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跑台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9367发布日期:2018-12-28 20:4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跑台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跑台跑步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很少有时间参加户外锻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室内运动健身,跑步机作为室内运动健身的主要设备,在家庭及健身房受到广泛欢迎。

跑步机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括跑台、立柱和电子表组件,目前的跑步机均为单跑台结构,跑步带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传动,运动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不适用于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用于跑步训练也可以用于康复训练的双跑台跑步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跑台跑步机,其包括双跑台结构,所述双跑台结构包括主框架、跑板、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跑板固定在主框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马达、第一跑带、第一前滚筒和第一后滚筒,第一前滚筒和第一后滚筒设置在主框架上,且其分别套设于第一跑带的两端,第一马达连接第一前滚筒;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马达、第二跑带、第二前滚筒和第二后滚筒,所述第二前滚筒和第二后滚筒设置在主框架上,且其分别套设于第二跑带的两端,第二马达连接第二前滚筒;所述第一跑带和第二跑带平行套设在跑板外,所述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为正反转马达。

所述主框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两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以及用于放置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连接于支撑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支撑杆的另一端。

所述放置板靠近连接杆的位置处设有一前滚筒中间固定块,所述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后滚筒中间固定块,所述前滚筒中间固定块与后滚筒中间固定块的连线为两支撑杆的中心轴线;两支撑杆的内侧面对应前滚筒中间固定块的位置处均设有一前滚筒固定块;两支撑杆的内侧面对应后滚筒中间固定块的位置处均设有一后滚筒固定块;

所述第一前滚筒固定于一前滚筒固定块与前滚筒中间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前滚筒固定于另一前滚筒固定块与前滚筒中间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后滚筒固定于一后滚筒固定块与后滚筒中间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后滚筒固定于另一后滚筒固定块和后滚筒中间固定块上。

所述前滚筒固定块和后滚筒固定块为u型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将跑步机设置为双跑台结构,利用两个马达分别控制两个跑带的传动,通过改变两个马达的工作方式来改变两个跑带的传动方式,从而使跑步机具有多种工作方式。在使用时,该双跑台跑步机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主动的运动方式和被动的运动方式,主动的运动方式可以供使用者的正常健身训练,被动的运动方式可以供使用者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从而增加跑步机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跑台跑步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跑台跑步机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双跑台跑步机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双跑台跑步机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双跑台跑步机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双跑台跑步机在第三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双跑台跑步机在第四工作模式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双跑台跑步机在第四工作模式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双跑台跑步机,其包括双跑台结构,该双跑台结构包括主框架1、跑板2、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其中,跑板2固定在主框架1上,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马达31、第一跑带32、第一前滚筒33和第一后滚筒34,第一前滚筒33和第一后滚筒34设置在主框架1上,且其分别套设于第一跑带32的两端,第一马达31连接第一前滚筒33;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马达41、第二跑带42、第二前滚筒43和第二后滚筒44,第二前滚筒43和第二后滚筒44设置在主框架1上,且其分别套设于第二跑带42的两端,第二马达41连接第二前滚筒43;第一跑带32和第二跑带42均套设在跑板2外,且第一跑带32与第二跑42带平行。

上述主框架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11,两支撑杆11之间连接有一放置板12和连接杆13,放置板12连接于支撑杆11的一端,连接杆13连接于支撑杆11的另一端。在放置板12靠近连接杆11的位置处设有一前滚筒中间固定块15,在连接杆13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后滚筒中间固定块17,前滚筒中间固定块15与后滚筒中间固定块17的连线为两支撑杆11的中心轴线。两支撑杆11的内侧面对应前滚筒中间固定块15的位置处均设有一u型结构的前滚筒固定块14;两支撑杆11的内侧面对应后滚筒中间固定块17的位置处均设有一u型结构的后滚筒固定块16。

第一马达31和第二马达41均为正反转马达,其固定在放置板12上。第一前滚筒套33设于第一跑带32的一端,并固定于一前滚筒固定块14与前滚筒中间固定块15上,且通过传送带连接第一马达31;第二前滚筒43套设于第二跑带42的一端,并固定于另一前滚筒固定块14与前滚筒中间固定块15之间,且通过传送带连接第二马达41。第一后滚筒34套设于第一跑带32的另一端,并固定于一后滚筒固定块16与后滚筒中间固定块17上;第二后滚筒44套设于第二跑带42的另一端,并固定于另一后滚筒固定块16和后滚筒中间固定块17上。跑板2穿设在第一跑带32和第二跑带42之中,并固定于两支撑杆11上。

