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装式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624发布日期:2018-11-09 17:5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便装式蹦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蹦床,尤其涉及一种便装式蹦床。

背景技术

蹦床主要用于体育、健身及娱乐等方面,其在国外是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目前在国内也逐渐受到关注。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的蹦床包括有底座10、可拆卸装设于底座10上的若干弹性杆20a及装设于弹性杆20a顶端的弹性垫30,所述底座10对应于弹性杆20a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弹性垫30的底端上设置有卡扣部31。安装时,需先将弹性杆20a的底端安装定位于所述定位孔内,再将弹性杆20a的顶端卡入至弹性垫30的卡扣部31内。

由于所述弹性杆为蹦床的一主要弹力组件,因此,弹性杆需具备有很好的弹力及承重力,则弹性杆不能过于柔软,其需具有一定的强度。然而,由于弹性杆在定位孔内不可进行活动调节,从而导致该种弹性杆安装时需耗费很大的力气方可将弹性杆顶端卡入至所述卡扣部内,尤其是较大型的蹦床,女士、老人等力弱群体根本无法完成弹性杆的安装。

此外,由于上述蹦床直接装配的力度太大,因此,其需以特定的对角方式安装,如:安装好第一根弹性杆后,第二根弹性杆则需安装于与第一根弹性杆相对的位置。且若弹性杆的位置装错,则需重新装配,否则后续弹性杆将无法安装至蹦床上;安装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装式蹦床,以解决目前具有弹性杆的蹦床上的弹性杆安装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装式蹦床,其安装于蹦床上,所述蹦床包括底座、若干弹力组件及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底面外周边缘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扣,所述弹力组件的底端可拆卸式插设于底座上,弹力组件的顶端可拆卸式安装于安装扣上;所述底座呈管状设置,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贯穿底座顶部侧壁的安装孔、以及横向贯穿底座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靠近于安装孔一侧设置,第一定位孔内设有用于限制螺杆旋转的限位部;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性杆及调位件,所述弹性杆包括弹性杆本体及设置于弹性杆本体两端的护套、卡环,所述护套设于弹性杆本体的底端外侧面上,卡环装设于弹性杆本体的顶端端部;所述护套的底部设有一调位部,所述调位部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调位孔;所述调位件包括调位螺杆及装设于调位螺杆上的调位螺母,所述调位螺杆上设有一调位部,所述调位部上设有安装位、受力位及设于安装位与受力位之间的调位空间;

安装弹性杆时,将弹性杆的底端插入所述安装孔内,将调位螺杆自第一定位孔依次穿入护套的调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内,所述调位螺母自第二定位孔一端螺接于调位螺杆上;所述护套穿设于调位螺杆的调位部上,且护套的底端在调位空间内始终与底座内侧面的底部间隔设置;将弹性杆顶端卡入至所述卡扣件内时,弹性杆底端自动沿调位空间移至安装位上;安装完成后,再通过旋转螺母将护套定位至受力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位件还可以包括套设于调位螺杆上的弹性圈及垫片,所述弹性圈设置于调位螺母与垫片之间,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护套与弹性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呈多边形设置,所述调位螺杆的端部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与第一定位孔的形状相同,该限位块卡设于第一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顶面向底面方向延伸设置一安装弹性杆的定位槽,所述调位部呈中空设置,定位槽与调位部间形成一隔层,所述隔板将弹性杆及调位螺杆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件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底面上的承载窝及设置于承载窝内的限位柱,所述主体部嵌设于弹性垫内;所述卡环卡设于限位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凸出于弹性垫的底面上,且该限位柱自其固定端至自由端朝向远离相应弹性杆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位为弹性杆与调位螺杆的垂直位置处,所述安装位为弹性杆沿调位螺杆朝向调位螺母方向所能移动到的端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位孔为调位长孔,该调位孔沿护套上下延伸设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蹦床上设置弹力组件、采用螺母预压安装,不仅使弹性杆安装轻松省力,且无需刻意对角安装,增加了安装时的便利性;同时,还可确保弹性杆的弹力及安装稳固度;此外,所述弹性圈的设置不仅可增加弹性杆的弹力,且可缓冲弹性杆与螺母之间的冲击力。而所述垫片的设置,可避免弹性圈与弹性杆直接接触而受力磨损。本发明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蹦床的弹性杆的传统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便装式蹦床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弹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弹力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弹性杆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弹力杆安装时的调节状态示意图;

