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式交叉运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0315发布日期:2018-07-17 22:2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式交叉运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积小且磨擦阻力与噪音较小的悬吊式交叉运动机。



背景技术:

交叉运动机常被设置于居家或者健身房中,让人们能在室内进行运动以及训练,而不受天候状况或者是户外空气品质的影响,如图5、图6及图7所示,现有的交叉运动机90包括有一主架体91、一支撑架92、一飞轮93、两踏步连杆组94及两手摇杆组95;其中,该主架体91包括有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该支撑架92结合在该主架体91的后端,该支撑架92包括有相平行的二导轨921;该飞轮93能转动地结合于该主架体91的前端;两该踏步连杆组94结合在该主架体91的相对二侧,且各踏步连杆组94包括有相对的二端、一踏板941及一滑轮组件942,各踏步连杆组94的其中一端枢结在该飞轮93的偏心位置,该踏板941与该滑轮组件942设于该踏步连杆组94的另一端,两该踏步连杆组94 的两滑轮组件942分别卡合于该支撑架92的两导轨921,且两该滑轮组件942 能分别沿着两该导轨921滑动;两该手摇杆组95能摆动地分别结合于该主架体 91的两侧,各手摇杆组95包括有相对的二端,各手摇杆组95的其中一端设为握柄,各手连杆组95的另一端则枢结设于与该手摇杆组95位于同一侧的踏步连杆组94。

现有的交叉运动机90利用该支撑架92来协助支撑两该踏步连杆组94,该支撑架92的两导轨921能导引两该踏步连杆组94的两滑轮组件942,并且让两该滑轮组件942分别沿着两该导轨921滑动;然而,结合于该主架体91后端的该支撑架92加大了现有交叉运动机90的体积以及占地空间;再者,两该滑轮组件942分别沿着两该导轨921滑动,免不了会产生摩擦力与噪音;因此,现有交叉运动机90在结构的设计上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现有交叉运动机利用支撑架来协助支撑踏歩连杆组件,而产生的体积大与产生摩擦力及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吊式交叉运动机,其两踏步连杆组同时与两驱动连杆组以及两手摇杆组枢结,两踏步连杆组分别悬吊在两驱动连杆组以及两该手摇杆组,无需设置支撑架来协助支撑本实用新型的两踏步连杆组,且无需设置沿着导轨滑动的滑轮组件,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且在使用上更为滑顺、更为安静的悬吊式交叉运动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吊式交叉运动机,包含一主架体、一皮带轮组、两驱动连杆组、两踏步连杆组及两手摇杆组,其中:

所述主架体包括有一前端及相对的二侧;

所述皮带轮组位于该主架体的前端,该皮带轮组包括有一驱动轮及一心轴,该心轴穿过该驱动轮且将该驱动轮能转动地结合于该主架体;

所述两驱动连杆组分别位于该主架体的两侧,各驱动连杆组包括有一第一驱动件及一第二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结合于该心轴且能随着该心轴转动,该第二驱动件枢结于该第一驱动件;

所述两踏步连杆组分别结合于两该驱动连杆组,各踏步连杆组包括有一第一踏步连杆及一第二踏步连杆,两该踏步连杆组的两第一踏步连杆分别枢结于两该第二驱动件,两该踏步连杆组的两第二踏步连杆分别枢结于两该第一踏步连杆;以及

所述两手摇杆组分别位于该主架体的两侧,各手摇杆组包括有一枢结杆及结合于该枢结杆的一枢接件,两该手摇杆组的两枢结杆能摆动地结合于该主架体且分别枢结于两该第二踏步连杆,让两该踏步连杆组分别悬吊于两该驱动连杆组与两该手摇杆组,两该手摇杆组的两枢接件分别枢结于两该第二驱动件。

较佳的是,所述悬吊式交叉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各手摇杆组包括有一能活动地结合于该手摇杆组的枢结杆的枢接件,该枢接件能沿着该枢结杆调整其位置。

较佳的是,所述悬吊式交叉运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组包括有一阻力轮及一皮带,该阻力轮能转动地结合于所述主架体,所述驱动轮与该阻力轮利用该皮带相连结。

较佳的是,所述悬吊式交叉运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轮与一煞车组件相配合,而用于增加阻力或减速。

较佳的是,所述悬吊式交叉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各驱动连杆组能替换不同长度的所述第一驱动件。

藉由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无需再利用支撑架来协助支撑本实用新型的两踏步连杆组,省略了支撑架的设置,缩减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长度、体积,以及占地空间,让本实用新型在室内环境的摆放上更具有弹性。况且,本实用新型省略了滑轮组件沿着导轨滑动的设计,因而避免了摩擦力与噪音的噪音产生,让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滑顺且安静。

