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复合阻力模块的无动力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598发布日期:2018-09-11 20:43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跑步机,尤指具复合阻力模块的无动力跑步机。



背景技术:

无动力跑步机不具电动机,可省去电动机的成本且可节省能源效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

已知的无动力跑步机具体构造,例如美国专利公告第9005085号所揭,主要是在前皮带轮、后皮带轮之间绕设有封闭环状的跑步机皮带。此前案于图27例示可于后皮带轮处设有磁阻构造,以提供磁阻作用。

另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9233272号及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530161号所揭,在无动力跑步机增设了可调整位置的磁体,使用者可通过移动磁体与飞轮的相对位置,来调整飞轮的旋转阻力。

但单一阻力来源所能提供的阻力有限,难以满足高训练负载需求的使用者。特别是在磁阻移开飞轮时,将造成无动力跑步机的阻力过小。另一方面,中国台湾M530161的磁阻控制需配合弹性件复位,有弹性疲乏而影响耐用性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如此,为使无动力跑步机提供较佳的负荷,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提出一种具复合阻力模块的无动力跑步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复合阻力模块的无动力跑步机,包含:一无动力跑步机本体及一复合阻力模块。该无动力跑步机本体包含二轴杆及一跑步带,该跑步带绕于二前述轴杆。该复合阻力模块包含一磁阻模块及一风扇轮,该磁阻模块包含一轮体及阻力件,该轮体安装于其中一轴杆,该阻力件位于相邻该轮体处,该轮体及该阻力件的一包含一金属件,该轮体及该阻力件的另一包含一磁性件,该风扇轮连接该轮体的一侧,使前述其中一轴杆在转动时受一磁阻及一风阻作用。

进一步,该轮体包含一配重盘及一铝环,该铝环固定地结合于该配重盘,以该铝环作为前述金属件;该阻力件包含一对磁性件,该对磁性件之间界定一磁作用空间,该铝环位于该磁作用空间。

进一步,该风扇轮包含一第一座体、一第二座体及复数叶片,该第一座体固定地安装于该轮体,前述叶片以该轮体的一旋转中心环状间隔设置,前述叶片连接该第一座体及该第二座体。

进一步,该阻力件活动地安装于该无动力跑步机本体的一座体;该复合阻力模块更包括一调整件,该调整件连接该阻力件,以调整该阻力件相对该轮体的位置。

进一步,该阻力件包含一拉掣部及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设于该座体;该调整件包含一操作把手及一缆绳,该操作把手活动地安装于该座体,该缆绳的一端连接该操作把手,该缆绳的另一端连接该拉掣部,以供该操作把手凭借该缆绳带动该阻力件的拉掣部位移。

进一步,该阻力件更包含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相对该拉掣部,该接触部用以接触该轮体,以提供一摩擦阻力;该调整件更包含另一缆绳,该另一缆绳两端分别连接该操作把手及该接触部,以供该操作把手凭借该另一缆绳带动该接触部位移。

进一步,该座体包含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含一握杆部、一安装部及一立杆部,该安装部位于该握杆部与该立杆部之间,该操作把手活动地安装于该安装部,该缆绳沿该立杆部设置。

进一步,该安装部界定一容置空间,该立杆部界定一管道及一开口,该管道连通该容置空间及该开口;该操作把手一部分位于该容置空间,该缆绳位于该管道,且该缆绳穿出该开口。

进一步,该安装部有一限位槽,该操作把手至少一部分位于该限位槽,以限制该操作把手的位移行程。

进一步,该轮体安装于前述其中一轴杆的一端,前述其中一轴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配重件。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可达成以下功效:

1.阻力来源为复合式而不限于单一来源,以满足较大的负载需求。

2.阻力来源运用风阻及感应式的磁阻,相较于一般荷重式负载装置的设备来说,不仅重量较轻,而易于搬运、移动,使用上也不耗费额外电力,使产品在使用上较为节能。

3.金属件采用铝环,可降低产品整体重量。

4.风扇轮的叶片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以提供叶片的结构强度。

5.可凭借调整件调整的阻力件位置,而调整产生的磁阻大小,以供使用者依据自身需求调整适合的磁阻。在阻力件移开轮体时,仍可凭借风扇轮提供风阻,避免跑步机的阻力过低。

6.调整件的操作把手是凭借缆绳连动阻力件位移,以便于将操作把手配置在需求位置。

7.阻力件可提供摩擦阻力,以便使用者依使用需求快速煞停。

8.操作把手安装在靠近握杆部的位置,而方便使用者操作使用。

9.缆绳可配置在立杆部内部,以避免缆绳外露而影响整体美观性,并降低意外拉扯的可能。

10.在复合阻力模阻配置在轴杆一端时,可在轴杆另一端安装配重件,以增进轴杆转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阻模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视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阻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阻模块的平面暨作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阻模块整合于座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无动力跑步机本体;11-座体;100、101、102-壳体;103-枢轴;111-支撑架;112-握杆部;113-安装部;1130-限位槽;1131-容置空间;114-立杆部;1141-管道;1142-开口;120、121、120A-轴杆;13-跑步带;2、2A-复合阻力模块;21-磁阻模块;211-轮体;2111-配重盘;2112-铝环;2113-结合件;212-阻力件;2121-片体;2122-磁性件;2123-磁作用空间;2124-拉掣部;2125-枢接部;2126-接触部;22-风扇轮;221-第一座体;222-第二座体;223-叶片;220-结合件;23-调整件;231-操作把手;232、233-缆绳;200、201、202-罩体;3A-配重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综合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复合阻力模块的无动力跑步机的主要功效将可于下述实施例清楚呈现。

