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内场地的四肢力量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4150发布日期:2019-01-02 23:2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室内场地的四肢力量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场地的四肢力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越来越注重健身锻炼,各种健身器材和体育训练器材纷纷出现在市面上,进行臂力锻炼的训练器材比较常见,大多数训练器材通常只能进行身体局部位置的锻炼。对于排球、篮球运动员或爱好者来说,臂力、腿部和脚踝的锻炼尤为重要,单一的身体局部位置锻炼的健身器材,无法满足身体协调性锻炼的目的,即臂力的锻炼和脚踝的锻炼同步进行。现有的训练设备结构复杂,售价昂贵,维护麻烦且费用较高。因此,需要开发这一种能够满足臂力、腿部及脚踝同步锻炼的训练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室内场地的四肢力量训练装置,进行臂力、腿部力量及脚踝部位的同步锻炼,达到提高身体协调性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室内场地的四肢力量训练装置,包括平台、绳索回缩机构、绳索、外轮组、脚踏、脚踏驱动机构及鞍座,所述平台包括支腿和台面,支腿固定安装在台面的底部。绳索回缩机构通过支撑臂设在台面的前上方,其包括外壳及内轮组,外壳是由左盘体和右盘体扣合形成圆盘结构。内轮组包括多个内转轮,多个内转轮呈螺旋方式依次布置在外壳的空腔内,内转轮两侧分别与左盘体和右盘体活动相连。外轮组位于外壳的后侧,外轮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外轮体,绳索由内向外依次绕过各内转轮,穿出外壳后再绕过外轮组的第一、第二、第三外轮体,其末端连接有把手。脚踏有两个,对称设在平台的两侧,通过脚踏驱动机构与绳索相连。鞍座位于台面的后部上方,其下端与台面前后滑动相连。

优选地,台面为长条状的板体,其后部的上表面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鞍座的底部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有两个,对称布置在外壳的左右两侧,支撑臂的下端与台面的前端侧面固定相连,其上端与外壳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相连。

优选地,各内转轮的轮轴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滑块,两个第三滑块分别与左盘体和右盘体滑动相连,各第三滑块分别沿其所在位置的法线方向运动。各第三滑块靠近其所在盘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各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三滑块相连,另一端与其对应的盘体相连,每个压缩弹簧均位于其所在盘体对应的弹簧安放腔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下部后侧开有绳索出口,外壳位于绳索出口的位置设有一对转向轮,其中一个转向轮安装在外壳的内侧,另一个转向轮安装在外壳的外侧。

优选地,台面位于外壳的后侧,由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外轮体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第三外轮体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下部和上部。绳索依次绕过第一、第二、第三外轮体,第二支架的上端后侧具有可放置把手的卡槽。

优选地,平台中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脚踏安装架,每个脚踏安装架上纵向水平设有一个转轴,每个脚踏固定于同侧转轴的后端,可随转轴一同相对于脚踏安装架转动。

优选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滑轨、第二滑块、齿条及齿轮,滑轨固定在台面的中部,第二滑块连接在绳索位于第一、第二外轮体之间的部分上,绳索驱动第二滑块在滑轨内前后运动。齿条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的上表面,齿轮位于齿条上方,齿条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设置在其齿轮轴两端的伞齿轮驱动两个转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简单方便,在进行臂力锻炼的同时,对腿部力量及脚踝关节的灵活性起到锻炼的目的,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室内场地的四肢力量训练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用于室内场地的四肢力量训练装置,包括平台1、绳索回缩机构2、绳索3、外轮组7、脚踏4、脚踏驱动机构5及鞍座6,所述平台1包括支腿11和台面12,台面12为纵向水平布置的长条状板体,其后部的上表面开有第一滑槽13,第一滑槽13内设置有第一滑块14,第一滑块14可相对于台面12前后自由滑动。所述鞍座6位于台面12的后部上方,其下端与在台面12内的第一滑块14的上端固定可拆卸相连,鞍座6可相对于台面12前后运动。支腿11有两个,两个支腿11均为金属框架结构,分别固定安装在台面12底部的前后两端。

绳索回缩机构2通过支撑臂15设在台面12的前上方,绳索回缩机构2包括外壳及内轮组,外壳是由左盘体21和右盘体扣合形成圆盘结构,左盘体21和右盘体结构完全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所述支撑臂15有两个,对称布置在外壳的左右两侧,支撑臂15的下端与台面12的前端侧面固定相连,其上端与外壳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相连。内轮组包括多个内转轮22,多个内转轮22呈螺旋方式依次布置在外壳的空腔内,内转轮12的转轴两端分别与左盘体21和右盘体活动相连。各内转轮22的轮轴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三滑块23,两个第三滑块23分别位于左盘体21和右盘体的弹簧安放腔27内,与弹簧安放腔27的内壁直线滑动相连,各第三滑块23分别沿其所在位置的法线方向运动。

左盘体21和右盘体对应弹簧安放腔27且相互靠近的一侧开有长圆孔,内转轮12的转轴在长圆孔内运动。各第三滑块23靠近其所在盘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24,所述压缩弹簧24位于弹簧安放腔内,各压缩弹簧24的一端与第三滑块23相连,另一端与其对应的盘体相连,每个压缩弹簧24均位于其所在盘体对应的弹簧安放腔内。所述外壳的下部后侧开有绳索出口25,外壳位于绳索出口25的位置设有一对转向轮26,其中一个转向轮26安装在外壳的内侧,另一个转向轮安装在外壳26的外侧。

外轮组7位于外壳的后侧,外轮组包括第一外轮体71、第二外轮体72、第三外轮体73。台面12位于外壳的后侧,由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支架74和第二支架75。第一外轮71体设置在第一支架上74,第二外轮体72、第三外轮体73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架75的下部和上部。绳索3依次绕过第一外轮体71的底部、第二外轮体72的底部、第三外轮体73的顶部,第二支架75的上端后侧具有可放置把手10的卡槽。绳索3由内向外依次绕过各内转轮22,穿出外壳的绳索出口25时经过两个转向轮26之间,再绕过外轮组7的第一外轮体71、第二外轮体72、第三外轮体73,其末端连接有把手10。

脚踏4有两个,对称设在平台1的两侧,平台1中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脚踏安装架41,每个脚踏安装架41上通过轴承纵向水平设有一个转轴42,每个脚踏4固定于同侧转轴42的后端,可随转轴42一同相对于脚踏安装架41转动。两个脚踏4通过脚踏驱动机构5与绳索3相连,绳索3运动时通过脚踏驱动机构5驱动两个脚踏4绕转轴42的轴线转动,起到锻炼脚踝关节的作用。

脚踏驱动机构5包括滑轨51、第二滑块52、齿条53及齿轮54,滑轨51固定在台面12的中部,第二滑块52连接在绳索3上,且位于第一外轮体71、第二外轮体72之间,绳索3驱动第二滑块52在滑轨51内前后运动。所述齿条53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52的上表面,齿条53随第二滑块52沿滑轨51前后运动,齿轮54位于齿条53上方,齿轮54的出轮轴通过轴承设置在脚踏安装架41上,所述齿条53前后运动时驱动齿轮54转动。齿轮5的两端通过设置在其齿轮轴两端的伞齿轮55驱动两个转轴42转动,转轴42带动对应的脚踏4转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