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9651发布日期:2018-09-14 22:38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架,尤其涉及一种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



背景技术:

体育健身是提高人们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运动,人们通过持久性的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减少患疾病的概率,但是现在的人由于时间不充分,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健身场所进行锻炼,因此有人选择在家里进行锻炼,其中引体向上需要一个比较占空间的锻炼架,供人们在室内进行锻炼,但是目前的锻炼架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储藏,而且锻炼高度不能够调节,不便于不同身高的人进行锻炼,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便于储藏,而且能够便于不同身高的进行引体向上锻炼的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前的锻炼架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储藏,而且锻炼高度不能够调节,不便于不同身高的人进行锻炼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储藏,而且能够便于不同身高的进行引体向上锻炼的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包括有底板、轮子、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第三固定机构、第四固定机构、安装板、连接杆、弧形圆杆、空心管和伸缩杆;轮子固接于底板底部,第一固定机构固接于底板底部,空心管底部与底板一侧部铰接,第二固定机构固接于底板靠近空心管的一侧部,伸缩杆与空心管套装配合,第三固定机构固接于空心管顶部,安装板一侧部与伸缩杆顶端铰接,弧形圆杆通过连接杆与安装板固接,固定机构固接于伸缩杆顶端。

优选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有拉板、第一弹性件、第一固定板、插杆和第一支撑板;第一固定板固接于底板底部,第一固定板开设有供插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拉板固接于插杆一端部,且通过弹性件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第一支撑板一端部与底板铰接,第一支撑板开设有供插杆插入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螺杆、第二固定板和第一转板;第二固定板固接于底板一侧部,第二固定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空心管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螺接,第一转板固接于第一螺杆一端部。

优选地,第三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杆和第二转板;空心管开设有供第二螺杆穿过的第三通孔,伸缩杆均匀开设有供第二螺杆穿过的第四通孔,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母螺接,第二转板固接于第二螺杆远离第一螺母的一端部。

优选地,第四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三螺杆、第二螺母、第三固定板和第三转板;第三固定板固接于安装板底部,第三固定板开设有供第三螺杆穿过的第五通孔,伸缩杆开设有供第三螺杆穿过的第六通孔,第二螺母与第三螺杆螺接,第三转板固接于第三螺杆远离第二螺母的一端部。

优选地,该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还包括有卧板、第五固定机构和支撑板;卧板一侧部与空心管铰接,第二支撑板一端部与卧板铰接;第五固定机构固接于卧板,且与第二支撑板配合。

优选地,第五固定机够包括有蝶形螺栓和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固接于卧板底部,第四固定板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支撑板开设有第四螺纹孔,蝶形螺栓与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螺接。

优选地,该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还包括有储藏框和隔板;储藏框固接于底板底部,多块隔板等间距固接于储藏框内。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减少了锻炼架占用的储藏空间,并且不同身高的人都能够进行引体向上锻炼的效果,通过控制第一固定机构运作,使得底板能够自由移动和固定,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对空心管进行固定,通过第四固定机构对安装板进行固定,使得该锻炼架能够便于折叠和使用,通过第三固定机构对伸缩杆和空心管进行固定,使得安装板的高度能够自由调节,从而对弧形圆杆进行高度的调节,解决了不同身高的人不能够同时进行引体向上锻炼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轮子,3-第一固定机构,31-拉板,32-弹性件,33-第一固定板,34-第一通孔,35-插杆,36-第二通孔,37-第一支撑板,4-第二固定机构,41-第一螺杆,42-第一螺纹孔,43-第二螺纹孔,44-第二固定板,45-第一转板,5-第三固定机构,51-第一螺母,52-第三通孔,53-第四通孔,54-第二螺杆,55-第二转板,6-第四固定机构,61-第三螺杆,62-第二螺母,63-第五通孔,64-第三固定板,65-第六通孔,66-第三转板,7-安装板,8-连接杆,9-弧形圆杆,10-空心管,11-伸缩杆,12-卧板,13-第五固定机构,131-蝶形螺栓,132-第四固定板,133-第三螺纹孔,134-第四螺纹孔,14-第二支撑板,15-储藏框,1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如图1-8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2、第一固定机构3、第二固定机构4、第三固定机构5、第四固定机构6、安装板7、连接杆8、弧形圆杆9、空心管10和伸缩杆11;轮子2固接于底板1底部,第一固定机构3固接于底板1底部,空心管10底部与底板1一侧部铰接,第二固定机构4固接于底板1靠近空心管10的一侧部,伸缩杆11与空心管10套装配合,第三固定机构5固接于空心管10顶部,安装板7一侧部与伸缩杆11顶端铰接,弧形圆杆9通过连接杆8与安装板7固接,固定机构固接于伸缩杆11顶端。

