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便携镜像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1951发布日期:2018-10-26 17:5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便携镜像治疗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后75%的患者将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除脑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外,肩痛、肩手综合征、痉挛等并发症也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上肢功能尤其重要,因为上肢功能与患者的adl密切相关,上肢功能恢复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复归。

镜像治疗(mirrortherapy)又称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irrorvisualfeedback,mvf),是1995年由ramachandran等学者首次提出,并应用在幻肢痛患者疼痛治疗中。后陆续有镜像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手外伤、慢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报道。镜像疗法是指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健侧活动的画面复制到患侧,让患者想象患侧运动,通过视错觉、视觉反馈以及虚拟现实,结合康复训练项目而成的治疗手段。然而,目前临床上还缺乏一款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的镜像治疗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便携镜像治疗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便携镜像治疗器,包括:依次可折叠连接的搁手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保护套板,所述保护套板上设置有平面镜,所述搁手板和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亲肤抗菌涂层,所述亲肤抗菌涂层通过在所述搁手板和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刷涂亲肤抗菌涂料后再经干燥得到。

优选的是,所述亲肤抗菌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是,所述添加剂为竹炭粉、薰衣草粉、白芷粉的混合物。

优选的是,所述粘结剂包括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琼脂、明胶、海藻酸钠、刺槐豆胶和魔芋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助剂包括抗氧剂、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搁手板上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可旋转连接有挡板,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t形槽。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杆包括用于配合可滑动设置在所述t形槽内的t形底座、连接于所述t形底座上的大管段、可伸缩插设在所述大管段内的小管段及连接于所述小管段顶部的安装球。

优选的是,所述大管段的侧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配合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尾端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的前端呈弧形,用于顶压在所述小管段的外壁上,所述小管段的外壁上开设有弧形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挡板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配合套设在所述安装球上的球形套;所述安装球的外壁上设置有球形凸粒,所述球形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球形凸粒配合的球形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球形凸粒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镜像治疗器能激活支配患侧上肢运动的神经元,促进脑功能重组;患者看到镜中肢体的功能活动,通过视觉、运动指令、本体感觉等多通路间的相互作用,激活镜像神经元,使两个大脑半球间的抑制解除,达到神经重组,从而使上肢及手功能得以恢复。本发明设置有可自由调节前后位置、高度、角度的挡板,能方便挡住患者健康侧的手进行患者的视野,便于进行治疗;本发明通过设置亲肤抗菌涂层,使与患者接触的搁手板和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具有很好的亲肤性能、抗菌性能和表面舒适度,能保证患者的健康,提高镜像治疗器的使用效果。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患者进行镜像治疗,加快康复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镜像治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折叠式便携镜像治疗器展开放平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伸缩杆和安装板的配合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安装板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搁手板;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保护套板;5—平面镜;6—安装板;7—伸缩杆;8—挡板;10—亲肤抗菌涂层;30—观察孔;60—t形槽;70—t形底座;71—大管段;72—小管段;73—螺纹孔;74—螺杆;75—旋钮;76—弧形凹槽;77—安装球;78—球形凸粒;80—球形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便携镜像治疗器,包括:依次可折叠连接的搁手板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保护套板4,保护套板4上设置有平面镜5,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设置有亲肤抗菌涂层10,亲肤抗菌涂层10通过在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刷涂亲肤抗菌涂料后再经干燥得到。

