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泳池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4303发布日期:2018-07-24 20:5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游泳训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泳池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游泳爱好者或运动员在进行水中抗阻训练时,常用辅助装备有三种,第一种是使用手蹼或脚蹼,在划水和蹬水时,通过手脚蹼增加水阻,从而达到抗阻训练的目的;第二种是在腰部绑上弹力带,另一端固定在泳池边,使用者向前蹬水或划水时,弹力带因拉长而产生拉力,增加使用者前行的阻力,第三种是阻力衣,在泳衣上增加口袋,使用者在池中前行时,泳衣上的口袋因水流而张开,形成阻力兜,从而增加水阻。

授权公告号为cn246013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游泳训练用阻力器,它的主体是一均匀的条形弹性带,其一端设有可与人体相固定的腰带,其另一端接有可与泳池边缘或池壁相接的联接器,联接器可以是挂钩、吸盘或者绳索。弹性带的最大弹性伸长率不小于4,弹性带的长度不小于泳池的长度的1/5,而其极限强度大于运动员在水中的前进力。通过材料选择制作不同截面积和长度的弹性带即可制成适合不同训练场合和运动员的阻力器。上述阻力器通过弹性带的弹性实现抗阻训练的目的,但是由于弹性带无法同时兼具良好的弹性和耐裂断性能,因此,现有的弹性带的耐断裂性能较差,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泳池训练器,模拟拉弦张工的原理,在游泳者游泳时,支撑体积聚力量,并且积聚的力量反作用于游泳者,从而达到为游泳者提供阻力的目的,牵引带不需要有弹性,只需具备耐裂断性能即可,提高了泳池训练器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泳池训练器,包括牵引带、设于所述牵引带一端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牵引带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人体相对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富有弹性的支撑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大体呈“上弓梢”状,其与所述牵引带连接,所述下支撑部大体呈“上弓臂”状,其底端与所述泳池池壁或岸边相对固定,所述牵引带向所述支撑体施加拉弦方向的拉力作用,所述支撑体在所述拉力作用下发生张弓方向的形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支撑部为沿曲线方向延伸的塑胶柱a,其内凹面朝向所述牵引带,所述塑胶柱a下端与所述泳池池壁或岸边相对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支撑部包括均沿曲线方向延伸的条形金属板a和条形金属板b,所述金属板a内凹面朝向所述牵引带,所述金属板b内凹面朝向所述金属板a内凹面,所述金属板a,b下端均与所述泳池池壁或岸边相对固定,所述金属板a上端与所述上支撑部下端相接,所述金属板b上端支撑所述金属板a内凹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支撑部为相对所述下支撑部外翘的塑胶柱b。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支撑部为相对所述下支撑部外翘的条形金属板c。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支撑部沿直线方向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所述支撑体为分体式结构时,其分体位置设于所述下支撑部并避开所述下支撑部的主变形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支撑部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槽长方向与所述上支撑部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牵引带设有螺栓头,所述螺栓头可调节的连接于所述槽孔中并且二者通过螺母相互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带为非弹力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腰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公开的泳池训练器,模拟拉弦张工的原理,在游泳者游泳时,支撑体积聚力量,并且积聚的力量反作用于游泳者,从而达到为游泳者提供阻力的目的,牵引带不需要有弹性,只需具备耐裂断性能即可,提高了泳池训练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泳池训练器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支撑体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支撑体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泳池训练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支撑体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支撑体的后视图。

