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8791发布日期:2020-03-31 10:3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攀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攀岩机。



背景技术:

攀岩是从登山衍生出的一项运动。攀岩时必须使用手臂、双脚,与身体,有助于强化核心肌力,对身体有许多好处。

中国台湾专利i603756揭露一种「具有连续可变变速器的流体置换固定式健身器材」,其应用包含一种攀岩机2。如图1所示,该攀岩机2具有两个脚踏板21沿着滑动导轨(未图示)移动,两个脚踏板21被连接到两炼条22,两炼条22连接弹性缆绳23,弹性缆绳23环绕前滑轮24与后滑轮25运动;两炼条22进一步连接到第一炼轮26、第二炼轮27,再借由一单向逆时针离合器28与驱动主炼轮20的主轴29结合。如此设计,因为主轴29的高度必须高于踏板21,使得踏板21在设计上无法具有较大的行程(上下移动距离)。此外,炼条22必须搭配钢索(弹性缆绳23)、前滑轮24与后滑轮25,才能进行转向,而两者之间必须精确调整才能作动顺畅。

中国台湾专利i618559揭露一种「攀爬登山机」,其具有两踏板沿着两轨道上下滑动。两踏板各连接一个连结块。一前链条绕设于两下链轮的下侧且两端连结在连结块上,两侧链条绕设于两上链轮的上侧且一端连结于两连结块上,一钢绳绕设于两定滑轮的下侧且两端连结于该两侧链条的另一端,一磁控阻尼装置由两上链轮驱动。

中国台湾专利i621465b揭露一种攀岩机,其包括一基座、一阻尼装置、两个攀岩模拟器、两个踩踏结构。阻尼装置装设于基座上,其两侧分别连接一踩踏结构。两攀岩模拟器垂直设置于阻尼装置的两侧,各具有一轨道,以及一握持装置滑设于轨道内,握持装置再通过两个连杆连接对应的踩踏结构。此外,两个轨道的上方具有一滑轮,一皮带绕过该滑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握持装置,使得两个握持装置可以上下连动。

中国台湾专利m549640u揭露一种手脚攀爬运动机构,其包含两个直立轨道、两个滑动组、一连动机构,以及磁控阻尼装置。每个滑动组包含一滑杆、一把手,以及一踏板。滑杆置于轨道内,其两侧具有滚轮,使其可在轨道内上下滑动。滑杆的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踏板。连动机构具有炼轮与钢绳等元件,使两个滑杆可以互相连动。磁控阻尼装置与炼轮为同轴连接,以提供训练的阻尼强度。

综上所述,现今的攀岩机,主要以链条或连杆机构两种方式驱动踏板。前者以炼条、炼轮,再搭配钢索与滑轮作动,而所有炼轮皆为同一轴心,欲增加较大的行程时,需将整个炼轮组提高,如此会增加机台整体高度;且由于炼条必须搭配钢索、前后滑轮滑轮,才能进行转向,其两者之间必须精确调整才能作动顺畅,亦增加了产品制作的困难度,与产品使用的故障机率。此外,钢索表面的包覆材料,在长期使用后也容易会磨损损耗。而后者,以连杆机构驱动踏板的缺点是:在短行程时,踏板的操作较为迟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攀岩机,其具有良好可靠性、可加大行程、操作顺畅、反应灵敏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攀岩机,包含支撑架、二个攀爬装置、阻力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支撑架包含两个立柱。该二个攀爬装置连接该支撑架的两个立柱,每个攀爬装置包含可沿着对应立柱上下运动的滑动管。该阻力装置具有轴心,提供该二个攀爬装置操作时的阻力。该驱动装置包含轴心轮组、上轮组、下轮组、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以及第三传动件。该轴心轮组包含第一轴心轮以及第二轴心轮,该第一轴心轮与该第二轴心轮枢设于该轴心,该第一轴心轮与该第二轴心轮各自独立转动并各自具有单向轴承。该上轮组位于该轴心轮组上方。该下轮组位于该轴心轮组下方。该第一传动件连接该二个攀爬装置、该上轮组,以及该第一轴心轮。该第二传动件连接该二个攀爬装置以及该下轮组。该第三传动件与该下轮组及该第二轴心轮啮合。借此,该二个攀爬装置的上下运动造成该上轮组及该下轮组进行第一方向的转动,该第一轴心轮进行第二方向的转动,该第二轴心轮进行第一方向的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该上轮组包含第一炼轮以及第二炼轮,该下轮组包含第三炼轮以及第四炼轮,该第三炼轮是双炼轮,具有a齿轮以及b齿轮,该第一传动件、该第二传动件、该第三传动件为炼条,该第一轴心轮与该第二轴心轮为炼轮。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传动件与该第一炼轮、该第二炼轮、该第一轴心轮啮合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二个攀爬装置的该滑动管,该第二传动件与该第三炼轮的该a齿轮及该第四炼轮啮合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二个攀爬装置的该滑动管,该第三传动件与该第三炼轮的该b齿轮及该第二轴心轮啮合。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攀爬装置还包含踏板,踏板支撑座、该滑动管可动地设置于该立柱内,该踏板支撑座的一部分可动地设置于该立柱的滑槽内并连接该滑动管,该踏板连接该踏板支撑座。