第二连接板3上开设有观察孔30。医生通过观察孔30观察患者患侧手的活动情况。

本发明使用时,参照图1,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平放,将第二连接板3和保护套板4折叠起来,并使保护套板4一侧设置在搁手板1上,从而使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保护套板4形成三角形状,保护套板4上的平面镜5倾斜朝外,患者将一只健康的手放置在搁手板1上,另一只患病的手则放置在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保护套板4形成三角形状的空间内,且处于第一连接板2表面,以使患病的手不进入患者视野,健康的手跟随医生的指导视频或图像活动,患者则观察平面镜5内的健康的手的活动的镜像,患者控制双肢体同时做同样的动作,尽可能多地活动患侧上肢并将看到的健侧上肢镜像想象成自己的患侧上肢,利用“幻象”提供的视觉反馈让大脑“误以为”在同时控制双手,从而激活支配患侧上肢运动的神经元,促进脑功能重组;患者看到镜中肢体的功能活动,通过视觉、运动指令、本体感觉等多通路间的相互作用,激活镜像神经元,使两个大脑半球间的抑制解除,达到神经重组,从而使上肢及手功能得以恢复。

其中,镜像治疗器使用时应使患者只观察平面镜55内的图像,而需避免患者观察到健康的手的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可自由活动调节的挡板88,以挡住健康的手进行患者的视野,便于进行治疗。

搁手板1上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顶端可旋转连接有挡板8,安装板6上还开设有t形槽60。伸缩杆7包括用于配合可滑动设置在t形槽60内的t形底座70、连接于t形底座70上的大管段71、可伸缩插设在大管段71内的小管段72及连接于小管段72顶部的安装球77。

大管段71的侧部开设有螺纹孔73,螺纹孔73内配合插设有螺杆74,螺杆74的尾端连接有旋钮75,其前端用于顶压在小管段72的外壁上。螺杆74的前端呈弧形,小管段72的外壁上开设有弧形凹槽76。小管段72可伸缩插设在大管段71内,以调节伸缩杆77的高度,再通过旋转螺杆74,使螺杆74的弧形前端顶压在小管段72外壁上的弧形凹槽76内,以固定调节后的伸缩杆7。旋钮75便于进行螺杆74的旋转调节。

挡板8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配合套设在安装球77上的球形套80。安装球77的外壁上设置有球形凸粒78,球形套8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球形凸粒78配合的球形凹槽。球形凸粒78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图中未示出),聚四氟乙烯层能增大球形凸粒78的耐磨性能和表面光滑度,便于球形套80在安装球77上的旋转运动,防止卡住。球形套80套设在安装球77上,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空隙,是球形套80能在安装球77上自由旋转,球形凸粒78与球形凹槽配合,以使球形凸粒78转入到球形凹槽内后内保持相对稳定,能便于球形套80旋转调节好后,球形套80在安装球77上保持稳定。即球形套80旋转调节好后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以使挡板8保持固定,以便于使用。

t形底座70可在t形槽60内来回滑动,从而能调节挡板8的前后水平位置;伸缩杆77的伸缩调节能调整挡板8的上下位置;球形套80可在安装球77上沿360度旋转,以调节挡板8的角度,从而实现挡板8位置、高度与角度的方便调节,以使挡板8的位置便于设置,既能阻挡健康的手进入患者视野,又不会影响健康的手在平面镜5上的成像,便于使用。

由于使用时患者需长时间将健康侧的肢体放置在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与其直接接触,所以对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的亲肤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患者皮肤直接与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接触,长期使用后,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表面容易滋生细菌,甚至发霉。所以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表面需具有较好的亲肤性能、抗菌性能和表面舒适度,以提高镜像治疗器的使用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表面设置亲肤抗菌涂层10,以解决该问题。

亲肤抗菌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天然乳胶具有高弹性、粘接时成膜性能良好、胶膜富于柔韧性等特点,因而容易在搁手板1表面形成胶膜,且具有优异的耐屈挠性和耐蠕变性能。