当室内需要进行引体向上锻炼时,推动该锻炼架至室内空间较大的地方,控制第一固定机构3运作,从而对底板1进行固定,顺时针转动空心管10,直至空心管10与底板1成垂直状态,再控制第二固定机构4对空心管10进行固定,再转动安装板7,直至安装板7与伸缩杆11成垂直状态,再控制第四固定机构6对安装板7进行固定,锻炼人员可以通过弧形圆杆9进行引体向上锻炼,当弧形圆杆9的高度需要调节时,控制第三固定机构5运作,使得伸缩杆11能够在空心管10内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7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弧形圆杆9上下移动,使得不同身高的人都能够使用弧形圆杆9进行引体向上锻炼,当锻炼架需要存放时,控制第二固定机构4、第三固定机构5、第四固定机构6运作,使得空心管10、伸缩杆11、安装板7能够恢复到初始位置,再控制第一固定机构3运作,使得该锻炼架能够通过轮子2移动到存储处,减少了锻炼架在室内中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第一固定机构3包括有拉板31、第一弹性件32、第一固定板33、插杆35和第一支撑板37;第一固定板33固接于底板1底部,第一固定板33开设有供插杆35穿过的第一通孔34;拉板31固接于插杆35一端部,且通过弹性件32与第一固定板33连接;第一支撑板37一端部与底板1铰接,第一支撑板37开设有供插杆35插入的第二通孔36;当底板1需要固定时,拉动拉板31向远离第一支撑板37的一侧部运动,拉板31拉伸弹性件32,拉板31同时带动插杆35与第一支撑板37分离,此时控制第一支撑板37转动,使得第一支撑板37与底板1成垂直状态,再撤去拉板31的外力,由于弹性件32的弹力作用,弹性件32拉动拉板31向靠近第一支撑板37的方向运动,拉板31推动插杆35插入第二通孔36,从而对第一支撑板37进行固定。

进一步,第二固定机构4包括有第一螺杆41、第二固定板44和第一转板45;第二固定板44固接于底板1一侧部,第二固定板44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3,空心管10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2,第一螺杆41与第一螺纹孔42、第二螺纹孔43螺接,第一转板45固接于第一螺杆41一端部;所以当空心管10需要固定时,控制第一转板45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板45带动第一螺杆41顺时针转入第一螺纹孔42、第二螺纹孔43,使得空心管10与第二固定板44进行固定。

进一步,第三固定机构5包括有第一螺母51、第二螺杆54和第二转板55;空心管10开设有供第二螺杆54穿过的第三通孔52,伸缩杆11均匀开设有供第二螺杆54穿过的第四通孔53,第二螺杆54与第一螺母51螺接,第二转板55固接于第二螺杆54远离第一螺母51的一端部;所以当伸缩杆11上下移动时,控制第二转板55转动,第二转板55带动第二螺杆54转动,第二螺杆54与第二螺母62分离,再将第二螺杆54从第三通孔52、第四通孔53内拔出,此时便可以控制伸缩杆11在空心管10内上下移动,当伸缩杆11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控制第二螺杆54插入第三通孔52和相对应的第四通孔53内,再将第二螺母62旋入第二螺杆54,从而对伸缩杆11进行固定。

进一步,第四固定机构6包括有第三螺杆61、第二螺母62、第三固定板64和第三转板66;第三固定板64固接于安装板7底部,第三固定板64开设有供第三螺杆61穿过的第五通孔63,伸缩杆11开设有供第三螺杆61穿过的第六通孔65,第二螺母62与第三螺杆61螺接,第三转板66固接于第三螺杆61远离第二螺母62的一端部;所以当安装板7需要固定时,将第三螺杆61插入第四通孔53、第五通孔63内,再转动第三转板66,第三转板66带动第三螺杆61转动,使得第二螺母62能够旋入第三螺杆61,从而对第三固定板64进行固定,进而对安装板7进行固定。

进一步,该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还包括有卧板12、第五固定机构13和支撑板;卧板12一侧部与空心管10铰接,支撑板一端部与卧板12铰接;第五固定机构13固接于卧板12,且与第二支撑板14配合;当锻炼人员需要进行仰卧起坐锻炼时,逆时针转动卧板12,使得卧板12与空心管10成垂直状态,再控制第二支撑板14转动至与卧板12成垂直状态,最后控制第五固定机构13对第二支撑板14进行固定。

进一步,第五固定机够包括有蝶形螺栓131和第四固定板132;第四固定板132固接于卧板12底部,第四固定板132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33,第二支撑板14开设有第四螺纹孔134,蝶形螺栓131与第三螺纹孔133、第四螺纹孔134螺接;当第二支撑板14需要固定时,顺时针转动蝶形螺栓131,使得蝶形螺栓131顺时针转入第三螺纹孔133、第四螺纹孔134内,从而将第二支撑板14与第四固定板132进行固定。

进一步,该引体向上用可折叠式锻炼架还包括有储藏框15和隔板16;储藏框15固接于底板1底部,多块隔板16等间距固接于储藏框15内;当锻炼架折叠储藏时,从锻炼架上拆卸下来的部件能够放入储藏框15内,并且通过隔板16进行分离,便于下次安装时寻找对应的部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