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及其训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9616发布日期:2019-01-14 20:1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及其训练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体育锻炼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及其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体育健身训练中,要么采用无氧训练,要么采用有氧训练,其中无氧训练由引体向上、俯卧撑等,有氧训练跑步、游泳等,但目前不管引体向上还设有跑步训练,都为常规的训练,若需要短时间的增加训练程度,来加强人员的训练效果时,便无法很好的进行,因此极大制约了体育训练的推广应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及其训练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及其训练方法,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及其训练方法,包括固定壳体、蓄水腔、活塞、齿条、步进电机、转轴、齿轮、避让孔、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触发板、单杠、软质水管、蓄水背包、跑步机,所述的蓄水腔位于固定壳体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蓄水腔为矩形腔体,所述的活塞位于蓄水腔内部上端,所述的活塞与固定壳体滑动相连,所述的齿条位于活塞顶部,所述的齿条与活塞紧配相连,且所述的齿条与固定壳体滑动相连,所述的步进电机位于固定壳体前端上侧,所述的步进电机与固定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位于步进电机后端,所述的转轴与步进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转轴与固定壳体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贯穿于转轴外壁中端,所述的齿轮与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避让孔位于固定壳体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避让孔为矩形通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位于避让孔顶端,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固定壳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位于避让孔底端,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固定壳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与步进电机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一开关位于固定壳体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固定壳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开关分别与步进电机和第二行程开关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开关位于固定壳体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二开关与固定壳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开关分别与步进电机和第一行程开关导线相连,所述的触发板位于齿条左侧上端,所述的触发板与齿条一体相连,且所述的触发板与固定壳体滑动相连,所述的单杠位于固定壳体左侧,所述的单杠与固定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软质水管贯穿固定壳体内部下侧前端,所述的软质水管与固定壳体胶水相连,所述的蓄水背部位于软质水管末端端口处,所述的蓄水背部与软质水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跑步机位于固定壳体右侧,所述的跑步机与固定壳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的训练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训练程度,人员可对蓄水背部重量进行调节,具体操作如下;

(2)、当需要增加蓄水背部重量时,按压第一开关,实现步进电机与第二行程开关的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逆时针进行旋转,此时通过齿轮的逆时针旋转作用,实现齿条推动活塞顺着蓄水腔作由上向下运动,即活塞向下推动蓄水腔内部的水体由软质水管流入到蓄水背部内部,即通过水体的流入作用,从而实现蓄水背部的重量增加,反之当需要减轻蓄水背部重量时,按压第二开关,实现步进电机与第一行程开关的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同步顺时针进行旋转,此时通过齿轮的顺时针旋转作用,实现齿条带动活塞顺着蓄水腔作由下向上运动,即活塞向上实现蓄水腔的吸力,即蓄水背部内部的水体由软质水管回流到蓄水腔内部,从而实现蓄水背部的重量减轻,最终通过上述,能够达到对蓄水背部重量的改变;

(3)、同时,当齿条在上下滑动过程中,触发板接触到第一行程开关时,第一行程开关被触发,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的触发作用,实现步进电机的停止工作,同理,当触发板接触到第二行程开关时,第二行程开关被触发,即通过第二行程开关的触发作用,实现步进电机的停止工作,最终通过上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能够达到对齿条上下滑动的限位目的;

(4)、训练前,人员将蓄水背部背起,并选择训练方式,第一种单杠无氧运动,第二种跑步机有氧运动;

(5)、单杠训练时,人员正常进行引体向上,此时因蓄水背部的负重作用,能够加强人员的训练效果,增加对臂力的锻炼作用;

(6)、跑步机训练时,打开跑步机进行跑步,此时通过蓄水背部的负重作用,能够加强人员的训练效果,增加对耐力锻炼作用;

(7)、同步,在人员训练过程中,教练也可根据实际训练目标或人员体能情况,通过改变蓄水背包的重量,来达到相应的训练目的。

进一步,所述的第(3)步骤之后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位于固定壳体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蓄电池与固定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步进电机、跑步机、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导线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用于给步进电机、跑步机、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进行能量供应。

进一步,所述的第(3)步骤之后还设有刻度板,所述的刻度板位于固定壳体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刻度板与固定壳体采用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刻度板为透明有机塑料,能够方便人员透过刻度板,对活塞位置进行查看,从而判断蓄水背部的重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及其训练方法,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首先通过调节式负重设计,能够提高人员的训练效果,其次通过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装置的结合,能够便于人员进行多种方式的训练,增加了训练效果,利于体育行业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的主视图;

图2是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的俯视图;

图3是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的剖视图;

