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1322发布日期:2018-11-24 12:1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训练这种方法使病人患肢恢复正常的自理功能,用训练的方法尽可能的使残疾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达到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工程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目前的康复方法中,运动康复训练是又有效的方法之一。上肢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人体功能单元,而上肢功能障碍,尤其是手指功能障碍在患者当中占据极大的比例,而在手指运动康复训练需要借助有关手指康复训练设备才能有效的进行。

而现有的手指康复训练设备,其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仅能对手指进行较为单一运动方式的训练,训练过程中无法对各处神经和肌肉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并且无法满足不同患者多方式、分阶段的训练要求,从而使得现有的手指康复训练设备在适用性和训练效果上达不到预期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大提高手指康复训练的水平和效果,大大提高用户体验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包括:

底座;

转盘总成,可转动设于所述底座上;

训练机构,包括支杆、传力杆、摆动配重箱和第一训练单元,所述支杆垂直设于所述转盘总成上,其中所述支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转盘总成上,上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力杆上,所述摆动配重箱设于所述传力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训练单元设于所述传力杆的第二端上;

其中,所述第一训练单元包括支臂、转动杆和摆动副,所述支臂设于所述传力杆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上并朝向远离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设于所述支臂上,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臂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摆动副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各自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各自的第二端之间彼此叉开,并且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各自的第二端上分别设有手指套筒,所述手指套筒可转动设于对应的摆臂上,所述手指套筒的转轴与所述转动杆垂直,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各自的第一端的转轴垂直于所述转动杆,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的手指套筒用于插入两个相邻的手指,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的手指套筒的转轴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用于为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第二端之间彼此远离时提供弹性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训练单元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套接于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上,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支臂上。

优选地,所述轴承选为滑动轴承。

优选地,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具有共同转轴,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经所述共同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力杆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绳或者弹簧。

优选地,所述手指套筒由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分别包括第一臂以及连接于该第一臂上的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成折线状。

优选地,所述训练机构还包括第二训练单元,所述第二训练单元包括转动轴、连接杆和手指套环,

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设于所述传力杆的第二端上,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传力杆,使得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露出于所述传力杆的两侧,所述转动轴平行于所述底座设置,

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设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所述手指套环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手指套环选为轴承,该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上,内圈上设有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训练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绳,该弹性复位绳用于所述传力杆下压摆动时的复位,所述弹性复位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盘总成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力杆的第一端的端头上。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可根据需要通过其训练机构对手指进行多种形式、不同幅度强度的康复训练,对手指进行全方位、多方式、分阶段的训练,且能够对手指的各处神经、肌肉等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从而大大提高手指康复训练的水平和效果,并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2从不同视角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a部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b部示意图。

图5-6从不同视角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8从不同视角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转盘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传力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11从不同视角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转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连接杆与手指套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锁定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阶梯圆柱通孔11、导轨12、沉孔13、转盘总成2、转盘21、转动配重箱211、回转支撑22、训练机构3、支杆31、传力杆32、凸出块321、锁定孔322、豁口323、摆动配重箱33、第一训练单元34、支臂341、转动杆342、第一摆臂343、第二摆臂344、手指套筒345、轴承346、弹性件347、第二训练单元35、转动轴351、限位凸台3511、螺纹部3512、连接杆352、手指套环353、配重轮354、固定螺母355、弹性复位绳4、锁定杆5、钩状部51、手臂支架6、支撑座61、调节筒62、调节螺栓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该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包括底座1、转盘总成2和训练机构3。转盘总成2可转动设于底座1上,训练机构3设于转盘总成2上,通过训练机构3可以带动转盘总成22转动。

底座1为矩形结构,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阶梯圆柱通孔11,用于安装转盘总成2。底座1的另一端设有导轨12,导轨12沿着底座1的宽度方向延伸,阶梯圆柱通孔11与导轨12在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底座1上开设有沉孔13,用于通过螺栓将该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固定于水平面上,例如桌面上或者其他平台上等。

转盘总成2包括转盘21和回转支撑22,转盘总成2设于阶梯圆柱通孔11内。其中,回转支撑22的外圈固定于底座1上,转盘21的底部固定于回转支撑22内圈的上端面上。所述转盘21上还设有转动配重箱211,所述转动配重箱211设有多个配重栏,各个所述配重栏用于放置配重块(图中未示)。所述转动配重箱21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配重箱211对称设于所述训练机构3的两侧。通过添加配重,可以调整训练机构3转动时的负载力。

训练机构3,包括支杆31、传力杆32、摆动配重箱33和第一训练单元34,所述支杆31垂直设于所述转盘总成2上,其中所述支杆31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转盘总成2上,上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力杆32上,所述摆动配重箱33设于所述传力杆3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训练单元34设于所述传力杆32的第二端上。所述摆动配重箱33设有多个配重栏,各个所述配重栏用于放置配重块(图中未示)。通过添加配重,可以调整训练机构3转动的负载力。

其中,所述第一训练单元34包括支臂341、转动杆342和摆动副,所述支臂341设于所述传力杆32上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侧上并朝向远离底座1的方向延伸,所述转动杆342的第一端可转动设于所述支臂341上。所述转动杆342与所述支臂341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摆动副包括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各自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杆34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各自的第二端之间彼此叉开。并且,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各自的第二端上分别设有手指套筒345,所述手指套筒345可转动设于对应的摆臂上,所述手指套筒345的转轴与所述转动杆342垂直,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各自的第一端的转轴垂直于所述转动杆342。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上的手指套筒345用于插入两个相邻的手指,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上的手指套筒345的转轴之间连接有一弹性件347,该弹性件347用于为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的第二端之间彼此远离时提供弹性力。