在一实施例中,该上轮组包含第一皮带轮以及第二皮带轮,该下轮组包含第三皮带轮以及第四皮带轮,该第三皮带轮是双皮带轮,具有a皮带轮以及b皮带轮,该第一传动件、该第二传动件、该第三传动件为正时皮带,该第一轴心轮与该第二轴心轮为皮带轮。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传动件与该第一皮带轮、该第二皮带轮、该第一轴心轮啮合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二个攀爬装置的该滑动管,该第二传动件与该第三皮带轮的该a皮带轮及该第四皮带轮啮合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该二个攀爬装置的该滑动管,该第三传动件与该第三皮带轮的该b皮带轮及该第二轴心轮啮合。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该攀爬装置还包含多个调整轮组,每个该调整轮组包含多个固定轮以贴合该滑动管的外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该调整轮组包含二个固定轮、二个调整轮,以及调整装置,该二个固定轮轴设于该立柱的一侧面上的固定座上,该二个固定轮的表面抵靠该滑动管的表面,该二个调整轮设置于该立柱相对于该二个固定轮的侧面上,该调整装置连接该二个调整轮,以调整该二个调整轮与该滑动管之间的间隙或紧密程度。

在一实施例中,该调整装置包含调整件以及调整螺栓,该调整件枢设于该立柱侧面的凸起结构,该调整螺栓穿过该调整件的第一端后连接该立柱,该二个调整轮轴设于该调整件的第二端的两侧,每个该调整轮的表面抵靠该滑动管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阻力装置包含传动轮以及飞轮,该传动轮通过连接件连接该飞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攀岩机,可避免炼轮与滑轮两种传动元件之间的调整误差所导致的传动不顺,以及钢索的包覆材料经长期操作后的磨损。此外,攀岩机的踏板可具有较大的操作距离。攀岩机还具有操作灵敏、反应快速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习知技术一种攀岩机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的局部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攀岩机2:攀岩机

10:支撑架12:攀爬装置

14:驱动装置16:阻力装置

20:驱动主炼轮21:脚踏板

22:炼条23:弹性缆绳

24:前滑轮25:后滑轮

26:第一炼轮27:第二炼轮

28:单向逆时针离合器29:主轴

101:立柱102:横管

122:滑动管123:把手

124:踏板125:脚踏支撑座

126:调整轮组127:滑轮

128:连接结构141:上轮组

142:下轮组143:轴心轮组

144:第一传动件145:第二传动件

146:第三传动件1010:滑槽

1261:固定轮1262:调整轮

1263:调整装置1264:固定座

1265:调整件1266:调整螺栓

1267:凸起结构1410:第一炼轮

1412:第二炼轮1414:第一轴心

1416:第二轴心1420:第三炼轮

1420aa:齿轮1420bb:齿轮

1422:第四炼轮1424:第三轴心

1426:第四轴心1430:第一轴心轮

1432:第二轴心轮1620: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述本案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实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含在本案的范围内,并以本申请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发明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此外,众所周知的程序步骤或元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发明不必要的限制。

图2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1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攀岩机1的主要元件包含支撑架10、两个攀爬装置12、驱动装置14,以及阻力装置16。两个攀爬装置12与支撑架10连接,用以供操作者模拟攀爬。阻力装置16提供攀爬的阻力。驱动装置14连接两个攀爬装置12与阻力装置16。以下说明细节。