图4是活塞部位剖视放大图。

固定壳体1、蓄水腔2、活塞3、齿条4、步进电机5、转轴6、齿轮7、避让孔8、第一行程开关9、第二行程开关10、第一开关11、第二开关12、触发板13、单杠14、软质水管15、蓄水背包16、跑步机17、蓄电池101、刻度板1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便携式体育锻炼器械,包括固定壳体1、蓄水腔2、活塞3、齿条4、步进电机5、转轴6、齿轮7、避让孔8、第一行程开关9、第二行程开关10、第一开关11、第二开关12、触发板13、单杠14、软质水管15、蓄水背包16、跑步机17,所述的蓄水腔2位于固定壳体1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蓄水腔2为矩形腔体,所述的活塞3位于蓄水腔2内部上端,所述的活塞3与固定壳体1滑动相连,所述的齿条4位于活塞3顶部,所述的齿条4与活塞3紧配相连,且所述的齿条4与固定壳体1滑动相连,所述的步进电机5位于固定壳体1前端上侧,所述的步进电机5与固定壳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6位于步进电机5后端,所述的转轴6与步进电机5紧配相连,且所述的转轴6与固定壳体1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7贯穿于转轴6外壁中端,所述的齿轮7与转轴6紧配相连,所述的避让孔8位于固定壳体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避让孔8为矩形通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9位于避让孔8顶端,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9与固定壳体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9与步进电机5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10位于避让孔8底端,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10与固定壳体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10与步进电机5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一开关11位于固定壳体1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一开关11与固定壳体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开关11分别与步进电机5和第二行程开关10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二开关12位于固定壳体1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二开关12与固定壳体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开关12分别与步进电机5和第一行程开关9导线相连,所述的触发板13位于齿条4左侧上端,所述的触发板13与齿条4一体相连,且所述的触发板13与固定壳体1滑动相连,所述的单杠14位于固定壳体1左侧,所述的单杠14与固定壳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软质水管15贯穿固定壳体1内部下侧前端,所述的软质水管15与固定壳体1胶水相连,所述的蓄水背部16位于软质水管15末端端口处,所述的蓄水背部16与软质水管15胶水相连,所述的跑步机17位于固定壳体1右侧,所述的跑步机17与固定壳体1螺纹相连。

所述的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的训练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训练程度,人员可对蓄水背部16重量进行调节,具体操作如下;

(2)、当需要增加蓄水背部16重量时,按压第一开关11,实现步进电机5与第二行程开关10的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5驱动转轴6带动齿轮7同步逆时针进行旋转,此时通过齿轮7的逆时针旋转作用,实现齿条4推动活塞3顺着蓄水腔2作由上向下运动,即活塞3向下推动蓄水腔2内部的水体由软质水管15流入到蓄水背部16内部,即通过水体的流入作用,从而实现蓄水背部16的重量增加,反之当需要减轻蓄水背部16重量时,按压第二开关12,实现步进电机5与第一行程开关9的同时开启,即步进电机5驱动转轴6带动齿轮7同步顺时针进行旋转,此时通过齿轮7的顺时针旋转作用,实现齿条4带动活塞3顺着蓄水腔2作由下向上运动,即活塞3向上实现蓄水腔2的吸力,即蓄水背部16内部的水体由软质水管15回流到蓄水腔2内部,从而实现蓄水背部16的重量减轻,最终通过上述,能够达到对蓄水背部16重量的改变;

(3)、同时,当齿条4在上下滑动过程中,触发板13接触到第一行程开关9时,第一行程开关9被触发,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9的触发作用,实现步进电机5的停止工作,同理,当触发板13接触到第二行程开关10时,第二行程开关10被触发,即通过第二行程开关10的触发作用,实现步进电机5的停止工作,最终通过上述第一行程开关9和第二行程开关10,能够达到对齿条4上下滑动的限位目的;

(4)、训练前,人员将蓄水背部16背起,并选择训练方式,第一种单杠14无氧运动,第二种跑步机17有氧运动;

(5)、单杠14训练时,人员正常进行引体向上,此时因蓄水背部16的负重作用,能够加强人员的训练效果,增加对臂力的锻炼作用;

(6)、跑步机17训练时,打开跑步机17进行跑步,此时通过蓄水背部16的负重作用,能够加强人员的训练效果,增加对耐力锻炼作用;

(7)、同步,在人员训练过程中,教练也可根据实际训练目标或人员体能情况,通过改变蓄水背包16的重量,来达到相应的训练目的。

所述的第(3)步骤之后还设有蓄电池101,所述的蓄电池101位于固定壳体1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蓄电池101与固定壳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蓄电池101分别与步进电机5、跑步机17、第一行程开关9和第二行程开关10导线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101用于给步进电机5、跑步机17、第一行程开关9和第二行程开关10进行能量供应。

所述的第(3)步骤之后还设有刻度板102,所述的刻度板102位于固定壳体1内部前端下侧,所述的刻度板102与固定壳体1采用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刻度板102为透明有机塑料,能够方便人员透过刻度板102,对活塞3位置进行查看,从而判断蓄水背部16的重量。

该多功能训练体育器械及其训练方法,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首先通过调节式负重设计,能够提高人员的训练效果,其次通过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装置的结合,能够便于人员进行多种方式的训练,增加了训练效果,利于体育行业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