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身体柔韧性辅助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717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身体柔韧性辅助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身体柔韧性辅助练习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健美操、舞蹈、瑜珈等训练中,需要对腰部和四肢的柔韧度进行训练,学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大都采用传统的压腿和压腰方法,此方法的弊端是,在进行压腿和压腰训练时,经常会发生扭伤挫伤,跌倒错位,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练习器去辅助学员的训练,使得学员能够根据自身身体柔韧性情况以及自己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进行循序渐进的拉伸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身体柔韧性辅助练习器,针对传统练习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以及传统训练中缺少进行循序渐进拉伸、训练身体柔韧性的练习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身体柔韧性辅助练习器,包括固定轴、铰接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两端的支撑杆以及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的两个滚筒,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固定轴同一端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菱形支架,所述菱形支架包括四个相互铰接的连杆,所述菱形支架还包括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以及第四铰接轴,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腰型槽,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开设有扇形槽,所述扇形槽内设置有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轴安装在所述铰接孔内,所述第二铰接轴和所述第四铰接轴滑动设置在所述腰型槽内,所述第三铰接轴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若干个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通过第二锁紧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腰型槽内;所述第三铰接轴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三铰接轴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锁紧螺母抵紧在所述固定轴上,位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上的两个所述连杆抵紧在所述固定轴上;当所述第三铰接轴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远离所述固定轴。

优选地,所述滚筒靠近菱形支架的端部开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固定轴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第三铰接轴上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位于两个所述连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滚筒上设置有海绵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练习器通过菱形支架的设置实现了开合角度的调整,通过菱形支架上的第一锁紧螺母实现菱形支架的调节和固定,使得学员在训练腰部时能够根据自身柔韧性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合角度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同时能够转动的滚筒也方便学员在训练腰部时的位置调整,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此外调节杆的设置大大方便了学员进行四肢的训练,通过调节杆上的第二锁紧螺母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调整,改变调节杆的高度使其适应不同身高的学员,同时调节杆的设置在学员进行腰部训练时能够提供支撑身体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该练习器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体柔韧性辅助练习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三铰接轴处于第二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第三铰接轴处于第一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5为菱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杆、11-腰型槽、12-调节杆、2-固定轴、21-扇形槽、22-第二限位孔、3-滚筒、31-第一限位孔、4-菱形支架、40-连杆、41-第一铰接轴、42-第二铰接轴、43-第三铰接轴、431-第一锁紧螺母、44-第四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身体柔韧性辅助练习器,包括固定轴2、铰接设置在固定轴2两端的支撑杆1以及能够转动的设置在固定轴2上的两个滚筒3,固定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杆1,位于固定轴2同一端的两个支撑杆1之间设置有菱形支架4,菱形支架4包括四个相互铰接的连杆40,菱形支架4还包括第一铰接轴41、第二铰接轴42、第三铰接轴43以及第四铰接轴44,支撑杆1上开设有腰型槽11,固定轴2的两端开设有扇形槽21,扇形槽21内设置有铰接孔,第一铰接轴41安装在铰接孔内,第二铰接轴42和第四铰接轴44滑动设置在腰型槽11内,第三铰接轴43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母431,支撑杆1上还设有若干个调节杆12,调节杆12的两端通过第二锁紧螺母固定设置在腰型槽11内,菱形支架4的设置在保证该练习器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该练习器的开合角度,第一铰接轴41与铰接孔的配合使得第二铰接轴42和第四铰接轴44在腰型槽11内的滑动范围大大减小,避免了第二铰接轴42和第四铰接轴44对调节杆12的影响;第三铰接轴43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三铰接轴43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锁紧螺母431抵紧在固定轴2上,位于第一铰接轴41上的两个连杆40抵紧在固定轴2上;当第三铰接轴43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锁紧螺母431远离固定轴2。

滚筒3靠近菱形支架4的端部开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限位孔31,固定轴2上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31一一对应的第二限位孔22,通过销轴控制滚筒3的转动与否,大大方便了学员的训练。

第三铰接轴43上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位于两个连杆40之间,其中摩擦片为深圳市宏星兴业制动器材有限公司生成的制动器刹车片,该摩擦片根据菱形支架4的大小进行定制。

滚筒3上设置有海绵缓冲层。

使用时,当学员进行腰部训练时,学员根据自身柔韧性情况,通过菱形支架4,将该练习器调节到合适的开合角度,并选择安装合适数量的调节杆12,随后学员躺在该练习器上,将腰部放置在滚筒3上,全身伸展,其中学员的脚可以勾在该练习器一侧的调节杆12上,手抓住另一侧上的调节杆12上,完成腰部训练;当学员进行腿部训练时,同样的,学员根据自身柔韧性情况通过菱形支架4,将该练习器调节到合适的开合角度,并根据自身的身高安装一定数量的调节杆12,随后将腿部放置在调节杆12上,完成腿部训练;此外学员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该练习器的开合角度和调节杆12的高度,使其适应学员自身的身体情况,进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拉伸,达到训练身体柔韧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该练习器通过菱形支架的设置实现了开合角度的调整,通过菱形支架上的第一锁紧螺母实现菱形支架的调节和固定,使得学员在训练腰部时能够根据自身柔韧性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合角度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同时能够转动的滚筒也方便学员在训练腰部时的位置调整,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此外调节杆的设置大大方便了学员进行四肢训练的工作,通过菱形支架控制该练习器的开合角度以及通过调节杆上的第二锁紧螺母均能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学员,同时调节杆的设置在学员进行腰部训练时能够提供支撑身体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该练习器的适应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