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训练用平衡辅助训练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990发布日期:2018-07-04 00:0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体育训练用平衡辅助训练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体育训练用平衡辅助训练台。



背景技术:

平衡训练是很多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必修的课程,拥有良好的平衡感可以帮助自己在运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目前运动员们还是使用平衡木等传统器械训练自己的平衡感,此类训练方法效果有限,不能够帮助运动员训练运动中的平衡感。

因此实面上随即出现了很多平衡辅助训练台,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20098013004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平衡训练系统,包括:一个有一个接地面和一个有一个顶点的朝上面的下构件,接地面使下构件保持稳定而不会倾斜;一个有一个足部容纳面和朝下面的上构件;朝上面和朝下面的形状设计为彼此接触;当上构件的平衡点与下构件接触时,上构件有一个平衡位置;还公开了一种平衡训练系统,包括一个有一个顶面(地平面)来支撑使用者体重的第一平台,一个弹性和/或可压缩的、与第一平台的朝下面接触的朝上面的支撑,地平面与弹性和/或可压缩朝上面的顶面的偏角在5”内,以减少或防止平台改变角度时的水平位移。

又例如20111038432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体育竞技训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包括有可供训练运动员站立且具有浮力的主杆及设于主杆两侧的浮漂,主杆与浮漂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主杆及浮漂呈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需要进行调整、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平衡辅助训练台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上述两处专利的平衡训练方式均较为传统,没有设置在运动中训练平衡稳定性的设施,造成平衡训练的效果不佳,训练质量较差。

2、初期训练的运动员由于平衡稳定性较差,极易发生侧翻跌落,对身体造成伤害,上述两处专利中均没有设置辅助平衡装置与防侧歪跌落装置,没有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体育训练用平衡辅助训练台,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体育训练用平衡辅助训练台,以解决现有平衡辅助训练台没有设置在运动中训练平衡稳定性的设施,造成平衡训练的效果不佳,且没有设置辅助平衡装置与防侧歪跌落装置,造成的初期训练的运动员极易发生侧翻跌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体育训练用平衡辅助训练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体育训练用平衡辅助训练台,包括基板,缓冲垫,防护支撑杆,连接板,支撑横杆,轨道连接板,踏板,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平衡弹簧,平衡滚球,转动支撑板,平衡侧板,滚球,中间支撑板,连接顶板,登梯,支撑杆,滑块,弧形凹槽,半圆柱形凸起和支撑横板,所述连接顶板通过其底部的支撑杆对称支撑于基板的顶端;所述防护支撑杆呈两处一组共设置有两组,被分别焊接支撑于呈对称设置的两处连接顶板的顶端,且每组防护支撑杆均包括有左、右两处防护支撑杆;所述连接顶板顶端的两处防护支撑杆之间从下往上依次排列连接有两处连接杆和一处连接板;两处所述支撑横杆对称连接与四处防护支撑杆的顶端;所述轨道连接板支撑焊接于呈左右对称的两处连接顶板之间,且轨道连接板的顶端端面上与滑块的形状对应开设有一处滑槽;所述中间支撑板固定连接于轨道连接板与基板之间,且其被支撑于轨道连接板的中间处;所述踏板的顶端端面上凸出置有若干处防滑凸起,其底板上还垂直吊置有一处转动支撑板,且转动支撑板的末端又与一处旋转定位轴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滑块的顶端垂直支撑有一处支撑横板,其整体呈T形设置,且支撑横板的顶端对称焊接有两处轴套,上述转动支撑板末端的旋转定位轴就转动插置于此两处轴套的内部,进而踏板被转动连接于滑块的顶端;所述平衡侧板共设置有两处并对称焊接于四处防护支撑杆上,且两处平衡侧板位于轨道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缓冲垫被摆放于基板的顶端并位于训练台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登梯对称设置有两处,且两处登梯分别与两处连接顶板转动连接并倾斜支撑于两处连接顶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连接板中心滑槽左右两侧的顶端端面上呈轴向对称排列滚动设置有两排滚球,且中心滑槽的底板上也呈轴向排列滚动设置有一排滚球。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一条弧形凹槽,且滑块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对称凸出设置有两处矩形定位块,此两处矩形定位块外侧壁上又均凸出有一处半圆柱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前后两端的端面分别支撑有五处第一缓冲弹簧与五处第二缓冲弹簧,且当踏板在停止的状态时第一缓冲弹簧或者第二缓冲弹簧会被压紧顶置于任意一处连接板的内侧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弹簧共设置有四处并呈两处一组对称吊置于踏板的底板上,且当踏板处于倾斜状态时,平衡弹簧会被压缩顶置于平衡侧板的顶端。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平衡弹簧的底部端面上均滚动镶嵌有平衡滚球。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支撑杆与支撑横杆组合形成了整个训练台本体的防歪侧扶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高度与踏板的高度一致,且其与其底部的两处连接杆组合形成了一处简易的爬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轨道连接板的设置,轨道连接板中心滑槽左右两侧的顶端端面上呈轴向对称排列滚动设置有两排滚球,且中心滑槽的底板上也呈轴向排列滚动设置有一排滚球,在上述三排滚球的滚动支撑下滑块可于轨道连接板中间滑槽的内部自由滑动,进而滑块能够联动踏板沿轨道连接板做来回往复式运动,运动员站立在踏板之上可以跟随踏板横向滑动,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需努力调动身体的各部位使身体保持平衡,避免踏板发生转动倾斜侧歪,这种在横向运动中锻炼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的训练方式的平衡训练效果会更好,训练质量会更佳。

