第二端22分别具有一立管23,各立杆3插设于对应的立管23而立在对应的支撑件2的第二端22。又如图4所示,本实施的各支撑件2具有一外管24和一内杆25,该内杆25自外管24的一端插设而可伸缩,且伸长后可由一定位件26固定内杆25和外管24。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件2在前述展开状态时,始将内杆25相对于外管24伸长,以配合所形成的球门深度,而在前述收折状态时,则将内杆25相对于外管24缩回,让支撑件2的整体长度减短而易于收折。

上述实施例的球门架,当要设置球网4而形成球门时,只需要将两个支撑件2往各第一开放端131枢摆,而当支撑件2枢摆到底时会至被基板11阻挡,此时两个支撑件2自然沿着连接件1的两个基板11的夹角θ而延伸,且两个立杆3在有球网4设置时被拉紧而固定两个支撑件2的第二端22的间距,而如图1所示,让球网4得以设置而张开以形成球门;若要收折时,则在球网4拆离之后,如图3所示再将两个支撑件2往连接件1的各第二开放端132枢摆,直至两个支撑件2相互靠拢,即可如图5所示的状态收纳。

由上述的说明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连接件1、两个支撑件2及两个立杆3的简单结构构成球门架,在欲安装球网4而形成球门时可枢摆两个支撑件2而快速展开,且利用球网4的设置而以其拉力将两个立杆拉紧,故无须另外设置固定的元件即可固定两个支撑件2的第二端22的间距,且欲收纳球门架时可枢摆两个支撑件2而快速收折,相对于已知的球门结构而言,组装时构件单纯且组装简单,可达到构件成本低的功效,且在展开或收折时快速且方便,兼具使用上具便利性的功效。

当然,本实用新型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6至图1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包括一主杆5、两个支撑件6以及四个立杆7、8,其展开时用以设置球网9而形成球门,其中:

如图6至图7所示,主杆5在形成球门时呈直线长条状,主杆5在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枢接座51,各该枢接座51如图7至图8所示,具有一基板511和两个侧板512,基板511垂直于主杆5的长度方向,两个侧板512分别在基板511相对的两侧而朝外伸设,任一基板511和其两侧的两个侧板512间形成一槽部513,各槽部513的两端有一第一开放端514和一第二开放端515,且各槽部513具有一和其基板511相对的开放侧516。

如图7至图8所示,两个支撑件6皆在两端分别有一第一端61和一第二端62,且分别以其第一端61枢接在一槽部513两侧的侧板512,且各支撑件6可通过开放侧116而枢摆于其第一开放端514和第二开放端515之间。如图9所示,两个支撑件6可往各第一开放端514枢摆至被各基板511阻挡,两个支撑件6此时会以主杆5的垂直方向延伸,此时即为展开状态;或者,两个支撑件6亦可往各第二开放端515枢摆,至两个支撑件6沿主杆5的长度方向贴齐,此时即为收折状态。

如图6所示,四个立杆7、8在该两个支撑件6往各第一开放端514枢摆至被各基板511阻挡而以主杆5的垂直方向延伸时,两个前立杆7立在两个支撑件6的第一端61,两个后立杆8立在两个支撑件6的第二端62,两个前立杆7在有球网9设置时被拉紧,以固定两个支撑件6的第二端62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拉紧两个前立杆7而固定两个支撑件6的第二端62的间距为球网9,而本实施例的球网9,以复数杆套91套设在主杆5、两个支撑件6和四个立杆7、8,且球网9在两个前立杆7的顶端有一边条92,以此边条92在两个前立杆7的顶端拉紧两个前立杆7,使两个支撑件6的第二端62的间距得以固定。此述直接由球网9拉紧两个前立杆7仅为一种实施态样,在不同的态样下,亦可利用其他器具(例如绳索或拉杆)拉紧两个前立杆7,亦可达到使两个支撑件6的第二端62的间距得以固定的效果。