本实用新型的两手摇杆组的两枢接件能分别沿着两枢结杆而活动、调整位置,让使用者能调整两踏板的跨距,变化训练上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能藉由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一驱动件来调整踏板的跨距,能利用简单的连杆结构来改变踏板的跨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元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后的侧视图。

图5为现有交叉运动机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现有交叉运动机的侧视图。

图7为现有交叉运动机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主架体

20皮带轮组 21环壁驱动轮

22心轴 23阻力轮

24皮带

30驱动连杆组 31第一驱动件

32第二驱动件 33枢结座

40踏步连杆组 41第一踏步连杆

42第二踏步连杆 43踏板

50手摇杆组 51枢结杆

52枢接件

90交叉运动机 91主架体

92插置座支撑架 921导轨

93操作衬套飞轮 94踏步连杆组

941踏板 942滑轮组件

95手摇连杆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看图1至3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悬吊式交叉运动机包含一主架体 10、一皮带轮组20、两驱动连杆组30、两踏步连杆组40及两手摇杆组50;其中,该皮带轮组20结合于该主架体10,两该驱动连杆组30结合于该皮带轮组 20,两该踏步连杆组40分别结合于两该驱动连杆组30,两该手摇杆组50结合于该主架体10且分别枢结于两该驱动连杆组30与两该踏步连杆组40。

如图1至3所示,该主架体10包括有相对的一前端、一后端及相对的二侧。

如图1至3所示,该皮带轮组20位于该主架体10的前端,该皮带轮组20 包括有一驱动轮21、一心轴22、一阻力轮23及一皮带24;其中,该心轴22穿过该驱动轮21且将该驱动轮21能转动地结合于该主架体10,该阻力轮23能转动地结合于该主架体10且与一煞车组件相配合,而能用于增加阻力或减速,该驱动轮21与该阻力轮23利用该皮带24相连结。

如图1至3所示,两该驱动连杆组30分别位于该主架体10的两侧,各驱动连杆组30包括有一第一驱动件31、一第二驱动件32及一枢结座33;其中,该第一驱动件31结合于该心轴22且能随着该心轴22转动,该第二驱动件32 枢结于该第一驱动件31,该枢结座33固定结合于该第二驱动件32的中间位置。

如图1至3所示,两该踏步连杆组40分别位于该主架体10的两侧,各踏步连杆组40包括有一第一踏步连杆41、一第二踏步连杆42及一踏板43;其中,两该踏步连杆组40的两第一踏步连杆41分别枢结于两该第二驱动件32中间位置的两该枢结座33,两该踏步连杆组40的两第二踏步连杆42分别枢结于两该第一踏步连杆41,两该踏板43分别结合于两该第二踏步连杆42且分别远离两该第一踏步连杆41。

如图1至3所示,两该手摇杆组50分别位于该主架体10的两侧,各手摇杆组50包括有一枢结杆51、能活动地结合于该枢结杆51的一枢接件52,以及固定结合于该枢结杆51的一手摇杆53;其中,两该手摇杆组50的两枢结杆51 能摆动地结合于该主架体10且分别枢结于两该第二踏步连杆42,两该手摇杆组 50的两枢接件52分别枢结于两该第二驱动件32。

当使用者以双脚踩踏两该踏步连杆组40的两踏板43,即可进行踏步运动,各踏板43能朝向该主架体10的前端与后端而往复活动,并且沿着该主架体10 的前端与后端所延伸的方向而具有一跨距;与利用该支撑架92来协助支撑两该踏步连杆组94的交叉运动机90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两踏步连杆组40同时与两该驱动连杆组30以及两该手摇杆组50枢结,两该踏步连杆组40分别悬吊于两该驱动连杆组30以及两该手摇杆组50,而无需再利用该支撑架92来协助支撑本实用新型的两踏步连杆组40,由于少了该支撑架92的设置,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长度缩减,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以及占地空间,让本实用新型在室内环境的摆放上更具有弹性。再者,本实用无需设置两该滑轮组件942来分别沿着两该导轨921滑动,避免了摩擦力与噪音的噪音产生,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更为滑顺也更为安静。

如图3及图4所示,两该手摇杆组50的两枢接件52能分别沿着两该枢结杆51而活动,藉此,使用者能调整两该踏板43沿着该主架体10的前、后端延伸方向所形成的该跨距,变化训练上的强度;当两该枢接件52分别沿着两该枢结杆51而向上调整时,能加大两该踏板43的跨距;相反地,当两该枢接件52 分别沿着两该枢结杆51而向下调整时,则两该踏板43的跨距减小。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两该枢接件52分别在两该枢结杆51的固定位置而调整两该踏板43 的跨距,无需设置电机装置以及复杂的连杆结构,减少了本实用新型在养护与维修方面的成本。应用上,本实用新型还能藉由更换不同长度的两该第一驱动件31来调整两该踏板43的跨距,同样具有能利用简单的连杆结构来改变两该踏板43跨距的功效增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