2.半圆柱形凸起的设置,半圆柱形凸起的半圆弧形接触面能够在滑动中减少与轨道连接板中间滑槽的滑动摩擦力,使滑块能够更加顺畅的滑动,保证了滑动平衡训练的顺利进行。

3.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的设置,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能够缓冲踏板在滑动撞击于连接板上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使踏板的停止过程更加舒缓,避免踏板瞬间停止滑动产生较大的惯性冲击力将站立在踏板之上的运动员甩出,发生跌落伤害。

4.平衡弹簧的设置,在平衡弹簧的弹性支撑下踏板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在发生较小程度的倾斜时可以在平衡弹簧反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平衡,因此平衡弹簧可以起到辅助平衡作用,使站立在踏板之上的运动员始终保持相对的平衡,充分感受身体各处的平衡受力进而得以达到训练并增强平衡稳定性的目的。

5.平衡滚球的设置,当踏板发生倾斜平衡弹簧被压缩顶置于平衡侧板的顶端时,平衡滚球会首先接触于平衡侧板,其会沿平衡侧板跟随踏板一起横向滑动,此时在平衡滚球顺畅的滚动支撑下踏板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损失过多的惯性动能,进而能够使踏板能够始终流畅的横向滑动。

6.防护支撑杆与支撑横杆的设置,防护支撑杆与支撑横杆组合形成了整个训练台本体的防歪侧扶杆装置,当运动员站立在踏板之上并跟随踏板横向运动的过程中,其双手应贴近并置于两处支撑横杆的正上方,在踏板发生严重倾斜时,运动员的双手可以支撑抓紧两处支撑横杆,使身体快速恢复平衡,避免从踏板上发生侧滑跌落,造成对身体撞击损伤。

7.连接板的设置,连接板的高度与踏板的高度一致,且其与其底部的两处连接杆组合形成了一处简易的爬梯,此简易爬梯不仅能够方便运动员攀爬并站立于踏板之上,也能够方便运动员从踏板上撤离下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踏板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轨道连接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踏板滑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缓冲垫,3-防护支撑杆,301-连接板,4-支撑横杆,5-轨道连接板,6-踏板,601-第一缓冲弹簧,602-第二缓冲弹簧,603-平衡弹簧,604-平衡滚球,605-转动支撑板,7-平衡侧板,701-滚球,8-中间支撑板,9-连接顶板,10-登梯,11-支撑杆,12-滑块,121-弧形凹槽,122-半圆柱形凸起,123-支撑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体育训练用平衡辅助训练台,包括基板1,缓冲垫2,防护支撑杆3,连接板301,支撑横杆4,轨道连接板5,踏板6,第一缓冲弹簧601,第二缓冲弹簧602,平衡弹簧603,平衡滚球604,转动支撑板605,平衡侧板7,滚球701,中间支撑板8,连接顶板9,登梯10,支撑杆11,滑块12,弧形凹槽121,半圆柱形凸起122和支撑横板123,所述连接顶板9通过其底部的支撑杆11对称支撑于基板1的顶端;所述防护支撑杆3呈两处一组共设置有两组,被分别焊接支撑于呈对称设置的两处连接顶板9的顶端,且每组防护支撑杆3均包括有左、右两处防护支撑杆3;所述连接顶板9顶端的两处防护支撑杆3之间从下往上依次排列连接有两处连接杆和一处连接板301;两处所述支撑横杆4对称连接与四处防护支撑杆3的顶端;所述轨道连接板5支撑焊接于呈左右对称的两处连接顶板9之间,且轨道连接板5的顶端端面上与滑块12的形状对应开设有一处滑槽;所述中间支撑板8固定连接于轨道连接板5与基板1之间,且其被支撑于轨道连接板5的中间处;所述踏板6的顶端端面上凸出置有若干处防滑凸起,其底板上还垂直吊置有一处转动支撑板605,且转动支撑板605的末端又与一处旋转定位轴固定焊接在一起;

所述滑块12的顶端垂直支撑有一处支撑横板123,其整体呈T形设置,且支撑横板123的顶端对称焊接有两处轴套,上述转动支撑板605末端的旋转定位轴就转动插置于此两处轴套的内部,进而踏板6被转动连接于滑块12的顶端;所述平衡侧板7共设置有两处并对称焊接于四处防护支撑杆3上,且两处平衡侧板7位于轨道连接板5的左右两侧;所述缓冲垫2被摆放于基板1的顶端并位于训练台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登梯10对称设置有两处,且两处登梯10分别与两处连接顶板9转动连接并倾斜支撑于两处连接顶板9的外侧。