图3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1的局部立体图,其中,为突显攀岩机1的特征,部分结构或元件被省略未绘出。如图2、3所示,支撑架10可具有两个立柱101以及位于两个立柱101之间的数个横管102。每个攀爬装置12具有滑动管122、把手123、踏板124。每个滑动管122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立柱101内。滑动管122的上端与把手123固定,滑动管123的下端与脚踏支撑座125固定,而脚踏支撑座125连接踏板124。如图3所示,每个攀爬装置12还可具有两个滑轮127轴设于滑动管122下端的两侧,滑轮127的表面抵靠立柱101的内壁面。立柱101的下半部具有纵向的滑槽1010,部分脚踏支撑座125位于滑槽1010内。当滑动管122在立柱101内上下滑动,脚踏支撑座125沿着滑槽1010上下移动。使用者的双手握持把手123,双脚踩在踏板124上,以模拟攀爬训练。

图4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攀岩机1的局部立体图。如图4所示,每个攀爬装置12还可包含数个调整轮组126。如图4所示,每个调整轮组126包含二个固定轮1261、二个调整轮1262,以及调整装置1263。在本实施例,两个固定轮1261轴设于立柱101的一侧面上的固定座1264上,固定轮1261的表面抵靠在滑动管122的表面上。调整装置1263设置于固定轮1261的相反侧面上。调整装置1263具有调整件1265以及调整螺栓1266。调整件1265枢设于立柱101侧面的凸起结构1267,调整螺栓1266穿过调整件1265的下端后连接立柱101,两个调整轮1262轴设于调整件1265上端的两侧。调整轮1262的表面抵靠在滑动管122的表面。借此,通过旋转调整螺栓1266,可改变调整轮1262与滑动管122之间的紧密程度。调整轮组126可转动地连接于立柱101与滑动管122之间,使滑动管122能维持在适当位置,以及减少滑动管122与立柱101之间的摩擦。

图5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1的局部立体图,其中,为突显攀岩机1的特征,部分结构或元件被省略未绘出。参阅图1至图5,阻力装置16通过驱动装置14连接攀爬装置12,提供阻力给予使用者。阻力值可通过支撑架10上方的操作界面18控制。在本较佳实施例,阻力装置16可包含但不限于:传动轮162、飞轮164,以及连接件166。使用者的踩踏操作,经由驱动装置14驱动传动轮162,而传动轮162通过连接件166(如皮带)驱动飞轮164旋转。

图6与图7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攀岩机1的局部立体图,其中,为突显攀岩机1的特征,部分结构或元件被省略未绘出。参阅图1至7,驱动轮组14具有上轮组141、下轮组142、轴心轮组143、第一传动件144、第二传动件145,以及第三传动件146。上轮组141位于轴心轮组143的上方,下轮组142位于轴心轮组143的下方。

参阅图6至7,轴心轮组143具有第一轴心轮1430以及第二轴心轮1432。第一轴心轮1430和第二轴心轮1432皆枢设于传动轮162的轴心1620,但两者的转动各自独立,并且转动的方向相反。此外,第一轴心轮1430和第二轴心轮1432内各具有一个单向轴承(未图示),两个单向轴承使得轴心1620的旋转方向为单一方向。

参阅图6至7,第一传动件144连接两个滑动管122、上轮组141,以及轴心轮组143的第一轴心轮1430,滑动管122的上下运动将造成上轮组141进行第一方向的转动、第一轴心轮1430进行第二方向的转动。第二传动件145连接两个滑动管122、下轮组142,以及轴心轮组143的第二轴心轮1432。第三传动件146连接下轮组142与第二轴心轮1432。滑动管122的上下运动将造成下轮组142进行第一方向的转动、第二轴心轮1430也进行第一方向的转动。

参阅图6至7,在本实施例中,上轮组141具有第一炼轮1410、第二炼轮1412。下轮组142具有第三炼轮1420及第四炼轮1422。第一传动件144、第二传动件145、第三传动件146皆为炼条。第一轴心轮1430与第二轴心轮1432皆为炼轮。

参阅图6至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炼轮1410、第二炼轮1412、第三炼轮1420、第四炼轮1422分别以第一轴心1414、第二轴心1416、第三轴心1424、第四轴心1426连接于支撑架10的多个横管102(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于两个立柱101;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于一或两个立柱101及横管102)。第一炼轮1410、第二炼轮1412、第三炼轮1420、第四炼轮1422可分别绕着第一轴心1414、第二轴心1416、第三轴心1424、第四轴心1426旋转。

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炼轮1420是一个双炼轮(doublestrandsprockets),其包含两个同步、同方向旋转的a齿轮1420a与b齿轮1420b。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炼轮1420与第四炼轮1422的位置互换。