图7为弹力杆受力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弹力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弹力组件的位置调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装式蹦床,其包括底座10、若干弹力组件及弹性垫30,所述弹性垫30的底面外周边缘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扣31,所述弹力组件的底端可拆卸式插设于底座10上,弹力组件的顶端可拆卸式安装于安装扣31上。

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弹性杆20及调位件40,所述弹性杆20的底端插设于底座内,若干所述弹性杆20呈螺旋状安装于底座10上。所述调位件40穿设于底座及弹性杆20上,弹性杆20可在调位件上进行位置调节,以使弹性杆20可轻松方便安装。所述调位件40还可对弹性杆20进行位置锁定,以确保弹性杆20的弹力。

所述底座10呈中空的管状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呈一圆环形设置,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也可以设置为其它任意合适的形状。所述底座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自底座10顶部向下延伸并贯穿底座10顶部侧壁的安装孔11、以及横向贯穿底座10的定位孔,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1与定位孔的中心轴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定位孔12及第二定位孔13,所述第一定位孔12与第二定位孔13呈同轴设置,且第一定位孔12靠近于所述安装孔11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2呈多边形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13呈圆形设置。

所述弹性杆20包括弹性杆本体21及分别设置于弹性杆本体21两端的护套22、卡环23,所述护套22套设于弹性杆本体21的底端外侧面上,所述卡环23装设于弹性杆本体21的顶端端部。所述卡扣件31包括主体部32、设置于主体部32底面上的承载窝33及设置于承载窝33内的限位柱34,所述主体部32采用缝纫等方式嵌设于弹性垫30内。所述限位柱34凸出于弹性垫30的底面上,且该限位柱34自其固定端至自由端朝向远离相应弹性杆方向倾斜延伸设置。安装时,所述弹性杆20顶端的卡环23卡设于所述承载窝33内的限位柱34上,从而将弹性杆20顶端与弹性垫30连接固定。此外,所述限位柱34倾斜方向的设计,可避免卡环23脱出,使卡环23与卡扣件31的安装更稳固。

所述护套22的顶面向底面方向延伸设置一定位槽24,所述弹性杆20本体21的底端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24。所述护套22的底部还设置有一调位部25,所述调位部25上设置有横向贯穿护套22的调位孔26。所述调位孔为调位长孔,该调位孔沿护套上下延伸设置,从而更便于护套的调节。进一步地,所述调位部25呈中空设置,从而可增加调位件40的定位点;所述调位部25与所述定位槽24之间形成一隔板,从而可避免弹性杆本体21穿入至所述调位部25内。

所述调位件40包括调位螺杆41及装设于调位螺杆41上的调位螺母42,所述调位螺杆41包括本体部43及设置于本体部43一侧端部的限位块44,所述限位块44用于对调位螺杆21在横向旋转方向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块44呈多边形设置,且限位块44的形状与底座10的安装部上的第一定位孔12的形状相同。此外,限位块44外侧还设有一外盖,所述外盖用于对调位螺杆41进行限位,以避免调位螺杆41穿入底座10内。所述本体部43包括一调位部431及一螺纹部432,所述调位部431连接于限位块44及螺纹部432,所述调位螺母42螺接于所述螺纹部432上。

