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健美操形体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2060发布日期:2019-06-11 22:1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健美操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健美操形体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中低程度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形体姿态及心肺功能,对练习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

形体姿态在健美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裁判员评定技术动作优劣时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练习者一般从柔韧性进行科学规范的形体训练。现有的健美操形体训练装置在对柔韧性训练时,通常采用简单的弧形支撑板对练习者的背部肌肉或韧带进行整体拉伸,对于一些身高较高的练习者,无法实现局部拉伸,达不到预期的拉伸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健美操形体训练装置,可实现对训练者背部及腰部进行局部拉伸的效果,同时也满足身高较高的练习者的形体训练需要。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健美操形体训练装置,包括呈立方体的控制箱,控制箱顶部开口,控制箱的顶部安装有支撑人体的弧形躺板,弧形躺板在与人体背部及腰部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朝向弧形躺板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通孔内穿插有传力杆,传力杆一端固定有小球,小球放置于凹槽内,小球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控制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开设有与弧形躺板同圆心的弧形槽,两个弧形槽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外壁套设有可通过传力杆将小球顶出凹槽外的滚筒;控制箱内固定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包括缸体和可进行水平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远离缸体一端设置有u形支架,u形支架上安装有两个推动片;两个推动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支撑杆穿过导向槽,且两个推动片分别位于滚筒两端。

进一步地,传力杆在靠近弧形槽的端头设置有滑轮,滑轮的转轴与支撑杆相平行。

进一步地,传力杆上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位于弧形躺板的下方,定位块与弧形躺板之间安装有受压的弹簧。

进一步地,弧形躺板上的凹槽的深度等于小球的直径,弧形躺板的顶面铺设有硅胶垫层。

进一步地,弧形躺板在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头部支撑块。

进一步地,控制箱在远离头部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腿部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调整滚筒在弧形槽内的的位置,并通过滚筒控制传力杆的伸缩将对应的小球顶出凹槽外,顶出的小球对练习者背部及腰部的局部位置顶起,达到局部拉伸的效果,同时也满足身高较高的练习者的形体训练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健美操形体训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箱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传力杆、小球及滑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健美操形体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1、控制箱;2、弧形躺板;3、传力杆;4、小球;5、弧形槽;6、支撑杆;7、滚筒;8、缸体;9、伸缩杆;10、u形支架;11、推动片;12、导向槽;13、滑轮;14、定位块;15、弹簧;16、头部支撑块;17、腿部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参见图1-2,一种用于健美操形体训练装置,包括呈立方体的控制箱1,控制箱1顶部开口,控制箱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人体的弧形躺板2,弧形躺板2在与人体背部及腰部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朝向弧形躺板2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通孔内穿插有传力杆3,传力杆3一端固定有小球4,小球4放置于凹槽内,小球4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控制箱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开设有与弧形躺板2同圆心的弧形槽5,两个弧形槽5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外壁套设有可通过传力杆3将小球4顶出凹槽外的滚筒7;控制箱1内固定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包括缸体8和可进行水平伸缩的伸缩杆9,伸缩杆9远离缸体8一端设置有u形支架10,u形支架10上安装有两个推动片11;两个推动片1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2,支撑杆6穿过导向槽12,且两个推动片11分别位于滚筒7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气缸的伸缩运动控制u形支架10的伸缩,u形支架10的两端设置的推动片11卡在支撑杆6上,推动片11上设置的导向槽12提供支撑杆6在弧形槽5内运动时的竖直方向的位移量,从而使u形支架10带动支撑杆6及滚筒7伸缩运动中不会产生竖直方向的推力,保证的伸缩气缸的正常运行。传力杆3一端与小球4固定,另一端延伸至控制箱1内,传力杆3的长度大于小球4底部到滚筒7顶部之间的距离,且小于小球4底部到弧形槽5所在的曲面的垂直距离;在传力杆3未与滚筒7接触时,由于重力作用,小球4位于凹槽内;当滚筒7在伸缩气缸驱动作用下沿弧形槽5运动时,与滚筒7接触的传力杆3受到倾斜向上的推力,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被通孔内壁抵消,竖直方向上的分离推动传力杆3上升,小球4则被推出凹槽;小球4与躺在弧形躺板2上的训练者的背部接触,并对训练者的背部产生推力使得练习者背部及腰部的局部位置被顶起,达到局部拉伸的效果,同时也满足身高较高的练习者的形体训练需要。

参见图1和图3,传力杆3在靠近弧形槽5的端头设置有滑轮13,滑轮13的转轴与支撑杆6相平行。滑轮13的设置可以减小传力杆3与滚筒7接触时的摩擦力,可以减小传力杆3在使用过程中被磨损量,延长了传力杆3的使用寿命;同时传力杆3与滚筒7接触时的摩擦力减小后,减小了克服摩擦力的分力,从而增大了推动传力杆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分力,提高了滚筒7对传力杆3的力传递效率,

参见图1和图3,传力杆3上设置有定位块14,定位块14位于弧形躺板2的下方,定位块14与弧形躺板2之间安装有受压的弹簧15。受压的弹簧15可以对传力杆3产生力的作用,使传力杆3在没有与滚筒7接触之前始终保证小球4位于凹槽的底部。

参见图1和图4,弧形躺板2上的凹槽的深度等于小球4的直径,弧形躺板2的顶面铺设有硅胶垫层,因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保证小球4被顶出凹槽过程中,使硅胶垫层也会隆起,不会将小球4限制在凹槽内,可以增加训练者躺在弧形躺板2上的舒适度;同时可以防止杂物通过凹槽进入传力杆3与通孔之间的间隙而造成传力杆3卡死的问题。

参见图1和图4,弧形躺板2在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头部支撑块16,可以在形体柔韧性训练过程中对训练者的头部进行支撑,使其符合人体生理曲线,降低了颈部被拉伤的风险。

参见图4,控制箱1在远离头部支撑块16的一侧设置有腿部垫块17,训练过程中,训练者将脚踩在腿部垫块17上,可以在形体柔韧性训练过程中对训练者的腿部抬高,降低了腿部肌肉被拉伤的风险。

如上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