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滑动管122的下端与连接结构128固定。第一传动件14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结构128的上端,并与第一炼轮1410、第二炼轮1412、第一轴心轮1430啮合。第二传动件145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结构128的下端,并与第三炼轮1420的a齿轮1420a以及第四炼轮1422啮合。第三传动件146则为环状封闭,与第三炼轮1420的b齿轮1420b以及第二轴心轮1432啮合。

参阅图6,当两个踏板124上下运动,例如,图中左边的踏板124往下、而右边的踏板124往上时,第一炼轮1410、第二炼轮1412、第三炼轮1420、第四炼轮1422均为逆时针旋转,第一轴心轮1430为顺时针旋转,第二轴心轮1432受到第三炼轮1420的驱动而逆时针旋转。此时第二轴心轮1432内的单向轴承与轴心1620松脱,第一轴心轮1430内的单向轴承与轴心1620啮合,驱动的动能由第一轴心轮1430传递至传动轮162的轴心1620。

参阅图7,当两个踏板124上下运动,例如,图中左边的踏板124往上、而右边的踏板124往下时,第一炼轮1410、第二炼轮1412、第三炼轮1420、第四炼轮1422均为顺时针旋转,第一轴心轮1430为逆时针旋转,第二轴心轮1432受到第三炼轮1420的驱动而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一轴心轮1430内的单向轴承与轴心1620松脱,第二轴心轮1432内的单向轴承与轴心1620啮合,驱动的动能由第二轴心轮1432传递至传动轮162的轴心1620。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攀岩机1,仅利用炼轮与炼条,不需要滑轮与钢索,可避免两种传动元件之间的调整误差所导致的传动不顺,以及钢索的包覆材料经长期操作后的磨损。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攀岩机1,由于第一炼轮1410与第二炼轮1412并非与传动轮162为相同轴心,且轴心1620的位置可低于踏板124,因此可设计使得踏板124具有较大的行程(上下移动距离)。例如,将第一炼轮1410与第二炼轮1412设置于较高的位置,配合长度较长的滑槽1010,将使得踏板124具有较大的行程。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攀岩机1,还具有操作灵敏、反应快速等优点。

上述实施例可做各种修饰与变化。例如,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将第一传动件144、第二传动件145、第三传动件146皆变更为相应的正时皮带(timmingbelt),以及将第一炼轮1410、第二炼轮1412、第三炼轮1420、第四炼轮1422、第一轴心轮1430、第二轴心轮1432皆变更为相应的皮带轮。其中第一传动件144变更为双面具有齿形的正时皮带,其余传动件更换为单面具有齿形的正时皮带。第三炼轮1420更换为一个双皮带轮(doubletimingpulley),其包含两个同方向旋转的a皮带轮与b皮带轮。各皮带轮具有齿槽和正时皮带的齿形啮合。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其他细节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所揭露的每个/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熟悉技艺人士可据此做各种修饰、变化、结合、交换、省略、替代、相等变化,只要不会互斥者,皆属于本发明的概念,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可对应或与本案所述实施例特征相关的结构或方法,及/或发明人或受让人任何申请中、放弃,或已核准的申请案,皆并入本文,视为本案说明书的一部分。所并入的部分,包含其对应、相关及其修饰的部分或全部,(1)可操作的及/或可建构的(2)根据熟悉本领域技艺人士修饰成可操作的及/或可建构的(3)实施/制造/使用或结合本案说明书、本案相关申请案,以及根据熟悉本领域技艺人士的常识和判断的任何部分。

除非特别说明,一些条件句或助词,例如「可以(can)」、「可能(could)」、「也许(might)」,或「可(may)」,通常是试图表达本案实施例具有,但是也可以解释成可能不需要的特征、元件,或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元件,或步骤可能是不需要的。

本文前述的文件,其内容皆并入本文,视为本案说明书的一部分。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仅作为例示,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提到的特征或其他特征包含方法步骤与技术,可与相关申请案所述的特征或结构做任何结合或变更,部分的或全部的,其可视为本案不等的、分开的、不可替代的实施例。本发明所揭露的特征与方法其对应或相关者,包含可从文中导出不互斥者,以及熟悉本领域技艺人士所做修饰者,其部分或全部,可以是(1)可操作的及/或可建构的(2)根据熟悉本领域技艺人士的知识修饰成可操作的及/或可建构的(3)实施/制造/使用或结合本案说明书的任何部分,包含(i)本发明或相关结构与方法的任何一个或更多部分,及/或(ii)本发明所述任何一或多个发明概念及其部分的内容的任何变更及/或组合,包含所述任何一或多个特征或实施例的内容的任何变更及/或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