所述调位螺母4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以便于使用者能直观的看到调位螺母42的螺接长度。从而不仅可避免调位螺母42过度螺接导致螺纹失效;且可确保整个蹦床上的多个调位螺母42螺接长度的一致性。调位螺母42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调位螺母42的内螺纹螺接于所述螺杆41的螺纹部432上,且所述调位螺母42的外径小于所述底座10上第二定位孔13的内径。此外,所述调位件40还可以包括弹性圈45及垫片46,所述垫片46及弹性圈45均安装于调位螺杆41上,且弹性圈45设置于调位螺母42与垫片46之间。所述弹性圈45可以为硅胶、橡胶、优力胶等材质,其具有很好的弹性,从而其不仅可增加弹性杆20的弹力,且可避免弹性杆20与硬质调位螺母42直接接触,造成弹性杆20磨损。所述垫片46的材质为金属材质,该垫片46的设置,其可避免弹性杆20直接冲击弹性圈45造成弹性圈45磨损;且由于弹性圈45的存在,使得弹性杆20与垫片46为软接触,不会造成弹性杆20的磨损。

安装弹性杆20时,将弹性杆20的底端插入底座10的安装孔11内,再将调位螺杆41自第一定位孔12依次穿入护套22的调位孔26及第二定位孔13,所述调位螺母42自第二定位孔13一端螺接于调位螺杆41的端部的部分螺纹部432上。所述弹性杆20于调位螺杆41设置有一最大受力位a及一最便于安装的安装位b,受力位a及安装位b之间为弹性杆20的活动空间,且弹性杆20的护套22的底端在活动空间内均与底座10的内侧底面间隔设置。请参阅图6,在将弹性杆20安装于卡扣件31内时,弹性杆20的底端可在弹性杆20的调位部431朝向调位螺母42进行位置调节,以使弹性杆20的底端向下移动,从而可减小弹性杆20顶端与卡扣件31间的距离,使弹性杆20的安装变得轻松方便。其中,所述安装位b为弹性杆20朝向调位螺母42方向可移动到的极限位置。

请参阅图7,当弹性杆20卡设于所述卡扣件31内后,通过旋转调节螺母42,将弹性杆20定位于所述安装位b上。其中,所述安装位b为弹性杆20的轴线与调位螺杆41垂直时的位置,且弹性杆20延伸于底座10内的长度为最短长度,弹性杆20延伸于底座10外的长度为最长长度;弹性杆20受力紧蹦,此时,弹性杆20的张力最大,相应地,其对调位螺母42的推力也最大。然而,由于在该位置时,调位螺母42与调位螺杆41的螺接长度较长、受力面积大,从而使调位螺母42的螺纹不易因受力过大而滑丝。可以理解地,弹性杆20的安装位及受力位并不限位于上述所说的最大受力位a及安装位b,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如图8所示,其为本发明便装式蹦床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弹力组件也包括弹性杆20及调位件40a,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调位件40a包括螺杆41a、第一螺母42a及第二螺母43a,所述螺杆41a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螺杆41a的一侧端部仅设置有卡块44a,所述卡块44a对螺杆41a进行限位。所述螺杆41a自第一定位孔12a依次穿入弹性杆20的调位孔26及第二定位孔13a内,所述第一螺母42a螺接于第二定位孔13a外侧的螺杆41a上并焊接于螺杆41a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护套22的中空调位部25内设有一容置空间27,所述第二螺母43螺接于螺杆41a上并卡设于所述容置空间27内,且第二螺母43不可相对于护套22旋转,其只能带动护套22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螺杆41a上也设置有有一最大受力位a1及一最便于安装的安装位b1,受力位a1及安装位b1之间为弹性杆20的活动空间。安装时,通过旋转螺杆41a,使所述第二螺母43沿螺杆41a移动,第二螺母43带动弹性杆20底端移动至所述安装位b1,将弹性杆20的顶端安装于所述卡扣件31内;再通过旋转螺杆41a,将弹性杆20的底端移动至所述受力位a1处,使弹性杆20受力紧蹦。可以理解地,所述弹性杆20的安装位及受力位可根据需求在受力位a1至安装位b1之间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弹力组件、采用螺母预压安装,不仅使弹性杆安装轻松省力,且无需刻意对角安装,增加了安装时的便利性;同时,还可确保弹性杆的弹力及安装稳固度;此外,所述弹性圈的设置不仅可增加弹性杆的弹力,且可缓冲弹性杆与螺母之间的冲击力。而所述垫片的设置,可避免弹性圈与弹性杆直接接触而受力磨损。本发明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