如图6至图7所示,各支撑件6在第二端62分别具有一前立管63,且主杆5两端的枢接座51分别具有一后立管517,两个前立杆7插设于两个前立管63而立在两个支撑件6的第二端62,且两个后立杆8插设于两个后立管517而立在两个支撑件6的第一端61。又如图7和图10所示,本实施的各支撑件6具有一外管64和一内杆65,内杆65自外管64的一端插设而可伸缩,且伸长后可由一定位件66固定内杆65和外管64。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件6在前述展开状态时,始将内杆65相对于外管64伸长,以配合所形成的球门深度,而在前述收折状态时,则将内杆65相对于外管64缩回,让支撑件6的整体长度减短而易于收折。

如图7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主杆5有一连接座52和两个横杆53,其中连接座52概呈矩形管状而具有位置相对的两个第一侧521、522和两个第二侧523,第一侧521具有一位置居中的第一开口524和两个位置偏向两端的两个第一挡板525,第一侧522则具有一位置居中的第二挡板526和两个位置偏向两端的两个第二开口527。如图11至图12所示,各横杆53的一端具有一枢接座51,且另一端具有一枢接端531,各横杆53以其枢接端531自第二开口527穿入连接座52,且被枢接在两个第二侧523,并略为伸出所在位置处的第一开口524,两个横杆53可枢摆至和连接座5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两个横杆53被第一挡板525阻挡而为前述的直线长条状;或者,各横杆53可往连接座52的同一侧枢摆。

如图11至图12所示,各侧板512皆呈L形而具有相连的一长部518和一短部519,短部519沿主杆5的长度方向凸出在长部518远离基板511的一侧。各支撑件6在第一端61具有一侧向凸出的枢接块27而对应各侧板512呈L形,且各支撑件6以其枢接块27枢设在各枢接座51的两个侧板512的短部519间,可供两个支撑件6可往各第一开放端514枢摆至被各基板511阻挡,而在主杆5为前述的直线长条状时以主杆5的垂直方向延伸;或者,在各横杆53往连接座52的同一侧枢摆时,两个支撑件6可往各第二开放端515枢摆至沿各横杆53的长度方向而贴齐。

上述实施例的球门框,当要设置球网9而形成球门时,只需要将两个横杆53相对于连接座52枢摆而展开呈直线长条状,并将各支撑件6在所在的枢接座511往各第一开放端514枢摆,而当支撑件6枢摆到底时会至被基板511所阻挡,此时两个支撑件6自然沿着枢接座51的两个基板511而在主杆5的垂直方向延伸呈U形,并将两个前立杆7和后立杆8分别立在两个前立管63和两个后立管517,当两个前立杆7在有球网9设置时会被拉紧,因而固定两个支撑件6在第二端62的间距,而如图6所示,让球网9得以设置而张开以形成球门;若要收折时,则在球网4拆离之后,将支撑件6的内杆65缩回外管64,再将两个支撑件6往枢接座51的各第二开放端515枢摆,直至两个支撑件6贴齐两个横杆53,再将各横杆53往连接座52的同一侧枢摆,即可如图13所示的状态收纳。

通过主杆5、两个支撑件6及四个立杆7、8的简单结构以构成球门框,当主杆长度的需求短时可仅为一杆体而无分段,此时若欲安装球网9而形成球门时可枢摆两个支撑件6而快速展开,且利用球网9的设置而以其拉力将两个前立杆7拉紧,故无须另外设置固定的元件即可固定两个支撑件6的第二端62的间距,且欲收纳球门框时可枢摆两个支撑件6而快速收折,若主杆长度的需求较长时,可如前所述以一连接座52枢接两个横杆53,在两个横杆53展开而和连接座52平行时呈直线长条状,但仍可将两个横杆53往连接座52的同一侧枢摆,仍可快速展开和快速收折,故相对于已知的球门结构而言,组装时构件单纯且组装简单,可达到构件成本低的功效,且在展开或收折时快速且方便,兼具使用上具便利性的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因此提出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