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714阅读:1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鱼,特别涉及一种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玩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可在水中模仿鱼游动的玩具鱼,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面上的电动玩具鱼,主要由鱼形外壳、仿鱼尾及装置于鱼形外壳内的用于驱动仿鱼尾摆动的马达、牙箱、传动组件等组成,这些结构的玩具鱼由于需要通过马达和牙箱来实现驱动,所以大都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包括鱼身和鱼尾,所述鱼身内设有一个由单片机控制的微型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螺旋传动杆,所述螺旋传动杆通过限位支架连接所述鱼尾,所述鱼身的头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触摸开关和用于连接电源给所述蓄电池充电的正极接触端子和负极接触端子,所述蓄电池充电时,所述鱼身的头部插接在一个充电底盘的凹槽上,所述凹槽的侧壁对应所述正极接触端子和负极接触端子的位置均设有电极接触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旋传动杆与限位支架具有一定的切入角,在内部设有一定比例的空气仓和平衡配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充电底盘上间隔设有多个供所述鱼身的头部插接的凹槽,所述充电底盘上对应每个所述凹槽的位置均设有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触摸开关位于所述鱼身头部的鱼鳃处,两侧的所述触摸开关同时接触到水或其它的导电物体时,所述微型电机启动,所述鱼尾由该微型电机控制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触摸开关呈片状,与所述鱼身头部的鱼鳃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触摸开关,触摸开关呈片状,与鱼身头部的鱼鳃形状相同。触摸开关位于鱼身头部的鱼鳃处,两侧的触摸开关同时接触到水或其它的导电物体时,微型电机启动,鱼尾由该微型电机控制摆动。充电时,鱼身的头部插接在一个充电底盘的凹槽上,凹槽的侧壁对应正极接触端子和负极接触端子的位置均设有电极接触卡槽,充电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玩具鱼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玩具鱼在充电底盘充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1、鱼身 2、鱼尾 3、头部 4、触摸开关 5、正极接触端子 6、限位支架 7、充电底盘 8、凹槽 9、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在水中游动的玩具鱼充电结构,包括鱼身1和鱼尾2,鱼身1内设有一个由单片机控制的微型电机和蓄电池,微型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螺旋传动杆,螺旋传动杆通过限位支架6连接鱼尾2,鱼身1的头部3两侧分别设有一触摸开关4和用于连接电源给蓄电池充电的正极接触端子5和负极接触端子,蓄电池充电时,鱼身1的头部6插接在一个充电底盘7的凹槽8上,凹槽8的侧壁对应正极接触端子5和负极接触端子的位置均设有电极接触卡槽。

优选的,螺旋传动杆与限位支架具有一定的切入角,在内部设有一定比例的空气仓和平衡配重物。

优选的,充电底盘7上间隔设有多个供鱼身1的头部3插接的凹槽8,充电底盘7上对应每个凹槽8的位置均设有控制开关9。

优选的,触摸开关4位于鱼身1头部3的鱼鳃处,两侧的触摸开关4同时接触到水或其它的导电物体时,微型电机启动,鱼尾2由该微型电机控制摆动。

优选的,触摸开关4呈片状,与鱼身1头部的鱼鳃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采用触摸开关,触摸开关呈片状,与鱼身头部的鱼鳃形状相同。触摸开关位于鱼身头部的鱼鳃处,两侧的触摸开关同时接触到水或其它的导电物体时,微型电机启动,鱼尾由该微型电机控制摆动。充电时,鱼身的头部插接在一个充电底盘的凹槽上,凹槽的侧壁对应正极接触端子和负极接触端子的位置均设有电极接触卡槽,充电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