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积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1790发布日期:2018-08-07 18:17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积木玩具,特指一种磁性积木。



背景技术:

磁性积木有别于传统的木质积木,其在磁性积木的每个面上都设置磁吸组件,任意积木的六个面都可对外进行磁吸拼接,这种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木质积木的搭接方式,具有拼接牢靠、拼接轻松、拼接方式丰富多样和能够拼接出更加多样化的形状的优点,让小朋友们在娱乐的同时,又能学习到知识。

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965032u公开了一种磁性积木块以及积木组件,所述磁性积木块包括立方体形的积木块本体,所述积木块本体每个面的中心设有安装盲孔,在所述各安装盲孔内分别设有一磁铁,所述磁铁过盈压装在各安装盲孔中。所述积木组件包括基座连接块以及多个磁性积木块,在所述基座连接块的顶面间隔布置有多个磁铁,所述磁铁嵌设于基座连接块顶面,所述各磁性积木块通过其表面的磁铁与基座连接块顶面的磁铁相吸附连接,该专利通过在积木的外侧开设盲孔,将磁铁放入盲孔,再用贴纸将盲孔覆盖,因此这种外置的结构配合不牢靠,贴纸使用胶水粘贴,胶水有毒有害,导致磁铁容易掉落、不利于小朋友身体健康和小朋友可能误吞磁铁的问题。

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320570529.8一种新型拼接积木,包括复数个表面均设置有磁吸组件的积木块,任意两个积木块的任意两面均能通过磁吸组件吸附拼接;磁吸组件包括一径向充磁环形磁铁和磁铁安装结构;磁铁安装结构包括一圆筒形内腔,该内腔的内径大于环形磁铁的外径,环形磁铁可绕轴线自由旋转的内置于内腔,该专利将磁铁内置在积木内,采用螺栓固定将磁吸组件固定在积木块上,再慈溪组件包括径向充磁的磁铁,将积木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积木,因此这种结构的积木零部件多、结构复杂、组装复杂,导致积木装配麻烦、吸附能力弱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简便、吸附能力强和结构简单的磁性积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性积木,包括多面体形状的积木壳身,积木壳身的一表面开设有开口,与开口相邻的积木壳身内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槽,第一槽内均设置有在积木壳身内表面上滑动的磁铁,积木壳身上设置有密封开口的积木壳盖,壳盖具有若干对应于第一槽的插销,插销卡合在第一槽内,插销将磁铁限位在第一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磁铁放入相应的第一槽内,再将积木壳盖安装在积木壳身的开口上,插销和第一槽的卡合结构内置在积木壳身内,这种隐藏式的结构具有连接可靠、造型美观的优点,磁铁设置在第一槽内,磁铁始终保持在对应的积木壳身的内表面上滑动,将插销卡合在第一槽内,插销和第一槽的限位结构允许有较大范围的装配误差,较大的装配误差也能保证磁铁始终贴在积木壳身的内表面上,因此本发明具有组装简便、吸附能力强和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制造精度要求不高,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积木壳身结构呈正六面体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整体结构精巧,方便小朋友玩耍,与开口相邻的内表面上共有四个插销,四个插销卡合第一槽的结构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积木壳盖的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槽,第二槽内设置有磁铁,与积木壳盖相对的积木壳身的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三槽,第三槽内设置有磁铁,第二槽和第三槽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将磁铁限位在相应的第二槽和第三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积木壳盖和积木壳身的内表面均具有磁铁,磁铁均设置在积木壳身的内表面上,磁性积木的任一面均具有较强的磁吸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开设有容纳槽,磁铁容纳在相应的容纳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磁铁容纳在对应的容纳槽内,限位可靠,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为轴向充磁的磁铁,磁铁磁极朝向相应的积木壳盖和积木壳身的内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磁铁的n极或者s极贴在相应的积木壳盖和积木壳身的内表面上,因此积木壳身和积木壳盖的表面呈单一磁性,磁吸能力强。

作为优选,所述积木壳身相对的表面呈相反的磁性,积木壳身和积木壳盖相对的表面呈相反的磁性。

采用上述结构后,磁性积木可以和磁性积木的3个面相吸在一起,3个面为相邻的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为一字型槽,插销为一字型杆,插销可拔插地卡合在第一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徒手将积木壳盖安装在积木壳身上或者从积木壳身上拆卸下来,因此具有拆装方便、连接可靠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插销具有圆弧端面,容纳槽的端面具有圆弧底面,磁铁装夹在圆弧端面和圆弧底面之间,从而将磁铁限位在相应的积木壳身内表面的中心处。