如图4至图8所示,上述结构的双跑台跑步机具有四种工作模式,使用者在使用该双跑台跑步机锻炼时,将双脚分别放置在第一跑带和第二跑带上,然后选择四种工作模式中的一种进行锻炼即可。

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选用第一工作模式进行锻炼时,第一马达31和第二马达41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正转。第一马达31通过第一前滚筒33带动第一跑带32由第一前滚筒33向第一后滚筒34方向传动,第二马达41通过第二前滚筒43带动第二跑带42由第二前滚筒43向第二后滚筒44方向传动,此时,双跑台跑步机的效果等同于常规的跑步机,使用者可以在该双跑台跑步机上进行常规的跑步训练。

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选择跑步机的第二工作模式进行锻炼时,第一马达31和第二马达41以相同速度同时反转。第一马达31通过第一前滚筒33带动第一跑带32由第一后滚筒34向第一前滚筒33方向传动,第二马达41通过第二前滚筒43带动第二跑带42由第二后滚筒44向第二前滚筒43方向传动,此时,使用者可以进行倒走或倒跑训练。

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选择跑步机的第三工作模式进行锻炼时,第一马达31和第二马达41同时进行以一定行程进行正反转交替工作模式,且第一马达31与第二马达41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速度相同。也就是说,当第一马达31正转时,第二马达41以相同的速度反转,第一马达31正转一定行程后进行反转,而第二马达41反转相同行程后进行正转。当第一马达31正转,第二马达41反转时,第一马达31通过第一前滚筒33带动第一跑带32由第一前滚筒33向第一后滚筒34方向传动,第二马达41通过第二前滚筒43带动第二跑带42由第二后滚筒44向第二前滚筒43方向传动;传动一定行程后,第一马达31反转,第二马达41正转,第一马达31通过第一前滚筒33带动第一跑带32由第一后滚筒34向第一后滚筒33方向传动,第二马达41通过第二前滚筒43带动第二跑带42由第二前滚筒43向第二后滚筒44方向传动。当设定第一马达31和第二马达41转动的行程为一步距离时,使用者的双脚在第一跑带32和第二跑带42的作用呈现出走路的效果。具体地,某一时刻,第一跑带32带动使用者左脚向第一前滚筒33方向迈开一步,第二跑带42带动使用者右脚向第二后滚筒44方向迈开一步;下一时刻,第一跑带32带动使用者左脚向第一后滚筒34方向迈开一步,而第二跑带42带动使用者右脚向第二前滚筒43方向迈开一步,如此反复,使用者在跑步机进行被动走路训练。使用者可以选用该工作模式进行双脚的康复训练,当然,使用者锻炼疲惫后,也可以选用该工作模式进行适当的缓和休息。

当使用者选择跑步机的第四工作模式进行锻炼时,仅有一马达处于工作状态。如图7所示,当选择第一马达31工作,第二马,41停止时,第一马达31以一定行程进行正反转交替;第二跑带42静止不动,而第一跑带32在第一马达31的作用下向前向后交替传动。使用者右脚站立在第二跑带42上,左脚在第一跑带32的作用下前后迈开一定距离。如图8所示,当选择第二马达41工作,第一马达31停止时,第二马达41以一定行程进行正反转交替;第一跑带32静止不动,第二跑带42在第二马达41的作用下向前向后交替传动。使用者站立在第一跑带32上,右脚在第二跑带42的作用下前后迈开一定的距离。该工作模式下的跑步机可以用来单独训练左腿或右腿,比较适合于腿部的康复训练。

综上,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本发明通过将跑步机设置为双跑台结构,利用两个马达分别控制两个跑带的传动,通过改变两个马达的工作方式来改变两个跑带的传动方式,从而使跑步机具有多种工作方式。在使用时,该双跑台跑步机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主动的运动方式和被动的运动方式,主动的运动方式可以供使用者的正常健身训练,被动的运动方式可以供使用者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从而增加跑步机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