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950发布日期:2018-07-10 21:4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智能健康与运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运动能维持身体的健康,由于现代人生活忙碌,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户外进行运动,因此各种健身工具应运而生,使人们能在室内进行运动,来维持健康的身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人会承载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通过该装置,我们可以释放压力、缓解压力,已达到调节人的情绪。

由于现在科技的发达,一部分的健身工具(例如跑步机、踏步机、划船机、脚踏车等)借助与传感器结合,能提供操作者在使用该健身工具运动时,取得由身体所产生的各种输出数据,例如运动时间、运动里程数、心跳数、脉搏数、体脂率及消耗的热量等,以作为后续运动健康管理或其他可能延伸服务的参照。

然而,纯机械构造的运动工具,通常没有与传感器作结合,使操作者在使用该类型的健身工具运动时,难以取得由运动所产生的各种输出数据,进而科学的指导运动或不能为其他可能延伸服务的提供数据化的参照。

现在市面上的回弹球只是单纯的进行训练,没有智能的记录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有效次数、频率、运动强度,不能直观的表达卡路里的消耗,没有采集数据进而科学的指导运动以及应用到数据化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回弹球无法记录训练过程中的有效次数、频率、运动强度,不能直观的表达卡路里的消耗,没有采集数据进而科学的指导运动以及应用到数据化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包括头套固定装置、腰带固定装置、连接线、连接装置、拳套、回弹球体装置以及智能检测装置;所述拳套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配套使用,用于佩戴在手上;所述头套固定装置和/或腰带固定装置设有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内部,用于检测运动数据。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芯片组及电池组;所述芯片组包括:传感器、主控板及无线通讯模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所述主控板与所述传感器、无线通讯模组及电池组电连接;所述电池组还与所述传感器及无线通讯模组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还包括:MICRO-USB 接口;所述MICRO-USB接口的插拔接口设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的底面;所述MICRO-USB接口与所述电池组及芯片组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所述智能检测装置为一个锥形装置,能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适配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表面设有齿状凸起;所述智能检测装置顶端设有连接线固定端;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底面还设有一个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护盖的表面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适配。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所述传感器包括应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球体瞬间变形力度。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扣和固定扣;所述连接扣通过所述固定扣固定在所述头套固定装置或腰带固定装置上,所述固定扣采用牛筋布材质,所述球体装置为硅胶或PU 材质。因为运动器械是属于耗材的一种,极容易磨损及损坏;各个装置之间采用非一体式的结构能够有方便更换相应部件,使得整体装置不会因为一个部件损坏而失去使用用途,减少浪费。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还包括连接线固定器;所述连接线通过连接线固定器固定在所述回弹球体装置上;所述回弹球体装置内部有一个连接线通道;所述连接线通道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线固定器适配的凹槽,所述连接线从连接线通道另一端穿过并与所述连接线固定器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所述头套固定装置及腰带固定装置均包括:保护垫和固定表层;所述头套固定装置的固定表层为圆环状,所述腰带固定装置的固定表层为长条状;所述保护垫固定设于所述固定表层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处外侧。圆环状固定表层更容易贴合头部形状,并容易固定,长条状则更适合腰腹部的固定使用,且设置保护垫能够提升佩戴舒适度,并且能有效保护头部及腹部。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所述头套固定装置及腰带固定装置还包括:缓冲海绵和吸汗布;所述缓冲海绵均固定设于所述固定表层内侧;所述吸汗布设于所述缓冲海绵内侧。采用缓冲海绵能够进一步减少球体装置在运动时的冲力对头部或腰腹部造成的震动;由于运动员在运动时头部及腰腹部均会产生大量汗液,若不擦拭汗液则会流到眼睛等部位,造成不适;若使用毛巾擦拭,则会影响运动的连贯性,采用吸汗布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将汗液直接吸附,避免其进一步向下流,影响运动体验。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腰带固定装置还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钩面及毛面适配设于所述腰带固定装置两端。