请先参阅图1及图2,揭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复合阻力模块的无动力跑步机,包含一无动力跑步机本体1及一复合阻力模块2。

如图1配合图2所示,该无动力跑步机本体1包含一座体11、二轴杆120、121及一跑步带13。于本实施例该座体11更包含一支撑架111,该支撑架111包含一握杆部112、一安装部113及一立杆部114,该安装部113位于该握杆部112与该立杆部114之间。二前述轴杆120、121彼此相对且安装于该座体11,例如可二前述轴杆120、121都枢设于该座体11,并配合若干壳体100、101、102遮盖。该跑步带13绕于二前述轴杆120、121,以凭借前述轴杆120、121循环运转,并带动其中一轴杆120转动,使前述其中一轴杆120在转动时,受该复合阻力模块2提供一磁阻及一风阻作用。于本实施例中,前述二轴杆120、121之间有一高度差,而使跑步带13呈倾斜状,而可有效运用跑步者的踩踏力来循环运转。

如图2所示,该复合阻力模块2包含一磁阻模块21及一风扇轮22,并可配合若干罩体200、201、202遮盖,前述罩体200可为镂空状,以便检视内部构造,或者让该风扇轮22运转时提供一定风量。续请参阅图3搭配图2,该磁阻模块21包含一轮体211及阻力件212,该轮体211安装于其中一轴杆120的一端,该阻力件212位于相邻该轮体211处〔例如枢设于该座体11的一枢轴103,或者其他活动连接方式〕,该轮体211及该阻力件212的一包含一金属件,该轮体211及该阻力件212的另一包含一磁性件。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该磁阻模阻21的轮体211包含一配重盘2111及一铝环2112,该配重盘2111例如可为铁盘,该铝环2112可凭借复数结合件2113固定地结合于该配重盘2111,以该铝环2112作为前述金属件,而可提供较轻的负荷,但也可为其他金属材质例如铜、锌等。该阻力件212包含一对片体2121及复数对磁性件2122,前述磁性件2122是彼此成对地间隔设置在该对片体2121。如图4所示,该对片体2121及该对磁性件2122之间界定一磁作用空间2123,该铝环2112位于该磁作用空间2123,以凭借涡电流效应使该铝环2112产生磁阻。

续请参阅三图搭配图5,该风扇轮22连接该轮体211,而可随该轮体211转动。该风扇轮22包含一第一座体221、一第二座体222及复数叶片223,该第一座体221可通过嵌接或若干结合件220固定地连接于该轮体211的一侧,前述叶片223以该轮体211的一旋转中心环状间隔设置,前述叶片223连接该第一座体221及该第二座体222,使前述叶片223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

续请参阅图6配合图7,较佳的是,该复合阻力模块2更包括一调整件23,该调整件23连接该阻力件212,以调整该阻力件212相对该轮体211的位置。于本实施例中,该阻力件212更包含一拉掣部2124及一枢接部2125,该枢接部2125枢设于该座体11。另外,该调整件23包含一操作把手231及复数缆绳232、233,该操作把手231活动地安装于该座体11,例如可活动地安装于该座体11的安装部113,而靠近握杆部112,因此易较于操作使用。较佳的是,该安装部113有一限位槽1130,该操作把手231的一部分位于该限位槽1130,以限制该操作把手231的位移行程。前述缆绳232、233都以一端连接该操作把手231,前述缆绳232、233并都以另一端连接该阻力件212,其中一缆绳232是以另一端连接该阻力件212的拉掣部2124。续请参阅图7及图8,在操作该操作把手231时,该操作把手231凭借前述其中一缆绳232带动该阻力件212的拉掣部2124位移,以控制该阻力件212的磁性件2122部分或全部远离该轮体211的铝环2112,调整因为涡电流效应而作用至该铝环2112的磁阻力大小。于本实施例中,该阻力件212更包含一接触部2126,该接触部2126相对该拉掣部2124,该接触部2126用以接触该轮体211,以提供一摩擦阻力,方便使用者快速煞停该轮体211。于本实施例中,该操作把手231是凭借另一缆绳233连接该接触部2126,而可操作该阻力件212的接触部2126位移。

续请参阅图9,进一步说明前述调整件23适合的一种配置方式:前述缆绳232、233可沿该立杆部114设置。该安装部113界定一容置空间1131,该立杆部114界定一管道1141及一开口1142,该管道1141连通该容置空间1131及该开口1142;该操作把手231一部分位于该容置空间1131,前述缆绳232、233位于该管道1141,且前述缆绳232、233穿出该开口1142,如此可避免前述缆绳232、233外露而影响整体美观性,并降低意外拉扯的可能。

另,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与前一实施例同样都是将复合阻力模块2A安装于其中一轴杆120A的一端。主要差异在于,其中一轴杆120A的另一端也可进一步安装有一配重件3A,该配重件3A可以是另一风扇轮或一般荷重件都可,主要目的在于让前述其中一轴杆120A的运转上较为稳定。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