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的第一端具有共同转轴,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经所述共同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力杆32上。所述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分别包括第一臂以及连接于该第一臂上的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成折线状。其中,各个摆臂经其第一臂可转动连接于转动杆上,手指套筒设于第二臂上。所述弹性件347为能够提供弹性力的弹性体,例如弹性绳或者弹簧等,该实施例中选为弹性绳。所述手指套筒345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医用弹性橡胶制成,从而能够提供一定的弹性力,防止对手指的再度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训练单元34还包括轴承346,所述轴承346的内圈套接于所述转动杆342的第二端上,所述轴承346的外圈固定于所述支臂341上,所述转轴经所述轴承346设于所述支臂341上。该实施例中,所述轴承346选为滑动轴承。

将相邻的两个手指插入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上的手指套筒345内,可对相邻的两个手指在某一平面内进行外摆拉伸运动,和/或,通过两个手指带动整个第一训练单元绕着转动杆342进行转动。再者,还可通过第一训练单元34下压传力杆32,对手指进行较大幅度的训练。

该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训练机构3还进一步包括第二训练单元35,所述第二训练单元35包括转动轴351、连接杆352和手指套环353。所述转动轴351可转动设于所述传力杆32的第二端上,所述转动轴351的第一端穿过所述传力杆32,使得所述转动轴35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露出于所述传力杆32的两侧,所述转动轴351平行于所述底座1设置。所述连接杆352的第一端可转动设于所述转动轴351的第一端,所述手指套环353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52的第二端。该实施例中,所述手指套环353选为轴承,该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连接杆352的第二端上,内圈上设有缓冲垫(图中未示),缓冲垫可由弹性材料,例如海绵、医用弹性橡胶等材料制成。

转动轴351的中间部分上设有限位凸台3511,限位凸台3511抵接于传力杆32的侧面上,该限位凸台3511用于在其轴向方向上进行限位,防止窜动。转动轴351上限位凸台3511的另一侧上设有螺纹部3512,螺纹部3512上旋拧有固定螺母355。第二训练单元35还可进一步包括配重轮354,通过根据选择配重轮354并穿设于螺纹部3512上,通过旋拧固定螺母355将配重轮354固定于该固定螺母355和限位凸台3511之间,来改变转轴自身转动时,也即康复训练者进行小幅度训练时的负载重量。

通过第二训练单元35,可进行两种形式的手指康复训练:当传力杆32被锁定时,可将手指套环353转动至其轴线与转动轴351平行,将手掌朝向转动轴351的方向并将手指弯曲后插入手指套环353内绕着转动轴351进行转动运动,此为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形式;当传力杆32处在自由摆动状态时,将手指套环353转动至其轴线与转动轴351垂直,将手指插入手指套环353中,反复下拉传动杆来对手指进行康复训练,从而对手指进行强度幅度较大的训练(例如对手指进行中高级阶段的康复训练),此为另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形式。

该实施例中,该训练设备还包括弹性复位绳4,用于所述传力杆32下压摆动时的复位。所述弹性复位绳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盘总成2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力杆32的第一端的端头上。

进一步地,传力杆32上朝向底座1的一侧上设有朝向底座1凸出的凸出块321,凸出块321上开设有锁定孔322和豁口323,豁口323自凸出块321的外侧边延伸至锁定孔322。凸出块321位于支臂341和转动轴351之间。该训练设备还包括锁定杆5,锁定杆5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另一端上设有钩状部51,钩状部51用于经过豁口323进入锁定孔322内对传力杆32进行锁定。当经锁定杆5将传力杆32锁定后,传力杆32在竖直方向上的摆动运动,以及底盘总成带动训练机构3的转动运动被限制,此时可将手指套环353的轴线转动到与转动轴351平行,将手掌朝向转动轴351的方向并将手指弯曲后插入手指套环353内绕着转动轴351进行转动运动,或者利用第一训练单元34将相邻的两个手指插入第一摆臂343和第二摆臂344上的手指套筒345内进行两个手指的外摆拉伸运动,和/或,绕着转动杆342的转动运动。

进一步地,该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还包括用于手指进行康复训练时支撑手臂的手臂支架6,所述手臂支架6可滑动设于导轨12上。所述手臂支架6包括支撑座61、调节筒62和调节螺栓63,所述支撑座61可滑动插设于所述调节筒62内,所述调节螺栓63旋拧于所述调节筒62上,所述调节螺栓63的端头穿过所述调节筒62并伸入所述调节筒62内,用于固定所述支撑座61。通过调节螺栓63也调节手臂支架6的高度,通过滑动手臂支架6,可使得手指处于更舒服的绑缚和训练位置上。

该实施例中,该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的主要部件,例如第一训练单元34和第二训练单元35的主体结构和传力杆32等可由医用塑料制成。

本发明中的多功能医疗康复用手指训练设备,可根据需要通过其训练机构3对手指进行多种形式、不同幅度强度的康复训练,对手指进行全方位、多方式、分阶段的训练,且能够对手指的各处神经、肌肉等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从而大大提高手指康复训练的水平和效果,并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