其中,所述轨道连接板5中心滑槽左右两侧的顶端端面上呈轴向对称排列滚动设置有两排滚球701,且中心滑槽的底板上也呈轴向排列滚动设置有一排滚球701,在上述三排滚球701的滚动支撑下滑块12可于轨道连接板5中间滑槽的内部自由滑动,进而滑块12能够联动踏板6沿轨道连接板5做来回往复式运动,运动员站立在踏板6之上可以跟随踏板6横向滑动,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需努力调动身体的各部位使身体保持平衡,避免踏板6发生转动倾斜侧歪,这种在横向运动中锻炼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的训练方式的平衡训练效果会更好,训练质量会更佳。

其中,所述滑块12的底部端面上开设有一条弧形凹槽121,且滑块12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对称凸出设置有两处矩形定位块,此两处矩形定位块外侧壁上又均凸出有一处半圆柱形凸起122,半圆柱形凸起122的半圆弧形接触面能够在滑动中减少与轨道连接板5中间滑槽的滑动摩擦力,使滑块12能够更加顺畅的滑动,保证了滑动平衡训练的顺利进行。

其中,所述踏板6前后两端的端面分别支撑有五处第一缓冲弹簧601与五处第二缓冲弹簧602,且当踏板6在停止的状态时第一缓冲弹簧601或者第二缓冲弹簧602会被压紧顶置于任意一处连接板301的内侧端面上,第一缓冲弹簧601与第二缓冲弹簧602能够缓冲踏板6在滑动撞击于连接板301上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使踏板6的停止过程更加舒缓,避免踏板6瞬间停止滑动产生较大的惯性冲击力将站立在踏板6之上的运动员甩出,发生跌落伤害。

其中,所述平衡弹簧603共设置有四处并呈两处一组对称吊置于踏板6的底板上,且当踏板6处于倾斜状态时,平衡弹簧603会被压缩顶置于平衡侧板7的顶端,进而在平衡弹簧603的弹性支撑下踏板6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在发生较小程度的倾斜时可以在平衡弹簧603反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平衡,因此平衡弹簧603可以起到辅助平衡作用,使站立在踏板6之上的运动员始终保持相对的平衡,充分感受身体各处的平衡受力进而得以达到训练并增强平衡稳定性的目的。

其中,两组所述平衡弹簧603的底部端面上均滚动镶嵌有平衡滚球604,当踏板6发生倾斜平衡弹簧603被压缩顶置于平衡侧板7的顶端时,平衡滚球604会首先接触于平衡侧板7,其会沿平衡侧板7跟随踏板6一起横向滑动,此时在平衡滚球604顺畅的滚动支撑下踏板6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损失过多的惯性动能,进而能够使踏板6能够始终流畅的横向滑动。

其中,所述防护支撑杆3与支撑横杆4组合形成了整个训练台本体的防歪侧扶杆装置,当运动员站立在踏板6之上并跟随踏板6横向运动的过程中,其双手应贴近并置于两处支撑横杆4的正上方,在踏板6发生严重倾斜时,运动员的双手可以支撑抓紧两处支撑横杆4,使身体快速恢复平衡,避免从踏板6上发生侧滑跌落,造成对身体撞击损伤。

其中,所述连接板301的高度与踏板6的高度一致,且其与其底部的两处连接杆组合形成了一处简易的爬梯,此简易爬梯不仅能够方便运动员攀爬并站立于踏板6之上,也能够方便运动员从踏板6上撤离下来。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首先应运动员通过爬梯10与连接板301和其底部的两处连接杆组成的简易爬梯,攀爬并站立于连接板301之上,接着将双手握持于两处支撑横杆4上,并用力支撑通过臂力将整个身体支撑吊置于两处支撑横杆4上,然后将双脚缓慢的滑落放置于踏板6的顶端,并使踏板6转动置于平衡状态,此时双手还不应该松开,必须继续支撑并抓紧两处支撑横杆4,随后双手向后用力拽动踏板6,使踏板6在惯性运动力的作用下沿轨道连接板5横向滑动,进而运动员的整个身体会跟随踏板6横向运动,在横向运动的过程中双手应脱离两处支撑横杆4并贴近置于两处支撑横杆4的正上方,此时运动员需努力调动身体的各部位使踏板6保持平衡,避免其旋转倾斜,进而达到了辅助平衡锻炼的目的,当踏板6滑动顶置于另一侧的连接板301上时,在第一缓冲弹簧601或者第二缓冲弹簧602缓冲作用下踏板6会缓慢停止滑动,接着在双手的支撑下运动员撤离踏板6并站立于上述的连接板301上,随后完成转身动作,重复上述步骤开始再一次的平衡训练,自此平衡辅助训练台的全部使用流程结束。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