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锁死扭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867阅读:19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锁死扭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锁死扭腰器,可防止低龄儿童在没有成人监护时,因为在扭腰器上玩耍造成的伤害。



背景技术:

在没有成人监护或成人疏于监护时,不少低龄儿童在扭腰器的转盘上玩耍时,因为转盘的转动站立不稳,导致摔伤、擦伤或扭伤的事故,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其表现为一种可锁死扭腰器。

所述扭腰器锁死功能的实现,通过锁死器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主撑架、托架、转盘、扶手、锁死器构成(图1)。

扭腰器的转盘数量有1个、2个、3个、4个乃至更多,所述扭腰器的每一个转盘,都独立对应一套锁死器。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内容,仅对二转盘扭腰器的构造,进行描述。其它数量转盘的扭腰器,转盘和与之对应的扭腰器的构造关系,与本实用新型所述扭腰器的转盘和锁死器的构造关系相同。

主撑架0为中空筒状构造,顶部侧壁上有内丝圆孔21、内丝圆孔36。两个内丝圆孔,对侧分布在主撑架顶部侧壁上。

内丝圆孔21下方,有支架16。内丝圆孔36下方,有支架37。

支架16、支架37的构造相同。

支架为U型构造(图6),U型槽上有圆孔32、圆孔33。

支架16下方,有半圆环15固定在主撑架上。支架37下方,有半圆环34固定在主撑架上。半圆环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主撑架。

半圆环下方,有扶手14。

主撑架底部侧壁上,对侧分布有圆孔4、圆孔8。

托架为L型中空筒状结构,托架1的一端固定在主撑架底部的圆孔4位置、托架2的一端固定在主撑架底部的圆孔8位置。

托架与主撑架相连端,垂直于主撑架,另一端平行于主撑架。

转盘为圆形,包括转盘5、转盘6,两个转盘的构造完全相同。转盘5上有与之相连的连接筒7,连接筒的内径略大于托架的外径。

连接筒7套在托架平行于主撑架的一端上。

连接筒7的外壁上,有直齿23(图2)。

托架1上有竖筒10,竖筒壁上有内丝圆孔22,内丝圆孔10的圆心所在位置,跟连接筒上的任一直齿中点的连线,平行于转盘5所在的平面。

托架1与主撑架平行端,有固定其上的L型支架9。

托架2和与之相连的各组件的构造关系,与托架1和与之相连的各组件的构造关系相同。

扶手固定在主撑架的半圆环下方。

锁死器包括弧形齿条、L型刹杆、传动线三部分构成。

弧形齿条3的内弧面上有直齿24。

连接筒7外壁上的直齿和弧形齿条3的齿槽完全啮合,连接筒7外壁上的齿槽和弧形齿条3上的直齿,完全啮合。

弧形齿条3的固定端,以转轴11方式固定在L型托架9上。另一端有圆形孔38。

L型刹杆(图5)的短端20的顶部有圆孔30,长端为抽拉杆构造,包括固定杆18和活动杆17。 L型刹杆的直角位置有圆孔31。

将圆孔31对准U型支架上的两个圆孔,用螺杆和螺母将二者固定,形成转轴19结构(图3)。

传动线13穿过主撑架、托架、竖筒。

传动线由中空螺杆、线筒、钢绳、弹簧构成(图4)。

中空螺杆有两个,分别为中空螺杆26、中空螺杆29。

线筒28为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进行非直角弯曲。钢绳27穿过中空螺杆26、线筒28、中空螺杆29,其长度大于中空螺杆26、线筒28、中空螺杆29的长度和。

中空螺杆26固定在内丝圆孔21上,从中空螺杆26穿出的钢绳,穿过弹簧12后,固定在弧形齿条的圆孔上38上。

弹簧12的作用,是推动弧形齿条复位。

从中空螺杆29穿出的钢绳,固定在L行刹杆的短杆上的圆孔25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其中:0——主撑架;1——托架;2——托架;3——弧形齿条;4——圆孔;5——转盘;6——转盘;7——连接筒;8——圆孔;9——L型支架;10——竖筒;11——转轴;12——弹簧;13——传动线;14——扶手;15——半圆环;16——支架;17——活动杆;18——固定杆;19——转轴;20——短端;21——内丝圆孔;22——内丝圆孔;34——半圆环;35——传动线;36——内丝圆孔;37——支架;38——圆孔。

图2为转盘5与锁死器及相关组件的连接放大图。

其中:1——托架;3——弧形齿条;5——转盘;7——连接筒;9——L型支架;10——竖筒;11——转轴;12——弹簧;13——传动线;22——内丝圆孔;23——直齿;24——直齿;38——圆孔。

图3为锁死器的L型刹杆与传动线及相关组件的连接放大图。

其中:0——主撑架;13——传动线;15——半圆环;16——支架;17——活动杆;18——固定杆;19——转轴;20——短端;21——内丝圆孔;25——圆孔。

图4为传动线构造图。

其中:26——中空螺杆;27——钢绳;28——线筒;29——中空螺杆。

图5为L型刹杆的构造图。

其中:17——活动杆;18——固定杆;20——短杆;30——圆孔;31——圆孔。

图6为支架的构造图。

其中:32——圆孔;33——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下面将论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空螺杆26固定在内丝圆孔21上,中空螺杆29固定在竖筒上10上的内丝圆孔22上。中空螺杆26、线筒28、中空螺杆29,三者构成一个无死角通道。

从中空螺杆26穿出的钢绳,穿过弹簧12后,固定在弧形齿条非固定端的圆孔上。从中空螺杆29穿出的钢绳,固定在L型刹杆的短杆上的圆孔30上。

L型刹杆跟支架16形成转轴架构,活动杆17和固定杆18为抽拉杆构造。将活动杆向固定杆内推入一部分,使得固定杆和外露的弧形杆部分的长度和,小于从转轴到半圆环的距离。

压下活动杆,活动杆带动固定杆运动,当活动杆转动到半圆环范围内时,抽出活动杆。固定杆和外露的弧形杆部分的长度和,大于从转轴到半圆环的距离,活动杆卡在半圆环内。

上述状态下,与固定杆相连的短杆收紧钢绳,钢绳的牵动弧形齿条,跟连接筒贴在一起。

弧形齿条上的直齿和齿槽,跟连接筒上的齿槽和直齿啮合。因为钢绳的牵扯,与连接筒相连的转盘被锁死,无法再转动。

L型刹杆位于扶手位上方,因为低龄儿童的身高,L型刹杆所在的位置,低龄儿童够不着或无法操作L型刹杆,也就无法打开锁死器。

无人监护的儿童站在圆盘上玩耍时,因为转盘无法转动,不会因为站立不稳摔倒,避免了摔伤、擦伤或扭伤事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