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9303发布日期:2018-12-22 09:20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

背景技术

中风病,又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主证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表现,轻者无昏仆而仅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工作压力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手功能障碍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具有发病率高、恢复难、致残率高等特点。主要表现为手指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存在障碍,如手指不能完成屈伸抓握取物等研究表明,96.4%的患者手功能在中风发病3个月后将不再恢复,如何在3个月内使其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恢复到最佳状态,如何最大限度的促进手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风后手运动功能的康复始终贯穿于临床治疗、康复训练、社会家庭的支持等。早期康复训练如强制性运动作业治疗配合传统康复治疗可促进手功能恢复,但多在康复机构中进行专业治疗,难以进一步推广应用。传统的四大技术bobath、brunnstrom、pnf和rood技术,常用于手功能外周康复,其他如物理因子疗法、外部器械辅助治疗、中医药、针灸、推拿及一些新的康复治疗技术也被应用于临床,但这些都主要由康复机构专业的治疗师完成,家属掌握和参考有一定的难度。再且,三个月内持续由医疗机构提供康复训练,收费昂贵,且治疗时间有限。研究表明,让患者主动参与适量的训练范围内,重复的次数越多,应用的次数越多,越容易重新掌握功能。家庭康复是有效提高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缺少能有效指导患者家属开展训练的工具,且这种工具能有效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日常生活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有效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日常生活的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包括一对手套,其特征在于:在手套的指端内侧设置比对块,在左手套的每一比对块均可与右手套上唯一的比对块相配对;在左手套和/或右手套的虎口位置设置相对设置一对第一磁铁。

在左手套和/或右手套的掌心上设置第二磁铁。

所述比对块由纯色布块、图案布块组成。

所述第一磁铁分别位于手套的拇指套和食指套内侧。

所述第二磁铁是两个,沿手掌智慧线布置。

所述比对块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手套上。

所述比对块缝制在手套上。

所述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有色布块缝制在手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是有效提高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本发明将简便、有效、有趣、易做等元素有机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其使用值。在利用多功能训练手套时,只要充分发挥治疗师的主观能力性,可以给患者设计很多桌面游戏或娱乐的作业活动,有效调动患者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患者训练的乐趣和效率,对思维创造性和开发也大有裨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包括一对手套,在手套的指端内侧设置比对块1,在左手套的每一比对块均可与右手套上唯一的比对块相配对;在左手套和/或右手套的虎口位置设置相对设置一对第一磁铁2,在左手套和/或右手套的掌心上设置第二磁铁3。第一磁铁分别位于手套的拇指套和食指套内侧,第二磁铁是两个,沿手掌智慧线布置(图中的虚线表示手掌智慧线)。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有色布块缝制在手套上。

比对块由纯色布块、图案布块组成,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手套上。或者,比对块缝制在手套上。

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应选取适合患者大小的手套,材料及设计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和搭配元素。治疗师要对患者手部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功能情况并转述患者家属,指导患者家属如何应用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开展日常生活活动。

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制作简单,在一对白手套的基础上加注入颜色,形状、数字、重量等元素,可给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手部精细功能、手部肌力及活动度等的训练;此外,在手套的内部加入了磁铁,可以吸引铁制生活用品如铁杯、铁勺叉、铁碗等,可给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带来极大的帮助。在利用多功能训练手套时,只要充分发挥治疗师的主观能力性,可以给患者设计很多桌面游戏或娱乐的作业活动,有效提高患者训练的乐趣和效率,对思维创造性和开发也大有裨益。

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一、对指训练

康复人员将一对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分别穿戴在左手和右手,左右手手套的各指端分别贴有不同颜色/图案的布块各一套,但各个布块的排序在左手和右手手套上是不同的,在治疗师的指令下进行不同颜色/图案的识别对掌运动,训练其协调性。

二、颜色失用训练

对不同质地颜色的布块熟悉后在治疗师的指令下拿出描述准确的布块,可以把颜色相近的放在一起进行训练。

三、adl训练

打开餐具盒,康复人员将一对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分别穿戴在左手和右手,在治疗师的指令下有顺序地拿起餐具。

经过实践验证,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能够有效帮助康复人员训练手部,迅速提高患者参与日常生活的能力。下面以两个案例为例:

案例1:患者,李xx,男,70岁,以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4天为主诉。症见:右侧肢体无力,上肢可抬离床面,但无法持物。入院康复评定:brunnstrom分期右上肢为iii期,右手为i期;简化fugl-meyer评分42分;改良barthel指数45分。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右侧上肢屈肘肌群1+级,伸肘肌群i级,右侧上肢伸肘肌群i级。入院治疗28天后,出院时患者右侧肢体无力较前明显改善,右上肢可抬举至胸前,右手可抓握,力度差,康复评定brunnstrom分期右上肢为iv期右手为v期;简化fugl-meyer评分85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77分。出院后,患者仍不能较好地进行进食及喝水等生活活动,嘱患者家属回家后选用粗线劳动手套制作多功能训练手套,并加入颜色魔术贴及磁铁等元素,开展对指、进食、喝水等日常生活活动的家庭治疗,每天佩带手套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可戴着手套进食喝水及娱乐等。出院一个月后回院复查,可见患者手功能有了较大进步,基本能独立完成进食等活动。

案例2:患者,张xx,女,50岁,以右侧肢体无力19天为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入院症见右侧肢体无力,右肩部可见轻微耸肩动作,右手未见自主活动,右下肢可抬离床面,可自行端坐站立,大量辅助下可拖步行走,饮水偶有呛咳。入院查体: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0级,右上肢肌张力稍增高,右侧肌腱反射较左侧活跃,右上肢麻木,右上肢痛、触觉较左侧敏感,深感觉对称存在,右侧巴氏征、查多克征阳性,认知功能障碍。入院康复评定:brunnstrom分期,右上肢iii期,右手i期;fugl-meyer评分:右上肢运动得分8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56分,颜色失认、形状失认、躯体构图障碍、图形背景分辨困难等。针对其手功能障碍,按康复科室常规治疗。此外,嘱患者家属选用白手套一对,并加入颜色、数字、不同大小的磁片等元素,配合多功能康复训练手套训练25天后,出院时患者右上肢可做床面平移,右手可见小范围屈伸动作,在佩戴手套的情况下可进食,认知功能有一定的进步,能主动运用佩带手套的手进行活动及娱乐,躯体、认知、心理各方面的情况有好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