更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还包括五金固定件;所述保护垫通过所述五金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表层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植入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组,准确记录运动过程中的每次击打次数、卡路里消耗及运动时长,并通过无线通讯模组将数据传输到移动终端设备上,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记录并绘制图表,链接运动圈与朋友圈等平台,结合大数据应用,分析处理训练过程中的击打次数、击打力度、时长、消耗卡路里等数据,并推荐更合理的运动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的回弹球体装置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的回弹球体装置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的智能检测装置及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的智能检测装置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的智能检测装置的又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的拳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的智能检测装置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1,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包括头套固定装置15、腰带固定装置16、连接线4、连接装置、拳套17、回弹球体装置1以及智能检测装置;所述拳套17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配套使用,用于佩戴在手上;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和/或腰带固定装置16均设有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内部,用于检测运动数据。所述拳套17为两个开孔的中空多曲面状装置,能供手掌穿过,并握拳佩戴时所述拳套17覆盖拳峰,能够对拳峰起到保护作用。所述连接线4优选为高弹橡皮筋。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芯片组3及电池组12;所述芯片组3包括:传感器31、主控板32及无线通讯模组33,所述电池组12包括多个电池;所述主控板32与所述传感器31、无线通讯模组33及电池组12电连接;所述电池组12还与所述传感器31 及无线通讯模组33电连接。还包括:MICRO-USB接口13;MICRO-USB 接口13;所述MICRO-USB接口13的插拔接口设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的底面;所述MICRO-USB接口13与所述电池组12及芯片组3电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为一个锥形装置,能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适配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表面设有齿状凸起19;所述智能检测装置顶端设有连接线固定端20;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底面还设有一个保护盖21;所述保护盖21 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护盖的表面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适配。优选的,所述保护盖21上还设有两个孔操,用于方便深入手指打开所述保护盖21。所述传感器31包括应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球体瞬间变形力度。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扣5和固定扣6;所述连接扣5通过所述固定扣6固定在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或腰带固定装置16上,所述固定扣6采用牛筋布材质,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为硅胶或PU材质。所述连接线4通过连接线固定器2固定在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上;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内部有一个连接线通道;所述连接线通道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线固定器2适配的凹槽,所述连接线4从连接线通道另一端穿过并与所述连接线固定器2固定连接。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及腰带固定装置16均包括:保护垫7和固定表层9;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的固定表层9为圆环状,所述腰带固定装置16的固定表层9为长条状;所述保护垫7固定设于所述固定表层9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处外侧。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及腰带固定装置16还包括:缓冲海绵10和吸汗布11;所述缓冲海绵10均固定设于所述固定表层9内侧;所述吸汗布11设于所述缓冲海绵10内侧。所述保护垫7采用聚氨酯保护垫;所述固定表层9采用超纤皮革。所述保护垫7采用聚氨酯保护垫具有消声减噪的功能,由于本装置是套在头部或腰腹部使用的,因而能够有效减少对头部及腹部内的脏器造成的震动损伤;固定表层9采用超纤皮革,能够有效加强透气性,帮助排汗,增强运动时的舒适度。腰带固定装置16还设有魔术贴14;所述魔术贴14的钩面及毛面适配设于所述腰带固定装置16两端。还包括五金固定件8;所述保护垫7通过所述五金固定件8固定在所述固定表层9上。

实施例2,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包括头套固定装置15、腰带固定装置16、连接线4、连接装置、拳套17、回弹球体装置1以及智能检测装置;所述拳套17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配套使用,用于佩戴在手上;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和/或腰带固定装置16均设有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内部,用于检测运动数据。所述连接线4优选为高弹橡皮筋。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芯片组3及电池组12;所述芯片组3包括:传感器31、主控板32及无线通讯模组33,所述电池组12包括多个电池;所述主控板 32与所述传感器31、无线通讯模组33及电池组12电连接;所述电池组 12还与所述传感器31及无线通讯模组33电连接。还包括:MICRO-USB 接口13;MICRO-USB接口13;所述MICRO-USB接口13的插拔接口设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的底面;所述MICRO-USB接口13与所述电池组12 及芯片组3电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为一个锥形装置,能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适配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表面设有齿状凸起19;所述智能检测装置顶端设有连接线固定端20;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底面还设有一个保护盖21;所述保护盖21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保护盖的表面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适配。所述传感器31包括应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球体瞬间变形力度。

实施例3,如图1、图2、图8及图9所示,一种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包括头套固定装置15、腰带固定装置16、连接线4、连接装置、拳套17、回弹球体装置1以及智能检测装置;所述拳套17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配套使用,用于佩戴在手上;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和/或腰带固定装置16均设有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内部,用于检测运动数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扣 5和固定扣6;所述连接扣5通过所述固定扣6固定在所述头套固定装置 15或腰带固定装置16上,所述固定扣6采用牛筋布材质,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为硅胶或PU材质。所述连接线4通过连接线固定器2固定在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上;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内部有一个连接线通道;所述连接线通道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线固定器2适配的凹槽,所述连接线4从连接线通道另一端穿过并与所述连接线固定器2固定连接。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及腰带固定装置16均包括:保护垫7和固定表层9;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的固定表层9为圆环状,所述腰带固定装置16的固定表层9为长条状;所述保护垫7固定设于所述固定表层9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处外侧。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及腰带固定装置16还包括:缓冲海绵10和吸汗布 11;所述缓冲海绵10均固定设于所述固定表层9内侧;所述吸汗布11设于所述缓冲海绵10内侧。所述保护垫7采用聚氨酯保护垫;所述固定表层 9采用超纤皮革。所述保护垫7采用聚氨酯保护垫具有消声减噪的功能,由于本装置是套在头部或腰腹部使用的,因而能够有效减少对头部及腹部内的脏器造成的震动损伤;固定表层9采用超纤皮革,能够有效加强透气性,帮助排汗,增强运动时的舒适度。腰带固定装置16还设有魔术贴14;所述魔术贴14的钩面及毛面适配设于所述腰带固定装置16两端。还包括五金固定件8;所述保护垫7通过所述五金固定件8固定在所述固定表层9 上。

实施例4,如图1、图2及图8所示,一种智能健康运动回弹球装置,包括头套固定装置15、腰带固定装置16、连接线4、连接装置、拳套17、回弹球体装置1以及智能检测装置;所述拳套17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1配套使用,用于佩戴在手上;所述头套固定装置15和/或腰带固定装置16均设有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连接;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回弹球体装置内部,用于检测运动数据。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采用头套固定装置15时将该训练设备戴在头上,或采用腰带固定装置 16时将该训练设备固定在腰上;通过连接线4连接训练用回弹球体装置1,当戴上配套拳套17击中球体装置1时,内部的传感器31会记录击打次数和球体变形力度,并通过无线通讯模组33将数据传输到手机上,通过手机上的APP软件或微信小程序计算当次的击打力量及时间,并直观展示给训练者观看;击打飞出去的球通过连接线4快速拉回,训练者进行躲闪或二次击打,回弹球体装置1内置的传感器31会将躲闪或二次击打形成新的数据并通过无线通讯模组33将数据传输到手机上。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