其中:100、牵引带;110、螺栓头;200、第一连接结构;300、第二连接结构;310、上支撑部;311、槽孔;320、下支撑部;321、加强筋;322、金属板a;323、金属板b。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泳池塑胶训练器,包括牵引带100、设于牵引带100一端的第一连接结构200以及设于牵引带100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结构300,第一连接结构200与人体相对固定,第二连接结构300为富有弹性的支撑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撑部310和下支撑部320,上支撑部310大体呈“上弓梢”状,其与牵引带100连接,下支撑部320大体呈“上弓臂”状并设置为沿曲线方向延伸的塑胶柱a,其内凹面朝向牵引带100,塑胶柱a下端与泳池池壁或岸边相对固定,塑胶柱a上端与上支撑部310下端相接,牵引带100向支撑体施加拉弦方向的拉力作用,支撑体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张弓方向的形变。泳池塑胶训练器,模拟拉弦张工的原理,在游泳者游泳时,支撑体积聚力量,并且积聚的力量反作用于游泳者,从而达到为游泳者提供阻力的目的,牵引带不需要有弹性,只需具备耐裂断性能即可,提高了泳池训练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上支撑部310为相对下支撑部320外翘的塑胶柱b。上支撑部310设置外翘,可以增加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同时降低回弹速度,使得训练过程更为缓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上支撑部310沿直线方向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上支撑部设置为沿曲线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为分体式结构,其分体位置设于下支撑部320的位置320a处并避开下支撑部320的主变形段,一方面可以简化注塑模具的结构,减小运输占用空间,总体降低制作成本。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体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采用该种结构,使得训练器的力学性能更优。

本实施例中,塑胶柱内凹面设有凹槽,凹槽槽长方向与塑胶柱延伸方向相同,凹槽中设有支撑于其槽壁之间的加强筋321。通过设置凹槽使得塑胶柱更易弯曲,保证能够满足训练需要,另一方面,不会降低塑胶柱的支撑性能和力学性能。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镂空等结构的方式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22呈“x”形,多个加强筋322沿所述凹槽槽长方向依次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

本实施例中,上支撑部310设有槽孔311,槽孔311槽长方向与上支撑部310延伸方向相同,牵引带100设有螺栓头110,螺栓头110可调节的连接于槽孔311中并且二者通过螺母相互固定。采用该种结构,可以调节牵引带100与上支撑部310的位置关系,以改变力臂。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实现上述目的,也可以设置为不可调节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牵引带100为非弹力绳。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00为腰带。

实施例二

参见图4至图6,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泳池金属训练器,包括牵引带100、设于牵引带100一端的第一连接结构200以及设于牵引带100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结构300,第一连接结构200与人体相对固定,第二连接结构300为富有弹性的支撑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撑部310和下支撑部320,上支撑部310大体呈“上弓梢”状,其与牵引带100连接,下支撑部320大体呈“上弓臂”状,其包括均沿曲线方向延伸的条形金属板a322和条形金属板b323,金属板a322内凹面朝向牵引带100,金属板b323内凹面朝向金属板a322内凹面,金属板a,b322,323下端均与泳池池壁或岸边相对固定,金属板a322上端与上支撑部310下端相接,金属板b323上端支撑金属板a322内凹面,牵引带100向支撑体施加拉弦方向的拉力作用,支撑体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张弓方向的形变。

本实施例中,上支撑部310为相对金属板a322外翘的条形金属板c。上支撑部310设置外翘,可以增加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同时降低回弹速度,使得训练过程更为缓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上支撑部310沿直线方向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上支撑部设置为沿曲线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为一体式结构,采用该种结构,支撑体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体还可以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其分体位置设于金属板a上并避开金属板a的主变形段,其分体位置还可以设于其与泳池池壁或岸边相固定的底部位置。

本实施例中,金属板a322下端与金属板b323下端相接,二者与泳池池壁或岸边相固定的底部位置为平板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金属板a322下端和金属板b323下端分别与泳池池壁或岸边不同位置相固定。支撑体通过螺栓与泳池池壁或岸边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上支撑部310设有槽孔311,槽孔311槽长方向与上支撑部310延伸方向相同,牵引带100设有螺栓头110,螺栓头110可调节的连接于槽孔311中并且二者通过螺母相互固定。

本实施例中,牵引带100为非弹力绳。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00为腰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