其中,聚天冬氨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杀菌、抑菌功能,其与交联剂能产生协同效应,使其吸水性能进一步增强。聚天冬氨酸的加入,使制得的亲肤层具有很好的吸水性能,从而能吸除患者皮肤上的水分和汗液,使患者皮肤保持干爽,另外,还使亲肤抗菌涂层10具有较好的抑菌功能,防止搁手板1表面变潮,保证患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其中,丁香油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蓖麻油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润滑性能、分散性能及增亮作用,蓖麻油的加入使亲肤抗菌涂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还能促进各个组分的均匀混合;茶多酚具有很好的防腐抑菌作用,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甲壳素具有天然的抑菌功能,具有抑制微生物、细菌、霉菌的作用,其加入能进一步提高制得的亲肤抗菌涂层10的抗菌性能。丁香油、蓖麻油、茶多酚和甲壳素的复配使用,能产生协同抑菌效果,使最终制得的亲肤抗菌涂层10具有优异的抑菌抗菌性能,能保证使用者的健康。

其中,橄榄油和珍珠粉的混合加入,能极大提高制得的亲肤抗菌涂层10的表面光滑性,使亲肤层具有更好的触感,橄榄油和珍珠粉能产生协同效应,不仅能提高亲肤层的表面触感,使其光滑凉爽,还使亲肤抗菌涂层10具有很好的保健嫩肤效果,亲肤抗菌涂层10与患者接触还能改善患者的皮肤。

其中,添加剂为竹炭粉、薰衣草粉、白芷粉的混合物。竹炭粉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能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竹炭粉的添加,使亲肤层具有很好的去湿吸汗性能,使保持肌肤保持干爽,且能提高制得的亲肤抗菌涂料的抑菌防腐性能,且气味清香;薰衣草粉的添加使亲肤抗菌涂层10具有芳香的气味,还具有嫩肤效果。白芷粉具有消毒功效,且具有温和不刺激的性能。本发明中先将竹炭粉、薰衣草粉和白芷粉混合,并通过煎煮、过滤、沉淀、浓缩将其制成混合物,从而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再添加到原料中,制备亲肤抗菌涂料,最终制得亲肤抗菌涂层10。竹炭粉、薰衣草粉和白芷粉中的有用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相互混合渗透,产生协同效应,使最终制得的亲肤抗菌涂层10气味芳香,且具有很好的抑菌防霉、消毒安神的作用。亲肤抗菌涂层10的抑菌防霉性能可保证患者的健康,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治疗时,亲肤抗菌涂层10芳香的气味和其安神作用能利于患者接收光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其中,粘结剂包括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琼脂、明胶、海藻酸钠、刺槐豆胶和魔芋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粘结剂无毒无害,且具有很好的粘结性能和稳定性,利于亲肤抗菌涂料在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粘结形成稳定的亲肤抗菌涂层10。

其中,助剂包括抗氧剂、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的溶剂选用常规溶剂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竹炭粉、薰衣草粉、白芷粉的混合物投入提取罐中,加入去离子水,在80-100℃下煎煮1-5小时,过滤后将滤液移入沉淀罐,静置后提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浓缩得到混合物a;

2)称取天然乳胶、聚天冬氨酸、交联剂、丁香油、蓖麻油、茶多酚、甲壳素、溶剂、橄榄油和珍珠粉,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并进行机械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3)将混合物a与混合物b混合,在50-100℃下搅拌1-3小时,得到混合物c;

4)向混合物c中加入粘结剂、抗氧剂、固化剂,在40-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后得到亲肤抗菌涂料。

最后将亲肤抗菌涂料喷涂到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表面后,再经烘干后在搁手板1和第一连接板2表面得到亲肤抗菌涂层10。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亲肤抗菌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添加剂为竹炭粉、薰衣草粉、白芷粉的混合物。粘结剂包括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琼脂、明胶、海藻酸钠、刺槐豆胶和魔芋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包括抗氧剂、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2

亲肤抗菌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添加剂为竹炭粉、薰衣草粉、白芷粉的混合物。粘结剂包括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琼脂、明胶、海藻酸钠、刺槐豆胶和魔芋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包括抗氧剂、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3

亲肤抗菌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添加剂为竹炭粉、薰衣草粉、白芷粉的混合物。粘结剂包括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琼脂、明胶、海藻酸钠、刺槐豆胶和魔芋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助剂包括抗氧剂、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