采用上述结构后,采用圆弧端面和圆弧底面额装夹结构固定可靠,磁铁能够保持在相应的积木壳身内表面的中心处,两个磁性积木正对地吸附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呈圆盘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磁铁和圆弧端面和圆弧底面相互适配,提高圆弧端面和圆弧底面对磁铁的紧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的积木壳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积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积木壳身、2-积木壳盖、11-开口、12-第一槽、13-第三槽、21-插销、22-第二槽、3-磁铁、4-固定杆、41-容纳槽、121-圆弧底面、211-圆弧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磁性积木,包括多面体形状的积木壳身1,可以是六面体、也可以是直棱柱等等。积木壳身1的一表面开设有开口11,开口11用于向积木壳身1内安装磁铁3,与开口11相邻的积木壳身1内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槽12,第一槽12与积木壳身1一体成形,第一槽12内均设置有在积木壳身1内表面上滑动的磁铁3,积木壳身1上设置有密封开口11的积木壳盖2,积木壳盖2具有若干对应于第一槽12的插销21,插销21与积木壳盖2一体成形,第一槽12的槽口朝向积木壳身1的开口11,以便于插销21插入到第一槽12内,插销21卡合在第一槽12内,插销21将磁铁3限位在第一槽12内,将磁铁3放入相应的第一槽12内,磁铁3充磁后其表面呈现出磁性,再将积木壳盖2安装在积木壳身1的开口11上,插销21和第一槽12的卡合结构内置在积木壳身1内,这种隐藏式的结构具有连接可靠、造型美观的优点,磁铁3放入第一槽12内,磁铁3始终保持在对应的积木壳身1的内表面上滑动,插销21卡合在第一槽12内,插销21和第一槽12的限位结构允许有较大范围的装配误差,较大的装配误差也能保证磁铁3始终贴在积木壳身1的内表面上,因此本发明具有组装简便、吸附能力强和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制造精度要求不高,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所述积木壳身1结构呈正六面体形状,整体结构精巧,方便小朋友玩耍,与开口11相应的积木壳身1的内表面有四个,因此插销21也是四个,四个插销21卡合第一槽12的结构连接更加稳定。

所述积木壳盖2的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槽22,第二槽22开设在积木壳盖2内表面的中心处,第二槽22内设置有磁铁3,磁铁3贴合在积木壳盖2的内表面上,与积木壳盖2相对的积木壳身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三槽13,第三槽13开设在相应的积木壳身1内表面的中心处,第三槽13正对第二槽22,第三槽13内设置有磁铁3,磁铁3贴合在积木壳身1的内表面上,第二槽22和第三槽13之间设置有固定杆4,固定杆4可以是空心杆,也可以是实心杆,固定杆4一端插设在第二槽22内,固定杆4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三槽13内,固定杆4将磁铁3限位在相应的第二槽22和第三槽13内,因此积木壳盖2和积木壳身1的内表面均具有磁铁3,磁铁3均贴合在积木壳身1的内表面上,磁性积木的任一面均具有较强的磁吸能力。

所述固定杆4的端部开设有容纳槽41,容纳槽41适配相应的磁铁3,磁铁3容纳在相应的容纳槽41内,结构紧凑,磁铁3固定在相应的内表面的中心处,限位可靠,增强内表面中心处的磁吸能力。

所述磁铁3为轴向充磁的磁铁3,磁铁3的n极或者s极贴合在相应的积木壳身1内表面和积木壳盖2内表面上,磁铁3的磁极朝向相应的积木壳盖2和积木壳身1的内表面,积木壳身1和积木壳盖2的表面呈单一磁性(s极或者n极),磁吸能力强。

所述积木壳身1相对的表面呈相反的磁性,积木壳身1的一个表面呈n极磁性,则相对的表面呈s极磁性,积木壳身1和积木壳盖2相对的表面呈相反的磁性,因此积木的任意两端呈相反磁性,磁性积木任一面可以和另一磁性积木的三个表面相吸在一起,三个表面为互相相邻的。

所述第一槽12为一字型槽,插销21为一字型杆,插销21可拔插地卡合在第一槽12内,这种拔插式结构可徒手将积木壳盖2安装在积木壳身1上或者从积木壳身1上拆卸下来,因此具有拆装方便、连接可靠的优点,另外插销21和第一槽12过盈配合,插销21卡合在第一槽12内,增加积木壳盖2在积木壳身1上的配合力,避免积木壳盖2从积木壳身1上轻易脱落。

所述插销21具有圆弧端面211,容纳槽41的端面具有圆弧底面121,磁铁3装夹在圆弧端面211和圆弧底面121之间,从而将磁铁3限位在相应的积木壳身1内表面的中心处,采用圆弧端面211和圆弧底面121的装夹结构固定可靠,不同尺寸的磁铁3都可以紧固在圆弧端面211和圆弧底面121之间,磁铁3能够保持在相应的积木壳身1内表面的中心处,两个磁性积木正对地吸附在一起。

所述磁铁3呈圆盘形状,磁铁3和圆弧端面211和圆弧底面121相互适配,提高圆弧端面211和圆弧底面121对磁铁的紧固作用。

积木壳身1和积木壳盖2的材质为非磁吸材质,可以是塑胶、木质、限位等等材质制成。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